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留后世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我比较喜欢杜甫。“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成都的杜甫草堂,我已经倾慕了许久。这回到四川,终于有机会去亲身领略一下了。
  想象中,杜甫草堂应该在一个山清水秀、遗世独立的地方。想不到,现在的草堂居然坐落在一条满是宾馆饭店的繁华大街上。
  从北大门进去,第一个感觉就是大。这里古木参天,梅竹成林。亭台楼阁之外,还有池塘、草坪、小桥、流水,一眼望不到头。想不到杜甫当年风雨飘摇的几间茅草房,经过历代的扩大维修,现在已经成了这样一座方圆240多亩的大庄园。不知杜甫泉下有知,会不会感到奢侈。
  小路很幽静,路旁满是竹子和古树,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洋溢着一份悠闲。池塘里莲花开得正好,我仿佛能闻到阵阵的清香。远处有人在打麻将,好像有些煞风景,转念一想,人总是需要娱乐的,在喜欢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无可厚非。杜甫当年能够“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想来也不会怪人们到他家里打麻将,我又何必多虑呢?
  我无心细看一路的风景,看完介绍杜甫生平的展览“草堂留后世”,便急匆匆地向工部祠走去。
  先到了大廨。大廨是古代官署办公的地方。杜甫一生坎坷,只做过为数不多的几任小官。老百姓敬重他那忧国忧民之情,特为之建大廨。大廨是一开敞式过厅建筑,两旁挂有女书法家于立群书写的顾复初所撰的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穿过大廨,便是诗史堂。内有雕塑大师刘开渠所作杜甫半身铜像一尊,头戴官帽,目视前方,神姿端严,比较写实。堂内壁柱上悬挂有朱德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还有郭沫若的“世上创痍笔底波澜,民间疾苦诗中圣哲”,将杜甫的人和诗评价得非常恰当。堂后有小桥,过后便是工部祠了。
  工部祠是供奉杜甫塑像和祭扫的地方,杜甫因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称。堂前也有一副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进到里边可看见一字排开的三个乌木雕花神龛,正中是杜甫的塑像,左右两边却是陆游与黄庭坚。之所以放这两个人,据说是因为他们都在四川当过官,深受蜀人敬重,故得与杜甫配享。我感到有些不伦不类。再看杜甫的塑像,似乎也有些失望,虽然神态庄严,但好像随便放在哪个老先生的祠堂都没问题。不禁怀念起大廨的那尊铜像了。于是转了几转,终于又回到了大廨。
  我对着壁上的对联默念了两遍。据说,1958年,毛泽东来此曾高声诵读多次,连声称赞。我却感到有些不是滋味。异代不同时,同是诗人,毛泽东可称得上“龙蜷虎卧”,他一生豪放激荡,气呈龙虎。可杜甫呢,我始终觉得,这个词用在杜甫身上并不合适。他终生颠沛流离,最后还死在客途。虽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从头至尾都没什么机会让他做出一番所谓的大事业。当然,我也并不认为杜甫有什么特别的政治才干,可以治国兴邦。在我心目中,他就是一位可敬可亲还带些倔强的老人。他所有的,是一颗善良博大、悲天悯人的心,以及1000多首光耀千秋的诗。
  说真的,杜甫的诗我读的不多,真正读懂的就更少,可不知怎么,我一想起他,心里就满怀敬意。他的一生几乎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小儿子甚至被活活饿死。“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就在这种苦得已经无以复加的情况下,他还“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为国事担忧,为百姓难过。甚至在他病入膏肓、生命垂危之际,他也没有忘记国家的灾难和民生的凄惨,还写道:“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他痛苦地感叹:“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同样是推己及人,白居易是在自身安享富贵时,想到“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希望人人都能像他那样安稳暖和。而杜甫,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在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布衾多年冷似铁”的情况下,而且,如果真有这么一天,“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是他自己一个冻死也心甘情愿。当然,白居易也已经不错了,可杜甫,就更加难得。
  大廨中的杜甫铜像,异常的清瘦,仿佛只剩了一袭长衫及嶙峋的骨头,眸子里是寂寞,是落魄,是悲愤,更是骄傲。望得久了,我突然热泪盈眶。
  绕过工部祠,向东北行,过“少陵草堂”碑,可以看到几间被流水环绕的茅草房,那是在草堂旧址仿造当年杜甫居所和川西民居的样式新修的,也是我最想去看的地方。路边有块大石头,上面刻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推开柴门,从一座小小的石桥上走过,穿过种着桃树和草药的小院,便仿佛来到了杜甫当年的旧居。几间茅屋一字排开,异常的古朴与简陋,分堂屋、卧室和书房,还有厨房。我特意在书房多停了一会儿。书房里光线昏暗,就一张书桌、一把木椅,桌上的笔筒里插着一只毛笔,旁边的书卷翻开着,起着毛边,上面落满了灰尘。我想象着:那些醉人的夜晚,浣花溪上的江风轻轻吹来,四下里万籁俱寂,一盏孤灯,一管毛笔,杜甫在这里写下了24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我在几间茅屋中,轻手轻脚地转来转去。堂屋壁上是一幅画,让我想起《题壁上韦偃画马歌》。卧室的床是楠竹做的,宽大结实。厨房则布置了灶台、水缸、石磨等日常器具。杜甫当年就在这里过着虽然清苦却还算安稳的日子:“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这几间简陋的茅屋,对于长期漂泊的杜甫,该是多么大的一个安慰。忽然想到,如果杜甫不是那么急于还乡,就在这儿一直住下去,会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我一个人徘徊在杜甫的旧居,回想着杜甫的生平,越想越是难过。倔强的诗人啊,总是为自己选择一条最为难行的路。以他的才学,就算不能飞黄腾达,至少也应该能够维持生计吧。任“左拾遗”,不痛不痒地说几句就算了,何必那么认真?救罢相房琯,上了疏也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扯着皇帝据理力争?惹得肃宗大怒,几乎要杀头。弃官后,一家人更加衣食不继。代宗即位召他回京补京兆功曹参军,他却说什么“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竟不去赴任。四处漂泊了多年,好容易在成都安定下来了,就好好住下去吧。就算好友严武暴卒,生活失去依靠,可毕竟也算是居有定所,总好过在乱世中流亡啊。
  每次想到杜甫的悲惨结局,我都禁不住心痛。杜甫离开成都后,带着一家老小长期流落,“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穷愁潦倒,贫病交加,老妻和几个孩子都相继病饿而死,他也饿极中毒,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而他的骸骨,直到漫长的四十三年后,才被后人费尽艰辛从湖南迁到河南安葬。我相信,中国历代没有哪个诗人的一生会像杜甫这样艰难而辛酸了。
  如果说杜甫这一生,还有一段时间能让他感到和暖安详,那就是在成都草堂生活的短短几年。因为“眼前无俗物”,他尽管身体不好,却“多病也身轻”。他有心情,“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还“肯与邻翁相对酌,隔篱呼取尽余杯”,甚至对着门外的鸬鹚也开着“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这样天真烂漫的玩笑。
  学者冯至在他的《杜甫传》中曾深情地写道:“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是啊,就是这几间草房,用它那并不结实的筋骨,带给杜甫心灵的熨帖,让杜甫沉郁忧思的一生,还能有几分欢笑。我缓缓步出柴门,回望这几间简陋的茅草房,心里充满了感激。
  路边有位老人正对着那块刻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石头拍照,旁边的老妇不住口地埋怨:“光照这石头做啥?要不你过去,我给你照!”可老人还是固执地只照石头。我微笑着轻轻走过。市美轩里,一位小姐在热情地招呼:“买瓶‘杜甫家酒’吧,都来到杜甫家了,就带瓶‘杜甫家酒’回去做个纪念吧。”
  前面大门入口处,一队游客正鱼贯而入。午后的阳光依旧明媚,透过细密的树枝,在小路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来源:网易论坛)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要使学生达到较高层次的历史解释,教师可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层次,从四个维度着力设计和实施教学:收集可靠史料,促进历史理解;区别史实史论,分析历史因果;分辨多样解释,探究差异原因;基于正确史观,形成科学解释。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解释;认知层次  近几年来,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在中学历史教育界一直备受关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
沈德潜《说诗啐话》云:“援引典故,诗家所尚。”古代不少咏花诗或以花喻人诗常用典故,在诗歌鉴赏中也会出现借助典故来辨识花名的题目,如湖北八校2009届第一次联考试题第14题是阅读金人段克己的《满江红》词: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
期刊
今天,面对着网络、信息技术席卷全球之势的到来,经济领域正在经历着又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将使地球变小,市场的距离缩短,生产、销售、消费间的隔阂消失。电子商务正在以人们难以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何拓宽城建融资渠道,解决城建资金短缺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突
小企业群,是一种独立自主而又相互关联的企业通过分工协作聚集一起的介于纯市场组织与纯层次组织之间的“中间体组织”。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式,它不仅能为企业带来
九零后的名字叫"青春"  一考生  我们九零后青年的名字叫"青春",我们像诗一样让人品味无穷:我们像画一样让人赏心悦目:我们像歌一样让人陶冶性情;我们像舞一样让人轻舞飞
期刊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effects of organic ingredients in facilitating direct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nodal explants of Hibiscus rosa-sinensis L. This paper a
小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叙说了自己在成长旅途中关于梦想、关于青春情感想释怀却无法释怀的矛盾心理。在小作者的笔端,跳跃着一种对幸福的渴求,闪烁着一种人生的迷惑。文章开篇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