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他者“面容”:凯恩剧作的后现代伦理观

来源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剧作家萨拉·凯恩(Sarah Kane,1971-1999)运用“直面戏剧”的创作手法,直面他者“面容”,倾听他者之声,描绘了英国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体现了其对他者这一后现代伦理核心概念的哲思.本文以后现代伦理观对《摧毁》《清洗》和《渴望》中诸多他者形象以及伦理内涵进行深度分析,揭示了凯恩“直面戏剧”的创作观本质是基于自我和他者之间伦理关联的后现代伦理观,总结了凯恩剧作中他者的“面容”是对自我的救赎、规训与召唤.
其他文献
雷曼的《后戏剧剧场》问世,不论在欧洲还是在俄罗斯,对这部著作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译者奉献给读者的,是俄罗斯尤利·巴尔博伊教授的论文《后戏剧剧场与后现实的戏剧性》,该文对《后戏剧剧场》一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并介绍了俄罗斯、法国学者批评雷曼观点的论文.
西方跨文化戏剧理论主要围绕演员、导演、表演和演出过程来探讨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对于观众或者观看的重要性关注不够.观看显然不仅仅属于观众,表演者自己也在观看.还有一种“双重观众”的视角——叙述者既作为观众在观看表演,同时又密切关注观众对于演出的反映,并将他们之间的互动视作演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立足中国的跨文化戏剧实践,借助中外跨文化戏剧理论的对话,探讨观看问题的重要性.跨文化戏剧催生了一种新的观看美学,主要特点是:差异性,创新性与表演性.
20世纪上半叶的数十年,中国戏曲生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乃由乡土转入都市之关键转折期.戏曲生态体系重心由乡土社会的母体文化依托,转而为都市市民社会的消闲娱乐载体,从而偏重艺术本体的精进与欣赏.戏曲艺术逐渐远离母体乡土文化,转而为精致的都市消闲商品,沦为玩赏之物.虽然梨园行有意无意地坚守文化诉求,并积极参与应节、义务戏.但“应节应景戏”“义务戏”退变衰败的事实,不可逆转.这反映了民国戏曲生态由乡土向都市嬗变的艰难,以及注定无法完成的命运.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三个日本剧团在西方众多国家展开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公演.尽管三个日本巡演剧团的表演不断在西方公众间掀起狂热的反响,对这些剧团的上演作品是否有资格代表日本戏剧舞台传统的质疑却始终存在.这种质疑最集中生动地体现在一场可以被称为“\'真\'\'假\'歌舞伎”的论争中.作为这场论争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一群西方先锋戏剧人的态度与立场体现出了一种具有双重面向的“误读”:“选择性”一面反映出一种西方中心主义式的双重认知标准;“自我确证性”一面坚定与强化了这些西方戏剧改革家
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来看,南宋“川杂剧”的演出以滑稽调笑为目的,敢于针砭时弊,讽刺现实.部分“川杂剧”三段式的演出形式和演员装扮,也明显受到了宋金杂剧的影响.但“川杂剧”的发展过程中,未像宋金杂剧一样形成规范的脚色行当体制,其演出形式自由随意,往往根据故事内容和演出需要设定演员人数.南宋“川杂剧”的繁荣,与成都地区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成都地区悠久的演艺传统、伎艺高超的演员以及俗尚游乐的风气,也为川杂剧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
阿亚德·阿赫塔尔的戏剧《耻辱》以隐喻的旅游凝视框架不仅揭露了后“9·11”时代美国主流社会作为东道主的种族形象定性思维和霸权政治行径,而且清晰呈现了美国穆斯林移民作为游客遭受的种族歧视和文化歧视.无论是以画为媒的东道主凝视,还是进退维谷的游客凝视,都是基于伊斯兰恐惧症的种族政治操演.这种政治操演并非只是对穆斯林身份危机的简单呈现,也是对美国伊斯兰恐惧症的揭露批判,更是对美国反恐困境的暗示.
赵清阁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事抗战戏剧创作有广泛影响的女作家.本文以她的改编剧《此恨绵绵》为例,从女性形象入手,着重分析赵清阁对于战时中国女性社会边界的揭示和思考,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此恨绵绵》改编自名著《呼啸山庄》,虽然服务于抗日救国的主题,但因其女性意识和跨文化视角,使她的创作不流于表面化和简单化,写出了抗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革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戏剧影视文学人才的关键.本文以阅读与鉴赏课程为例,从课程理念革新与课程设计革新两方面总结经验和成果,以期从微观视角丰富新文科建设的理论研究.
法国20世纪上半叶的大众戏剧流变在法国戏剧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条引人注目且无法忽视的流变轨迹.本文试图通过法国文化和戏剧历史形成的语境框架对该定义的含混性加以分析,梳理其在法国学界的研究进展;进而结合拉丁文、法文、英文、意文、中文等中西语境中的文献材料展开译介研究,探寻其在中西方思想中的对应象限;最终通过中法比较的研究视角,力图对“大众戏剧”(Théatre Populaire)的中西阐释及其经历20世纪上半叶流变至今所呈现的时代现实意义作出思考,由此观照和探究大众戏剧在中国的多维演绎和嬗变价值.
笔者新近在梅兰芳纪念馆发现胡适与梅兰芳互致对方的两封书信手稿原件,其内容涉及梅、胡二人商询访苏之筹备事宜.两封书信尚属首次发现,史料文献价值很高,可视为胡适与梅兰芳交往的一手材料,足证梅兰芳与胡适交往关系的递进及胡适在梅兰芳访苏的整个筹备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亦可看出新旧文化人、戏剧人思想观念在时代和历史变局中的冲突与互融.以胡适为代表的新青年在新旧戏剧论争中对旧剧施以“谩骂”,在梅兰芳访日过程中,引起日本学者的关注.随着梅兰芳访日的成功,访美筹备亦提上议程,胡适与梅兰芳建立起友谊,推助中国戏曲在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