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视域下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策略探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融媒体语境下,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网络用户进行自我呈现的方式也随之迭代升级,引发了网络舆论传播生态的嬗变,UGC时代公民记者的出现,使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颠覆了舆论一律的格局,民间话语体系迅速崛起。新媒体平台作为政治民主化的助推器,作为弱者抗争与表达的武器,又是如何在公共领域掀起舆论风暴的?互联网平台又该怎样去规避舆论漩涡的风险?又是怎样触发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本文将以社会话题度极高的“江歌案”为例展开阐述,探析后真相视域下,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及其引导策略。
  关键词:新媒介技术;后真相;网络舆论传播;“江歌案”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6-0043-06
  新媒介技术迭代升级,带来了传播生态语境的嬗变。受众本位时代,网络技术的去中心化降低了信息生成与传播的门槛,公民进行跨界沟通,传统媒体逐渐被边缘化,一点对多点的新闻生产方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汇集多元声音的民间舆论场。作为普通公众的赋权,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公共辩论的开放空间,它以全景式呈现、全天候报道、全媒体直播的獨特优势成为后现代主义时期公众表达个人情感的利器,它虽赋予了公众充分表达自身诉求的权利,倒逼了民主政治化进程,但媒介素养良莠不齐的信息消费者缺乏对信息真假的甄别过滤能力,这也引发了非理性的群体极化行为,掀起了网络舆论浪潮的巨大震荡。本文以“江歌案”为例,围绕该事件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的规律展开论述,并提出引导策略。
  一、情绪让位于事实的后真相时代
  牛津词典对后真相的定义是“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的种种状况”[1]。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闻事实纽带的割裂,新闻事实不再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人们聚集在一个部落化的小圈子里,封锁于信息茧房的桎锆中,公众失去了对外界环境的全面感知,在沉默的螺旋心理驱动下,秉持着一致的立场,并融合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继续扩大这种非客观、非理性情绪的影响力,使得新闻事实彻底淹没在冗余的信息汪洋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交互设置议程,使得舆论再次发酵、共振,也使得公众的注意力被牢牢束缚在这种非理性情绪中而无暇顾及。俨然,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化呈现出零散化、无深度和反权威的特征,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它成为舆论形成的重要阵地,新媒体竞争下的文化呈现出一种戏虐式的特征,告别唯我独尊式的统合文化,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共享的江湖式文化,这种媒介语境也助推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使得愈来愈多的公民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见解,表明立场,成为舆论导向的塑造者,在“江歌案”中,公众俨然已经成为舆论传播链条上的塑造者,微博民意的片面化,公民话语的非理性,对当事人造成的二次伤害甚至舆论审判,都成为后真相视域下,网络舆论传播的典型特征。以下笔者将以此事件为例,阐述“江歌案”中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场特征。
  (一)事实让位于情绪,新闻事实纽带断裂
  “江歌案”发生后,事实本身尚未取证调查清楚,公众的关注点全然聚焦于对刘鑫和陈世峰的谩骂以及对江歌母亲的深切同情。网民已经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江歌被害的案件本身,而是逐步演变成对刘鑫这一当事人的舆论声讨事件,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引发了群体极化行为,舆论审判的威力不容小觑。一些微博大V也纷纷加入声讨的队伍中以赚取流量,抢占舆论制高点。“刘鑫怎么还不死”“刘鑫一家都是杀人犯”等贬损性语言充斥着社交网络平台,点赞量和转发量超乎想象。公众人物的转发评论助推了此话题的热度再次升温,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年轻群体的求分享行为更是扩大了事件传播的广度,民间舆论场可谓乱象频发,更有部分媒介机构话语权异化绑架舆论,刻意制造具有轰动效果的标题言论,以此来夸张叙事,激化社会矛盾,误导舆论导向,在事实未清的前提下片面歪曲事实,渲染细节。有文章称“江歌尸骨未寒,刘鑫却兴致昂扬参加聚会”,并附上照片为证。事实却是,消息发布者为了将舆论矛头指向刘鑫,故意将一张旧照片经过处理后发布。诸如此类的不明言论在互联网平台肆意蔓延,呈爆炸状、裂变式的传播态势,使得原本模糊不清的新闻事实再次蒙上了一层面纱。
  (二)舆论领袖煽动情绪型舆论
   当“江歌案”逐步走近公众视野,从普通议题演变为公共议题,微博大 V和社交媒体的公众号逐渐发挥特有威力。微信公众号“东七门”和“咪蒙”分别在2017年11日、12日发表文章之后,舆论热度空前飙升,至13日《局面》栏目负责人王志安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讲述双方见面始末,引发舆论大量转载,达到传播最高峰。公众对刘鑫的攻击也愈演愈烈,网络暴力的狂潮越来越汹涌,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作为民间舆论场的意见领袖进行议题的构建,通过这些方式主导舆情导向。
  (三)多元博弈的立场争锋
   传统媒体大多需要根据事件发展过程逐渐推进,根据时间顺序呈现事实,然而在后真相视域下,传播碎片化成为显著特征,公众情绪化和快餐式的信息消费习惯使网络舆论场出现了多元立场的博弈现象。有什么样的公众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信息生产;有什么样的社会氛围,就有什么样的热点事件。在眼球经济语境下,公众的注意力也被分散,“江歌案”中舆论聚焦点主要集中在江歌无辜被害、刘鑫故意锁门、凶手陈世峰三方面,王志安在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采访过程中,从事件曝光网络的原因为切入点,呈现了江歌母亲的质问和悲痛,刘鑫成为事件的关注焦点,带血的混沌,是否递刀,是否反锁了门等一系列疑点,使舆论焦点从案件本身转向个人,将事件当事人推向了道德伦理的制高点,随后“江歌案”在日本开庭审理,各大媒体对庭审过程进行追踪报道,再次将舆论焦点转向了案件本身。在《局面》采访中,江歌母亲绝望的泪水,痛彻心扉的脸庞,面对刘鑫一家“你女儿命短”的不当言辞,与当事人刘鑫事隔许久才面谈时的镇定自若,激发了众多网民的情绪共鸣,公众纷纷在社交媒体平台表明自己的愤慨以及对江歌母亲的支持与同情。当江歌母亲在为凶手判决而号召公众签申请书时,大部分公众都对江歌母亲的做法表示支持理解,而也有一部分网络声音,对江歌母亲的行为表示批判,“趴窝君”“冷眼萌叔”“特别调查员”等微博实名认证的大V对江歌母亲进行诋毁谩骂,言辞贬损,态度嚣张,诸多网络水军进行跟帖、点赞、评论,成为后真相时代中赚取流量经济的一大乱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时代下,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随着中国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中国唯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形象建构日显重要。2017年12月初在北京召开了首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这次会议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高瞻远瞩的中国智慧和彰显大国责任担当的中国主张,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本文以这次大会为例,分析对外传播政党形象的逻辑起点以及媒体对外传播政党形象时
期刊
摘 要:中西方国家处于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但是,艺术无国度。在艺术史上,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国家在艺术方面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政治、经济、宗教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各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与融合也使得艺术得到更加广泛的融合。本文试着将西方十七世纪艺术大师委拉斯凯兹的与中国初唐绘画大师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做对比。这两位艺术大师都是宫廷画家,又都擅长画皇室肖像画,所以我
期刊
摘 要:文化、技术、创意三者的融合带来了文化消费手段、空间、渠道上的变革。在现今创意性文化消费趋势下,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发及利用,从而创造更高的文化消费价值及拓展既有文化市场空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文化生态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及持续性发展。潮绣作为潮汕地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意性文化消费语境下可通过创新消费内容、创新消费形态、创新消费空间等手段进行转化和开发,借助创意和技术推
期刊
摘 要:陕西地域文化遗存丰厚,历史源远流长,在发展和弘扬陕西地域文化的道路上我们从未间断。如今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这是一个让全世界认识并记住陕西地域文化的好机會,也是一个让我们自己重新感受和学习陕西地域文化的机会。只有当我们先感受到了地域文化的魅力,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本民族的特色传统文化展现给全世界。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把陕西地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图案化,并且应用在领带、丝巾等一类丝织品上,主要以拴
期刊
摘 要:全国两会历来是党媒和新闻从业者拼技术、比内容的主要战场,在2019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报道盛宴。本文通过观察2019年两会党媒的时政新闻报道,得出促进渠道融合、重视内容价值与丰富报道手段是当下党媒时政新闻报道的三大特点,透过这些特点我们能一窥未来党媒时政新闻报道的大致趋势,并进一步为各级媒体创新报道路径提供了可参考的新模式、新理念。  关键词:融媒体;党媒;两
期刊
摘 要:2018年4月20日,湖南卫视、浙江合心传媒联合推出了生活服务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二季》,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再攀升。本文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研究该节目,从内容方面挖掘其成功的原因,发现其在内容与形式上均有所创新,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受众的心理诉求,同时,在传递社会主流价值方面也有所助益,这对综艺节目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霍尔;编码/解码;慢综艺节目;《向往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网络上视频形态多样,视频内容日趋丰富。以“亚”文化形态存在的“鬼畜视频”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专业技术及所承载的视频媒介为青年群体制作“鬼畜视频”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同时,青年群体以社会公众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热点文化、表达意见及看法的特征也渐渐凸显。本文主要从“鬼畜视频”这一新现象出发,通过探讨其叙事结构、文本形态以及背后所呈现的网络青年亚文化景观等,以期更全面地把握当下网络视频文化形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持续阐发为当今社会的媒体公正思考提供了新颖的、科学的参考依据,以此为鉴,将媒体公正解读为两个方面,即媒体公平和媒体正义,前者是国家的、科学的层面,后者是社会的、人文的层面。对典型媒体不公正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到媒体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媒体集团利益和从业者职业素质两个痛点,提出及时制止不公正的媒体现象,以及应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度效”理论来解决当今时代媒体公正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以国家形象建设为目的的国际传播中,外媒涉华报道对中国国外形象的“他塑”具有强大影响力,中方需要设法推动其良性发展。本文分析了《环球网》“海外看中国”频道对外媒涉华报道的再构建,得出了其在对外媒涉华报道的编译、转述与评论中所采取的报道选择、内容议程及倾向,并总结其在媒体选择、国家分布、评论转述、倾向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以该频道为基础发展的外媒他塑国家形象的自塑性策略体系:通过对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政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重任。随着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华民族开启了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新任务而奋斗的新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使中国改变了半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