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8日,获得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工业社区党委书记朱红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会后,她仍难抑激动之情:“我内心非常激动,感到非常荣幸。”
大港工业社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工业城,是北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较早开发的工业园区之一,辖区面积6.7平方公里,现有企业566家,职工近10万人,其中外资企业占80%,外来务工人员达6万余人。作为大港工业社区党委书记,朱红明长期扎根社区基层,把企业当作“家业”,把员工当“家人”,把需求当“家事”,用心用情服务企业一线,以一名普通社区书记的坚守,破解了工业园区服务企业这道全国性难题。在阻击疫情和保卫经济的特殊战场上,她用坚持、智慧和勇气诠释着初心和使命,确保辖区至今无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企业全部有序复工。她用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所说的“用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当家就要管好这个家”。
10万员工的健康是她最大的牵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港辖区内566家企业的安全、近10万名员工的健康,成了朱红明最大的牵挂。1月23日,浙江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战“疫”号角吹响,朱红明带领大港工业社区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竭尽全力为社区撑起严密防控伞。“还有多少名员工留在厂区没有回老家?”“他们有医用口罩吗?”“企业防疫措施落实到位了吗?”她迅速组织开展“清厂行动”,建立“社工+企业支部+党员志愿者”的排查网络,通过电话联系逐一排摸每家企业的员工动向、留厂员工的健康情况等基本信息。仅半小时就有84名企业党员加入“固铁桶守家园”行动行列。大家一天拨打了3万多个电话,实时掌握27892名非甬籍、928名春节返乡湖北籍员工轨迹信息,成功劝导春节返乡湖北籍员工延迟返甬859人。在湖北各地实施封城的第二天,大港工业社区奥成电器有限公司有一名湖北籍员工骑着摩托车通过乡间小路已经到达了河南,欲通过河南返回北仑。朱红明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电话联系该员工,耐心做他思想工作,让他安心在家,公司承诺返甬前工资照付,一分不少,将其成功劝返。同时,她又与企业负责人联系沟通,对已经返厂的14名湖北籍员工安排集中隔离。企业被她的行为感动,承诺所有员工延迟返厂的往返车票公司全额报销。
“不漏一企,不落一人”,这是朱红明在疫情防控期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领着10名社工挨家挨户走访企业,日均暴走3万多步,把从企业紧急筹集的口罩送到企业留守员工、保安人员手上,督查企业是否未经审批开工。为做好厂区日常防疫,她发动千名党员志愿者组建防疫突击队,地毯式排摸74家企业留厂员工管理情况,反复叮嘱企业做好宿舍防疫、集中隔离区管理等。朱红明的全情付出得到了积极回应,辖区企业纷纷向社区捐赠紧缺防疫物资,而她第一时间把1.5吨消毒水、4000个口罩及时送到物资短缺企业。
日均200多个电话,接打到手机发烫、声音沙哑,是朱红明在防疫期间的工作常态。2月4日,也是她连续奋战的第14天,晚上9点半她的手机又响了,电话那头是儿子的声音:“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都给你打了十几个电话你都没接。”朱红明这才想起那天是她的生日。虽然忘了自己生日,但对于企业提出的各类诉求,她从来不曾忘记。“为企办事关怀备至,为企解忧情深似海”——辖区一家企业送来的锦旗上这么写着。
解决近600家企业的烦恼是她最大的心愿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朱红明又迅速投身企业复工复产大战。她合理调配10名社工和32名区派“锋领企服队”力量,成立复工复产临时党支部,组建联系联络、现场勘定、政策指导等7个党小组,又第一时间排出复工流程图、计划表。在她的坐镇指挥下,临时党支部连续作战、高效运转,实现企业复工申请当天踏勘、当天核验、当天上报。复工工作启动5天后,大港工业社区内260家企业陆续开工,3万余名员工有序到岗。
在敏实集团的食堂,中午就餐的员工吃出了“高考”的感觉。一张桌子四把椅子,原本可两两对面而坐,如今却被一块隔板挡在中间。大家各自“认领”一张桌子,朝向一致,埋头吃饭,没有交谈。“立一块隔板,是为了防止吃饭时飞沫溅出。”该公司员工吴义武解释,目前食堂按部门、按区域就座,实行分批就餐、快速就餐的原则。
在申洲集团,红外线成像仪被引入,仪器可以清晰显示出每位员工的体温,只有经过严格的检测程序后,员工们才可以进入车间。在麦芽公司,“防疫班车”已经开通,公司前期汇总员工住址和通勤方式,对已返岗的员工提供点对点的班车专线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在上下班途中与他人发生接触的可能性。在浙江新美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防疫措施一应俱全,外有门岗检测,内有各区域消毒消杀……
这样的“一企一策”是在大港工业社区保障疫情防控责任到位、层层压实的基础上实现的。在社区党委牵头下,已复工和预备复工的企业均成立防疫小组,小组成员以企业负责人、高层和党员为主。大家群策群力,共享了不少金点子。
应对企业复工后遇到的开工难、招工难、资金周转难等难题,朱红明精准打出“解难组合拳”。她带头提出包括“组建一个招工组、搭建一个资源链接平台、梳理一套防疫宝典、建立一支法律顾问团”等内容的“锋领十条”,推出“共享员工”计划缓解企业用工紧缺难题,建立中小企业抱团复工的“复工者联盟”,搭建企业咨询日答日毕的“锋领答疑”平台,引进“法管家”解答企业劳资纠纷及合同履行等咨询。“心中有数,胸中有谱,手里有招”,是企业家们对朱红明的评价。
10年如一日她把园区当成自己的家
“营造家的氛围、履行家的责任、树立家的形象”,是朱紅明到大港工业社区工作后一直坚持的工作信条。2008年,在工业园区设立不设居委会的社区、实行社区化管理,在全国没有先例,也没有现成的经验。作为社区“当家人”,朱红明摸着石头过河,用3个月时间梳理出一本厚厚的“家谱”,把园区企业的家底掌握得一清二楚,用6个月时间搭建起党群团及各类社会组织,让园区组织体系枝繁叶茂。她精准打通企业服务“立交桥”,创新搭建“红明有约”党代表工作室,培育“大港人讲师团”,每年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上千条(次),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化解企业的“烦恼指数”,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企业老总们纷纷赞叹“朱书记的办事效率真高”“我们工作在这个社区,感到非常幸福和荣幸”。
她依托一个“社区大党委”平台,带领10名社工,培育100个社会组织,激活1000名党员,服务近10万员工,“小马拉大车”的工业园区治理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余年来,社区未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事件、严重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对社区服务非常满意率高达99%。2014年5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小社区“护”大园区》为题,报道了大港工业社区的典型做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等领导同志作出批示,在浙江全省推广大港经验。■
大港工业社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工业城,是北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较早开发的工业园区之一,辖区面积6.7平方公里,现有企业566家,职工近10万人,其中外资企业占80%,外来务工人员达6万余人。作为大港工业社区党委书记,朱红明长期扎根社区基层,把企业当作“家业”,把员工当“家人”,把需求当“家事”,用心用情服务企业一线,以一名普通社区书记的坚守,破解了工业园区服务企业这道全国性难题。在阻击疫情和保卫经济的特殊战场上,她用坚持、智慧和勇气诠释着初心和使命,确保辖区至今无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企业全部有序复工。她用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所说的“用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当家就要管好这个家”。
10万员工的健康是她最大的牵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港辖区内566家企业的安全、近10万名员工的健康,成了朱红明最大的牵挂。1月23日,浙江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战“疫”号角吹响,朱红明带领大港工业社区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竭尽全力为社区撑起严密防控伞。“还有多少名员工留在厂区没有回老家?”“他们有医用口罩吗?”“企业防疫措施落实到位了吗?”她迅速组织开展“清厂行动”,建立“社工+企业支部+党员志愿者”的排查网络,通过电话联系逐一排摸每家企业的员工动向、留厂员工的健康情况等基本信息。仅半小时就有84名企业党员加入“固铁桶守家园”行动行列。大家一天拨打了3万多个电话,实时掌握27892名非甬籍、928名春节返乡湖北籍员工轨迹信息,成功劝导春节返乡湖北籍员工延迟返甬859人。在湖北各地实施封城的第二天,大港工业社区奥成电器有限公司有一名湖北籍员工骑着摩托车通过乡间小路已经到达了河南,欲通过河南返回北仑。朱红明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电话联系该员工,耐心做他思想工作,让他安心在家,公司承诺返甬前工资照付,一分不少,将其成功劝返。同时,她又与企业负责人联系沟通,对已经返厂的14名湖北籍员工安排集中隔离。企业被她的行为感动,承诺所有员工延迟返厂的往返车票公司全额报销。
“不漏一企,不落一人”,这是朱红明在疫情防控期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领着10名社工挨家挨户走访企业,日均暴走3万多步,把从企业紧急筹集的口罩送到企业留守员工、保安人员手上,督查企业是否未经审批开工。为做好厂区日常防疫,她发动千名党员志愿者组建防疫突击队,地毯式排摸74家企业留厂员工管理情况,反复叮嘱企业做好宿舍防疫、集中隔离区管理等。朱红明的全情付出得到了积极回应,辖区企业纷纷向社区捐赠紧缺防疫物资,而她第一时间把1.5吨消毒水、4000个口罩及时送到物资短缺企业。
日均200多个电话,接打到手机发烫、声音沙哑,是朱红明在防疫期间的工作常态。2月4日,也是她连续奋战的第14天,晚上9点半她的手机又响了,电话那头是儿子的声音:“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都给你打了十几个电话你都没接。”朱红明这才想起那天是她的生日。虽然忘了自己生日,但对于企业提出的各类诉求,她从来不曾忘记。“为企办事关怀备至,为企解忧情深似海”——辖区一家企业送来的锦旗上这么写着。
解决近600家企业的烦恼是她最大的心愿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朱红明又迅速投身企业复工复产大战。她合理调配10名社工和32名区派“锋领企服队”力量,成立复工复产临时党支部,组建联系联络、现场勘定、政策指导等7个党小组,又第一时间排出复工流程图、计划表。在她的坐镇指挥下,临时党支部连续作战、高效运转,实现企业复工申请当天踏勘、当天核验、当天上报。复工工作启动5天后,大港工业社区内260家企业陆续开工,3万余名员工有序到岗。
在敏实集团的食堂,中午就餐的员工吃出了“高考”的感觉。一张桌子四把椅子,原本可两两对面而坐,如今却被一块隔板挡在中间。大家各自“认领”一张桌子,朝向一致,埋头吃饭,没有交谈。“立一块隔板,是为了防止吃饭时飞沫溅出。”该公司员工吴义武解释,目前食堂按部门、按区域就座,实行分批就餐、快速就餐的原则。
在申洲集团,红外线成像仪被引入,仪器可以清晰显示出每位员工的体温,只有经过严格的检测程序后,员工们才可以进入车间。在麦芽公司,“防疫班车”已经开通,公司前期汇总员工住址和通勤方式,对已返岗的员工提供点对点的班车专线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在上下班途中与他人发生接触的可能性。在浙江新美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防疫措施一应俱全,外有门岗检测,内有各区域消毒消杀……
这样的“一企一策”是在大港工业社区保障疫情防控责任到位、层层压实的基础上实现的。在社区党委牵头下,已复工和预备复工的企业均成立防疫小组,小组成员以企业负责人、高层和党员为主。大家群策群力,共享了不少金点子。
应对企业复工后遇到的开工难、招工难、资金周转难等难题,朱红明精准打出“解难组合拳”。她带头提出包括“组建一个招工组、搭建一个资源链接平台、梳理一套防疫宝典、建立一支法律顾问团”等内容的“锋领十条”,推出“共享员工”计划缓解企业用工紧缺难题,建立中小企业抱团复工的“复工者联盟”,搭建企业咨询日答日毕的“锋领答疑”平台,引进“法管家”解答企业劳资纠纷及合同履行等咨询。“心中有数,胸中有谱,手里有招”,是企业家们对朱红明的评价。
10年如一日她把园区当成自己的家
“营造家的氛围、履行家的责任、树立家的形象”,是朱紅明到大港工业社区工作后一直坚持的工作信条。2008年,在工业园区设立不设居委会的社区、实行社区化管理,在全国没有先例,也没有现成的经验。作为社区“当家人”,朱红明摸着石头过河,用3个月时间梳理出一本厚厚的“家谱”,把园区企业的家底掌握得一清二楚,用6个月时间搭建起党群团及各类社会组织,让园区组织体系枝繁叶茂。她精准打通企业服务“立交桥”,创新搭建“红明有约”党代表工作室,培育“大港人讲师团”,每年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上千条(次),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化解企业的“烦恼指数”,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企业老总们纷纷赞叹“朱书记的办事效率真高”“我们工作在这个社区,感到非常幸福和荣幸”。
她依托一个“社区大党委”平台,带领10名社工,培育100个社会组织,激活1000名党员,服务近10万员工,“小马拉大车”的工业园区治理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余年来,社区未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事件、严重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对社区服务非常满意率高达99%。2014年5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小社区“护”大园区》为题,报道了大港工业社区的典型做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等领导同志作出批示,在浙江全省推广大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