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和体验,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体验这一要点,提供各种体验的机会,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地将“体验式学习”切入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中。
【情景一】区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教学内容是——钢琴独奏《花鼓》,拿到曲目之后,笔者在学校第一次试教。
音乐进行到第三部分和学生的对话:
师:“这一部分音乐中,主题一重复了几次?这几次有什么不同?” 接着播放乐曲第三部分音乐。
生:“两次。”“主题一呈现的音区发生了变化,先在低音区,后在音区。”
师:“在这一部分音乐中,除了主题一,是否还有其他旋律?”“是怎样的旋律?听出来了吗?”
学生一阵沉默。
无计可施的笔者开始了“赤裸裸”的引导,开始了自己的“拉动”行为:“是否觉得跟主题二茉莉花的旋律很像呢?”
生:“恩?”、“哦!”
师:“对啊!这段旋律就是第二主题变化而来的!”
学生们,有的茫然地点点头;有的一脸的疑惑;还有的则是微微地摇着头……但,由于还有剩余的教学任务必须在课堂上完成,所以这个环节就这样“过”了。
一堂课下来,凭借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充分的准备,听课的老师们觉得笔者应该是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细细地反思,在上述环节中,老师确实扮演了一个“赤裸裸”地“塞”知识的角色。
【情景二】在学校的第二次试教。
音乐进行到第三部分时,笔者和学生这样交流着:
师:“我们知道,主题一在第一部分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第一次在高音区,第二次在低音区”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三部分的演奏视频,听听,看看主题一在这一部分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个音区演奏?” 接着播放乐曲第三部分演奏视频。
生:“主题一在第三部分出现了两次,先是在低音区,第二次在高音区。”
师:“同学们应该还会发现,演奏者一只手在演奏主题一的同时,另一只手在飞快的弹奏另一条旋律,它是什么呢?”教师在钢琴上放慢速度演奏。
生:“与第二主题很像!”
生:“是的,很像《茉莉花》,特别是最后一句。”
师:“对了,这就是变化过的第二主题,作曲家在这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两个主题的交相辉映,音乐变得更饱满了,情绪更欢腾了。”
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把自己感受到的,表现出来呢?”
在教师分层引导下,学生积极地参与表现音乐带给大家的喜悦与欢欣。
第二次试教,把乐曲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欣赏目标指向更直接,更有效,同时视频的冲击更形象、更生动。特别是当问到:“这一部分除了主题一,还有另一条旋律是什么?”时,教师采取了在钢琴上放慢速度单手演奏的方法,使学生很容易找到了音乐的源头,最后让学生参与设计、评价与表现,增强音乐表现的自信心,获得愉悦的感受。
一.预设体验的可能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么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实现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需要教师去激发。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二.营造体验的氛围
成功的课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接纳的、鼓励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在《花鼓》这堂课中,老师就遵循着要精讲、少讲,教师讲的越少,学生自己发现的就越多,信息就会越豐富,教师要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倾听者,认真听听学生说了些什么,耐心倾听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的发现。如在初听全曲时,设计了用起立和坐着听的方式,找到熟悉和不熟悉的音乐,初步感知乐曲结构。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起立或坐下更或是犹豫的表现,只观察不表态。在学生探究实践后,教师满怀信心、真诚地迎接那些对乐曲最本真的感悟。这时,学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你。“老师,我觉得乐曲的最后一部分也很熟悉”“我觉得第三部分跟第一部分不完全一样”“老师,我对乐曲开头和结尾的声响特别感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接纳的、鼓励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其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
三.巧架体验的阶梯
音乐中的探究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但并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而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
如在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演奏视频直观地感受到,第三部分是两个主题的交相辉映,音乐更加欢腾时,老师立即抛出问题:我们用什么方式把自己感受到的表现出来呢?学生出现了一点畏难的情绪,老师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阶梯”——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再观察到图片中敲锣打鼓的场面,找到共通点,共同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有时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精彩纷呈的想法便会不断地涌现:“可以加入扇子、红手绢舞起来”“可以排着队形走动起来”“还可以你敲锣我打鼓配合起来表演”……
老师为学生设置好了一个个阶梯,学生一层层拾级而上就能解决问题,就会对音乐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感悟。
【情景一】区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教学内容是——钢琴独奏《花鼓》,拿到曲目之后,笔者在学校第一次试教。
音乐进行到第三部分和学生的对话:
师:“这一部分音乐中,主题一重复了几次?这几次有什么不同?” 接着播放乐曲第三部分音乐。
生:“两次。”“主题一呈现的音区发生了变化,先在低音区,后在音区。”
师:“在这一部分音乐中,除了主题一,是否还有其他旋律?”“是怎样的旋律?听出来了吗?”
学生一阵沉默。
无计可施的笔者开始了“赤裸裸”的引导,开始了自己的“拉动”行为:“是否觉得跟主题二茉莉花的旋律很像呢?”
生:“恩?”、“哦!”
师:“对啊!这段旋律就是第二主题变化而来的!”
学生们,有的茫然地点点头;有的一脸的疑惑;还有的则是微微地摇着头……但,由于还有剩余的教学任务必须在课堂上完成,所以这个环节就这样“过”了。
一堂课下来,凭借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充分的准备,听课的老师们觉得笔者应该是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细细地反思,在上述环节中,老师确实扮演了一个“赤裸裸”地“塞”知识的角色。
【情景二】在学校的第二次试教。
音乐进行到第三部分时,笔者和学生这样交流着:
师:“我们知道,主题一在第一部分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第一次在高音区,第二次在低音区”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三部分的演奏视频,听听,看看主题一在这一部分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个音区演奏?” 接着播放乐曲第三部分演奏视频。
生:“主题一在第三部分出现了两次,先是在低音区,第二次在高音区。”
师:“同学们应该还会发现,演奏者一只手在演奏主题一的同时,另一只手在飞快的弹奏另一条旋律,它是什么呢?”教师在钢琴上放慢速度演奏。
生:“与第二主题很像!”
生:“是的,很像《茉莉花》,特别是最后一句。”
师:“对了,这就是变化过的第二主题,作曲家在这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两个主题的交相辉映,音乐变得更饱满了,情绪更欢腾了。”
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把自己感受到的,表现出来呢?”
在教师分层引导下,学生积极地参与表现音乐带给大家的喜悦与欢欣。
第二次试教,把乐曲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欣赏目标指向更直接,更有效,同时视频的冲击更形象、更生动。特别是当问到:“这一部分除了主题一,还有另一条旋律是什么?”时,教师采取了在钢琴上放慢速度单手演奏的方法,使学生很容易找到了音乐的源头,最后让学生参与设计、评价与表现,增强音乐表现的自信心,获得愉悦的感受。
一.预设体验的可能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么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实现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需要教师去激发。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二.营造体验的氛围
成功的课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接纳的、鼓励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在《花鼓》这堂课中,老师就遵循着要精讲、少讲,教师讲的越少,学生自己发现的就越多,信息就会越豐富,教师要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倾听者,认真听听学生说了些什么,耐心倾听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的发现。如在初听全曲时,设计了用起立和坐着听的方式,找到熟悉和不熟悉的音乐,初步感知乐曲结构。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起立或坐下更或是犹豫的表现,只观察不表态。在学生探究实践后,教师满怀信心、真诚地迎接那些对乐曲最本真的感悟。这时,学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你。“老师,我觉得乐曲的最后一部分也很熟悉”“我觉得第三部分跟第一部分不完全一样”“老师,我对乐曲开头和结尾的声响特别感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接纳的、鼓励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其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
三.巧架体验的阶梯
音乐中的探究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但并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而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
如在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演奏视频直观地感受到,第三部分是两个主题的交相辉映,音乐更加欢腾时,老师立即抛出问题:我们用什么方式把自己感受到的表现出来呢?学生出现了一点畏难的情绪,老师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阶梯”——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再观察到图片中敲锣打鼓的场面,找到共通点,共同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有时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精彩纷呈的想法便会不断地涌现:“可以加入扇子、红手绢舞起来”“可以排着队形走动起来”“还可以你敲锣我打鼓配合起来表演”……
老师为学生设置好了一个个阶梯,学生一层层拾级而上就能解决问题,就会对音乐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