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三峡地区,是一方诗歌源远流长的风水宝地。在长江三峡神奇的诗歌长廊上,闪耀着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的千古绝唱。在现当代文学上一批很有影响的诗人何其芳、方敬、张永枚等,也给这诗歌长廊增光添彩。当今,一批诗歌的后起之秀,像鄢家发、向求纬、柏铭久、哈罗、冉晓光、杨辉隆、黄濂清、张守刚、向庭慧等,又使这诗歌长廊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他们中,冉晓光以充满赤子情怀的真诚歌唱、呈现出诗人难以割舍的三峡情结。他的诗发表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中国文学》《诗选刊》《青年文学》等有影响的刊物上。最近,诗人又推出了由中国权威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黛水之缘》,更是把一名三峡的赤子诗人的乡土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让人动容共鸣。
《黛水之缘》已经是诗人的第十二部诗集了。黛水是三峡长江的一条美丽支流。黛溪古镇就是诗人的衣胞之地。诗集的书名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和那方古老神奇山水血肉相连的情缘。读着诗人这些对故乡黛水情深意浓的真诚诗行,让我看到了大诗人艾青抒发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赤子形象。
长江三峡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那里发掘出的文明碎片来看,诗人“祖坟的第十三层黄土/占尽五千年风水”,诗人深邃的目光穿透历史的烟云,“一铲子掘出五千年前的石器/小镇跟着就风光了”。黛溪可谓长江三峡中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古镇。诗人用他那智慧机敏的诗笔,为我们一页又一页地打开黛溪这本发黄的“线装书”,让我们读到“石器时代的石头/一次又一次被文字覆盖”的神秘。黛溪有着诗人太多的牵挂和依恋,和黛溪有着生死情缘的母亲,也就牵起了诗人和故土永远的缘分。那是60多年前的一次逃难,一名9岁的女孩,成了黛溪古镇最后的一名童养媳。10多年后的一个冬天,一个小名叫“石头”的诗人冉晓光,降临到了黛溪河畔,母亲用她的体温捂热了这充满了灵气的“石头”,也用她苦胆般的乳汁,哺育出了一名赤子诗人。同时,这位慈祥的母亲,还给诗人“带回一个发育不良的女孩/让我们雨中相逢”,诗人顺手递给她的一顶斗笠,牵出了她眼中的一行热泪,诗人也在故土有了他难忘的初恋。诗人的父亲,黛溪河畔的一位善良老实的农民,他的纯朴勤劳,沿河打捞希望的日子,也同样让诗人刻骨铭心。这一切,都很自然地走进她的诗行中。渗透了血缘关系的诗行,就更让人感动。诗人从“一只小羊想吃一口奶/必须得双膝跪地”的虔诚举动中,发现了“感恩”的诗意。于是,诗人母亲生病后,“从病床上抱起母亲/就像当年她把我抱出摇篮”一样,给母亲“喂奶”:
就让她坐在我的膝上
这是她曾经喂奶的姿势
我记得 她可能记不得了
母亲的奶水是苦胆的汁液
足够我品味一生一世
我回报的不过是一杯牛奶呀
怀抱里的母亲婴儿般笑了
我知道她最容易满足……
只有对母爱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才可能写出如此朴实真诚而让人动容的诗行,只有像那“跪奶”的小羊一样懂得感恩的人,才有如此给母亲喂奶的举动。一句“母亲的奶水是苦胆的汁液/足够我品味一生一世”,看似明白如话的诗行,却有着丰厚深沉的内蕴。每一个铭记着母爱的人,都会从中品味出不同的人生经历,一位纯朴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就这样让我们可感可亲地触摸到了。难怪诗人在他创作历程中出版的这一本重要诗集的扉页上,印着一幅诗人和母亲合影的整版彩色照片。
诗人对父亲的歌唱,也有着不同凡响的发现。一个目不识丁的三峡老农民,在他80多年的人生经历中,“只认得一个字”,那就是“他说过他姓名中那三个口字/摆正了 是人品的品”。从品字中站立起的父亲,也自然见证了一位老农民善良、朴实、勤劳的品性。诗人还从父亲弯腰的细节中,典型地再现了这位三峡老农民艰辛勤劳的一生:
父亲上山弯着腰
下山也弯着腰
我想他一生往返于庄稼地
怕是弯腰惯了
我曾跟着父亲走过一程
发现山路也是弯的
而且很遥迢
父亲腰板挺直的那一天
我却没能看到
据说 见过的人都哭了
这是男儿泪的风骨硬朗之诗。诗人从父亲弯腰一生的细节中,塑造的不仅是父亲勤劳、坚毅的形象,而且也是在为千千万万的中国老一辈农民塑像。弯腰的父亲,也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命运史。他们的一生,都是在庄稼地里弯腰,直到死,他们的腰板才算挺直了。父亲和老一辈农民的形象,在“弯腰”的这一意象中叠映在一起,可亲、可敬、可叹!一句“见过的人都哭了”也是蕴含着丰厚内容的诗行,父亲的人品、公众形象、一生所作所为,都可让我们去想象、去延伸。有人认为,诗越朦胧,越无确指性,内容就越丰富,大概也不尽然,这行诗既确指,更不朦胧,不是也有够我们品味的东西么?
读着诗人抒写故乡的诗,品味着诗人那充满血缘亲情的真诚歌唱,有一种让我灵魂受到震撼的艺术冲击力。这种艺术力量来自于诗人对故土、对父老乡亲的爱,来自于诗人永远难以割舍的三峡情结。如今,随三峡电站的建设,黛溪古镇已经消失了,但诗人心中的黛水之缘却是永恒的。古镇消失前,移民从黛水畔的一眼古井中取一壶水上路,在背井离乡的迁徙中,见证的不仅是他们对故土的“渴望”,也见证了一名赤子诗人永远的古镇情怀。“黛水之缘”,一个“缘”字使诗人创作出了一部重要诗集,也“缘”生出让人无法不动容的真诚诗行,真是好一个“缘”字了得!
从这个“缘”字起航,诗人的三峡情结,向整个三峡地区山川扩张,向中华文明大地延伸,他高歌“生于斯又长于斯/情随大江东去”的“峡江之子”;他抚摸着峡谷岩石上的那一抹纤痕,倾听随时代远去的纤夫号子,感受“纤夫的爱”的疼痛和沉重,没有丝毫的“荡悠悠”的轻松与快感;他仰望巫山云雨,“就读懂了男人女人/亘古不变的相思”,他们用“隔江相望的两颗心,点燃了满山的红叶”,自然也别有天地写出了相思的凄苦和美丽。他还从峡谷的悬棺上,感悟到“巴魂”的高度和巴人在绝壁上“独辟生路”的渴望。他在诗城沿一条“远古的栈道/尾随李白、杜甫、刘禹锡、看他们可否漏掉过句子”,而真正感悟到的却是在诗歌创作上,“是没有捷径”的!因此,诗人坚持自己的诗路,以他的三峡情结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感受人世的沧桑、世态的炎凉。从他的黛水情缘,去感悟生命的尊严和顽强,去讴歌生命的伟力和崇高。从大的方面说,诗人的三峡情结,也就是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的黛水之缘,也就是诗人的民生情缘。如果一个不爱自己故乡的诗人,还能爱他的祖国么?一个不爱自己亲人朋友的诗人,自然也不可能有爱国爱民的大爱升华!
集中,不出所料,我读到了诗人在百年的大旱之中与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歌唱;在汶川大地震的惨烈中,也有他心灵中爱的呼唤。特别让我动容的是,诗人用《生命之花》《独腿芭蕾》这样别具一格的抒写,让我们在大灾中看到新生命诞生延续的美好未来,从小女孩人生的不幸中,通过“独腿芭蕾”的梦想成真,展现出生命美好的“序曲”。这一切,都是从诗人那颗善良的爱心中升华开放出的美好诗花,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人性之诗中闪光的时代精神。而诗人的许多咏物诗,又往往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感悟出给人以深刻启示的人生哲理,对人生的沧桑,世态的炎凉,也有他令人震惊的抒写。那首被诗人哈罗节击称赞的《甘蔗之痛》,我读后也有同感:“甘蔗之所以被砍了一刀/是因为她太成熟了//麻烦还在后头/被陌生人狂吻一通的滋味/比挨刀还难受//而且尝到甜头的人/并不以为那就是甜蜜生活/甚至还说牙痛的话//这样的事儿/就眼睁睁发生在身边……”的确,这类似的人生经历,我们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诗人从“甘蔗之痛”所悟出的“太成熟”时的境遇所蕴含的生命哲理以及人间炎凉的世态,被如此逼真生动地抒写了出来,也是我们许多人所感但惟有晓光所悟才写出的真诗、美诗和大诗!在《发现小草》中,诗人在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身上,他却发现了“有如顶天立地的汉子”的品格。因为“有的人心里总想包揽大气磅礴/可面对滚滚而来的黄尘/不也是一筹莫展么”。但“惟有小草能够挺身而立”!这样的发现,就把大与小、纤弱与坚强较辩证地统一在小草上了,这自然是诗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独特的感悟和发现。《鸟瞰》写“我”看地上行走的蚂蚁,自喻为鸟瞰,要是鸟儿知道,“肯定不会认同”,“一会蚂蚁上树了/假使它蓦然回首/会怎么看我?”诗中所寓言的人世百态和哲理人生,不也够我们从小诗中品味出大境界么?这类似的作品,还有《石头的态度》《诚实的橘子》《透明的鱼》等多首。可见《黛水之缘》既是一部抒写诗人赤子情怀的诗集,也是一部展现大千世界、人世百态的诗集。是一部让我们可品味、可感动、甚至让灵魂震撼,闪耀着人性光彩的佳作!
《黛水之缘》在诗的形式上,都很短小。大多只有十多行,很少有超过20行的。具有一种集意象美、诗语精练美。节奏鲜明的音乐美为一体的审美空间。特别是在诗语的提炼上,诗人往往通过“变型”的意象和诗语,显示出一种陌生化的诗意魅力,从而提升了诗集的审美品格。诗语的陌生化,属于美学范筹中的重要手段。在这部诗集中,诗人对意象的处理,往往通过诗语的变型,在似与不似之间,显示出更强烈、更典型、更动人的诗歌境界。《纤夫的爱》不是“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的那种直白和轻松,而是“漂泊的日子挂在纤上/三天两头把一轮月亮/硬拉成半个”。挂在纤索上漂泊的日子是变型。从月圆到月缺的相思之苦,被纤索“硬拉成了半个月亮”,也是变型。这样的变型,使纤夫的爱更加具体、形象,也更让人刻骨铭心。这就是“变型”的魅力。诗城夔州在三峡电站建设中“沉入江底”,那一夜不知有多少人流了泪,诗人用“泪珠摔裂在地上疼不疼”来表现,同样是变型。泪珠可以摔裂,又和“疼痛”相通,这种通感视觉和触角中的变型,可谓生动别致,是诗人的“发明”。写三峡十二月的红叶:“一片红叶 一片十二月的红/在半崖上喊出声来”,红叶被赋予生命,还可以喊出声来,又是听觉中的变型。晓光很懂得诗语陌生化的艺术规律。在他的作品中,变型手法的运用,可谓顺手拈来,自然天成,韵味无穷。这一切又见证了《黛水之缘》是一部别有艺术天地的诗集。
说了这么多好话,自然并不是说晓光的诗已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了。正如天下没有完人一样,也难有完美无缺的作品。晓光的《黛水之缘》的不足,我以为不仅在题材上多有雷同的,艺术手法也有与自己雷同的。自己和自己雷同,说明他的艺术视野还不够宽阔。特别是诗外宽广的天地,正等待着晓光去探索跋涉,自然我们也等待着诗人在诗艺上的新的突破。
2009年5月8日夜写于昆明金安湖光里
《黛水之缘》已经是诗人的第十二部诗集了。黛水是三峡长江的一条美丽支流。黛溪古镇就是诗人的衣胞之地。诗集的书名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和那方古老神奇山水血肉相连的情缘。读着诗人这些对故乡黛水情深意浓的真诚诗行,让我看到了大诗人艾青抒发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赤子形象。
长江三峡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那里发掘出的文明碎片来看,诗人“祖坟的第十三层黄土/占尽五千年风水”,诗人深邃的目光穿透历史的烟云,“一铲子掘出五千年前的石器/小镇跟着就风光了”。黛溪可谓长江三峡中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古镇。诗人用他那智慧机敏的诗笔,为我们一页又一页地打开黛溪这本发黄的“线装书”,让我们读到“石器时代的石头/一次又一次被文字覆盖”的神秘。黛溪有着诗人太多的牵挂和依恋,和黛溪有着生死情缘的母亲,也就牵起了诗人和故土永远的缘分。那是60多年前的一次逃难,一名9岁的女孩,成了黛溪古镇最后的一名童养媳。10多年后的一个冬天,一个小名叫“石头”的诗人冉晓光,降临到了黛溪河畔,母亲用她的体温捂热了这充满了灵气的“石头”,也用她苦胆般的乳汁,哺育出了一名赤子诗人。同时,这位慈祥的母亲,还给诗人“带回一个发育不良的女孩/让我们雨中相逢”,诗人顺手递给她的一顶斗笠,牵出了她眼中的一行热泪,诗人也在故土有了他难忘的初恋。诗人的父亲,黛溪河畔的一位善良老实的农民,他的纯朴勤劳,沿河打捞希望的日子,也同样让诗人刻骨铭心。这一切,都很自然地走进她的诗行中。渗透了血缘关系的诗行,就更让人感动。诗人从“一只小羊想吃一口奶/必须得双膝跪地”的虔诚举动中,发现了“感恩”的诗意。于是,诗人母亲生病后,“从病床上抱起母亲/就像当年她把我抱出摇篮”一样,给母亲“喂奶”:
就让她坐在我的膝上
这是她曾经喂奶的姿势
我记得 她可能记不得了
母亲的奶水是苦胆的汁液
足够我品味一生一世
我回报的不过是一杯牛奶呀
怀抱里的母亲婴儿般笑了
我知道她最容易满足……
只有对母爱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才可能写出如此朴实真诚而让人动容的诗行,只有像那“跪奶”的小羊一样懂得感恩的人,才有如此给母亲喂奶的举动。一句“母亲的奶水是苦胆的汁液/足够我品味一生一世”,看似明白如话的诗行,却有着丰厚深沉的内蕴。每一个铭记着母爱的人,都会从中品味出不同的人生经历,一位纯朴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就这样让我们可感可亲地触摸到了。难怪诗人在他创作历程中出版的这一本重要诗集的扉页上,印着一幅诗人和母亲合影的整版彩色照片。
诗人对父亲的歌唱,也有着不同凡响的发现。一个目不识丁的三峡老农民,在他80多年的人生经历中,“只认得一个字”,那就是“他说过他姓名中那三个口字/摆正了 是人品的品”。从品字中站立起的父亲,也自然见证了一位老农民善良、朴实、勤劳的品性。诗人还从父亲弯腰的细节中,典型地再现了这位三峡老农民艰辛勤劳的一生:
父亲上山弯着腰
下山也弯着腰
我想他一生往返于庄稼地
怕是弯腰惯了
我曾跟着父亲走过一程
发现山路也是弯的
而且很遥迢
父亲腰板挺直的那一天
我却没能看到
据说 见过的人都哭了
这是男儿泪的风骨硬朗之诗。诗人从父亲弯腰一生的细节中,塑造的不仅是父亲勤劳、坚毅的形象,而且也是在为千千万万的中国老一辈农民塑像。弯腰的父亲,也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命运史。他们的一生,都是在庄稼地里弯腰,直到死,他们的腰板才算挺直了。父亲和老一辈农民的形象,在“弯腰”的这一意象中叠映在一起,可亲、可敬、可叹!一句“见过的人都哭了”也是蕴含着丰厚内容的诗行,父亲的人品、公众形象、一生所作所为,都可让我们去想象、去延伸。有人认为,诗越朦胧,越无确指性,内容就越丰富,大概也不尽然,这行诗既确指,更不朦胧,不是也有够我们品味的东西么?
读着诗人抒写故乡的诗,品味着诗人那充满血缘亲情的真诚歌唱,有一种让我灵魂受到震撼的艺术冲击力。这种艺术力量来自于诗人对故土、对父老乡亲的爱,来自于诗人永远难以割舍的三峡情结。如今,随三峡电站的建设,黛溪古镇已经消失了,但诗人心中的黛水之缘却是永恒的。古镇消失前,移民从黛水畔的一眼古井中取一壶水上路,在背井离乡的迁徙中,见证的不仅是他们对故土的“渴望”,也见证了一名赤子诗人永远的古镇情怀。“黛水之缘”,一个“缘”字使诗人创作出了一部重要诗集,也“缘”生出让人无法不动容的真诚诗行,真是好一个“缘”字了得!
从这个“缘”字起航,诗人的三峡情结,向整个三峡地区山川扩张,向中华文明大地延伸,他高歌“生于斯又长于斯/情随大江东去”的“峡江之子”;他抚摸着峡谷岩石上的那一抹纤痕,倾听随时代远去的纤夫号子,感受“纤夫的爱”的疼痛和沉重,没有丝毫的“荡悠悠”的轻松与快感;他仰望巫山云雨,“就读懂了男人女人/亘古不变的相思”,他们用“隔江相望的两颗心,点燃了满山的红叶”,自然也别有天地写出了相思的凄苦和美丽。他还从峡谷的悬棺上,感悟到“巴魂”的高度和巴人在绝壁上“独辟生路”的渴望。他在诗城沿一条“远古的栈道/尾随李白、杜甫、刘禹锡、看他们可否漏掉过句子”,而真正感悟到的却是在诗歌创作上,“是没有捷径”的!因此,诗人坚持自己的诗路,以他的三峡情结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感受人世的沧桑、世态的炎凉。从他的黛水情缘,去感悟生命的尊严和顽强,去讴歌生命的伟力和崇高。从大的方面说,诗人的三峡情结,也就是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的黛水之缘,也就是诗人的民生情缘。如果一个不爱自己故乡的诗人,还能爱他的祖国么?一个不爱自己亲人朋友的诗人,自然也不可能有爱国爱民的大爱升华!
集中,不出所料,我读到了诗人在百年的大旱之中与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歌唱;在汶川大地震的惨烈中,也有他心灵中爱的呼唤。特别让我动容的是,诗人用《生命之花》《独腿芭蕾》这样别具一格的抒写,让我们在大灾中看到新生命诞生延续的美好未来,从小女孩人生的不幸中,通过“独腿芭蕾”的梦想成真,展现出生命美好的“序曲”。这一切,都是从诗人那颗善良的爱心中升华开放出的美好诗花,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人性之诗中闪光的时代精神。而诗人的许多咏物诗,又往往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感悟出给人以深刻启示的人生哲理,对人生的沧桑,世态的炎凉,也有他令人震惊的抒写。那首被诗人哈罗节击称赞的《甘蔗之痛》,我读后也有同感:“甘蔗之所以被砍了一刀/是因为她太成熟了//麻烦还在后头/被陌生人狂吻一通的滋味/比挨刀还难受//而且尝到甜头的人/并不以为那就是甜蜜生活/甚至还说牙痛的话//这样的事儿/就眼睁睁发生在身边……”的确,这类似的人生经历,我们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诗人从“甘蔗之痛”所悟出的“太成熟”时的境遇所蕴含的生命哲理以及人间炎凉的世态,被如此逼真生动地抒写了出来,也是我们许多人所感但惟有晓光所悟才写出的真诗、美诗和大诗!在《发现小草》中,诗人在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身上,他却发现了“有如顶天立地的汉子”的品格。因为“有的人心里总想包揽大气磅礴/可面对滚滚而来的黄尘/不也是一筹莫展么”。但“惟有小草能够挺身而立”!这样的发现,就把大与小、纤弱与坚强较辩证地统一在小草上了,这自然是诗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独特的感悟和发现。《鸟瞰》写“我”看地上行走的蚂蚁,自喻为鸟瞰,要是鸟儿知道,“肯定不会认同”,“一会蚂蚁上树了/假使它蓦然回首/会怎么看我?”诗中所寓言的人世百态和哲理人生,不也够我们从小诗中品味出大境界么?这类似的作品,还有《石头的态度》《诚实的橘子》《透明的鱼》等多首。可见《黛水之缘》既是一部抒写诗人赤子情怀的诗集,也是一部展现大千世界、人世百态的诗集。是一部让我们可品味、可感动、甚至让灵魂震撼,闪耀着人性光彩的佳作!
《黛水之缘》在诗的形式上,都很短小。大多只有十多行,很少有超过20行的。具有一种集意象美、诗语精练美。节奏鲜明的音乐美为一体的审美空间。特别是在诗语的提炼上,诗人往往通过“变型”的意象和诗语,显示出一种陌生化的诗意魅力,从而提升了诗集的审美品格。诗语的陌生化,属于美学范筹中的重要手段。在这部诗集中,诗人对意象的处理,往往通过诗语的变型,在似与不似之间,显示出更强烈、更典型、更动人的诗歌境界。《纤夫的爱》不是“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的那种直白和轻松,而是“漂泊的日子挂在纤上/三天两头把一轮月亮/硬拉成半个”。挂在纤索上漂泊的日子是变型。从月圆到月缺的相思之苦,被纤索“硬拉成了半个月亮”,也是变型。这样的变型,使纤夫的爱更加具体、形象,也更让人刻骨铭心。这就是“变型”的魅力。诗城夔州在三峡电站建设中“沉入江底”,那一夜不知有多少人流了泪,诗人用“泪珠摔裂在地上疼不疼”来表现,同样是变型。泪珠可以摔裂,又和“疼痛”相通,这种通感视觉和触角中的变型,可谓生动别致,是诗人的“发明”。写三峡十二月的红叶:“一片红叶 一片十二月的红/在半崖上喊出声来”,红叶被赋予生命,还可以喊出声来,又是听觉中的变型。晓光很懂得诗语陌生化的艺术规律。在他的作品中,变型手法的运用,可谓顺手拈来,自然天成,韵味无穷。这一切又见证了《黛水之缘》是一部别有艺术天地的诗集。
说了这么多好话,自然并不是说晓光的诗已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了。正如天下没有完人一样,也难有完美无缺的作品。晓光的《黛水之缘》的不足,我以为不仅在题材上多有雷同的,艺术手法也有与自己雷同的。自己和自己雷同,说明他的艺术视野还不够宽阔。特别是诗外宽广的天地,正等待着晓光去探索跋涉,自然我们也等待着诗人在诗艺上的新的突破。
2009年5月8日夜写于昆明金安湖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