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影:是叙述历史,还是折射现实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了。反思其吴学功能一定叙述历史:即人民抗战、政治抗战和民族抗战的三个阶段;二足折射现实:即中日冲突、国共对峙和台海关系;三是创造艺术:即悲剧风格、喜剧精神和象征意义。
  [关键词] 抗战电影叙述历史折射现实美学反思
  在中国电影一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抗战题材的影片始终是翻涌不息的惊涛骇浪,从1935年的《风云儿女》到2005年的《常隆基》,其间我们的银幕就不断映现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战斗身影,中国的影坛就一直回荡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时代强音-如果从1905年算起,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如果从1935年算起,抗战影片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这100和70之比,大概就是在中国战争类型片中,抗战题材电影所占的比例-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八百壮士》、《塞上风云》、《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血战台儿庄》、《烈火金刚》、《黄土地》、《红高梁》、《战争子午线》、《铁血昆仑》、《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太行山上》等等。
  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著名电影评论家明振江少将说:“战争一经发生,便开始成为战争电影的表现对象。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将同一场战争不断地搬上银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经百余次被我们不同时代的导演再现于银幕,它们已形成了有关“日本鬼子”和“太阳旗”、“中国军民”和“青纱帐”等类型化的记忆和概念,那么,我们的抗战电影究竟是要叙述历史,还是折射现实?抑或是其他、综观七十年的抗战题材的电影历史,笔者认为:它们呈现为三种类型,而每一种又分为三个阶段?
  
  一、叙述历史:人民抗战——政治抗战——民族抗战
  
  毫无疑问,借助现代科技电影是迄今为止记录历史的首选方式,可是这种记录决非是再现纯粹的客观真实,正如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所说的:“电影给我们提供的现实是一种艺术形象,如果略加思考,我们就能发现这种艺术形象完全是非现实的(例如特写镜头和音乐的作用),而且是根据导演本人在感性和理性上的表现意图再安排过的。”因此,用电影来叙述历史,只能是特定历史话语中的历史、抗战题材的电影也就经历了“人民抗战”、“政治抗战”和“民族抗战”三个阶段。
  首先是“人民抗战”阶段。始于1935年“电通影业公司”出品,许幸之导演的《风云儿女》,终于1947年昆仑影业公司出品,蔡楚生、郑君里联合编导《一江舂水向东流》。其间著名的有:1937年费穆导演的《联华交响曲》,1938年史东山编导的“抗战三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和《还我故乡》,同年应云卫导演自的《八百壮士》,他在1940年还导演了《塞上风云》,1947年史东山编导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些影片以1945年抗战胜利为前后阶段,前期的记实性的居多,以《八百;隆士》为代表,紧紧追踪时代风云,反映战争事件,表现出了中华儿女不可屈服的伟大精神;后期的反思性的居多,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代表,表现了这场战争灾难给中国人民的普通家庭带来的无法愈合的创伤。
  其次是“政治抗战”阶段。始于195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史东山导演的《新儿女英雄传》,终于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董克娜导演的《烽火少年》,其间著名的有:《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柳堡的故事》、《东进序曲》、《小兵张嘎》、《地道战》、《鸡毛信》、《八女投江》、《沙家浜》、《红灯记》等等。这些影片的共同特点是用“共产党积极抗战,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战”,即以强烈而单纯的党派政治视角来看待八年抗战,取材的几乎全部是敌后战场由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或者是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寇的故事,而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作战却被有意识地忽略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抗战电影,只能是共产党的政治意图抗战历史的写照,也正是这些电影几乎影响了几代人关于抗日战争的观念和记忆。
  最后是“民族抗战”阶段。始于197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导演的《归心似箭》,终于2005年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导演的《常隆基》。其间著名的有:《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吉鸿昌》、《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将军与孤女》、《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黄土地》、《晚钟》、《战争子午线》、《黄河绝恋》等等。以上电影抛弃了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将“中国共产党单一的抗战”变成“中华民族集体的抗战”,淡化了国共党派的政治意识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注重的是中日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尤其是这一阶段大量涌现的表现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有效地弥补了以前在这方面的不足;还有即使是以八路军为主角抗战,也凸现的是两个民族的人性在战场上的较量,如《将军与孤女》、《晚钟》。
  
  二、折射现实:中日冲突——国共对峙——台海关系
  
  诚然,电影以其所创造的“在场感”与“想象性”的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人类艺术千百年来一直难以克服的空间与时间、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相互分离的美学矛盾,然而这一切的出发点决不是还原历史,因为历史早巳不可还原,那么任何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都要受制于创作的特定时代和现实,因为“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可以说“古为今用”是历史题材创作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电影理论家蓝爱国通过论证电影历程的由“影戏”到“电影”的演变,指出:“当我们今天改影戏为电影时,我们突出的是电影的机械化特征,一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不同于任何传统既有的方式,从而也就具备了现代文化的独有特征——一种现代人的思想、文化、性格的表现手段。”中国电影的几代导演就借助“抗日战争”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中国、亚洲和世界七十年的风云变幻。
  首先是对应于“人民抗战”阶段的“中日冲突”的现状。从十九世纪末的“甲午海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日关系危机四伏。1925年日籍职员枪杀顾正红而引起的“五卅罢工”,1926年的“大沽口炮台事件”,1928年“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进攻上海的“一二·八”抗战,1935年日本侵占华北,直至1937年“芦沟桥事变”,抗战的全面爆发。如《保卫我们的土地》以东北流民刘山一家的流浪经历,记载了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三抗战”,揭露了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鞭打了民族败类的丑恶行经,表达了人民抗战的伟大决心。还有《八百壮士》是取材于1938年“凇沪抗战”中国守军谢晋元团长率部坚守“四行仓库”的悲壮战斗。《塞上风云》则以1933年中国军 队的长城抗战为背景,写出了蒙汉人民团结抗战的民族精神。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都的紧扣“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日两国的敌对状态。
  其次是对应于“政治抗战”阶段的“国共对峙”的状态、随着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大陆执掌国家政权,海峡两岸就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为了从根本上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一切领域的影响,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竭力将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消失殆尽,于是银幕上只有共产党抗击40%的日军的场景,而没有国民党抗击60%日军的情形,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的抗日战争,而没有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摩擦,如《东进序曲》中的韩德勤、《沙家浜》中的刁得一。相反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和广大的人民抗日武装,活跃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如《狼牙山五壮士》、《回民支队》和《八女投江》。为了宣扬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正确,我们的电影还塑造了很多“游击队”的形象,如《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和《地道战》、《地雷战》等,也借此来强调“国民党几百万正规军在正面战场一触即溃”的抗战历史叙事。
  最后是对应于“民族抗战”阶段的“台海关系”的形势。
  二十世纪的后半段,中国大陆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世界主潮也呈现为和平与发展的新走向。从七十年代末国务院的《告台湾同胞书》,到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再到1995年江泽民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而继续奋斗》,尤其是九十年代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展,台海关系也发生了微妙而令人可喜的变化,民间的经贸、体育、文化往来和旅游探亲日益增多。我们的抗战电影日渐淡化政治意识,努力回归历史的真相,在这样两个方面折射出时代形势。一是,大量的描写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的抗战,如《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吉鸿昌》、《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等,也塑造了一大批像李宗仁、杜聿明、宋哲元、唐生智、张治中、卫立煌、吉鸿昌、王铭章等爱国将领银幕形象,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二是,突出地刻画超越战争的人性意义,如《归心似箭》、《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将军与孤女》、《黄土地》、《晚钟》、《黄河绝恋》等,它们透露出强烈的反战情绪和人道情怀,通常意义上的胜负已经不重要了。
  
  三、创造艺术:悲壮风格——喜剧精神——象征意义
  
  抗战电影,如果说是叙述历史的话,那么它发挥的是电影的再现性美学功能;如果说是折射现实的话,那么它发挥的是电影的表现性美学功能!然而,无情的时间能改变曾经的事实真相和冲淡往日的恩怨情感,而今银幕上呈现的只是经过编剧、导演、美工、布景和演员模拟的场景、情态和形象,这就是电影的电影性——既再现又表现;既写实又写意的艺术特性所在。“作为画面和音响相统一的多维时空艺术,电影具有表达客观外在和人的主观世界的充分潜能和能力,艺术家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和展示这种能力,”这些许许多多选取抗战题材来拍摄的电影艺术家们,究竟给我们创造来了哪些艺术美感呢?
  一是,“人民抗战”阶段的悲壮风格。从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大地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冒险的乐园,一海之隔的日本更是捷足先登,先是侵占东北,继而蚕食华北,终于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最早的表现抗战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就为这一阶段抗战电影奠定了悲壮的风格。史东山1938年导演的《保卫我们的土地址映后重庆的评论界称赞它具有“崭新的取材,崭新的风格,前进的思想,用拳头代替了大腿,用呐喊代替了没落的歌声。”应云卫导演的《八百壮士》,塑造了在凇沪抗战中,孤军奋战,誓不投降,以血肉之躯坚守阵地的中国军人,还有上海各界民众尤其是女童子军杨惠敏穿越炮火向守军献上国旗的壮烈场景。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正是以悲愤豪壮的气概、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敢,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鼓舞了民众的斗志,这也是大战当前我们民族需要的精神力量啊!
  二是,“政治抗战”阶段的喜剧精神、1949年至1975年大陆的抗战题材的电影,由于创作指导思想的“先入为主”导致艺术表现的“主题先行”,在贬低、忽略国民党抗战的同时,也一方面妖魔化了日本军人,如在称呼上的“鬼子”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神魔化了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因此形成了美学意义上的喜剧精神。出现在银幕上的国民党都是假抗战、真反共的“摩擦专家”,如《东进序曲里的韩德勤、刘玉坤,《沙家浜里的胡传魁、刁得一,这些人说话阴阳怪气、做事诡计多端。那些日本鬼子几乎是凶残加愚蠢和好色加野蛮的典型,如《平原游击队》里的松井、《地道战》里的山田、《红灯记里的鸠山,《铁道游击队涯的岗村-至于正面人物个个都是威风凛凛、仪表堂堂、机智勇敢,《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和《小兵张嘎里的罗金保几乎就成了传奇式的英雄典型,就连《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里的民兵也是身怀绝技,神出鬼没。这些影片所体现出来的审美主体对惨烈的蔑视、对邪恶的嘲笑,无不充溢着胜利者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和不屑一顾的神色,征服困难和压倒对方的喜剧精神。
  三是,“民族抗战”阶段的象征意义。电影是艺术,那么就必然它要超越形象和声音的视听效果而进入审美的象征境界;战争电影要表现的生命极端状态,那么它就得透过生与死的际遇而参透生命的终极意义。这方面成功的事例如前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里的“傲德萨阶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色彩转换,美国《辛德勒的名单》那个即将走进焚尸炉的“红裙子小姑娘”,《拯救大兵瑞恩》的“七小于一”的不等式、进入新时期以来的当代中国电影,尤其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影人充分开掘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空间。张艺谋的影片非常注重色彩的象征。《红高梁》突出了红色生命的野性,《黄土地》渲染了黄色文明的厚重;吴子牛的影片就格外关注战争中的人性问题,《喋血黑谷》讲述了国民党军长吴朝宗在日、蒋、共三方力量斗争中民族良心的觉醒;《晚钟》直面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并肯定中国士兵的善良和宽厚和对和平的向往;《南京大屠杀隔开了人性与兽性的对比,呼吁对生命的尊重。冯小宁开掘了反战主题,《战争子午线》用战争中的小八路与和平期的小朋友的交错视角,《黄河绝恋》和《紫日》都是通过中、日、美(苏)三方来表现战争摧残美好、扼杀人性。
  回首中华大地六十年前悲惨壮烈的抗日战争,回望缤纷银幕七十年来异彩纷呈的抗战电影,在些许遗憾的同时,我们更深深地感到:
  战争是丑恶的而和平是美好的,
  死亡是不幸的而生命是永恒的,
  历史是凝固的而艺术是活跃的。
  那就让我们的电影艺术家们驰骋在战争题材的广衰舞台上,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告慰先烈,激励来者。
其他文献
[摘要]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情节简单:讲述了一个少女的暗恋故事,笔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影片进行了主题和讲述方法上的解读,探索爱情故事背后导演表现出的人文关怀以及其在消费社会中的特殊意义,同时,影片也是日本社会两个典型象征物中“菊花”这一特质的体现。  [关键词] 故事话语成长慰藉意象 商业菊花与刀  当岩井俊二接连完成了篇幅宏大的《燕尾蝶》和小说华莱士的人鱼》之后,有些疲惫的他决定拍摄
期刊
[摘要]《钢琴课》足一部罕见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描写沉默却激情澎湃的影片,深谙古典音乐精髓的迈可尼曼,捕捉到的细腻的女主人公复杂变化内心情感的钢琴乐传达了主人公爱的音符,同时也俘获了全球影迷们的心。  [关键词] 钢琴 配音 爱的音符    一、概叙    《钢琴课》是以反映女性觉醒意识为出发点的一部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爱情故事,其间描写的女性沉默的激情,表现人的内在的
期刊
[摘要]教赫尔巴特与杜成分别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师生观、课程观、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分歧实际上是认识论方面的分歧,认识这一根本分歧有利于从根本上把握双方的优缺点以促进教育实践。本文通过对《窥—阳光灿烂的日子姐妹篇》的引入,分析了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对知识观师生观教学组织形式等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 认识论知识观师生观教学组织形式  电影《窥-阳光灿烂的日子姐妹篇》讲述七十年代
期刊
[摘要]杜十娘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其悲剧命运颇受争议。本文对十娘的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鸨母、孙富、李布政、李甲都有连带责任,但不是扼杀杜十娘的的凶手,杜十娘是死于被李甲抛弃转卖气愤过渡而自杀,结合冯梦龙的生平及其思想,探讨塑造杜十娘这一悲剧人物形象的意义。  [关键词]杜十娘 爱情悲剧 意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拟话本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作品描写京城绝代美女杜十娘不幸误落烟花,但不
期刊
[摘要]JPEG2000是新一代的图像压缩标准,具有许多新的特性和更好的性能。介绍了JPEG2000的组成,讨论了JPEG2000作为数字电影图像压缩格式的优势,分析了JPEG2000的关键技术,并对实现JPEG2000编解码的芯片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数字电影 JPEG2000 ADV202    引言    数字技术应用到电影制作中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影,则是
期刊
[摘要]韩国爱情片以含蓄的方式表现温馨唯美的爱情故事,深受中国观众次迎。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经历一段段纯粹的情感,体验爱情的豆善至美。《雏莉》也秉承了这一传统,同时使传统的故事有了新意,本丈拟从命运说,复调式叙事和音乐的作用等方面对该片的叙事进行分析。  [关键词] 韩国爱情片 温情 忧伤  《雏菊》,带着淡淡的清香,于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在内地各影院绽放,不起眼的花儿,不起眼的片名,却赢得了
期刊
张艺谋的近悯《十面埋伏》堪称二00四影坛的票房霸主。它的公映在影坛引起极大的轰动。张艺谋因这部影片一举夺得第一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票房导演奖,评委会给了他这样的评语:以非凡的才华和不倦的努力创造出中国式的视听奇观,对国人重新走回影院,对国片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做出了无可争辩的贡献。撇开骄人的票房,去除商业炒作等外部因素,这部作品在创作理念、演员遴选、音乐策划等方面较之他以前的作品,都显示出明显的差
期刊
[摘要]影视与广告起源本来不同,是不相干的概念,如今影视与广告却都归属于一个概念“传播”,把两者相联系起来叫做“影视广告”。从影视的发明开始,广告便对其情有独钟。本文通过结合具体实例,从“幻想”艺术手法所达到的夸张效果,“幻想”艺术手法所产生的独特幽默,“幻想”艺术手法所带来的想象空间,利用“幻想”艺术手法进行道德启示等四方面分析了“幻想”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广告中的运用以及所达到的效果。并且,进一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集聚经济理论及优势,并用该理论分析影视产业中影响最大。最成功的美国“好莱坞”经济。从而得出产业集聚这种企业经营组织形式同样适用于影视产业的发展。进而分析了中国第一家影视产业实验区选择横店的优势。  [关键词]集聚经济奸莱坞横店影视产业  早在1820年,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对考虑运输、劳动力成本的区位选择时,就强调集聚经济的作用。集聚经济就是同一行业或相关联产业中的许多个企业聚
期刊
[摘要]通过对影视版《西游记》现象的分析可以发现文化、人必等因素如何支配着当代中国人对经典的诠释-反过来,通过对经典诠释过程的考察,我们又可以观照到当代中国人的丈化生存,精神状态。  [关键词] 经典诠释 文化背景 《西游记为  人是一种时间性历史性的具体存在,没有永恒不变的固定自我,如佛教所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决定了人的精神生活就是一个流变的过程。  人又是一种诠释的动物。人对宇宙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