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如何避免将数学课变成单纯的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的动起来,对数学产生兴趣、产生感情,既能有所得、达到活动的目的,又能实现活动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教师;孩子;活动;主动;有效性
在教师们的心里认为,有数学活动的课堂不一定是好课堂,但没有数学活动的课堂一定不是好课堂。在经过实践证明之后,重中之重的数学活动,真的让数学“活”了起来?让学生“动”了起来吗?我们的目光究竟该关注数学活动的哪些方面呢?我们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之前,是否应追问以下三个问题:
一、活动越多越好吗?
听过许多各级各类的竞赛课、观摩课、示范课,我们不难发现,为了让学生“活动”起来,过于追求表面热闹,设计了一系列简单化、形式化的数学活动,学生看起来是在进行活动,但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心知肚明。
【课堂现象】
曾听过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课:
1.认识角。
师:在我们生活中,哪里有角?角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拿出了课前准备的小闹钟、剪刀、三角尺等实物,少部分孩子在认真地找角,其他的孩子则有玩小闹钟的,有用剪刀剪东西的,有用三角尺画图的,暂不说存在的安全隐患,试问:孩子们找到角了吗?他们能具体说出角是什么样子吗?)
2.角的组成。
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把你们准备的活动角拿出来,认真观察观察!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出活动角,有的说,有的笑,有的甚至拿着活动角转圈圈。至于角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名称,还得由老师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3.画角。
师:你会画角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会!”)那就请你们动手画一画吧!
(由于孩子们的兴趣还在刚才玩角上,再加上孩子们画图的技能比较弱,很多孩子无从下手,有的甚至画的是剪刀、三角尺。)
4.角的大小。
(教师把两个边虽不一样长、张口却是一样大的角放在一起)
①问:老师手中的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孩子们齐用手指向了边比较长的那个角。)
②又问:用你们的火眼金睛认真观察,到底哪个角大?(孩子们的回答与刚才的答案一点没变。)
③老师这会儿着急了,说:这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把你们的活动角放在一起比一比,看谁的角大?(这时的氛围可谓是达到了高潮,孩子们都争着说自己手中的角大,至于为什么,还是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一节看似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孩子们看起来是参与了、活动了、交流了,却并不意味着孩子们真正动了起来。孩子们不但没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反而将活动搞的一团糟!此活动中,孩子们经历过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所获的知识有多深?效果有多显著?值得我们深思!
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够吗?
现在的数学课经常会出现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为了追求课堂的花俏和完美,进行着“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我们教师顾及不上学生的活动时间是否足够长,空间是否足够大,带着学生急急忙忙地完成一个个活动任务。
【课堂现象】
在一年级《10的认识》一课中,教师为了使孩子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地理解10的组成,展开了老师“精心”所设计的数学活动。
师:喜欢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习袋吗?看看里面有什么?
师:请拿出小圆片,数一数有多少个?(10个)你能把这些圆片分成两份放好吗?活动开始!
(孩子们有把圆片分成5和5的、8和2的、4和6的......正当孩子们专心致志的摆圆片的时候,老师发话了。)
師:停!看看你们和老师摆的一样吗?
(原来,老师也摆了圆片,他把圆片分成了1和9。当孩子们看到老师的摆放之后,立马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全部毁掉,摆出了和老师一模一样的1和9。)
师:还可以怎么摆呢?
(孩子们干脆就坐着不动了,等着看老师是如何的摆法。后面的情况可想而知: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按着顺序又分别摆出了2和8、3和7、4和6,、5和5。接着,课堂上响起了“1和9组成10、2和8组成10……琅琅的声音。)
我们是否应该反问自己:孩子们活动的时间够吗?孩子们的活动任务完成了吗?孩子们的活动目的达到了吗?伴随着老师的一声号令“活动开始”,孩子们马上动了起来,当孩子们的活动仍在继续,甚至有些孩子还没搞明白活动内容是什么的时候,老师的一声“停”,孩子们则恢复原状。就这样,活动继续进行着……看似一帆风顺的数学活动,只不过是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扮演着操作工的角色罢了。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现在的小学生他们缺的是‘经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体验,缺的是‘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体验,缺的是‘并不总是成功’的体验。
三、活动有实效吗?
在新课程实验中,为了使自己的课堂“热闹”“精彩”“彰显个性”,好像不管是谁都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课堂,变换自己的教学形式,用新理念积极充实我们的课堂。有的老师为了体现整节课的活动设计严密,戴着冠冕堂皇的帽子,心安理得地进行着“不着边际”的数学活动。
【课堂现象】
在一次公开课《认识乘法》中,执教者为了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创设了具有吸引力的、贴近生活的情境——“游乐园的一角”。
师:孩子们,这个画面你们熟悉吗?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生1:我去过公园,那里可好玩了!
生2: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动物园,那里有狮子、大象、小猴子,还有大老虎呢!
师:好了,我们别说的太远了!请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什么了吗?和小组内的小伙伴说一说。
组1:‘我发现这里有好多好玩的!’‘我发现图中有小飞机、小火车、大风车。’‘我发现坐小火车的人最多。’
组2:‘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游乐园,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真笨!’‘别吵了,你们都先听我说。’
组3:‘我发现坐小飞机的有15人。’‘我发现坐大风车的有14人。‘‘我发现每个飞机里坐的都是3个人。’
……
十几分钟过去了,孩子们是畅所欲言,老师在肯定中又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每个小组又开始了新的发现、新的交流。
此刻,我们不仅要问:孩子们活动的内容是什么?活动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目的真的达到了吗?”课堂氛围虽然热烈,可活动的性质却似乎改变了。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再实践”,使数学活动在大融合中不断生成、不断完善、不断超越,长此以往,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呈现另一番精彩!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教师;孩子;活动;主动;有效性
在教师们的心里认为,有数学活动的课堂不一定是好课堂,但没有数学活动的课堂一定不是好课堂。在经过实践证明之后,重中之重的数学活动,真的让数学“活”了起来?让学生“动”了起来吗?我们的目光究竟该关注数学活动的哪些方面呢?我们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之前,是否应追问以下三个问题:
一、活动越多越好吗?
听过许多各级各类的竞赛课、观摩课、示范课,我们不难发现,为了让学生“活动”起来,过于追求表面热闹,设计了一系列简单化、形式化的数学活动,学生看起来是在进行活动,但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心知肚明。
【课堂现象】
曾听过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课:
1.认识角。
师:在我们生活中,哪里有角?角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拿出了课前准备的小闹钟、剪刀、三角尺等实物,少部分孩子在认真地找角,其他的孩子则有玩小闹钟的,有用剪刀剪东西的,有用三角尺画图的,暂不说存在的安全隐患,试问:孩子们找到角了吗?他们能具体说出角是什么样子吗?)
2.角的组成。
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把你们准备的活动角拿出来,认真观察观察!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出活动角,有的说,有的笑,有的甚至拿着活动角转圈圈。至于角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名称,还得由老师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3.画角。
师:你会画角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会!”)那就请你们动手画一画吧!
(由于孩子们的兴趣还在刚才玩角上,再加上孩子们画图的技能比较弱,很多孩子无从下手,有的甚至画的是剪刀、三角尺。)
4.角的大小。
(教师把两个边虽不一样长、张口却是一样大的角放在一起)
①问:老师手中的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孩子们齐用手指向了边比较长的那个角。)
②又问:用你们的火眼金睛认真观察,到底哪个角大?(孩子们的回答与刚才的答案一点没变。)
③老师这会儿着急了,说:这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把你们的活动角放在一起比一比,看谁的角大?(这时的氛围可谓是达到了高潮,孩子们都争着说自己手中的角大,至于为什么,还是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一节看似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孩子们看起来是参与了、活动了、交流了,却并不意味着孩子们真正动了起来。孩子们不但没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反而将活动搞的一团糟!此活动中,孩子们经历过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所获的知识有多深?效果有多显著?值得我们深思!
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够吗?
现在的数学课经常会出现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为了追求课堂的花俏和完美,进行着“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我们教师顾及不上学生的活动时间是否足够长,空间是否足够大,带着学生急急忙忙地完成一个个活动任务。
【课堂现象】
在一年级《10的认识》一课中,教师为了使孩子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地理解10的组成,展开了老师“精心”所设计的数学活动。
师:喜欢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习袋吗?看看里面有什么?
师:请拿出小圆片,数一数有多少个?(10个)你能把这些圆片分成两份放好吗?活动开始!
(孩子们有把圆片分成5和5的、8和2的、4和6的......正当孩子们专心致志的摆圆片的时候,老师发话了。)
師:停!看看你们和老师摆的一样吗?
(原来,老师也摆了圆片,他把圆片分成了1和9。当孩子们看到老师的摆放之后,立马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全部毁掉,摆出了和老师一模一样的1和9。)
师:还可以怎么摆呢?
(孩子们干脆就坐着不动了,等着看老师是如何的摆法。后面的情况可想而知: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按着顺序又分别摆出了2和8、3和7、4和6,、5和5。接着,课堂上响起了“1和9组成10、2和8组成10……琅琅的声音。)
我们是否应该反问自己:孩子们活动的时间够吗?孩子们的活动任务完成了吗?孩子们的活动目的达到了吗?伴随着老师的一声号令“活动开始”,孩子们马上动了起来,当孩子们的活动仍在继续,甚至有些孩子还没搞明白活动内容是什么的时候,老师的一声“停”,孩子们则恢复原状。就这样,活动继续进行着……看似一帆风顺的数学活动,只不过是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扮演着操作工的角色罢了。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现在的小学生他们缺的是‘经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体验,缺的是‘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体验,缺的是‘并不总是成功’的体验。
三、活动有实效吗?
在新课程实验中,为了使自己的课堂“热闹”“精彩”“彰显个性”,好像不管是谁都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课堂,变换自己的教学形式,用新理念积极充实我们的课堂。有的老师为了体现整节课的活动设计严密,戴着冠冕堂皇的帽子,心安理得地进行着“不着边际”的数学活动。
【课堂现象】
在一次公开课《认识乘法》中,执教者为了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创设了具有吸引力的、贴近生活的情境——“游乐园的一角”。
师:孩子们,这个画面你们熟悉吗?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生1:我去过公园,那里可好玩了!
生2: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动物园,那里有狮子、大象、小猴子,还有大老虎呢!
师:好了,我们别说的太远了!请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什么了吗?和小组内的小伙伴说一说。
组1:‘我发现这里有好多好玩的!’‘我发现图中有小飞机、小火车、大风车。’‘我发现坐小火车的人最多。’
组2:‘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游乐园,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真笨!’‘别吵了,你们都先听我说。’
组3:‘我发现坐小飞机的有15人。’‘我发现坐大风车的有14人。‘‘我发现每个飞机里坐的都是3个人。’
……
十几分钟过去了,孩子们是畅所欲言,老师在肯定中又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每个小组又开始了新的发现、新的交流。
此刻,我们不仅要问:孩子们活动的内容是什么?活动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目的真的达到了吗?”课堂氛围虽然热烈,可活动的性质却似乎改变了。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再实践”,使数学活动在大融合中不断生成、不断完善、不断超越,长此以往,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呈现另一番精彩!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