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乾安县确定了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思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全县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数量上由少到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较好地解决了农机规模化作业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对全县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认真摸底调查,谈一下笔者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发展现状;措施;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56-1
1 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的基本情况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为加快我县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平台,在发展数量、质量、规模、标准、服务的能力等诸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农机化生产实践中逐渐成为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截止到2011年末,全县农机合作社发展到了20个,农机大户发展到100户。合作社从业人员200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60台,收获机械33台,固定资产总值达4160万元。年服务农户6000余户,年作业面积21万亩,年服务总收入达1220万元。
2 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2.1 农机管理部门作为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有力支撑,对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策略。安排项目时,优先考虑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把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优先向它们倾斜,给予重点扶持,以增强它们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争取资金投入多元化。在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自愿扩大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解决其遇到的实际难题;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机补贴政策落实。在操作程序上严格按照《吉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运作,确保补贴政策的公开、公平、公正。
2.2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农机的技术优势,经常向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提供各种农机服务信息,同时定期对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
2.3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提升部门形象。针对民主评议工作反馈的群众意见和建议,着力进行了机关作风整顿,重点围绕宗旨意识不强,道德观念不端,敬业精神不足等方面查找不足,进行整改,使全体农机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工作热情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二是积极承诺践诺,树立部门形象。积极开展软环境和政行风建设承诺,并积极践诺,说到哪,做到哪,不打折扣,不留余地。同时着力推进绩效评估工作,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提升了农机部门形象和行政能力。
3 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配套不合理
近几年,我县的农用拖拉机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机械配置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二是小型机械多,大型、高效、复式作业的机械少;三是常规机械多,高效率、新技术型机械少。配套不合理,造成了动力、人力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3.2 组织化程度不高,信息来源少
部分乡镇未成立以农机大户为主體组成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作业信息不畅,规模作用发挥不够,使农机大户仍停留在各自为阵、孤军作战的松散环境中,农机具闲置现象比较普遍,农机大户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地方财政扶持力度有限
金融部门没有专项贷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资金筹措困难,难以继续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是以农田作业项目为主,而进行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的很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4 加快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发展的建议
4.1 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机大户的认识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在带领群众致富、服务群众、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导一些农机大户以及在此基础上组建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产业,让他们逐步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4.2 突出培育重点
鼓励那些在当地农民中有一定的威望、热心于农机化事业、乐于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员踏上依靠农机致富的道路,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鼓励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成为农机大户,促使更多的农机户成为当地依靠农业机械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同时鼓励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村知识青年使用农业机械,不断提升农机专业服务大户的整体水平,确保农机事业后继有人。
4.3 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初级阶段向规范的高级阶段发展
内部管理水平高低,代表着一个专业合作社的成熟规范程度。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制定内部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作者简介:蔺向志(1976-),男,就职于乾安县所字镇农机技术推广站,从事农机管理工作。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发展现状;措施;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56-1
1 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的基本情况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为加快我县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平台,在发展数量、质量、规模、标准、服务的能力等诸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农机化生产实践中逐渐成为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截止到2011年末,全县农机合作社发展到了20个,农机大户发展到100户。合作社从业人员200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60台,收获机械33台,固定资产总值达4160万元。年服务农户6000余户,年作业面积21万亩,年服务总收入达1220万元。
2 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2.1 农机管理部门作为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有力支撑,对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策略。安排项目时,优先考虑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把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优先向它们倾斜,给予重点扶持,以增强它们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争取资金投入多元化。在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自愿扩大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解决其遇到的实际难题;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机补贴政策落实。在操作程序上严格按照《吉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运作,确保补贴政策的公开、公平、公正。
2.2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农机的技术优势,经常向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提供各种农机服务信息,同时定期对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
2.3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提升部门形象。针对民主评议工作反馈的群众意见和建议,着力进行了机关作风整顿,重点围绕宗旨意识不强,道德观念不端,敬业精神不足等方面查找不足,进行整改,使全体农机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工作热情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二是积极承诺践诺,树立部门形象。积极开展软环境和政行风建设承诺,并积极践诺,说到哪,做到哪,不打折扣,不留余地。同时着力推进绩效评估工作,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提升了农机部门形象和行政能力。
3 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配套不合理
近几年,我县的农用拖拉机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机械配置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二是小型机械多,大型、高效、复式作业的机械少;三是常规机械多,高效率、新技术型机械少。配套不合理,造成了动力、人力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3.2 组织化程度不高,信息来源少
部分乡镇未成立以农机大户为主體组成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作业信息不畅,规模作用发挥不够,使农机大户仍停留在各自为阵、孤军作战的松散环境中,农机具闲置现象比较普遍,农机大户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地方财政扶持力度有限
金融部门没有专项贷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资金筹措困难,难以继续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是以农田作业项目为主,而进行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的很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4 加快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发展的建议
4.1 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机大户的认识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在带领群众致富、服务群众、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导一些农机大户以及在此基础上组建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产业,让他们逐步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4.2 突出培育重点
鼓励那些在当地农民中有一定的威望、热心于农机化事业、乐于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员踏上依靠农机致富的道路,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鼓励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成为农机大户,促使更多的农机户成为当地依靠农业机械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同时鼓励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村知识青年使用农业机械,不断提升农机专业服务大户的整体水平,确保农机事业后继有人。
4.3 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初级阶段向规范的高级阶段发展
内部管理水平高低,代表着一个专业合作社的成熟规范程度。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制定内部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作者简介:蔺向志(1976-),男,就职于乾安县所字镇农机技术推广站,从事农机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