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亮生命的火炬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期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
  对于身患血癌6年却带病编纂书稿600万字的陈兰英来说,她是怎样用自己的行动履行共产党员的义务、燃亮生命的火炬的呢?
  6年来,她经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骨髓穿刺20余次,抽血化验近500次,中西药吃了不计其数……由于长期使用抗癌药物,她的骨密度锐减,骨折是最容易发生的事,她的病友隔三岔五地被抬进了太平间。然而,她却以世间最硬的骨气,怀着对党无比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冲破了死神的樊篱,走访300余人,查阅资料5000万字,参编撰写了包括国家级史志著作8部、省(部)级史志著作12部在内的600余万字的文稿。她以超人的毅力,优秀的成果,填补了中国航空史志上的多项空白。她以坚强的党性和为党为人民工作的实际行动,模范地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2005年4月,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党组作出《关于在全省史志系统开展向陈兰英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省史志工作者向陈兰英同志学习。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催人奋进的春天。在春天的季节里,我采访了本文的主人公——东航山西分公司编志办副主任陈兰英。
  
  “雷锋精神伴我入党”
  
  陈兰英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这样的座右铭:“人生所有的岁月都会流逝,只有把你的力量、知识和才能全部奉献给社会,你才能够说,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你度过了无悔的岁月。”
  这就是她的人生观,这就是她的生活目的。而这一不知何时成为她座右铭的话语,绝非她一时心血来潮而为,定然是她长年累月的思愫结晶。与陈兰英的谈话,就从这里开始。
  “我只是一个普通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陈兰英首先说道,“倒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太多了。”
  “我生于1953年2月9日。1963年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时,我刚刚记事不久。但雷锋‘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却牢牢印在我的脑中。1969年冬,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还在榆次一中上学时,就自己报名,追随知青领袖蔡立坚,到杜家山——一个只有5户人家、十几口人的小山村,接受再教育,那是我初次独立生活。那些日子我们自己砍山柴,自己烧火做饭,在与农民一起劳动中,体验了艰苦的生活。但由于是冬季,5户人家来了十几个知青,住宿问题实在解决不了,蔡立坚就让我们到别处发展。于是我们待了20多天就离开了那里。1970年1月4日,一辆手扶拖拉机把我们拉到榆次下丁里村插队。虽然这里的条件要好些,但比起现在的年轻人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那些艰苦的日子给我留下很深的思考,我就想,我们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我觉得下过乡的人都得到了锻炼,他们的意志更坚强了。毛主席不是教导我们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吗?我党到现在仍然需要有这种精神。下乡之后,为了更好地为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于1971年2月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觉得我们那一代人的入党动机都很纯,就是要忠心耿耿,一心工作,遇到大风大浪也不变心。”
  回忆起当年上山下乡的生活,陈兰英就像述说昨天发生的事情。我深深地感到,这段经历影响了她的一生,磨炼了她的意志,坚定了她的信念。
  但下乡毕竟影响了她的学业。1971年9月,陈兰英被分配到榆次县工作。1977年1月,她又调入晋中团地委工作。工作中,她虽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还是感到自己学识有限。1979年她带职全脱产到中央团校学习。1987年她又带职全脱产到晋中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习。脱产学习,使她以后的工作如虎添翼,更得心应手,也使她思想越开朗,胸怀越开阔,立场越坚定,理想越远大。1987年毕业后调入中国通用航空公司的陈兰英,凭着坚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在她所钟爱的民航事业中,开始了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力量的历程,她也在1988年到1997年中,11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宁愿倒在工作台前,不能倒在病床上”
  
  一个人要始终以优秀的成果回报社会是不容易的,要在遭受绝症威胁的情况下而创造更大的成就,则更加困难。陈兰英就是这样一个愈挫愈奋的人。
  血癌,这是一个我不愿意提及的话题。但陈兰英与我谈话一直持有的豁达态度,让我敢于同她一道正视这段非同寻常的过去。
  “我是1998年被初步确诊为血液病的,当时正值《山西民航志》开编的关键时刻,一边是面临着党赋予我艰巨的重任,一边是面临着自己将承受艰苦的治疗,还有一边是我仍将独自照顾抚养16岁的女儿,‘三座大山’同时压在我的肩上,让我感受了古人‘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无奈。但27年的党性锻炼让我的意志再一次坚强起来,我自信未来不相信眼泪,我对自己说,身体可以垮,精神不能倒,理想不能放弃……”
  述说着自己患病之初的感受,陈兰英仍然迸发出一种刚烈的勇气。就是在这种坚定信念指引下,从1998年11月6日正式主持编写《山西民航志》,到1999年3月底,陈兰英为完成修志,坚持院外治疗,并超负荷地以每日15小时的工作量投入到她认为“生命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段行程”中,最终在短短的100余个日日夜夜奋斗下,完成了65万字、281张图片的《山西民航志》总纂工作。而与此同时,由于药物中含有大剂量的激素和毒副作用,她的躯体机能被严重破坏,食欲大减却全身浮肿,在一个月内就“胖”了16斤!4月29日,饱含着陈兰英心血的《山西民航志》经民航总局和山西省史志院专家终审通过,于6月送中华书局印刷,9月出版发行。
  在院外治疗期间,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陈兰英不仅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山西民航志》的编纂,而且闯过了生死关。这使她更加坚定了理想,以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情面对绝症。但院外治疗毕竟有很多缺陷,住院治疗则更能准确及时地观察病情发展。在领导与同志们的督促下,她于6月7日住进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系统治疗。适值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节将至,想着党对自己多年的培养,她总觉得自己壮志未酬。而民航总局史志专家们曾提出《山西民航志》和《山西民航史》配套成书的建议。陈兰英毅然决定将病房当编辑部,克服困难,在国庆节前编出《山西民航史》!
  盛夏季节,酷暑难耐,陈兰英却忍受着多次骨穿的僵直疼痛和药物所致的乏力恶心,一直伏在小凳子上修改书稿。病房工作不便,她就到办公室、护理站;时间不够,她就让陪侍的妹妹和女儿帮助校对;经费不足,她用自己的工资支付打印费。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10月18日,《山西民航志》和《山西民航史》姊妹篇终于陈列在全国新编地方志成果展览会山西展台和民航展台上!
  回想起国庆50周年的那次参展,陈兰英仍激动不已,她说:“作为一个史志工作者,能为祖国50岁生日献上自己用心血换来的礼物,我特别欣慰。”是啊,为了党的事业,祖国的兴旺,她是以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用舍生忘死的精神,与病魔和时间赛跑的!
  
  “愿把生命献给党”
  
  “人的生命太短暂了,作为一个普通党员,我没有更多的机会报答党对我多年的培养和关心,我只能在史志战线上尽我全部的精力去奋斗,因为只有在奋斗中我才能感觉到生命的意义,只有在奋斗中我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我的思想境界才能得到升华!”
  谈到党员的义务,陈兰英说了上面一番话。她还说:“如果一个人心存理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就能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快乐就会围绕着你;以勇敢的姿态去面对困难,坚强就会伴随着你。当然你这个理想应该是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是追求名利,追求享受的理想,尤其是史志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要耐得了寂寞,受得了清贫,有超脱世俗的心态和淡泊名利的精神,有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在这样的精神下去奋斗,他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理想。”
  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2000年12月,她又参加了《中国民航志》的编修工作。2001年5月,《中国民航志》华北卷、华东卷山西部分的修志任务再次落到她肩上。此后,民航总局又决定在北京首都机场建立一座规模宏大的中国民航博物馆,陈兰英又负责起博物馆展藏品的征集工作。截止目前,她已征集到各种史料照片400多幅……她也因此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誉为“燕居谦式的修志者”和“用生命修志的人”,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全国民航史志工作先进个人。带着重病,伴着理想,陈兰英永不停息地奋斗着。她说,她的生命是党给的,她要将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党,只要一息尚存,她将奋斗不止。
其他文献
谨以此文,献给贺昌同志诞辰100周年。    贺昌是山西早期的革命者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穴后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雪的杰出领导人。他最初从事学生运动,后来又领导工人运动。在从事革命实践的同时,他笔耕不辍,在《向导》等党的理论刊物上屡试笔锋,同其他革命家一道,共同开拓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革命知识分子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当时革命运动的发展。    积极深入社会 启发工人觉悟  
期刊
丁晓兵  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1983年入伍,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730部队政治委员。  丁晓兵在1984年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荣立一等战功,荣获为他特批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被誉为“独臂英雄”。20多年来,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不要组织照顾,放弃到地方任职、军校任教、机关工作的机会,坚持在基层部队摔打锤炼。他永葆“战时
期刊
“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这是薄一波给李林烈士的题词。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 我沿着李林烈士当年战斗的足迹,走访了这块英雄的土地——山西雁北革命老区。就在这块土地上,李林和敌寇整整浴血奋战了三个多春秋,跃马转战于雁门关内外,纵横驰骋在长城脚下,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24岁。  6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民无时无刻不在
期刊
在人们以各种方式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很多人不禁会追忆起在抗日战争中曾名震中外的辉煌战例——“沁源围困战”。  “沁源围困战”是从1942年10月开始的。侵华日军由于对太岳抗日根据地的腹地——沁源县反复“扫荡”达不到目的,进而转为长期“驻剿”,企图在沁源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沁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室清野”、转移上山,腾出县城、平川,“关门打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围困敌人
期刊
青少年们倾心于日本动漫,甚至把某些超人气的动漫人物奉为偶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觉得其中蕴涵着非常积极的进取精神。这正是青涩少年的单纯可爱之处。其实动漫中日本民族的“进取精神”远不止这么简单——在很大程度上那是“武士道”的现代流行版。  近代以来,日本人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计代价的凶悍与坚忍。武士与忍者甚至已经成为这个民族最好的图腾或文化象征。例如,在村上春树、黑泽明和浮士绘赢得世
期刊
北京大学法学院巩献田教授在网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导致物权法立法进程中途搁浅,由此引发了一些人的评论与争议,这本是正常的现象。  笔者注意到,在对巩信持批评态度的议论中,邓小平似乎被不少人当作强有力的依据。《中国青年报》今年2月的一篇文章说:“13年前,邓小平都对那些被‘姓社姓资’牵着鼻子走的人提出批评,13年后,难道我们还要整天纠缠在‘姓社姓资’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吗?”《文摘周报》今年2月24日头版
期刊
田华是在党的培养下、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虽然她已经离休多年,但还经常出现在全国性的大型文艺活动中。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她的身影时,我就不由想起与她相处的那些年月,那些日子。    教我打霸王鞭    1944年10月,田华所在的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从河北省阜平县的东板峪店村迁到我们凹里。剧社有50多人,十来个女同志,田华属于小字辈,那年她才16岁。身穿黑色便服,细高个子,头上留着短发
期刊
瞿秋白“为开创中国革命的大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以至整个的生命,作出多方面的卓越贡献”。限于篇幅,本文只记述瞿秋白把《国际歌》翻译、介绍和传播到中国来的杰出贡献。  1920年,瞿秋白应《晨报》社的聘请,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莫斯科考察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情况。途中滞留哈尔滨。11月7日,他应邀参加哈尔滨工党联合会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大会。当时,会场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主持人宣布开会时,全场高呼万岁,大家
期刊
1937年11月初,日军逼近太原。按阎锡山命令本应守太原城的35军72师424团团长赵霖率团临阵脱逃,于11月8日退入交城山区东社镇。赵霖为扩充实力,占山为王,将转移至东社及附近的交城县抗日游击大队、成成中学师生游击队、牺盟会太原中心区部分人员等强行收编,这就是震惊山西的“东社事件”。  11月6日,日军飞机轰炸交城县城及附近村庄。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刚刚组建的交城游击大队决定向后方撤退。交城游击
期刊
乡宁上空出现奇怪飞机    1945年4月18日。上午。  正值农历谷雨季节,吕梁山南端山西省乡宁县高高低低的山地里,麦苗青青、油菜花黄,农民们正在田间耕作,学生正在教室上课。突然,远处天空传来隆隆的飞机声响。停止耕作的农民和刚刚下课的学生随着声音向天空望去,只见一架飞机由东向西飞来。飞机飞到乡宁县城东5里处下京村上空,盘旋,盘旋,盘旋了十多圈,机身内飞出十多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人们看清了那是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