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有效教学的基本路径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LE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效率,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优化课堂教学,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同时,要设计学生喜欢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古诗词,最终促进目标的达成。针对此,本文就结合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布置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背景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解,而对于学生是否理解、掌握并不太关注,尤其是对故事的内容,认为只要听老师讲了,再参照翻译多读、多背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古诗词语言凝练而富有内涵,要让学生真正读懂,理解其内涵,还得多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去读,在读中体会。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在课堂中问“马致远是谁?如何理解断肠人在天涯?”结果很少学生能回答。由此可见,要让学生学好古诗词,背景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可课前安排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正如上文所述的《天净沙·秋思》,一是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简介,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人生经历,从而为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奠定基础;二是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如《陋室铭》,刘禹锡当时为何会写下该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何在,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想告诉我们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若不了解写作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了。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相应的资料,也可让学生根据任务而查找相应的资料。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背景后,学生对诗词有了一定的认知,此时应注重以情境来引入,再布置朗读任务。就情境而言,可根据具体的诗词内容选择并应用。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用音乐来引入,让学生跟着哼唱,学生也较为感兴趣。又如《迢迢牵牛星》可通过讲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引入;再如《蝉》(虞世南)《孤雁》(杜甫)《鹧鸪》(郑谷)等诗词的教学中,也可通过图片呈现这些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在该环节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对诗词学习产生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不仅要多留时间让学生读,而且要注重在方式方法上多一些创新。如配乐读,上述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可用这种方法:如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读……总之,读的方式不能单一。在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进行翻译。虽然学生可能会说得不够准确,但只要学生愿意去说,能尝试去做就是好事。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探究中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变讲为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古诗词教学不宜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古诗词的内涵较为丰富,语言凝练,单纯地由教师讲解,其意蕴就容易消失,学生无法体会字面意义之下所隐藏的深刻含义。如《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作者被知县逼迫三次搬家,但依然悠然自得,“苔痕”一句意思是:“我虽然被迫搬家,但你看,这里的草不也长得很好吗?”“谈笑”一句,意思是:“我交往的都是一些有学问的人,哪里像你们这些无学之辈。”那么,对于这些“言下之意”,若讲授,学生难以体
  会,若让学生多交流,则可丰富学生的体验,体会刘禹锡当时内心的想法。
  在故事的教学中,要注重多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而要让交流更为有效,则须要借助活动、问题、任务等多种方式进行。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通过读而知道了什么,学生很快就会知道,作者是早出晚归,这是劳作的时间;“带月”、“归”说明了什么?一是时间晚,二是劳作的辛苦;但“归”的过程中有“月”作伴,看来作者是惬意的,其心情是愉快的。那么,作者为何会累而觉得快乐呢?这就得联系作者的简介,结合“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去体会。
  四、优化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要懂其内容,知道诗词所讲的是什么,还得多加练习,让学生能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课堂探究后,接下来需要练习,但练习不能只是布置一些抄写和背诵任务,而要结合學生的实际,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先说背诵,不能单纯的机械背诵,可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和对抗,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不定期举行班级间的比赛,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古诗词;再说对内容的理解,除了基本的翻译,对字、词、句的理解外,还要引入一些和作者、诗歌相关的文章来引导学生阅读,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詞;对于作品的思想,则可采用写读后感,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
  要让学生更好地学好古诗词,须紧扣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堂,在课前先引导学生去了解古诗词的背景,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以活动、问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并辅以学生喜欢的练习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这样方可更好地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13176)
其他文献
“整合民族自然、文化风光,引领学生撰写原生态作文”理念,是将本民族的优美自然风光、独特民族文化(民族工艺、民族舞蹈、民间美食、民族服饰、民间歌谣等)引入课堂,让中学生对乡土资源有了解,丰富生活感悟,拓展写作素材渠道,进而撰写相关内容的习作,让家乡优美自然风光、民族特色文化内容深入脑海,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进而撰写类似习作,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民族个性化人才。  一、将自然风光引进课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阅读能力的锻炼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语文阅读教学开展分析和阐述,希望可以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提升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详略得当是突出文章中心的重要保障。想要使初中生在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我们必须熟悉文题、文体、文章结构以及文章内容,并据此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我本着鼓励多元解读,展现独特思维的观念,努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时我也在个性化阅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视频、图片辅料助推文本深读  《苏州园林》
<正> A single-mode laser with coupling between additive and multiplicative noise terms is investigated when themultiplicative noise and the coupling between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