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耕历山在济南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先秦典籍以及《史记》等书的记载,大舜是东夷人,早年曾耕稼于历山。然而古往今来相传为大舜耕稼的历山不下十余处,仅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一书就提到五处,它们分别在今天的济南历下区、山东菏泽市、山西永济县、河北逐鹿县、浙江上虞县。那么,真正的舜耕之山究竟在何处呢7判定的标准应该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空间的,即舜耕之历山应该在东夷地区;一条是时间的,即舜耕之历山应该是冠名最早的。以空间的标准来考察,山东境外的历山都应排除在外,因为上古时代东夷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在山东半岛,以时间的标准来衡量,山东境内的三处历山,唯有济南的历山冠名最早,而且有关舜的遗迹传说也是最是传承有绪的。
  济南的历山,又称舜山,舜耕山,它位于济南城南,近古以来又俗称为千佛山。在历山脚下,古代还有一条历水,发源于历祠一旁的舜泉泉群(故址在今舜井街一带)。历水汩汩北流,折向西北而注入历水陂。历水的西侧,便是济南古城——历城之所在。
  历城,春秋战国称历下。《史记·晋世家》记载,“平公元年《实为三年》,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齐师败走”。“靡下”,《史记集解》引徐广曰:“靡,一作‘历’。”则靡下即历下。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王建四十年,“秦兵次于历下”。历下者,历山之下也。晋平公三年为公元前555年,齐王建四十年为公元前225年,可见山东各处历山中,以济南历山的命名为最早。如果我们继续向上追溯,就会发现济南历山之名至迟西周时期就出现了。
  周厉王时代的禹鼎铭文记述禹伐噩侯之战,文中有“亦唯噩侯御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至于历内”。噩是上古方国名,地在今济南西南不远的济水流域:“东国”主要是指济南以东地区。噩侯御方攻打东国,已经抵达历内。历内即历,也就是历水之滨的历下城。另据同时期的师寰鼎铭文,淮夷曾侵扰东国,周王命令齐侯率领愜、莱、历等邦邑之师前去抵御。齐、曩、莱都在鲁北地区,历与之地相近,必为济南之历汭无疑。历汭因历水而得名,历水因历山而得名,那么历山的得名又必在西周之前。
  至于济南历山上下有关大舜遗迹传说的传承有绪,更是其他各处历山所无法比拟的。兹略举数端如下:
  东汉学者高诱注《淮南子》,明确指出舜耕历山在济南的历城:另一著名学者蔡邕所辑《琴操》著录《思亲操》,其诗序说,《思亲操》乃大舜耕稼历山思慕母亲所作,开篇云:“陟彼历山兮崔嵬,有乌翔兮高飞,瞻彼鸠兮徘徊。”用“崔嵬”一词形容历山山势之陡险、岩壁之峭拔,正可谓是济南历山的生动写照。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虽然说舜耕历山在济南,“所未详也”,但是书中历山之麓有舜井,历祠、历水、娥英水、娥英庙,这些与大舜有关的遗迹斑斑可考,在证明了济南舜耕历山的传说必然渊源有自。而比郦道元稍晚的北齐史学家魏收,其出任齐州(济南)刺史期间,也曾登舜山(历山),“徘徊顾眺”并赋诗。
  迨及唐朝,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录诗人魏炎的三首舜井题诗,诗中说:“齐州城东舜子郡,邑人虽移井不改。”济南西城(即历下古城,时为齐州治所)之东,有城为济南郡城,因大舜当年居此,所以唤作“舜子郡”,现在居民多已外迁,舜井却依然如故。诗中还说:“济南郡里多沮洳,娥皇女英汲井处。”齐州城东的济南郡城,地多泥沼,舜妻娥皇女英当初就曾汲水于此。
  北宋文豪欧阳修、曾巩、苏辙都有关于济南大舜遗迹的题咏,他们对舜耕历山在济南都是确信不疑的,尤其是身兼史家的曾巩,其在《齐州二堂记》中,经考证得出的结论是:“由是言之,则图记皆谓齐之南山为历山,舜所耕处,故其城名历城,为信然也。”
  此后,主张舜耕济南说的文人学者更是代不乏人。到了现代,已故著名学者徐北文先生撰著《大舜传》以及《大舜行迹考》,通过严密有力的论证,舜耕历山在济南,已成定谳。
  舜耕历山在济南,是无可怀疑的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有关舜耕历山的古史传说。
  根据《孟子》以及《史记》的记载,帝尧听说大舜屡遭家人迫害,却“不失子道,兄弟孝慈”,便有心培养他为接班人。为了考验大舜“齐家”的能力,遂将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并赐给他缔衣,琴和成群的牛羊,还为他为修建了仓廪。舜发达后,舜父瞽叟与后娘以及异母弟象,犹“日以杀舜为事”——大舜登梯修缮仓顶,他们就在下面撤梯纵火;大舜下井掏挖泥沙,他们就在上面填土坠石。总之是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所幸大舜因有娥皇、女英暗中保护,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落井下石之后,象以为舜必死无疑,就向父母和盘托出瓜分大舜家产的计划:将舜的牛羊,仓廪都分给父母;将舜的干戈,琴、弓以及舜的二妻都分给象自己。当象喜冲冲地去接收舜的财产时,卻见舜正坐在床边弹琴,一时回避不及,只好敷衍了几句表示思念和亲热的话。舜以德报怨,对象说:你替我去管理这些臣民百姓吧。
  以上传说都发生在舜尚在“畎亩之中”——耕稼历山的时候。传说终归是传说,不是信史,然而其中必寓有许多的历史真实,折射出许多的历史影像。
  其一,大舜淘井表明当时济南地区已经有了水井。这与《世本》“伯益(东夷人,与舜同时)作井”的记载以及济南城子崖龙山文化数口古井遗址的发现,若合符节。水井是人类定居生活的重要标志,也是市井城邑出现的重要条件。
  其二,象谋财害命,应该是当时济南地区财产私有化现象的反映。《韩非子》记载:“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田川)亩正。”《说文》:“畔,田界也。”据此,济南土地等不动产的私有化似乎业已开始出现了。龙山文化遗址普遍发现小型的住房遗址,不少房子遗址除了有生活工具外,还有生产工具、粮食、窖穴等伴随出土,说明住房的主人显然是具有独立经济的个体家庭,不但有消费的职能,也有生产的职能。
  其三,舜要象管理自己的臣庶,一方面证明舜绝非寒微出身,另一方面也证明当时的济南社会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有了统治与被统治的阶级关系。
  其四,象将生活所必需的仓廪和牛羊分给父母,而自己独取琴,弓以及干戈,似乎表明这几件东西非同一般的物什,而应该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标志与象征。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有关大舜崛起于民间的古史传说可能是不足凭信的,历史的真相应该是大舜在受禅为帝之前,就是有虞氏的君主,甚至是东夷族团的领袖;大舜耕稼渔陶于济南等东夷各地,主要是出于示范和教化的目的,或者如孔子所说的那样,是出于救世的目的,即“所以救败也” (见《韩非子·难一》)。
  那么,有虞氏是如何兴起与发展的呢,这就是我们下一期的内容——“济水中下游是有虞氏政权的龙兴之地”。
其他文献
如果你随便问一位来到济南的外地人,在他们印象中哪条路最能代表济南7他们的回答十有八九是——经十路。因为他们不论是从东面还是从西面进济南市区,看到的都是气势恢宏的“大经十路”。  如果你随便问一位济南人,济南哪条路的改造最让他们满意?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也会是——经十路。因为畅通无阻的车流和两侧宜人的景色,尤其带来的巨大的经济辐射作用,让济南市民引以为自豪。  经十路原来东起邢村立交,西至担山屯立交,
期刊
一位朋友说,十几年前她刚来济南的时候,经过八一立交桥,别人告诉她“这是济南的十大景观之一”,刚从上海来到济南的她内心很是纠结,那种心理落差是可想而知的。现在,说起曾经的“济南十大景观”,未必有多少济南人能想得起来。  1989年7月,济南市相关单位联合在全市市民中开展了投票评选“1978-1988泉城十大景观(建筑)”的活动,依据最终得票多少,确定前十名为:八一立交桥,山东省体育中心、黄河公路大桥
期刊
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据第二次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就是说有残疾人的家庭人口是2.6亿。  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显示,山东省残疾人数量达到了569.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5%。到目前为止,济南市的残疾人数有33万人。  他们现在的就业状况如何,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他们的学习条件如何,他们的婚姻状况如何,他
期刊
随着气温的下降,11月的青岛渐渐有了初冬的迹象。不仅各供热单位在全力进行着准备工作,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集中供热的家庭和单位也在计划着最经济、最温暖的过冬计划,安装空调、铺设地暖、购置壁挂锅炉……而今冬集体供热价格的高调上调更成为青岛入冬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小舟刚刚搬进年前购买的房子,使用面积大约有80平方米,除了面积分别为20平方米主卧室和15平方米的客房朝南以外,还有一间10平方米的北向书房
期刊
在北园,柳云社区不算独特。按社区工作人员的话来说,算是中等水平,但是马路,公园,一排排的居民楼、整齐的法国梧桐树,真正让人遗忘了它曾经的样子。它的名字经过了从张公坟到柳云村再到柳云社区的转变,这里的人也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划设计着自己的村庄,改变了城市,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柳云社区地处济南城乡结合部,东起小清河、西至成大社区、南临北园大街、北靠小清河南路。这里有一
期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在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度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在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洪小熙便是其中的一员。  电话里的洪小熙格外客气,我们约定在山大新校的校门口见面。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从校门口进进出出的学生中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从韩国来济南任教的外教老师。知性而优雅,这是洪小熙给我的第一印象。  今年是洪小熙在济南
期刊
在香港,拥有一套半山区的别墅并不能说明你是富豪,拥有豪华游艇和名贵赛马的才是。富豪们谈生意,除了饭桌外,离不开的还有游艇。假如没有游艇,合作者就很难相信你的实力。所以富豪们也总是隔上一段时间就换一艘游艇,而且要越换越气派、越换越豪华,这样也能暗示给客户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越来越好。  游艇,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如此吸引眼球?这个问题好像永远说不清,每一个热爱游艇的人都有些常人看起来比较疯狂的理论
期刊
“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用这样的句子来描述濟南。  曾几何时,济南是世人眼中一幅“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画卷;曾几何时,济南是世人心中一片“有阳光,有温暖,有蓝天,有笑脸”的世外桃源。  济南踩着泉水从远古走来,悠然地将“天下第一”轻轻拥入怀中。难怪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留连忘返;难怪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济
期刊
诗人说,青岛的石阶路是一首小诗;画家说,青岛的石阶路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摄影家说,青岛的石阶路是一道风景;文学家说,青岛的石阶路是一篇美文;而史学家却说,青岛的石阶路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著名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可以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和抱负。如果把青岛的市区比作一本打开的书,那么,“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就是书的主题内容,而石阶路就是内容中的一个个细节。
期刊
1935年秋,青岛市立中学(现青岛一中)音乐教师王玫,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究、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完全选用中国的木料,制作出了中国的第一把小提琴,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当时的《青岛民报》有详细报道,不少关心中国文化生活的人士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大力称赞王玫这种有骨气、为国争光的精神,上海一家画报也在显著位置详细介绍了这件事。  王玫原名王文栋,1907年生于山东临沂一个平民家庭中。王玫自小对音乐特别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