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土,即人们出生的故乡;本土文化,指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人们生活中崛起和养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活,是本土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忻州古称“秀容”,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历史悠久,是民歌之乡、摔跤之乡、八音之乡、杂粮之乡……为此,语文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本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利用本土文化,拓展阅读教学
  1.了解本土名胜古迹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家乡”编排课文,忻州通过发展以“心灵之舟”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形成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芦芽山自然生态旅游区、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雁门关边塞文化旅游区、黄河民俗文化旅游区五大板块,风景独特,许多人慕名而来。学习这一单元时,让孩子们观看忻州名胜古迹,如:佛教圣地五台山、代县雁门关、秀容书院等,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光旅游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情感。
  2.了解本土民风民俗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忻州地域辽阔,下设15个县(市、区),各县的风俗习惯不同,引导学生做一期以“家乡的春节”为主题的小报,多方面、多角度地介绍不同县、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等,并在教室做一展示。学生领会方法之后,再以“家乡的节日”为主题继续创编小报,增进对本地各个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
  二、巧用本土文化,开展作文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困惑、无奈,作文似乎成为教学的“瓶颈”。统编教材的编写非常注重写作方法的提炼,设置的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如果能巧妙融入本土文化,对于作文教学是绝好的补充。
  1.对教材中的描写方法模仿借鉴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教师学会架起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桥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模仿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髓。比如:学习《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让孩子们看看本地的瓦房、窑洞,了解其建筑特点,借鉴文章的表达方法来介绍忻州民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文本与本土文化的契合点,随时随地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新。
  2.对教材中的单元作文及时填补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习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再运用所学方法介绍忻州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最后拓展到忻州本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河曲县的二人台、五台山佛乐、忻州挠羊赛、定襄面塑等,夯实学生搜集、整理、运用材料的能力,清楚介绍事物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了解中国傲人的文化成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活用本土文化,丰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重在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强烈的交际意识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有利于学生成为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训练是不够的,教师紧密联系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及本土文化,确定交际内容,在生活中广泛交际,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断提升。
  1.在实践活动中口语交际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任务是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制作过程。忻州的手工艺品特色鲜明,有技艺精湛的剪纸、有栩栩如生的面塑、有巧夺天工的泥砚、有精彩纷呈的刺绣等,结合本次口语交际,组织“手工艺品大赛”活动。首先让学生了解手工艺品的起源、发展、制作过程;其次在家人的帮助下制作一件本地的手工艺品;然后组内交流制作的过程,介绍时要条理清楚,倾听时要耐心专注,听不明白的地方礼貌地问,有建议大胆地提;最后在全班展示评比。这样在活动中不断交际,不但激发了学生倾听、表达的欲望,而且孩子们也明白了本土文化的丰富多彩。
  2.在主题班会上口语交际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自古就是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汇融合的地方,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人才辈出,古有元好问、白朴、徐继畲等文化名人,今有高君宇、续范亭、徐向前等革命先辈,针对本次口语交际,举行“忻州历史名人故事”主题班会。首先搜集整理本土的名人及他们的事迹;其次从整理好的故事中选取典型事例讲给家人,听取家人的意见,使故事条理清楚;然后小组合作通过情景剧、话剧、说书等有趣的方式呈现生动感人的故事。学生在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提升了口语交际能力,对家乡本土人物也有了全面的认识,他们不平凡的品质感召孩子们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土文化是组成中华优秀傳统文化的细胞,是一种低成本、社会关注较高,学生较熟悉的、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将本土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渗透,把本土文化的精髓植根于孩子心中,让本土气息在教学的酝酿之下历久弥新。
其他文献
本文以山西高平开化寺现存北宋壁画弥勒上生经变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图像志与图像叙事模式的综合考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修正和深化了对开化寺上生经变中一些
本文通过对浸润在黄土与草原、农耕与游牧等多样的文化生态空间之中的和林格尔剪纸进行研究,阐述民族文化的多元交融促进剪纸的地域性变迁,以及其表现形式呈现出的简洁与质朴、粗犷与野性的风格。此外,开放的发展观赋予了和林格尔剪纸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下,其原有的“自在”发展模式被打破,新的传承群体在新的语义时空下为和林格尔剪纸注入新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本文将对相关深层次问题加以探讨。
城市绿色交通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倡导绿色交通是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城市生态出发,提出城市绿色交通观念文化的构建理念,分析城市绿色交通建设构成体系,系统论述城市发展与绿色交通、城市人文与环境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以南京南部新城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为例,综合评价城市绿色交通文化的发展现状,巩固观念文化思维和生态机制理论,进一步完善城市绿色交通设施建设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多措并举上好思政课,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并将课堂效果延伸到生活中,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期刊
传统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模式是“口耳相传”加“反复练习”,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做题得高分”能力,因此“高分低能”的学生比比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才兴国的必然要求。立德树人的内涵极其广泛,其中就包括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卖苦力”,更多指的是劳动意识、实践能力、生命感悟等,而生物学科因为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社会性等特点,可以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在书本上,更在脚下。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研学旅行意见》,高度赞扬了研学旅行的意义,并对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了指导意见,同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对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实践活动课程作用提出要求。研学旅行这一新兴社会实践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明显,但应如何在校本课程结构中使其发挥作用,充实学生的家国情怀成为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重
期刊
新中式景观已逐渐成为中国文化景观设计的一种时代趋势,植物作为这种文化身份的活媒介,不该仅被当作一个设计要素来使用,而应视为场所精神的重要部分,以传递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新中式景观中植物设计的关键在于谙悟植物在中国文化景观构建过程中的地位和其文化内核,从内涵、寓意和内容入手,尊重造园方法之“所指”,并遵循植物的生长特性和规律,实现科学、艺术、意境相结合,使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美感,更是中国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借助学习儿童诗歌,可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高,其作用极为显著.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得到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在
期刊
“核心素养”培养是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下逐渐受到更高的关注度。“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最早起源于国外,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现代教育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在短时间内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指标。2014年教育部针对核心素养培养这一问题做出明确指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
期刊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将一个阶段性或一个模块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巩固,以便于形成能力进行综合应用。传统形势下的复习课注重理练结合,“理”指的是对知识结构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练”指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后的应用,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教师在教学时经常是先梳理理论框架再逐一练习也就是先“理”后“练”或先“练”后“理”,也有边“练”边“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