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流动的民族文化传承展示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主要介绍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动态展演民族服装服饰、牧民日常生活场景、翁牛特蒙古族刺绣现场技艺展示等蒙古族服装及生活习俗的过程,并探析其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 传承 意义
  一、展演背景
  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部落生活习俗的不同造就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更好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与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协同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在机场民族蒙古包展示区联合开展“传统服饰与现代生活——蒙古族服饰展演”活动。
  二、展演内容
  此次展演的内容包括:牧民日常生活场景、马头琴独奏、翁牛特蒙古族刺绣现场技艺展示、沙嘎游戏、熬奶茶以及奶食品的摆放,旨在以综合动态展演的方式将蒙古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历史等民俗全方位地展现给四面八方的游客。让他们直观感受和了解蒙古族服饰之美,近距离体验牧民在蒙古包里的场景,了解蒙古族人的日常生活,感受蒙古族民族文化,并将美好的体验带到世界各地。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汉时期就以穹庐、毡包等名称见于史籍。蒙古包呈圆形,具有冬暖夏涼、抗风抗震、拆卸容易、轻捷便携等优点,适合北方气候和游牧生活。蒙古包的基本结构由架木、苫毡、鬃绳组成。架木结构包括:陶脑——圆拱形天窗;哈那——网状围墙;乌尼——连接陶脑和哈那的辐射状细木杆;乌德——蒙古包门。蒙古包的架木不用任何铁件。苫毡由盖毡、顶毡、围毡外罩、毡门头等组成,头顶覆盖陶脑的盖毡叫“乌日和”,拉开时通风采光,遮蔽时挡风避雨。鬃绳用来联结、围捆、加固蒙古包的木架和苫毡。
  悠扬的马头琴声引得游客们流连驻足。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特别适宜演奏悠长辽阔的旋律和为长调民歌伴奏,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间艺人和牧民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族粗犷豪放的草原风格。
  展示活动还邀请了翁牛特刺绣非遗传承人阿拉坦琪琪格进行现场刺绣演示。绣娘一针一线里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游客们有模有样的学习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情感与交流。翁牛特刺绣的特点是缝纫在完成的服装服饰及鞋帽上,每幅画都有特定含义。“芒努格”是清朝时期布格尔公主嫁到翁牛特部落后,将特殊的宫廷丝绣与本部落传统的刺绣手法相结合的刺绣技艺,其绘制完整的、花叶繁茂的图案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预示着家庭幸福美满、老人长寿、子女健康成长的吉祥寓意。
  几位美丽的蒙古族姑娘正围坐在地毯上玩沙嘎游戏。沙嘎游戏中用到的多为羊的连接后蹄和小腿之间游离状的踝骨,并将踝骨的四个面分别用马、绵羊、山羊、骆驼命名。沙嘎的宽凸面为绵羊,宽凹为山羊,立平面为马,立凹面则是骆驼。沙嘎游戏种类主要有对击射击、抛物搂沙嘎、猜沙嘎数、沙嘎逐鹿、丢沙嘎等多种玩法。沙嘎游戏简便易懂,通俗易学,老少皆宜,有益于儿童娱乐游戏、智力开发,有益于成人手眼协调、增进友谊,可为节庆增添欢乐气氛,其工艺品赏心悦目、民族特色浓郁。
  蒙古包正中央的桌子上摆放的丰盛的奶食品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蒙古族人视白色为纯洁的象征,被称为“查干伊得”的奶食品要更加圣洁尊贵,所以食用的顺序也是先白后红。摆放奶食品盘要有一定的技巧,先将方形的炸果子等面食放在底层,然后依次将奶豆腐、奶皮、黄油、糖果、红枣等摆放成一定的造型,使之整体色泽鲜明、整洁丰厚,象征着牧民们富裕的生活蒸蒸日上。
  三、展演的意义
  担任展演模特的学生热情洋溢,举止端庄大方,力争将最好的姿态展现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文化传承,得到了过往旅客的一致好评,纷纷上前与模特们合影留念,记录下难忘的瞬间。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此次三家单位联合展演,各方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互鉴互学,为巩固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拓展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体育、艺术专项课题“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本科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传承与开发”(课题编号:NGHYS201851)的成果。
  (作者简介:刘永平,男,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刘丽梅,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责任编辑 徐文)
其他文献
摘要:《故里杂记·榆树》是汪曾祺写于1981年初,收在1985年《晚饭花集》中的作品 。小说主要塑造了一位孤苦寂寞的老年妇女侉奶奶的形象。作品不仅呈现出淳朴的民俗生活,还隐含着对劳苦人民生活的赞美与同情。  关键词:汪曾祺 侉奶奶 民俗  民俗作为历史的积淀产物,有其传承性、稳定性和民族性。当作家把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民俗现象融入作品时,民俗的民族性、地域性就直接加强了文学作品的民族意识。汪曾祺可以说
期刊
仰望嘉兴思浩瀚,红船焕彩掩青荷。  南湖浪涌连天啸,北斗光明遍野歌。  九秩华章同日月,百年盛世共山河。  一如初見钟情地,举酒豪斟两颊酡。
期刊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研究,探寻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非遗文化有效传播的新模式。依据大数据海量数据、多维度视角和完整性等特征,借助PC网络平台、移动智能设备、社交网络等的支持,提出在大数据背景下苏州非遗文化应建立有效的大数据信息收集平台,提升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江苏非遗文创产品转化效率,打造大数据支持的苏州非遗文化多维体验服务系统,从而建立苏州地区非遗文化发展的全新视角。  关
期刊
摘要: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当代中国民间舞对民间的体验、认知、思考、保存及传承太少,这就需要我们重回民间,重新认识它,了解它,把握它,知道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本我。重回民间不等于文化回归和复旧,而是“反思的均衡”。知识学科要走进当代中国民间舞的研究和实践中,只有与中国固有的乡土语境和知识承接,才能将中国民间舞发展得更好,并获得自己的学术和艺术立场。  关键词:民间舞 民间 反思  《身份、模态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加速提档升级现有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积極申办和自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标志”作为一项体育赛事整体形象的重要一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关键词:体育赛事 标志 设计  标志作为一项体育赛事整体形象的重要一环,将会应用到赛事的各项宣传、物料运用等工作中,成为赛事形象的代表,给球迷留下最直观的印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期刊
摘要:儿童剧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类型,是儿童亲近艺术的早期形式之一。儿童剧一般有非常典型的人物塑造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具有艺术思想和哲理内涵,在为儿童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能让孩子们感受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走进儿童内心的艺术,分析儿童剧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追求,不仅是对这种艺术形态本体特征的聚焦,更是对儿童情感诉求和社会未来的关注。  关键词:儿童剧 内心世界 艺术表现追求  儿童剧是戏剧艺术范畴
期刊
摘要: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方法论一直被用于西方的再现性艺术,但以此理论用于中国艺术研究尚且偏少,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人们应该增加不同文化体下的文化交流,借鉴西方理论研究中国的艺术作品。陈洪绶是中国明末清初人物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的人物画大多是经过夸张变形,追求特殊表现力的形式。本文尝试将图像学的理论用于研究陈洪绶的人物画中,使西方理论在中国画中得以实践。  关键词:图像学 陈洪绶 人物画
期刊
摘要:繁荣群众文艺,关键是要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抓好群众文艺创作生产,既是各级文化馆的一项常规和传统工作,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级群艺馆、文化馆作为繁荣群众文艺的主阵地,要努力创作出更多特色鲜明、接地气、传递正能量、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本文将对湖北省群文创作现状进行探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群众文艺创作 现状 问
期刊
摘要:本文将通过笔者饰演的莆仙戏新编历史剧《林龙江》主角林龙江的二度创作经历和所取得的初步成功,阐述笔者对所饰演角色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舞台实践的心得体会。本文概述林龙江在莆仙地区的特殊文化影响,并从三个层次分析剧作中林龙江形象的发展脉络,即“初始状态”“看破红尘”和“传教授道”。同时,把该角色的扮演与另一出戏的主角扮演做了比较,体现本次角色塑造的自主性和难度,阐述笔者如何利用本剧种传统的表演元素使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的艺术瑰宝,但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现代传媒技术不断渗透,中国戏曲在沉默中淡出大众的视野。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戏曲艺术传播方式的探究,有利于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和继承,实现戏曲艺术的繁荣。  关键词:危机 文化基因 主动接受  半个世纪消失百个剧种,戏曲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地方剧种也已经渐渐淡出舞台。曾经辉煌一时的华阴老腔正逐步走向衰落,沦为婚丧嫁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