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所读者以供人读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遥远的年代丛书”是这样一套书,即把复杂枯燥的历史还原为明了生动场景的“出其所读者以供人之读”(梁启超语)的著作。正如编者在书前所写:
  “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的同仁们饱览了学者、旅行家、博物馆和大学的藏品,不但给每一本书都配了丰富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插图,以期编写的故事能够惟妙惟肖地再现逝去的生活,还绘制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城市和建筑的复原图,以期重建故事发生于其中的整个世界。”
  丛书共18本,从公元前3050年的古埃及,到1918年灭亡的奥匈帝国,跨越整整5000年。然而,这并非一部纵向连续叙述的历史读物,而是截取了世界历史上富有生活气息的18个“横断面”,加以简洁而充分的展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横断面”,往往也是某一历史分支中社会形态较为成熟,商业较为发达,文化较为繁荣的年代,比如英格兰的伊丽莎白王朝(也是莎士比亚时代),日本的平安时期(紫式部写就《源氏物语》),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欧根·奥涅金》、《战争与和平》中有不同的描述)等。由此可看出编纂者从“生活”切入历史的机智和苦心。
  我特别注意到丛书编纂者在内容的选择上高屋建瓴、大胆取舍的做法。当然,这是建立在“善读”的基础上的,也反映着作者的观点。且看以下卷册中的章目:《民主的曙光·古雅典》:第一章,一户雅典人家的丑闻;第二章,希腊的学堂;第三章,短刀和犁铧。《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第一章,为上帝服务;第二章,忠诚的骑士;第三章,依附于庄园的农民;第四章,城市与商人。在1500年~1675年的北欧卷中,三章正文,第一章中整章讲述了马丁·路德的生平,第三章的大半笔墨则用到了伦勃朗的身上。宗教改革和艺术革新是否能够代表那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我不能确定,但通过这样翔实、具体的讲述(长达六七万字),我确实对那个时代有了切实、难忘的印象,“感受到那遥远的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为了加深这种印象和感受,每本书中除正文外,还穿插了若干专题,有时多达20多个。上述北欧卷中,有关文艺复兴大师丢勒的专题有5个,涉及到丢勒的生平,丢勒的版画和自画像,丢勒与宗教改革,丢勒的历史地位等。
  总观这套丛书的编纂结构,开卷的概览,是一篇有深度的史论,配以大事年表,让读者首先对所述时代的概貌了然在胸;正文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与专题参差穿插,宏微互见,形成阅读的层次感和立体空间。
  丛书叙述的方式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早已成为当代阅读的风尚,谈不上什么独到之处。然而假若细观一下图书市场,往往是,“图文”是并有了,“茂”却谈不上;或者虽然图文并茂了,可是图与文却各行其是,不能成为一体——显然是编者“拉郎配”的结果。
  本丛书自然不是这样,比如在讲述伦勃朗一章首页那幅“一位17世纪荷兰妇女在家里弹奏古钢琴”的油画中,镶金边的镜子、黑白大理石铺的地面、东方的地毯、厚重的床帷、铜吊灯架,透视过去阳光灿烂的宽大房间——这一切都反映着阿姆斯特丹的富庶与艺术的繁荣。伦勃朗就生活于这个城市、同样的居所里,它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向往。
  其实,与《生活在遥远的年代》类似的历史读物已有不少,远的不说,近的就有同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剑桥插图中国史》和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发现之旅丛书”,甚至有的篇目、编纂方式都相同。它们都是由西方引进的,说明西方有学术通俗化的潮流;它们赢得了中国的读者,证明了这一潮流的合理性。国内此类书尚不多见,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有志于此的同道,莫忘梁任公所言:竭其心力以求善读之,然后出其所读者以供人之读。
  “生活在遥远的年代”[美]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著耿建新董梅译山东画报出
  版社2001.9定价:56.00元
其他文献
到目前为止,在从抒情诗的角度观照乡村的所有的中国当代作品之中,还没有哪一部作品像海男的这部散文集那样富有纯粹无瑕的诗性。《乡村传—— 一个国家的乡村史》一书把乡村的“恶”和痛苦悬置一边,专门从人性中对乡村的田园生活景象的渴望与怀念出发,去打捞并描绘一个个埋藏在人们心底、让人隐隐作痛的乡村语境。毫无疑问,这种对人的心灵有着抚慰和滋养作用的语境只能是诗性的,因为在我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乡村的诗性和诗
期刊
著名学者、中国红学会副会长蔡义江先生的力作《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经过增订修整,易名《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近日由中华书局郑重推出。  说这部著作犹如一棵根深叶茂的老树,并非虚言,因为它早在70年代中期就已成形,改写后于1979年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10年后再次修订,于1991年由团结出版社重排出版,多次印行,至今其发行总量超过70万册,远销港台和海外,被美国普林斯顿和威斯康星等许多著名大学列为汉
期刊
富尔头像纪念牌    ——1963年10月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赠周恩来  这块纪念牌是1963年10月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来华与中国政府商谈中法建交事宜时赠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礼品。  富尔曾于1952年l~2月和 1955年2月~1956年1月两度出任法国政府总理。在任期间采取对华友好态度,表示法国应该承认新中国,在中法没有建交的情况下,两国可先建立经济关系,同时应有事务上的往来,以后随着局
期刊
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历来被看做是泾渭分明的不同文本,然而,在已进入到了“后现代”的今天,这一界限还能依旧分明吗?怎样才算是具有多元的文化素养?对此,本书作者对精英/大众文化话语以及有关的传统的文化制度话语做出具有法国学术色彩的深层的剖析。  米歇尔·德·塞尔托是一位研究16~18世纪欧洲近代早期历史的著名学者。而在此书中他主要探讨的是文化体制问题。全书内容涉及的都是社会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话语。可
期刊
这是一本详尽记录一位历史英雄的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一部生动抒写一个历史人物命运变迁的著作。  有关西安事变的作品已经屡见于市,有关事变后张学良境况的片段信息也偶有所见,但是如此全方位、大容量、生动细腻表现记录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遇的作品、尤其是文学创作,却极为鲜见。《百年少帅——张学良的漂泊人生》可以说是填补这一空白的作品。本书作者在广泛研究与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细腻真实地描绘了张学良这位声威赫赫的
期刊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地球村已经出现了,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然要面对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必须成为一个国际主义者,具有开展国际经营的意识和理念。不仅要在国内开展经营活动,占领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而且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占领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那么,企业要占领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开展两种经营活动
期刊
读者见到这一期"书业观察",已是三月春暖花开时。过去两个月,惟一标志新年书业新气象的当推2002北京图书订货会。在搭起这个交易和品牌展示的平台前后,书业并未出现大起大落之势。倒是出现于订货会期间和之后的一些大小亮点,令人耳目一新,不禁感叹书香常留人间之可贵。这亮点,既有闪光点,也有缺憾处。不妨通过本文之罗列,一窥中国书业新年伊始的动静。    大亮点    去年12月,4个热点,交织成亮光,故称之
期刊
近年来,世界各国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真正值得一读的却少之又少。最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引进版权的《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则堪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惊世之作,确实值得认真一读。本书为“终结者丛书”之一,由兰开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斯科特·拉什和约翰·厄里合著,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征庚圣、袁志田等翻译。  作者在《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中,肯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期刊
由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大同主编的《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一书,以它35万言之恢宏,着力对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政治思潮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作为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九五”重点项目的专题研究,专著是对前已出版的研究70年代之前的《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的补充。这样,两个历史阶段的研究著作接续出版,年代上做到了紧密衔接,成为有机联姻的“姊妹篇”。这无论从资料的挖掘整理运用上,还是从史
期刊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天瑜先生主编的“近代日本人禹域踏查书系”中的一种。全书由论著和资料汇编两部分组成。  日本江户幕府末期,“锁国体制”被打破,在考察欧美以求师法的同时,也十分关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状况,遂有 19世纪 60年代4次遣使上海之举。其中1862年幕府第一次派遣使团乘“千岁丸”访问上海,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的社情、民俗、典章制度、商情、日中贸易、清军与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