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地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开发与利用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校尊重学生在实践中的独特感受。从课内走入社会,从生活实际出发,对来凤街道上经营长达数十年的个体户进行采访,写出了反应时代变迁的、社会进步的优秀习作。另外,还深入了解拾垃圾的苦命老婆婆,得知她们背后的辛酸史,写出了催人泪下的文章。还指导学生调查了解来凤经济发展状况,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深挖了语文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这次实践活动,以来凤鱼文化的研究为突破口,全面系统的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一条龙”训练。主要采用了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和调查采访等多种方法。首先让学生走入来凤街道的大街小巷,深入民众调查了解,采访有关来凤鱼文化的方方面面:如近年来凤鱼塘产量如何、“来凤鱼”的悠久历史、经济效应、鱼类菜品、“来凤鱼”的口味特色,“来凤鱼”的发展前景等问题;接着把“来凤鱼”搬入课堂,我专门为此精心设计了一堂《品来凤鱼,扬鱼文化》的综合实践课;其次让学生亲自来到食店烹饪“来凤鱼”;品尝“来凤鱼”品味自己的劳动成果;最后回到课堂展开别开生面的讨论,谈体会,谈感受,搞创作。
  这一实践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准下的新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充分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做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与延伸。深挖了语文课程资源,既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如调查采访中口语表达能力,烹饪鲜鱼过程的说明文写作训练能力,调查采访能力;又为学生创设了语文的实际能力,如为来凤鱼店设计更精美的招牌,拟对联及广告词扩大“来凤鱼”的影响等等。为学生创设了许多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机会。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机制,并且让学生明白,课内学习语文知识就是为了适用于生活实际。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还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积极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树立爱家才爱国的思想。
  通过此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培养了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写出了大量优秀的文章,拟出了好的广告牌、标语、对联等,还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从活动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有利于积累丰富的习作材料;有利于体验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社会就是学校。
  但是,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采访调查中,方式不当,语言不够委婉,对待人同人物,不同身份,不同场合,不同年龄的人,不能采取相适的措施和方法。在制作菜品过程,许多学生手忙脚乱,不能统筹安排生活中的琐事,说明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极差。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课内与课外的脱轨现象。因此我深刻感受到,加强语文实践教学,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迫在眉捷,势在必行,真正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做健全、合格的中学生。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正是新课改理念的真切体现。
  
其他文献
“婉约以易安为宗”的一代词人李清照一直以多愁善感的淑女形象被人们所熟知。其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精谙经史,擅长诗文,和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文潜、陈师道、晁补之有密切的来往,在北宋文坛上颇有名声,与廖正一等并称为“后四学土”。其母王氏,也是一个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的家庭里,加之自己勤奋好学、博闻强记,终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学长廊中也是罕见的
期刊
如何才能轻松背诵,效果好呢?在这里我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快乐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一、兴趣诱导法  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入迷,一旦入了迷,才能以惊人的毅力忘我地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尽快地记牢所学内容。同时也告诉我们,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能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 位和审美情趣,从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所以,一定要先有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理解记忆法  如果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必然
期刊
一、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交流现实中的父子间矛盾苦恼、配乐有感情地范读文本片段、解析媒体报道的学生自杀悲剧和高声齐读歌颂美好青春的文段等等形式,引导大家认识青春的宝贵,倡导珍惜亲情,立志读书成才。整堂课紧扣文本主题,有效结合生活,充满人文气息,获得了听课老师们的较高评价。  但是,作为活动体验课程这一类型,文本课堂教学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文本篇幅有限,表现内容有限,结合文本主题去开展相应的活动
期刊
一、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是进行作文想象力培养的直接基础  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方式,缺乏概括综合能力。他们认为每天眼中所见的生活无非是上课、下课、读书、做作业、回家吃睡。似乎生活天天如此,没有变化。教师要启发学生以变化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漂流的云、多变的雾、洁白的雪、青翠的竹、校园漫步、街头浏览都不能无动于衷。一抹艳丽的晚霞、一点嫩嫩的新绿、一阵淡淡的情风、一句真诚
期刊
语文是各门学科中最基础,与学生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但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本应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气氛活跃的课堂,常常显得枯燥无味,死气沉沉;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无法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作为高三复习的基础知识部分,更是让学生昏昏然而无精打采。那么,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真正的兴趣呢?只有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语文活动中来,语文课的精美才能充分体现。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创设
期刊
宽容的心态  心理学表明,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完全可以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教师的宽容,象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她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
期刊
首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热衷于积累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时,会形成持久自觉的内驱力和饱满的热情。激发手段灵活多变,使其乐此不疲,例如课堂上的成语接龙,同一语意的名言警句对接,小组之间的某家某派诗歌背诵匹克,同题素材大观,等不一而足。  积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变要我读,成我要读,要我积累为我要积累,方可真正使读书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其生活的习惯和人
期刊
一、常规作文教学现状  1.远离现实生活的“旧面孔”。有的教师以为写作教学就是课堂上讲讲写写,读写结合就是仿读而写。有的仅把“联系社会,感悟生活”挂在口头,知其源而不去开拓:不积极开发写作教学的校本课程资源,不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作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不积极采用录音、录像或自制电视教学片等多种形式,将“大社会”搬入“小课堂”,不积极借助新闻媒体,聚合争辩的焦点。   2.师生对立的“两张皮”。作文教
期刊
一、官场的黑暗(客观条件影响)  东晋政权是衰败腐朽的政权。陶渊明有诗为证:  “蔼蔼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依阻。”①《停云》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②《庚子岁五月中从读还阻风于规林》其二。  其①中以“停云”“雨”作为象征来暗示当时政治气候恶劣,时运混浊。其②中初看似为船停江畔目睹狂风恶浪的骇人景象,细味实则是当时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真实写照。  从上可知,当时统治集
期刊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下面就《落日的幻觉》一文的教学过程,谈谈体验式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创设情境,引入体验   体验式教学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感语言和诗意语言,激发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