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修文化引领区域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修文化转型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区(县)研修结构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区域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2012年9月以来,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充分发挥区域课程改革的专业服务作用,加快重构“研修行一体化”研修文化,着力建设“学本式”卓越课堂,以研修转型引领教学转型,以教学转型促进研修转型,推进了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的区域课程改革。
  一、把握时代脉搏,重构研修文化
  (一)研修范式转型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范式一词最早由美国托马斯·库恩提出,意指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一组观点和方法的总和。在科学发展进程中,当旧范式不能解释的“异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共同体成员会转而寻求更具包容性的新范式。范式学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国内后,很快被历史、经济、教育界广泛采用。新课改实施以来,师生个体生命受到尊重,学校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区(县)研究培训机构走向整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综合改革已经成为新常态。区县科研、教研、培训只有加快从分散到聚合的范式转型,才能有效完成教育改革发展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研修文化重构是学院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文化视角看,研修范式转型本质是研修文化重构。我区在2005年完成进修学校、电教站、电大分校等合并后,成功创建市级教师进修学院。学院成立后,制定并实施“推进科研培训化、培训课程化、教研专题化,最终实现研修一体化”发展战略,力促区域研修文化转型。2012年,市教委启动卓越课堂行动计划背景下,我们针对全区研修工作部分存在的目地不明、模式单一、内容空泛、过程虚无、成效不显等问题,把握教学改革契机,重构区域研修文化。
  (三)研修文化建设是教育行为改进的内在动力
  我们认为,中小学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理论而非构建理论,科研、教研可并称为教研;教研与培训都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手段,可并称研训;用研修替代研训,更能体现教师主动发展意蕴;教师参与一次研修活动所获得的成长,远没有参与一场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有效。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决定以“研修行一体化”研修文化引领研修目的从外控向自觉发展、研修内容从研教向研学转向、研修方式从单研向群究过渡、研修方法从经验向实证转型、研修手段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研修机制从规范向创新发展、研修成效从求知向笃行延伸、研修领域从教学向课程拓展的整体转型,将区域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二、践行研修文化,提升服务品质
  (一)切实转变研修观念
  我们采取以会代训、高端培训、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引导教研员践行研修新文化理念,实现研究对象从以研究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从研究学生的学反观教师的教、研究领域从以学科教学为主转变为“学科课程、教学、评价”的综合研究、研究方法从基于经验的研究转变为验证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研究空间从教育结果研究转变为过程和过程多维因素的研究、研究方式从“权威式”的研究转变为“共同体式”的研究,自觉成为区域教育研究、指导、服务的行家里手。
  (二)持续创新研修机制
  我们积极创新研修机制:一是成立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实现了教育质量评价功能的整合。二是成立艺体中心,将分属不同部门的艺体教研员并入艺体部门。三是创新部门研修制度,规定每周开展一次部门研修活动,完成上周小结、主题研讨、下周安排等规定动作。四是创新集体下校制度,要求非学科教研员参与每周1次的集体视导活动,参与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五是建立教研活动展示机制,要求学科教研员每期开展不少于12次的区级教研展示活动。六是建立“送训下校”制度,要求教研员基于问题开发“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式课件,按统一安排送训到校。
  三、积极创新实践,引领课程改革
  (一)推动“研教”转向“研学”
  我们实施四大策略推动“研教”向“研学”转型:一是科研引领,以市级课题“区域构建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实践研究”为龙头,下设区级41个规划课题、40个专项课题、900多个成长课题,引导教师探索自学、互学、展学操作技术。二是培训跟进,围绕课程改革主题,组织各类专题培训,倡导体验式、活动式、拓展式培训,提升干部教师课程能力。三是同伴互助,制定并实施学生学习共同体、校际发展共同体、教师研修共同体等指导意见,引導互助共进文化建设。四是评估导航,将“研学”任务列为重要指标,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专项评估,结果纳入校际共同体、学校工作绩效考核。
  (二)引导“教本”趋向“学本”
  我们采取三大举措引导“教本”趋向“学本”:一是标准导向。从目标、过程、效果等维度,突出自学、互学、展学等学习方式,制定行为规范要点,研发全区“学本课堂标准”,学科、学校创造性构建“科标”“校标”,共同引导教学转型。二是任务驱动。建立教师教学展评机制,2013年“树标杆”,约半数教师参加学校、校际共同体和全区三级赛课,800人次参加共同体复赛,360人次参加区级决赛;2014、2015“补短板”,针对相对薄弱教师,展评合格率达99%。三是教研促进。创新听课评课范式,配备数字摄像机,鼓励运用摄像等媒体技术开展基于视频教学案例分析的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三)领航“教学”走向“课程”
  我们创新四大措施引领“教学”走向“课程”:一是规划引领。牵头制定全区中小学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联合高校专家指导中小学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帮助构建以生为本、结构合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功能显著的学校课程体系。二是“学材”开发。根据功能导学化、导学问题化等理念,组织开发并逐年修改30多个学科的《导学精要》,从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问题等维度,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三是学科突破。引进小学语文自主识字、小学数学文化建设等高端项目,组建研究团队和实验学校,引导所有学科开展课程的引进创新或自主创新实践。四是评价导向。制定并实施学校课程建设年度评价方案,评估结果纳入区教委制定的学校内涵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督促指导学校如期完成年度课程建设任务。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  二、课堂六人小组合作平台的搭建  课堂六人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
期刊
在提倡“素质教育”“减负”的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提高语文常规作业的实效性及可操作性,显得十分迫切。  四年级语文常规作业的布置,应该有一定的梯度,布置学生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的基础上,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更应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思维广度。大力推进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挤进”作业里。单元主题阅读作业是一个新的尝试。  一、解决好书源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中年级课外阅读的总
期刊
新一輪课程改革呼吁课堂教学由“知识传递型”课堂教学向“知识建构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转型。但课改实施多年来,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看“知识传递型”教学仍然统领课堂。课堂教学可概括为:方法单一,学习被动,气氛沉闷,教学压抑,师生发展受限。那么,初中化学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有效教学其关键在于知识的有效建构,笔者创建的“问题引探”教学法,能很好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本文旨在揭示“问题引探法”与化学知识
期刊
一、“习礼崇文,立德树人”文化特色  心圩中学原是南宁市西乡塘区心圩镇一所农村中学,自2003年始划归南宁高新区管理,成为一所城区学校。该校学生以心圩本籍生源占多数。当地素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民风淳厚,尊老爱幼、尊师重道蔚成风气。但不少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素质基础较薄弱,对孩子不善管教或不愿管教。部分学生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较大,读书氛围较差,阅读、书写能力较弱,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较困难。  近年
期刊
一、 问题的引出  我们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随着知识的深化、目标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呈逐年级下降的趋势。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学好英语的难度很大。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所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可见,好的情景创设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享受到运用语言沟通的快乐。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学生以及教材的要求与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人教A版)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根据我所任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划分为两节课(探究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应用),这是第一节课“探究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圆锥曲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模型,在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椭圆定义与方程的研究,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3)》(人教A版)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主要内容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线性相关关系。其涉及到的主要概念有相关关系、散点图、正相关、负相关、线性相关、回归直线、回归方程。研究方法主要是先绘制散点图,直观表示观测数据,定性描述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类型;然后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以及学生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差异,势必出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
期刊
一、引言  初中中学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输入的主要信息来源,不同年级的课文词汇应该适当衔接。同一单词在新语境中呈现新语义时,需要对该词循环标注。Sheldon指出,由于教材需要呈现的词汇数量多、内容广,而英语教材编写又主要是以话题、主题等为主组织材料,英语教材词汇的呈现常常缺乏系统性。广州市目前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以下简称OESH)。该教材2015年首次在广州所
期刊
学前儿童在幼儿园没有接触过正规的体育课,平时出来活動就是做做游戏,做做课间的动物模仿操。那么和小学的体育课相比幼儿的体育课就显得十分单一,更提不上任何技能的学习,所以说幼儿园的孩子对体育是没有太多概念的。如果进入小学阶段没有一个正规的体育教育,那么孩子今后的健身道路可能会事倍功半,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一年级新生进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首先教会新生以下几个必要的内容。  一、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