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中求味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故乡的食物》之节选),是一篇独具审美意蕴的优秀散文,其“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引导学生品味和鉴赏散文语言,充分开掘散文教学的审美意义,在新课程理念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1},实现语文教学人文回归的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理解《端午的鸭蛋》的语言艺术之美?如何深层诠释“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呢?鉴于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对本文语言的粗疏概念化的理解,笔者将就如何准确解读文章的语言艺术作以下探究:
  
  一、“平淡”是一种美,是作家语言修炼的至高境界
  
  汪曾祺先生是语言大家。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积淀了作家深厚的艺术素养,更促使作家自觉追求一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平淡而有味”,是作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而“平淡”本身就是一种美。这种平淡不是在创作中的随心所欲,或笔力衰弱而导致的奇崛缺失,而是作家关照读者心灵的苦心经营的“淡”美之境。
  《端午的鸭蛋》,通篇多用短句,多口语词,几乎不见形容夸饰的修辞手法,叙事多用聊天口吻,就像一个温和的老人轻松闲适的家常叙说。但如此“平淡”语气之中,亲切自然却力透纸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读之,胸怀皆平顺畅快。例如开篇一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不做故态,开得平淡,开得自然。以下作者一件件举出端午风俗旧事,娓娓道来,一景、一人、一物、一事,似显琐碎,却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这就是“平淡”语言所包孕的神奇震撼力。全文多用平淡语气,明快简洁,叙事清楚。读者阅读时自有文气贯通的审美感受,这是“平淡”的大境界。
  
  二、淡中求味,平淡之中蕴含三“味”之美
  
  所谓平淡中的“有味”,是指文章语言有表现力,有感染力。《端午的鸭蛋》一文,在洋溢着“中国味儿”的语言里,包含多种美质,潜藏多种意味。在教学过程中,必要深挖平淡中的“真味”,方能将语言鉴赏提升到审美境界。
  1.“韵味”之美。《端午的鸭蛋》,是平淡而有韵味的美的语言典范,既深含意味,又充满情趣。表现在:
  第一,用词贴切。例如文章开头对“系百索子”的描写,“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其中,“拧”“系”“沾”“印”几个动词,用得贴切准确,描摹生动,人物景象栩栩如生。试看每一个动词,都容不得替换。
  再如“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句中连用“敲”“挖”“扎”三个动词,加上拟声词“吱”和动词“冒”的连用,吃鸭蛋的情景被写得绘声绘色。“文吃”“武吃”,全在于环境场合与吃蛋人的情趣个性之异。此处描画,颇有韵味,物态声貌,活灵活现。
  通读全篇,作者善用词善描摹的高超之处,比比皆是。词工文美,韵味十足。
  第二,自疑自问、自吟自答。自说自话的抒情评说方式,点缀叙事之中,增强了语言的韵味。遍观汪氏散文,皆有此种表现。这也许是作家独创的一种表现手法吧。在文中,作者写到端午节城隍庙老道士派人给自己送“符”来,说“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这就能避邪吗”一句自问,引得读者会心一笑,作者想说又不便明说的意味一目了然。再如“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作者不说“不高兴”而说“不大高兴”,隐忍有度;不说“其实我们那地方不只出咸鸭蛋”反用“好像……就……”的思忖揣度来表达同样意思,愠怒之情与率真之态流溢笔端,令人忍俊不禁。而“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一句,更是写得妙趣横生!作者对北京咸鸭蛋的揶揄与嘲讽,不但不招人嫌厌,反使人生出些莫名的感动与同情。作者执拗的故乡情结,可见一斑。此外,“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的似庄实谐之语;“袁才子这个人我不喜欢”的率性天真,都使语言平添韵味。
  第三,文白交错,摇曳生姿。饮食文学必要引经据典,探求食物的根由来历,似乎成了此类文学的通例。查阅汪曾祺先生饮食文学十几篇,绝大多数篇目都引典籍叙述。本文中,作者引用袁枚《随园食单》的“腌蛋”一条记载,在内容上,表明食咸鸭蛋之风俗由来已久;在语言上,与作者的冲淡文风形成鲜明对照,造成文白交错的艺术效果。加之作者所用“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一类的少量文言表达,平淡与典雅相间,语言摇曳多姿,韵味丰富。
  2.“画味”之美:运用中国画的技法,有画的意境和美感,是本文语言表达的又一特点。
  第一、运用“留白”艺术,言有尽而意无穷。汪曾祺先生认为:“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文学语言的表达,“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写尽了。要留出余地,让读者自己去捉摸,去思索,去补充”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濡染,在其文学作品中镌刻了深深印记。《端午的鸭蛋》“留白”手段的运用,留给读者深远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意蕴深厚。
  以第一段为例,作者用近乎说明的平淡文字列举家乡端午风俗,而这些风俗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却没有写出来。读者要自己去联想和想象,品读涵泳,构建意象。
  民俗之中,五月乃“恶月”,很多地方端午风俗都以驱疫避灾为主题,如插艾草、贴五毒等等。作者家乡也不例外。但透视文字表面,我们还看到了“人”的存在: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符、在孩子额头画“王”字等,似乎都与孩子相关。给孩子系百索子的长辈,送符和纸扇来的“寄名干爹”,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的亲人,都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掩映之中,对孩子的庇护和祈福,正是作者着力表现的节日主题。原来,叙风俗是“表”,说人情才是“里”,是底蕴。那些“空白”底下的情感流动、那些浓烈鲜活的节日气氛,读者只有依据生活经验和常识推断,经过想象“补白”,才能触发共鸣。“留白”艺术的巧用,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细心描绘图画,营造动人意境。作者匠心独运,创造了三位一体的精巧结构,三段内容所占篇幅几乎均等,铺展开来,就是三幅“淡而有味”的中国画。
  第一幅:“家乡的端午”——色彩浓烈的风俗画
  汪曾祺看重风俗描绘,他“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③,课文第一段,就是作者着意描绘的一幅色彩鲜艳、色调明快的民间风俗画。作者斟酌用词,将风物着色入画,“五色”的丝线、“红一道绿一道”的印记、“红纸剪成”的五毒、“黄色、蓝色”的贴符、“黄烟子”、“十二红”的午饭等等描写,包含了红、黄、绿、蓝等多种艳丽色彩,画出了节日喜庆气氛。乡村人家忙碌过节、孩子嬉笑玩耍的种种情景,跃然纸上,画境丰富而感人。
  第二幅:“家乡的鸭蛋”——生动传神的风物画
  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尺幅之间,淡笔描绘,小小鸭蛋像掌上爱物,双黄相依,精巧美丽;又似有了性灵魂魄,温暖地躺于盘中,箸下与人对语。鸭蛋的香味,似沾舌尖齿间。
  第三幅:“端午的鸭蛋”——明丽可爱的风情画
  端午的鸭蛋,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孩子们吃鸭蛋、玩鸭蛋的情景描写,蕴含着童心童趣,美不胜收。看,“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作者用简洁明快的文字,描绘孩子们喜爱的蛋壳游戏,意境氛围呼之欲出。“小心”“吃光”,绘出孩子对蛋壳、鸭蛋的珍爱之态;“用清水”“洗净”,犹闻孩童叽喳欢喜之声;“一闪一闪地亮”,蛋壳萤火与孩子们的陶醉沉迷相映成趣,画意充盈。读者掩卷沉思,心中所现,必是初夏江南乡村夜色,堤边柳下孩童私语窃窃,蛋壳萤火微光点点,这不正是一幅明丽可爱的乡村风情画吗?
  3.“情味”之美。作者想念鸭蛋,想念故乡,但文中少有直抒胸臆的文字。浓厚的情怀,全都包蕴在平淡叙述之中。
  纵观全文内容,如果没有美丽的线索贯穿,则结构涣散矣!作者埋伏了怀乡情感于文字背面,一线穿珠(“怀乡”也是贯穿《故乡的食物》整篇的线索),隐而不露,精心设计,精巧布局,才使文章处处无表情,却处处以情动人。心弦未拨先有声,只因缱绻故园情!正因为有了深切思乡情,端午风俗才会被作者深深铭记,故乡鸭蛋才有被大书特书的因由,吃鸭蛋、玩鸭蛋的尘烟往事才出之如昨,囊萤映雪的联想才可承载作者的一段柔肠。作者说,一篇文学作品应“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对故土的深情,包藏在字里行间,慢慢咂摸,自会悟到情味。
  汪曾祺先生非常重视语言,他说:“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④这段话,为我们鉴赏文章的语言打开一扇明亮的窗子。观照全篇鉴赏语言的审美解读,乃为学会与作者的灵魂对话挖掘隧道。我们在教学中,只有准确解读文学作品,才能找准教学突破口,生成有效的教学内容,将审美教学落到实处。
  注 释
  ①戴余金 《初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②④汪曾祺 《汪曾祺散文·自报家门》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③丹纳 《艺术哲学》 傅雷(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它常被人认为是受了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启发,带有明显西方文学影响的痕迹:两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这种影响是部分的,不等于全盘照抄,而是吸取前人精华,经过消化,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它新的内涵。  两人的《狂人日记》都以日记形式,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直观地描绘了“狂人”的内心活动;都写到街上的众人和家中的佣人;都赋了“狗”这个意象;都提到事情
期刊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对学生少作限制,让他们充分地自主阅读,给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正如《学记》上所说的“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诱导学生而不逼着学生走,开导学生而不应该强制学生在教师设计好的圈子内活动。“读书切戒在慌忙,‘导读’工夫兴味长。”要引领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
期刊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让人魂飞魄散的爱情故事。  一个古怪的女人死了,福克纳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小镇上的人出于好奇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然而福克纳没有让我们进去,他让读者闻到了爱米丽小姐房子周围的一股怪怪的气味,却没有告诉我们怪味的来由。他留下了悬念。  我们首先了解到女人的真正身份是个没落贵族,她“书法流利,字迹细小”,有一个时期,她还讲授过瓷器彩绘课,但长时间身边只有一个黑仆侍候她
期刊
生成的课堂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旨在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单元效率及其综合效益。因此说,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
期刊
我国小说创作虽有久远的历史,但历来为封建正统的文学观念所轻视和敌视,所以相应的古代小说理论也大多不成体系,不很严密,不够完整。它散见于小说集的序跋中、笔记杂著中、目录学著述,以及宋以后的诗文中。当然,小说中也常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的小说理论观点,《红楼梦》的第一回和五十四回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第一回里的“石头说”:  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
期刊
《故乡的榕树》是香港作家黄河浪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获香港1979年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曾被海内外数十家报刊转载。毋庸置疑,这是一篇声色情味俱佳的精品。  本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的阴凉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的景物自然地想到“故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用贮满淋漓诗意的语言描写了有关的人物、事件和景物等等,抒发了蓄积在作者心头对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情感。这篇散文放得
期刊
白日沦西河,素月岀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知,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陶渊明《杂诗》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竹
期刊
《蜀相》是杜甫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安史之乱以后,公元759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抵达成都,在当地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西沙的西边,盖了几间茅屋,暂时得以歇脚。就在草草安顿的余暇,诗人怀着满腹深情,只身前往附近的一座诸葛武侯祠堂瞻仰凭吊。四川原是古代蜀国的地方,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史称蜀汉,而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所以人们称他为蜀相。《蜀相》是诗人初谒武侯祠时
期刊
传统观点认为,害死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是四条封建绳索,即政权、神权、族权、夫权。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认为,不管哪个时代的妇女,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权,那么往往难以逃脱被歧视被抛弃被扼杀的命运。在《祝福》的讨论教学中,我们分析课文中有关金钱的五次描写,不难发现,勒死祥林嫂的四条绳索上条条都刻有深深的金钱烙印。我认为,祥林嫂是被四条封建绳索完全剥夺了经济权以后才导致惨死的。生活在旧中国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妇
期刊
《神奇的极光》《空间和时间的旅行》是收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二版)第一单元的两篇自读课文。虽然是两篇旧课文,但金龙老师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却时时处处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尤其是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方面,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很好的思路。今不揣冒昧,试作点评如下。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三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