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教学变化的新趋势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1212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概念教学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物理概念的内涵,是反映概念中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二是概念的外延,是反映物理现象本质属性的对象,即通常所说的物理概念的运用条件及适用范围.通过具体教学提出问题,再通过精彩教学案例说明如何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出物理概念考查出现的趋势.
  关键词:物理学;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教学;新趋势
  文章编号:1008-4134(2019)22-0042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概念的教学也就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物理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物理规律,因此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由于物理概念的建立必须依赖于大量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经过教师的教学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对客观物理世界的认识由极具体感性认识上升到极抽象的理性认识,所以说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极其重要的途径.
  物理概念教学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物理概念的内涵,是反映概念中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二是概念的外延,是反映物理现象本质属性的对象,即通常所说的物理概念的运用条件及适用范围.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物理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抽象概念和特殊概念.初中学生学习的概念,绝大部分是具体概念.这种概念是以具体的物理现象为基础而概括、抽象出的概念,如速度、密度、压强等等.具体概念的建立必须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和典型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活动揭示出物理的本质特征.
  传统的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感知活动——建构结构——掌握方法——巩固深化.这种模式教学有两个非常值得继承的优点:一是在建构结构环节中重视学生思维活动;二是在掌握方法环节中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如控制变量、等效替代等等.但这种概念教学的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概念建模过程中的价值还没有充分地被挖掘出来,建模的思维过程还沿用着比较传统的套路,思维比较单一,教学过程中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以传统的“密度”概念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这种特性,采集到了一些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开始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这时教师一般引导学生发现两个规律:一是同种物质的m/V值相同;二是不同物质的m/V值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概念的定义,既然m/V值能描述物质的性质,我们就把m/V定义为密度.
  这种传统的概念教学模式比较生硬,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比较大,比较简单直接的把科学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正是这种“灌输”使得我们的物理教学失去了培养学生批判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的机会,失去了使初中生可能对初中物理感兴趣的机会,从而使物理在初中生的心里变得很陌生,使得物理难学、抽象的感觉在初中生心里根深蒂固.
  2 精彩案例
  从目前物理教学变化的趋势看,物理概念教学更加注重建立物理的概念过程中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所听过的由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王显峰老师所做的关于“密度”的一节公开课,对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的处理就很有特色,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概念建立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对概念的教育价值挖掘得比较到位,更能体现“越是实践的越是深刻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新中实现自我”,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用正反两种方法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
  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感受到物质确实存在这么一种性质,通过讨论明确这种性质影响物质的质量或体积,从而确定了研究这种特性的方法,通过实验收集到了一系列的数据见表1.
  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抽象出物理概念时,学生出现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同种物质的m/V值相同,不同种物质m/V值不相同,那么m/V就可以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另一种观点认为V/m值也存在着这样的性质,同种物质V/m的值相同,不同种物质V/m的值不同,可见同样V/m的值也能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
  此时教师并没有按着传统的“密度”教学程序直接给出密度的定义,而是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再次分析实验数据、概括,对学生们通过实验得出的两种描述方式都加以肯定.接着教师分析学生们的实验结果:如果用m/V的形式表示,则m/V的值越大,表示物质结构更致密,m/V的值越小,表示物质的结构更疏松;而如果用V/m的形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则V/m的值越大,表示物质结构越疏松,V/m的值越小,表示物质结构上越紧密,由此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描述物质的这种属性,如果人们用第一种方法把m/V定义为“密度”,那么我们想用V/m来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你如何命名这个物理量呢?学生脱口而出:“松度”,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教师接着启发:可见“密度”和“松度”都能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大家再议论一下用哪个更好?理由是什么?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第一种方法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所以科学上采用了第一种方法,而没有采用第二种方法.
  最后教师总结:我们都能发现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这种特性,也会设计实验研究这种特性,更会通过分析发现科学家发现的物理规律,像科学家一样定义新的物理量,所以大家要充满信心,我们都會进行科学探究.
  在这样的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也展现了特级教师的风采.
  3 物理概念考查出现的趋势
  在最近几年出现的中考题上,这种利用正反两种思维进行物理建模的考查也时有出现.
  例1 (2016年云南省中考试题)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1甲所示.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
  (2)如表2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①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m-V图.
  ②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选填“相同”或“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
  ③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135g,则该物體的体积应为cm3.
  本题所展开的方法,是学生学习密度概念时的正常的正向思维过程,m/V反应了物质特有的一种属性,称为物质的密度.
  例2 (2019年山东烟台中考试题)如图2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采取(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道题同样也给了我们启示,在“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程度.s/t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s/t的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反之,s/t的值越小,表示物体运动越慢.s/t值与物体运动快慢正相关.同样t/s也能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t/s的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越慢,反之,t/s值越小,表示物体运动越快.s/t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我们可以将s/t命名为“速度”;t/s值越大,物体运动越慢,我们可以将t/s命名为“慢度”,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两种方法概念都能反映运动快慢的内涵.本题所展开的方法应该是速度概念研究的两个方法都有涉及到.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的一点不足:缺乏灵动的思维.如果我们在常规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都能采用这种物理概念建模方式,甚至将其发展,尽可能挖掘物理概念教学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地建立物理概念,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物理概念的内涵,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科学精神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虽然严谨,但并不神秘;科学并不遥远,我们都有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物理,达到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学习这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能受益终生.同时这也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应该是核心素养理念支撑下的真正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成祥.发展学生思维 促进概念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4):46.
  [2]李超.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策略谈[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4):49.
  [3]黄旺火.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概念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149.
  [4]李铁章,王海兵.基于学生原认知进行物理概念教学[J].物理之友,2019,35(07):26-27.
  [5]王骞.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9(07):55-56.
  (收稿日期:2019-08-29)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效结合德育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想想议议”、“观察与实验”、“科学 技术 社会”,在导入新课、巩固知识、联系实际的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培养良好品质,更好的为社会、为祖国出力.  关键词:德育教育;联系实际;全面发
摘要: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关注点.找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症下药,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重力”是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以“狠抓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为思路,对本节课进行了教学设计,并从本设计中得出了一些教学启示.  关键词:重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JSJYZD—
摘 要: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激活-探究”教学,介绍了激活、探究等名词,同时以欧姆定律一节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激活-探究”教学,并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阐述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激活;探究  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科的思维方法与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
摘 要:比值定义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方法,科学中的许多基础概念都是运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学习和掌握比值定义法的科学方法及其思想内涵,无论对初中科学,还是将来高中物理的学习都大有裨益.本文作者试图从符合初中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心理认知规律及比值定义法的一般思维过程,由定性感知逐步深化、循序渐进到定量定义,探寻适合比值定义类概念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科学;比值定义;概念;教学模式  1 引
“学习任务单”和 “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当前国内外前沿的教育策略和方式无不在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应用创新和个性成长方面做研究,下功夫.“学习任务单”被称为达成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的支架,是连接课内外时空的载体、桥梁,也是引领学生走向个性研究的学习地图.笔者在多年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推进对“学习任务单”的研究,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很好,愿与各位优秀同仁分享切磋.  1学
摘要: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开放的课堂、 动态的生成是学生思维迸发的一种有效途径,“动态生成”是开放课堂的加油站,开放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源泉,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对开放性课堂的创设作了几点尝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开放课堂; 动态生成;思维激发;案例阐述  1开放课堂的困惑  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传统封闭式教学而言,主要渊源于科恩1969年创建的“开放课堂模型”[1
[摘 要] 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学生知识、课程与教材知识、教育实践情境、教学策略和一般教育学知识的融合系统,它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知识基础。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认知匮乏,导致其在教学中出现学科知识不足、学科教学法欠缺,以及在教学中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等问题。基于PCK理念,通过师范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探索发现自学 培训、驻校(园)培养、基于学生的教研活动、建构学习共
[摘 要] “双一流”建设是目前我国为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工程。创新是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创新的实现依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其在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和符合行业需求。科研平台在软件和硬件等方面汇集了诸多优势资源,从研究
摘要:结合学生在自主“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遇到的困惑,对该实验器材进行改进与创新,改进后的器材不但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到透镜对光的偏折,还能定量测出凸透镜焦距的大小,为学生定性分析成像规律打下基础.成像光源历来颇受教师的争议,通过对比和测试,在课堂实践中逐步进行设计创新,用面光源取代传统的光源,成像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让学生对“最清晰”的像有了直观的对比和感受,解决了学生的疑惑,也让科学探究过
摘 要: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个性化成长,是为师者的教育责任,而“如何有效实施”是为师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在实践探索中,笔者认为“翻转式教学”在让学生高参与度投入学习及学法更灵活主动等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它的实践本质是“基于学情”,使其走向“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因而掌握学情诊断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教师实施翻转式教学最为关键的一环.本文阐述了如何从学前、学中、学后三个阶段,开展 “基于学情”教学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