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从多层次多方面提出对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地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和能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地理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新教材从多层次多方面分类提出对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突出要求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地理教师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和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引进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改变了以往教材知识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现象。在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中案例的内容,理解各个案例所要描述的具体地理事物、说明的问题、表达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看案例开始,充分发挥对案件内容进行联想、延伸分析的能力。例如教学《洋流》一节时,教师创设洋流与航海的相关情景来启迪学生的思维:(1)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2)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3)请指图讲解: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景,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景的现实性,而且考虑到了情景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强化地图教学。地图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最突出特点,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有地理学,也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地理教师要经常运用地图进行讲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填充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2.注重地理图表应用。地理图表多种多样,它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地理数字、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工农业生产指标等,使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简明化。通过对地理图表的绘制、分析、比较、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更深刻地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实质。
3.地理逻辑的应用。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从整体上反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整个地球各大洲、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是不同规模的地理环境。而地理环境特征总是与组成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揭示现象,总结规律,深入理解各要素的内在联系。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起着重要作用。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地理学中有较多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和规律以及运动复杂的宏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较直观形象地观察认识地理现象,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的途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加深了对地理教材内容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强化了地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从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来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教的作用逐渐减小,越来越多地依靠学生的独立性。例如教学《工业区位条件》一课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工业园区的发展,以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的条件及对本地工业园区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区位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变化,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提倡在理解、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运用它们与其它学科一道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太繁忙的交通?”等问题,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新课标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突出形象化和直观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熟悉地理,喜欢地理和探索地理的第一阵地。
【关键词】地理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新教材从多层次多方面分类提出对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突出要求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地理教师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和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引进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改变了以往教材知识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现象。在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中案例的内容,理解各个案例所要描述的具体地理事物、说明的问题、表达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看案例开始,充分发挥对案件内容进行联想、延伸分析的能力。例如教学《洋流》一节时,教师创设洋流与航海的相关情景来启迪学生的思维:(1)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2)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3)请指图讲解: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景,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景的现实性,而且考虑到了情景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强化地图教学。地图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最突出特点,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有地理学,也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地理教师要经常运用地图进行讲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填充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2.注重地理图表应用。地理图表多种多样,它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地理数字、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工农业生产指标等,使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简明化。通过对地理图表的绘制、分析、比较、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更深刻地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实质。
3.地理逻辑的应用。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从整体上反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整个地球各大洲、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是不同规模的地理环境。而地理环境特征总是与组成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揭示现象,总结规律,深入理解各要素的内在联系。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起着重要作用。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地理学中有较多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和规律以及运动复杂的宏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较直观形象地观察认识地理现象,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的途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加深了对地理教材内容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强化了地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从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来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教的作用逐渐减小,越来越多地依靠学生的独立性。例如教学《工业区位条件》一课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工业园区的发展,以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的条件及对本地工业园区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区位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变化,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提倡在理解、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运用它们与其它学科一道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太繁忙的交通?”等问题,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新课标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突出形象化和直观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熟悉地理,喜欢地理和探索地理的第一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