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有了“一证通”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商河县养猪大户陈金华这几天格外高兴,经过大半年的辛苦劳作,养殖场刚刚出栏了280多头生猪,算算账至少能赚个七八万块钱。想想今年的“大丰收”,陈金华笑得合不拢嘴:“要不是农信社去年贷给俺10万元‘本钱’,说不定俺的猪栏现在还空着呢。能赶上这么好的行市,多亏了农信社给俺送来的‘及时雨’啊”。
  其实,像陈金华一样受到农信社资金帮扶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多,村里的种植、养殖、加工户差不多都曾受益于农业信贷资金。然而,就在几年前,资金短缺却一直是农民朋友苦恼而无奈的事情。
  农村经济要发展,就要上效益好的项目,上效益好的项目就离不开资金支持;农民想贷款,信用社想放款但又担心收不回,这样就形成了农民与信用社之间的“贷款难、难贷款”的淤结。
  距离提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过去整整30年了,而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也艰难地前行了30个春秋。农村金融问题一直被视做中国金融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聚焦至一点上就是“贷款难”。农村资金回流城市、农民贷款难、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效率低下、信用环境不好、资产质量差以及抵押担保物品不足等,一直是农村金融机构和决策层感到棘手的问题。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山东积极构建以农信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加强“三信工程”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大联保体的评定,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村各级金融机构通过进一步简化办理贷款程序和审批手续,扩大信贷规模,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帮助农民加快增收致富步伐,为农民创业提供强大的资金后盾。
  在山东莘县,农村信用联社精心铺设了“三农”贷款的绿色通道,为信用良好的农户发放“一证通”。当地农民不再因为贷款找不到担保和抵押而犯愁,贷户凭借良好信用就可在信用社申请到小额信用贷款。广大农民像“赶大集”一样,争相到乡镇信用社营业室办理小额信用贷款。莘县农村信用联社各营业网点存贷款客户盈门,呈现出前所未有存贷两旺的火爆场面。
  


  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金融改革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持续改善和切实解决“三农”金融服务问题,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金融工作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此次全会把未来农村金融的版图描述为:建立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机遇已然到来,全国性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深化攻坚阶段。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已进入收官之战,“三农”业务盈利难题正在实践中破解;新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定位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是服务“三农”金融网络体系的重要一员,成为沟通和连接城乡经济社会的最大金融网络;而土生土长于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在2003年启动第一轮改革之后,中国银监会又在2008年启动了农信社的第二轮改革,将产权和管理体制将成为改革的重点,而其核心依然是服务“三农”。
  数据显示,中国农村金融目前取得了巨大进步,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内的五类农村金融机构,截至2007年12月末总资产接近15万亿元,占到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的28.4%;存款达到11.5万亿,占全国银行金融机构存款比重的29.5%;贷款余额达到7800亿元,占全国贷款余额的28.54%。
  近几年来,山东省积极配合银行监管機构在山东农村降低进入门槛,构筑三类新型金融机构,一个是商业银行,一个是贷款公司,一个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目标方向是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2004年6月,由全省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入股成立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行使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其农业贷款比例占到全省金融机构的95%,农贷余额、新增额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首位;2006年,山东省联社相继与共青团山东省委联合实施了“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2007年初,与省妇联组织开展了“信贷助推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行动”, 扶持了一大批农村青年、妇女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8年10月,山东农村金融市场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省内首个村镇银行在寿光正式运营。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村镇银行将主要针对寿光当地“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将对小额农户的信用进行评级,主要考量标准包括上一年收入和家庭财产等。从资本规模上看,寿光村镇银行在全国位居前列。设立初期,寿光村镇银行拟先设1家营业网点,待时机成熟后,再考虑在市区及乡镇增设营业网点,以满足旺盛的市场资本需求。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全局。
  日趋完善的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的金融机构附之以更加灵活的信贷产品和信贷服务,山东农村金融改革已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
其他文献
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据第二次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就是说有残疾人的家庭人口是2.6亿。  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显示,山东省残疾人数量达到了569.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5%。到目前为止,济南市的残疾人数有33万人。  他们现在的就业状况如何,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他们的学习条件如何,他们的婚姻状况如何,他
期刊
随着气温的下降,11月的青岛渐渐有了初冬的迹象。不仅各供热单位在全力进行着准备工作,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集中供热的家庭和单位也在计划着最经济、最温暖的过冬计划,安装空调、铺设地暖、购置壁挂锅炉……而今冬集体供热价格的高调上调更成为青岛入冬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小舟刚刚搬进年前购买的房子,使用面积大约有80平方米,除了面积分别为20平方米主卧室和15平方米的客房朝南以外,还有一间10平方米的北向书房
期刊
在北园,柳云社区不算独特。按社区工作人员的话来说,算是中等水平,但是马路,公园,一排排的居民楼、整齐的法国梧桐树,真正让人遗忘了它曾经的样子。它的名字经过了从张公坟到柳云村再到柳云社区的转变,这里的人也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划设计着自己的村庄,改变了城市,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柳云社区地处济南城乡结合部,东起小清河、西至成大社区、南临北园大街、北靠小清河南路。这里有一
期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在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度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在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洪小熙便是其中的一员。  电话里的洪小熙格外客气,我们约定在山大新校的校门口见面。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从校门口进进出出的学生中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从韩国来济南任教的外教老师。知性而优雅,这是洪小熙给我的第一印象。  今年是洪小熙在济南
期刊
在香港,拥有一套半山区的别墅并不能说明你是富豪,拥有豪华游艇和名贵赛马的才是。富豪们谈生意,除了饭桌外,离不开的还有游艇。假如没有游艇,合作者就很难相信你的实力。所以富豪们也总是隔上一段时间就换一艘游艇,而且要越换越气派、越换越豪华,这样也能暗示给客户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越来越好。  游艇,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如此吸引眼球?这个问题好像永远说不清,每一个热爱游艇的人都有些常人看起来比较疯狂的理论
期刊
“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用这样的句子来描述濟南。  曾几何时,济南是世人眼中一幅“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画卷;曾几何时,济南是世人心中一片“有阳光,有温暖,有蓝天,有笑脸”的世外桃源。  济南踩着泉水从远古走来,悠然地将“天下第一”轻轻拥入怀中。难怪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留连忘返;难怪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济
期刊
诗人说,青岛的石阶路是一首小诗;画家说,青岛的石阶路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摄影家说,青岛的石阶路是一道风景;文学家说,青岛的石阶路是一篇美文;而史学家却说,青岛的石阶路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著名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可以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和抱负。如果把青岛的市区比作一本打开的书,那么,“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就是书的主题内容,而石阶路就是内容中的一个个细节。
期刊
1935年秋,青岛市立中学(现青岛一中)音乐教师王玫,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究、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完全选用中国的木料,制作出了中国的第一把小提琴,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当时的《青岛民报》有详细报道,不少关心中国文化生活的人士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大力称赞王玫这种有骨气、为国争光的精神,上海一家画报也在显著位置详细介绍了这件事。  王玫原名王文栋,1907年生于山东临沂一个平民家庭中。王玫自小对音乐特别喜
期刊
根据先秦典籍以及《史记》等书的记载,大舜是东夷人,早年曾耕稼于历山。然而古往今来相传为大舜耕稼的历山不下十余处,仅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一书就提到五处,它们分别在今天的济南历下区、山东菏泽市、山西永济县、河北逐鹿县、浙江上虞县。那么,真正的舜耕之山究竟在何处呢7判定的标准应该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空间的,即舜耕之历山应该在东夷地区;一条是时间的,即舜耕之历山应该是冠名最早的。以空间的标准来考察,山东境
期刊
梁文博:  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院副院长。  其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多次获奖,并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获“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称号,其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國美协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大展”、“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和“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