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手法:他用得了,你用不了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nm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PPO手机上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产品只有两款,却很快在行内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还是归功于OPPO的MP3和步步高品牌的沉淀和积累。
  
  市场操作手法
  
  预热市场
  OPPO手机的市场预热两年前就开始了。2006年年初,OPPO计划上手机的项目,步步高的渠道代理商以及工厂人员就在为上市做准备和宣传了,直到2007年5月,OPPO才正式确定在2007年年底上马手机项目。
  确定上市时间后,OPPO的市场预热才从口头宣传转向实质性的动作:专职人员的市场跟踪拜访、市场运作和终端销售的培训、成功品牌的学习和交流、空中广告的投放、地面终端的形象投入,系列动作全面展开,令步步高的代理商大为振奋,特别是经销步步高手机获得了回报的经销商。
  
  选择代理商
  OPPO手机没有任何招商工作,就把全国各省市的一级代理商敲定下来了,这和其他新晋国产品牌手机完全不同。
  其实这对步步高体系来说根本就不足为奇。步步高体系里不缺乏有能力、有实力的代理商,OPPO手机自然不需要向外界招纳新丁。
  在代理商的遴选上,OPPO手机没有完全延用步步高产品的代理商,而是定下了两个标准:
  1.代理商老板的经营思路和理念要好,要有投资做品牌的长远心态,不要抱任何投机的幻想,更不能有任何等靠要的心理,要能和厂家品牌绑为一体;
  2.原来步步高的代理商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做OPPO手机代理商。连步步高手机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好OPPO手机?
  在这样的标准下,步步高的代理商近30%没有被选上。没被选上的区域由工厂指定新的代理商,他们多为步步高的供应商、经营步步高业绩非常不错的二级代理商以及步步高工厂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
  
  渠道的操作模式
  OPPO手机和步步高手机明文规定,任何做步步高手机的二级代理商都不准做OPPO手机的二级代理商,否则,将直接取消其中一个品牌的二级代理权。这是为了保护步步高手机的渠道,也为了确保二级代理商不分散精力,
  另外,OPPO手机对渠道操作还做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1.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必须直供,不得采取其他中间环节操作;
  2.鼓励各省代采取区域范围内直供模式,尽量不要走二级代理商模式;
  3.省级售后服务中心统一由OPPO手机工厂建设和管理,省代要自己做售后服务,必须经过工厂的考核,方可独立操盘;
  4.各省代必须在每个二级城市设立自己的销售办事处,跟踪和协助当地经销商的市场开展和产品销售工作,以及售后服务的协调和解决;
  5.对终端经销商的销售政策必须为全保的政策,确保经销商最低风险,让经销商能够放心大胆地经销OPPO手机。
  
  配置和考核省代
  1.OPPO手机省代的总经理必须不是老板本人,总经理由省代老板另行物色或者由工厂推荐,而且这个人选必须经过OPPO工厂总经理的亲自考核方可上任;
  2.省代销售公司至少要有1名以上专职的销售培训专员,他必须通过工厂的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
  3.为了最大限度激励省代的总经理,培养优秀的销售管理人才,OPPO工厂要求各省代拿出至少10%以上的管理股份给省代总经理,意在留住优秀的销售管理人才,为OPPO手机的发展积累核心干将。
  对于OPPO手机工厂的要求,各省代严格执行,大部分区域(特别是步步高手机业绩不错的区域)做出了更大的投入,有的省代在其管辖范围的二级城市都设立了一个专职的培训专员,大一点的二级城市设立多个培训专员;有的省代为了把市场做得更细,设立了几个分公司,拿出40%的股份激励销售队伍。
  
  人海战术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终端客户,OPPO手机销售人员的拜访频率多为一天一次,覆盖所有的手机经销商客户,一个县城至少有两个以上的销售人员,有的甚至达到5、6个。
  以福建为例,福州的OPPO手机销售人员达到26个,泉州地区达到30几个,代理商特别租了两部中巴车,供销售人员外出拜访客户、做宣传活动。
  如此庞大的人力投入,即使每个人每天销售一部手机,销量也不容小视。如此庞大的队伍做活动宣传,即使NOKIA也无法比拟,怎么叫那些零售客户不动心?
  
  不惜血本对市场终端进行形象投入
  OPPO手机柜台的造价是其他品牌手机柜台的2-3倍,达到近2000多元/节。而零售客户想要获得这个柜台也不是很难,只要首次向OPPO手机提6-7台货(2个型号)就可以得到两节柜台的投入支持了,也即花不到10000元人民币,就可获得专柜支持了。
  如果一个柜台每天销售两台OPPO手机,每台的毛利400元左右,十几天下来就把投入的10000元全部收回来了。OPPO手机承诺全保价格,而且手机一上柜,销售队伍就跟进了,上柜之后不卖都不可能。
  
  代理商良好的心态和理念
  上面谈到的动作和投入,几乎都是靠OPPO的省代独立完成的。他们为什么那么卖命?信心来自步步高时代的积累。而且,有的省代原来仅是步步高的二代、供应商或者高层管理者,他们更是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做起市场来身先士卒。在步步高10年的品牌理念和文化的熏陶下,眼前的得失是做长远品牌的最基本投资,和别人认为的花血本做买卖完全两码事。
  
  工厂要做的最简单
  有如此优秀的渠道资源,OPPO手机工厂只要生产好产品,每个时段推动代理商就可以了。所以,OPPO手机在工厂销售团队的投入上并不大,市场推广团队不到40人,90%以上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这支销售团队的任务是把工厂的理念和思路传达给代理商,为工厂培养有市场基础的企划人才,为将来的营销企划做准备。
  
  别人无法模仿
  
  OPPO的运作手法其实很简单,跟其他多数品牌采用的策略一样。最大的不同就是,OPPO手机的想法更简单,执行更彻底,代理商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只有向前冲的念头。
  很多国内其他品牌学习OPPO的手法做家电、做MP3、做手机,最终成功的几率很小,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
  
  1.OPPO更注重做品牌,讲究长远的效益;而其他国产品牌的投机心理重,在乎短期利益。做品牌,需要长时间的耕耘,不仅要求很好的品牌思路,而且还必须有很雄厚的实力。
  大多数企业在这个槛面前止步,最终选择了投机,用低廉的成本,牺牲品质和品牌,在这个行业赚“快钱”,这也符合大部分人的投资心态。
  
  2.人才,特别是拥有同样信念和精神的团队。OPPO手机的团队,完全归功于步步高,或者说直接取自步步高。寻找优秀的人才并不难,要建立一支同样信念和精神的优秀人才团队就太难了,这不是依靠金钱、挖人等手段就可以建立的,企业必须结合自己的文化和环境,用很长的时间,慢慢熏陶培养。很多企业和老板哪有这个耐心和定力?
  
  3.心有余,力不足,没有如此忠诚的代理商团队。
  有的OPPO手机代理商放言,做好了2007年亏损400万元的准备,其他品牌谁能拥有这样的代理商队伍?很多企业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被客户理解,有的客户甚至唱反调,厂商之间相互猜忌,什么心态都有,唯独缺少信任,厂商无法有效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的企业用不了OPPO的手法,最终只得采取另外的品牌建立手法,或者直接放弃品牌做大路货。这就是其他企业学习不了OPPO手法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编辑 王 晨
其他文献
手机出问题往往在销售最好的时候。那时市场反馈的信息都是好的,你决定加大订单量,市场却发生剧变,明星产品不好卖了。几轮下来,你的库存就变大了。  上市仨月就火了,OPPO手机果然让土、洋品牌都大跌眼镜。放下产品不说,OPPO手机的市场和渠道操作手法,确实是大家连想都没想过的。  但是眼下的手机行业杀得一片红海,撕开一个裂口或许容易,想真的站稳脚跟,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产品根基不牢    打不好
期刊
经济景气时,积累财富,快速发展;经济衰退时,把握时机,危中求机,以低价并购竞争对手;经济开始复苏时,你才有更多的资源再次发力,成为经济衰退中的乱世英雄。  作者介绍:  John Asher约翰·亚瑟  ASHR亚瑟销售策略中心董事长兼CEO  美国纽约CEO俱乐部特聘专家  中国第六届人力资源峰会特聘国外专家  中国经销商大会特聘国外专家  约翰·亚瑟先生,毕业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和美国海军学
期刊
山雨欲来风满楼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对企业最大的影响在成本。  生产原料成本上升。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PPI(生产价格指数)开始一路狂飙,居高不下,甚至在今年8月份创下10.1的新高。多数消费品企业原料成本上升了30%左右。  劳动力成本上升。最低收入限定,劳动合同及社会保险制度的严格施行,各生产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平均增长7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上升了一倍。  物流、包装、耗材成本
期刊
“万丈高楼平地起”,终端导购站在最前沿。发生在某建材市场内的“室内情景剧”,正告诉我们如何成功于终端销售的最后一米。    第一集:一单生意的两场心理战    案例    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带着母亲来买砖,两个人在展厅里一边走一边看,这时儿子接了一个电话,老太太一个人在一款“晶花芙蓉”产品前停住了很长时间。于是导购员走上去。  导购:“大妈,您非常喜欢这一款,是吗?”  老太太:“是的,就是太
期刊
在度过最初的失措时刻后,各家乳企已经开始思考如何重新起跑。但是,在新一轮竞跑中,乳品企业必须“补考”被行业同时忽略的三门必选课:渠道、价格和服务。  在这个最漫长的9月结束之后,除了让消费者彻底失望的三鹿之外,不管是存在问题的乳企还是幸免的乳企,不管是大品牌还是中小品牌,似乎一夜之间,都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在度过最初的失措时刻后,各家乳企已经开始思考如何重新快速起跑。  但是,要想从此次危
期刊
市场总监害怕秋后算账,不敢轻易对推广活动做出明确的销量承诺,加上老板看到的是强调推广的“忽悠作用”但缺乏学术的“精致严谨”,老板难免“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敢贸然。    前些天,一家药企的市场总监对笔者大倒苦水:我提出了学术推广方案,可老总讨论时频频点头,会后却顾虑重重,思来想去就是不签字,很是烦恼。  这种现象在中小药企当中尤其普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    老板为何迟迟不拍板?    
期刊
“送货要及时,换货要随时”,B、C类超市和二批商的越来越苛刻的新要求,都逼迫经销商要改变现行的供货方式。    现行操作模式的弊端    近年来,B、C类超市在乡镇市场快速兴起,原先的D类店渐渐失去了作用,经销商的直供利润被盘剥。同时,物价快速上涨的大环境,更导致经销商利润锐减。  为了降低成本,有的经销商不得已拉长送货周期,新问题立即出现:自己的核心客户渐渐地被对手挖走,自己下货量锐减,员工怨声
期刊
2008年10月25日,由中国民生银行主办、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承办、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协办的“留学生就业与创业系列论坛”全球巡展首发站在英国伦敦及曼彻斯特两地隆重举行。  此次,中国民生银行不仅远渡重洋,为广大海外留学生带来了专门为其量身打造的内容丰富、贴心周到的金融“礼物”——留学生双币主题信用卡,还首次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了广大留学生朋友的回国就业和创业问题,力求能够在留学生热切关注的就
期刊
啤酒销量“滞涨”,除了天气、竞争、消费趋淡等客观原因之外,营销经理人还应该多问问几个问题。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对啤酒行业来说也是如此。  虽然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前三把交椅花落谁家已基本确定,但区域间互相攻伐的激烈程度却丝毫没有减弱,依然刀光剑影。  今年啤酒生产资料大幅降价,加上终端价格去年已基本完成提升,所以大部分啤酒品牌都赚到了钱。但相比之下,市场销量却不见增长,
期刊
谈判的最后临门一脚,就是应该在客户兴趣最高峰点上,顺着客户的谈话,承上启下地提出签单要求。并注意签单时不慌不乱、不多话、不画蛇添足。  本来和客户谈得非常好,关系也很融洽;谈判中途客户也非常有兴趣,显示出一定的购买需求。  但为什么签单的最后关头却失败了呢?    错失客户需求最旺的良机    一般而言,客户的购买需求和兴趣会有一个最高峰点(值),如果过了这个峰值,需求就会下降。  如何抓住这个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