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的“野路子”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瞄准方向,“炒”就炒最热的
  
  有些人说,我也想赚快钱,可是产品出来了,还是销不动,或者没钱赚。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就是你缺乏方向感。一般而言,赚快钱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向:
  1.擦边球。
  借知名品牌的影响,以相似、包含或含沙射影的方式来模仿跟随。从以前武侠小说的全庸,到化妆品行业的香港高露洁、香港宝洁,再到上海出的资生堂雅姿等等,打的都是擦边球。
  2.广告跟随。
  借目前电视广告最凶猛的产品,利用广告相似、产品一致性进行跟随。比如,蚁力神广告特别凶猛,于是有人就出了一个“谁用谁知道”的品牌,用赵本山的替身戴个帽子,包装上也是一群大蚂蚁,品牌、广告语一致,结果卖得热火朝天。
  3.跨行业抢注。
  当年“婷美”内衣非常火爆,娇兰就抢注了一个“婷美”化妆品,借用婷美的广告迅速占领市场。目前婷美内衣表现一般,可婷美化妆品一年却能销售一两个亿。与此类似,梦特娇化妆品、鄂鱼化妆品等等,都是这种跨行业抢注的例子。
  4.为产品创新。
  一般是将国外的现成产品率先引入国内,引导潮流。比如化妆品行业中出现的用装木糖醇的瓶装面膜;新出现的洗面盐等等,都是产品创新。但这种方式未知性较大,风险较高。
  
  轻装前进,别被“专业”累死
  
  有些跟随型企业,在跟踪市场热点时喜欢系列化与复杂化,美其名曰“比对手更专业”,结果往往是产品出来一大堆,好卖的不过一两个,成本升高,利润摊薄,也就失去了高利润、赚快钱的目的。
  笔者的朋友想跟随一个广告打得很凶的药品品牌来做化妆品,产品出了100多个,包括功能性化妆品、洗液、护肤品等众多品类,结果一年算下来,包材、原料成本占了大头,辛苦一年也没赚到钱。这就是跟随不得法的典型教材。
  任何品牌都有优势与劣势,跟随的重点是抓住其优势加以跟随,而不是全而模仿。借用药品品牌,你就专做功能性化妆品;借用国际品牌,你就跟随他最强的那个领域。跟随产品,不是强调专业,以简单的产品切入,得到认可后再增加产品结构,方是上上之选。
  
  跟什么人,定什么价
  
  零售价低点,给客户的利润空间高点,然后强力推动。价格定位就是这么简单吗?这种做法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你忽略了实际的市场竞争特点。
  笔者以为,在确定价格之前,必须分产品、分阶段、分市场特点加以综合分析,才不会误入歧途。
  对于只有我们可以模仿、别人很难轻易复制的产品,可以保持价格定位的一致性,结合被模仿对象的价格档次,根据消费者需求,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在同一档次的范围内,界定产品价格策略比较容易,并保持一段时间内的稳定。
  当然,产品的价格档次绝不能与被跟随产品相差太远。广州的一家企业模仿资生堂的产品,也挂靠了一家资生堂(香港)公司的招牌,将农村作为目标市场,价格定位低端,结果消费者普遍怀疑是假货,市场全面失败。
  而对于除了自己、别人也能模仿的产品,则必须引入竞争定价的理念,分阶段界定产品价格:上市初期相对高价,保持利润;有人跟进后,迅速降低价格,保持优势;待价格探底时,果断淘汰。
  
  想做婊子,就别立牌坊
  
  许多厂家跟随时,往往自相矛盾:一边希望赚快钱,一边又受新的市场理论束缚,要做好终端运作,做好区域保护等等,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最后吃力不讨好。
  对于以跟随入市、希望建立自有品牌的人来说,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对于只想赚钱、无力建立品牌的人来说,这就是作茧自缚。
  有个朋友跟随了一个品牌,市场运作完全按照品牌建设方向执行,什么区域保护,终端促销,广告宣传都上了,就在即将获得收益的时候,一纸侵权官司来了,结果赔钱赚吆喝,什么都没得到。
  一般而言,跟随产品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在有限的时间内卖给最多的人,是我们的策略。所以,哪些渠道的销售范围最广,是考虑的重点。如果能对被跟随产品进行渠道跟随,挤入同一渠道,也是不错的选择。
  
  跟一跟,停一停
  
  第一个原则,打了就跑。
  对于面临产品被复制或产权有纠纷的人来说,赚快钱的最大忌讳就是抓住不放。古人的教诲说得好,“该撒手时且撒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好卖产品的跟随者绝对不只你一个,稍微有点起色,立即会产生更多的跟随者。当价格露底、无利可图时,就要学会舍弃,寻找新的增长点。
  第二个原则,放大优势建立品牌。
  快速跟随发展,能不能既赚钱又建立品牌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众多跟随型产品当中,找到市场反映良好,又不会产生产权纠纷的加以强化,继而建立规范运营的体系与服务架构来建立品牌。前面提到的婷美就是如此。
  以上关于赚快钱的点滴思考,是市场不成熟时的无奈之举,也是快速积累财富的有效手段之一。真诚希望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少,也惟有如此,中国的品牌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其他文献
据说在沃尔玛眼里,零售商、供应商分为三种。  零售商方面:第一种零售商是自己拥有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可以引导消费时尚。它的管理结构非常完善,可以预见整个市场的趋势,下单非常准,这种零售商“具有成熟度”。  第二种零售商有一部分的设计能力,对市场也有某种程度的预测能力,也有补货能力。什么叫补货能力?零售店里的产品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应季品,只销售一段时间,卖完后就不再进货;另一种是常销品,即未来6个月
期刊
折扣是厂家渠道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否则“这个箩筐一定会被撑破”。  折扣常被厂家的销售人员滥用,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经销商对厂家的某些政策和行为不满,不停地和厂家销售代表争吵,甚至投诉。销售代表和经理为了息事宁人,就会给经销商打个折扣,如做个“假招标”,享受点价格折扣。  经销商拿到实惠后,往往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长此以往,厂家的销售代表在经销商心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这种折扣比商
期刊
“戏曲时代”的消亡    体验经济时代的名著《娱乐至上》里说,“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在电影院里寻找身临其境和娱乐的感觉了。”  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为什么在电影院里能寻找到娱乐的感觉?  电影、电视的兴起和传统戏曲的衰落,实际上是同一回事,都代表着顾客消费行为的深刻改变。中国传统戏曲的最大特征是,它们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性,用很简单的道具和动作,构成真实的生活场景。观众看戏,需要运用想象来完成对故事
期刊
二级口岸的地理位置是其劣势,但生意的好坏并不仅仅靠地理位置就可以完全决定。天时与人和,有时能放大二级口岸的商机和功能。    选址误区    创业开店,一定要在商圈条件最好的口岸(店址),这是很多人选址的一个基本指导思路。于是很多人把大量时间_花在了搜寻黄金铺面上,只要有机会,就生起一股“不惜代价拿下”的冲动。  从基本的生意经来看,这无可厚非——口岸决定人流量,人流量决定进店率,进店率很大程度上
期刊
不要轻易相信盟主所编撰的品牌背景和辉煌的案例,去看看他们已有门店在门对门阵势下的表现,那才叫真功夫。    连门都在打架!    近几年,糕饼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无论是全国性品牌好利来,还是众多成长中的区域性品牌,部在马不停蹄地开店,有点儿像苏宁和国美扩张时的速度。  于是,一条街上聚集了众多糕饼店,难免出现门对门竞争,甚至总体供应能力已经远远数倍于购买需求。我们通常把糕饼店密度过大的小区域称
期刊
短线产品的优势是快速、灵活,少了长线产品前期市场的预热期、成长期,强调的是一步到位。因此特别要求目的极其明确,产品特点鲜明,快速引起市场反应。  有些企业都不知道这个产品的目的是做什么的,就匆匆上阵,最后没有杀伤力,空忙一场。  那么操作短线产品一般都为了什么呢?    满足特殊性需求,快进快出    这些需求可能是地域性的,也可能是某个特殊群体的,或是来个特殊时期的需求。  这是中小企业最容易犯
期刊
短线操作是恶是善    在营销里,所谓短线运作,是指不顾忌或少顾忌运作方式对品牌声誉及品牌定位的破坏,注重短期利益的经营行为。  或许会有专业人士说这种操作方式小好,但在中国现阶段的大众消费品市场,短线运作显示出了巨大的营销力,使底子薄的企业迅速完成原始积累,诞生出一批足以抗衡跨国公司的本土品牌。  要知道,操作得当,短线一样可以变长线。关键是如何把握尺度,短线过后如何转变。转得好,企业成功;转不
期刊
[编者按]从发达国家的零售发展过程看,卖场表现在零售营销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色彩则是卖场表现的关键要素之一。色彩可以有效帮助店铺形成自己的“个性”,甚至能改变顾客对商品价值的看法,在无形中促进销售。  但是,运用好色彩,仅靠几名企划人员根本难以贯彻下去。它需要各部门的普遍掌握才能完成。  本系列将由浅入深地介绍色彩应用之道。近期系列内容将包含:顾客的色彩心理感觉与卖场设计、顾客的色彩嗜好与
期刊
对长短线产品分不清楚,也不想分清楚    这是一种目光非常短浅的认识。消费者可队不知道什么是短线产品,甚至经销商也可能不知道,但厂家必须有清晰的判别和决策,因为长短线产品担负着不同的使命。  长线产品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基础,担负着品牌维护及现金流运转,销售量大而利润低,如乳制品企业的纯牛奶和酸牛奶,果汁企业的橙汁等等。而短线产品是长线产品的补充,以短期内获利为目的。  一者的经营策略也截然小同。长线
期刊
短线产品之所以有一刀见血的杀伤力,除了有足够鲜明的产品特点、快速引起市场反应之外,还要有快速的市场行动,快得让对手来不及反应就刀落血起。    快刀才能伤人    朋友曾说起,某某以前很穷,就是在“非典”期间做生意发了财。我笑笑。的确,最能说明“短线产品赚热钱”的事例,莫过于已经远去的“非典”了。但也有人在非典中一败涂地。有个朋友在“非典”热潮中到处找人生产“口罩”,到了5月份,口罩终于到位了,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