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zhedetian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一切先进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创新,而那些慢慢消亡的事物大都是因为缺乏创新精神而没落的,最终成了历史的碎片。当今社会,更是一个充满探索、改革与创新的时代,创新成为一个国家立足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因素,而创新教育则历史性地落在了现代化教育上。我们所说的创新并不是单纯指发明创造,更是学生的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学生勇敢探索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敢于开拓新知识领域的良好学习风气,更是教师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手段。
  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驗,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一个直径五厘米的小圆圈,问六年级的学生,那是什么?学生千篇一律回答是一个圆,没有任何人质疑,因为老师刚讲了圆的概念。反过来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其答案五花八门,鸡蛋、小镜子、圆圆的月亮……为什么会反差这么大呢?
  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学会了找到标准答案的方法,他们的一切答案都是老师设计好了的,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失去了寻找更多答案的创新思维。在现实生活中,不止一个答案的问题不计其数,而探索发现多个答案的行为就是创新。我们的教育者有培养创新精神的能力,也有扼杀创新精神的魔法。当学生回答问题和标准答案不一致时,教师就会认为是知识没掌握好;当学生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就认为学生“爱钻牛角尖儿”,不予理睬;当学生大胆的对老师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看法时,老师就认为这个学生“目无师长”。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还有什么创新可言。所以当务之急是改变这种现状,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成为科学家;让每个学生都坚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对人类作出贡献;让每个学生都明白创造发明不是科学家的专利,也并没有什么可神秘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家牛顿不是在生活中因发现苹果落地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吗?
  第二,掌握青少年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青少年求知欲强,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精力充沛。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条件。在青少年时期,取得成就的事例屡见不鲜。英国科学家牛顿二十岁创立了微积分,二十四岁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二十一岁就取得了第一专利;我国唐代的两位大诗人王维和白居易,前者十七岁写了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者十六岁写了《赋得古原草送别》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只要我们能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
  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欲是成功的基础。根据牛顿、爱迪生从小就有广泛的兴趣,就很容易触类旁通,具有了创新欲就有了创新的动力。由兴趣升华为欲望,成为支配人一生从事创造活动的动力。
  第三,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我国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徐霞客走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分别写出了地理和文学名著《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创新的过程是十分艰难曲折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心的投入,不知疲倦的思索,锲而不舍的努力,去跨越每个障碍,成功之路往往取决于“再坚持一会儿”。
  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根据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研究报告中心研究表明,当代少年儿童有五大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法。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重视对少年儿童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思维是区别于一般的常规思维的培养人才出现的一种思维形式。正如贝尔所说:“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肯定就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教会学生寻求多个答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发散性思维。我们不妨换一种问法,有哪些答案,有哪些意思,就要从某个思考对象出发,将思维指向各个方向,以达到发现事物潜在的本质。当然有些学生的回答可能是离奇古怪的,会出现“气球飞上天是为了捉小鸟”的答案,但这不要紧,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可以把复杂的事物想象得很简单,从中发现新规律,也可以把简单的事物想象的很复杂,从中发现新领域。
  第二,教会学生“假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向思维。提出“假如”,可以破除思维定式,从反面思考问题能够开拓出新的思路。例如,按照常规,火箭应该向天上发射的,如果问一下,火箭朝地下发射又是什么东西呢?事实上这已不是幻想了,而是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钻井火箭如果能把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综合运用,其效果更是无可估量。例如我们在教授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一般情况是学生列错了方程,教师会指出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我们不妨换一种方法,假设所列方程是正确,那么应用题应该如何改,进一步指出根据所列方程你能编一道应用题吗?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有的编出好几道应用题,有的编出的应用题还很有新意。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合理运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必须围绕创新思维进行教育,必须改变目前教育现状中的弊端,全面向素质教育转变。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又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投入多收效微为教者所共识。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学生认认真真地听,老老实实地记,可课后检测结果仍很不理想。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收到了一点成效,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授之以渔,交给古文翻译的方法  授以翻译的方法
期刊
“以生活为核心”已成为培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而情境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成为培智学校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发挥情境教学之优势,取得最佳学习成效,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
期刊
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提出了“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领。”的理念。作为班主任就是要做好跟同学们之间的沟通、服务和引领工作。  很多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对待班级管理已经很尽心尽责了,但是为什么还是管理不好班级呢?其实管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看你做不做,更关键的是看你做得怎么样。放在管理上,就是有效管理和无效管理。  班主
期刊
随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主渠道。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方法,是以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核心,旨在以最佳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教学达到最优化,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分层教学,形成认知结构的正向迁移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科知识结构”,这是因为知识不形成结构,也就不可
期刊
一、苦练基本功、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思考教法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化学知识的教学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指导好学生实验操作和培养观察能力。化学实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学生基本上都喜好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其体会和感受比教师讲实验、演示实验好许多倍。但在实验中怎
期刊
2012年时我对高一的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来了解高中生学习生物的情况。总共调查了九百多个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科上的课前预习、课堂发言、课堂听课、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之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现在的高中生在学习生物学科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没有明确预习的重要性;注意力不集中、对新课毫无准备下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依赖性大、主动性差、缺少自主动
期刊
一、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集中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注意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幼儿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如综合主题活动“帮助小白兔”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帮助小盲兔,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同时,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一开始,教师组织幼儿进入事先精心布置的场地中,使他们置身于“森林小动物住宅区”,产生身
期刊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儿童所面对的社会生活空间日益扩大,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社会价值观念也日益复杂,而现代幼儿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低,原因是: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不少父母把所有的爱都集中到孩子身上,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有的父母过分偏重智育,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的父母怕孩子被同伴欺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小朋友玩,一遇到孩子与同伴间出现问题,就急于出面解决,忽
期刊
一、创设环境的概念及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我园非常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把美育渗透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对园内环境进行统筹安排,精心设计、艺术布置,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情感色彩,具有艺术气息的大环境。我园的每个地方都尽量做到和谐优美,给孩子以美的艺术熏陶,让幼儿融入其中,每天都能欣赏、体会,处处感到心旷神怡、心境愉
期刊
数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抽象化,这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要理解整数的概念有一定的困难。在小学,整数的概念的教学是几个阶段逐步完成的,每个阶段的要求都包括三个方面的的内容。一是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二是认识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三是知道数位的意义,会 读数、写数,达到熟练的程度。  由于小学生理解和数学知识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