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德育工作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需要创新途径和载体,通过阅读书籍,诵读经典,环境熏陶、参加劳动和生活实践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关键词】中小学  德育工作  提升人文素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融合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S[2019]GHB1257)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5-0030-02
  教育部2017年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德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需要创新途径和载体,将德育要求融入各项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傳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加强德育势在必行,通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这既符合立德树人的目标,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是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传统教育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导致很多学生人文素养欠缺,出现了厌学、不懂爱、缺乏责任感等现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少年儿童时强调“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同时要求加强对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这些希望与要求就是对青少年学会做人,学做好人的要求,说明人文素养教育最基础的就是要青少年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目的,提高人文素养、完善人格,使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智慧的人、有修养的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思想品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德育中必须渗透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福布斯》杂志对古今中外世界上的名人进行了研究。它把一千个名人的文化背景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是,一千个名人他们都有着很长的文化背景、文化渊源和文化精神。说明这些名人之所以成名,之所以成功主要就是他们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人文素养,是他们的人文素养成就了他们。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以德育为首,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统一起来,中小学各学科都具备弘扬人文的条件,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使各学科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就要始终坚持把提高学生的知识、思想、伦理和审美水准相统一,这正是人文素养的综合内涵。
  三、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提升人文素养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书籍承载着人类的灵魂,通过阅读让人变得理性、文明、高贵。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间。读书首先要读名著、原著。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既要读时代新书,更要读经典名著。时代新书传递着新的知识与信息,可以让学生及时地了解社会、科技的发展与新的信息,紧跟时代。经典名著是历史长河中思想的沉淀、文化的结晶,阅读名著能开阔思维、启迪智慧,在书本中与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中获取智慧,汲取成长的力量,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其次要读国学经典。中国先贤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目都是历史积淀的名篇,例如:通过学习与历史相关的篇目可以增进对历史的了解;通过学习《论语》、《孟子》等的篇目,可以通过了解儒家文化理解儒学对中国文化的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这些篇目,让学生管中窥豹,学习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精彩的内容,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再次要处理好读书、读报、读杂志的关系。读书可以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读报可以获得最新的信息,掌握时政变化;读杂志可以了解社会中的各类事物。当然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浏览,掌握大量的信息。兼顾各种读书方式,保证自己的需要。最后,读书要有所选择。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确定要读的书目和阅读的内容,而不是胡乱一气地去读,不分优劣,没有目的,那样的读书是没有用的或者说是用处不大。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好像时时刻刻与高尚的人对话,不断自省、不断鞭策自己,提升人文素养。
  (二)诵读经典,涵养人文
  国学经典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起着重要作用。中小学生诵读经典有助于锤炼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等。诵读经典通过不同的形式如熟读、背诵、朗诵等,让学生积累大量经典,在诵读中把握汉语言固有的韵律之美,体会经典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思想、品格、修养和抱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逐步渗透到心灵中,形成人文素养。   诵读经典与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不是独立的,将经典诵读与学科教学、德育等相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课、体育、劳动等课堂教学中,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德育工作中。在课堂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适当渗透经典篇目和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经典与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感知经典的过程中,理解经典、感悟经典。比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专题讲座、讨论探究、撰写心得、吟诵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强化日常学习中所诵读的内容;在德育课程中让学生对照经典和传统文化中的做人做事的案例,谈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检视自己的行为,发现别人不文明的行为,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在此基础上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与不良行为,达到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组织活动、渗透人文
  組织各类活动,诸如艺术节、读书节、音乐会、经典诵读、演讲比赛等,确定积极向上的主题,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创作品,参加比赛,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学校根据地方特色,组织社团活动,开发校本教材,丰富活动内容。主要组织一些艺术类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团,如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棋牌等这些传统艺术类的社团,剪纸、刺绣、戏曲、泥塑等这些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社团,发挥教师特长,邀请民间艺人传授技艺。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活动,起到增长见识,提高欣赏水平,培养动手能力的目的,还可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在活动中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还可以通过评选优秀学生、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少年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在班级、校园评选自己学校的优秀学生,同时组织优秀事迹宣讲活动,并将优秀者的事迹和行为在校内布置专栏予以宣传,宣传正能量,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学习先进,释放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示范引领其他学生向优秀学生看齐,进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四)参加劳动,提高品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同时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在学校内积极推动劳动教育,通过劳动体验让学生认识、感悟劳动的意义与伟大,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与情感,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公益活动,比如整理个人生活物品,打扫卫生、植树、参加社区劳动、关爱孤寡老人等,让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劳动的辛苦与获得的快乐,付出的难度与被肯定的愉悦,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在劳动中获得体验,感受美丽。在自我生活中去规范和体验,比如寄宿制学生的住宿和餐饮。在住宿中让学生自己制定宿舍规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养成安静、规范、安全住宿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宽容、互谅、互帮的品质。在餐饮中要让学生自己制定餐饮制度,自我管理、监督学生在餐饮过程中遵规守纪,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品质,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价值意义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程度,人文素质决定一个人做人的基础、办事的基础、成功的基础。教育既要重视德育,又要在抓住人文素养的培养,才能完成“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其他文献
【摘要】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重要专业能力,在入职前加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具体实际,从课程建设、专业实习、技能大赛、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 职前 培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教指委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策略研究”(编号:2019XQJYKT34)的研究成果;2018年度校级教师科研项目“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文明建设的重点。而“馆校合作”是一种将社会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馆校合作,充分发挥图书馆阵地优势,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针对馆校合作发挥图书馆阵地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馆校合作 图书馆 阵地优势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由于学生们的智能优势不同,学校教育又是以统一的课程结构来分析学生素质水平的,所以必然会存在学困生。但是,学困生并不是存在先天残疾、认知障碍的学生,而是在学习中产生了一些困难与不足的学生,所以教师要积极优化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全面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学校教育真正走向公平教育。本文将综合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学习表现、转化方法,希望可对一线教育工作者产生一定的教育启示,以便进一步推进公平教育活动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在小学阶段是很重要的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意义显著。传统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形势下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局限,教学效果也受到限制。因此,立足传统、合理创新,采取新颖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成为了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而情境教学,就是一种被广泛提及的新方法,以具体的情境承载数学教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本文首先针对情境教学的内涵及有效作用展开分析,然后探讨小学数学实施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提升全体国民教育水平道路上需要攻克的重点项目。怎样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质量,是教育界长期研究和推动的课题。那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成就有哪些,未来对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能够做出怎样的展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数学教育 成就和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
期刊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素质的形成对于高中生而言是必须具备的语文学习能力。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自身学习正确的目标和方法,才会积极去利用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使自身的语文基础良好的奠基。所以,我们要积极培养起学生自我分析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于自主学习方法的不断应用,让他们将课堂理解成自主式的课堂,使他们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应用在课堂构建的过程中,真正地将自己的学习经验转变成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
期刊
【摘要】写好文章的前提必须是要求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好文章要有相应的词语支持,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大量积累词语和语言经验的训练。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 语言经验 妙用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5-0017-03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投入力度,在“两基”建设中农村地区学校投入巨资改善办学条件,如今的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全部达标,可以说城市学校好多的办公设备和体育器材设备农村都有,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城市学校。学校硬件上去了,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良性发展的激励师生共同进步的制度。好多学校考核制度看似公平、公正,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人为因素。学校管理存在的漏洞导致学校不
期刊
【摘要】在大学物理授课过程中,加强和落实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目前大学教育中的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大学物理的学习是多维度的,通过不同的方式能够对学生形成不同的刺激,使学生在知识探索、实验研究等多方向对学习产生兴趣。“混合式”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实践、理论等不同方面形成有效刺激,对提升学生实际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大学物理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并根据目前大学
期刊
【摘要】相比于城市的学生,农村学生无论是学习条件,还是师资配备都是相对落后的。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农村中学生已经在起点上落后于城市的学生了。要想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无非就是提高教学,或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当前我国的农村环境来看,第一点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而以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来促使他们高效化的学习却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因此,就有必要探讨农村中学生自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