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掉的文字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s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董桥先生的文集红遍神州,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得最快最多,我已经收有《这一代的事》、《从前》、《白描》、《记忆的注脚》、《绝色》、《青玉案》、《记得》、《景泰蓝之夜》等多种;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有海豚出版社根据牛津版繁体字版出版的简体字版《清白家风》和《橄榄香》。另有胡洪侠选编的《旧时月色》和《董桥七十》两种选本。此外,我最近去台岛,买到了几本香港牛津版的董桥文集《记忆的注脚》、《青白家风》、《橄榄香》和《立春前后》等数种,无论版式设计、装帧用材和内页纸张插图都属上乘,令人爱不释手。
  我拜读了不少董桥先生的作品选本,总的感觉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贵族的关于风花雪月的记忆、文物古董的收藏及鉴赏故事、文人交往及文化轶事的叙述,文字悠远而冲淡,优雅而优越,韵致而精美,富贵而闲适,醇厚而高古。但同时不敢掩饰自己斗胆在私下的不满,感觉好像董先生是一个养尊处优、食不厌精、整天沉浸在古玩文化中的遗少,不食人间烟火、游离现实世界、无视民生和社会现实的精神贵族。
  但这样的感觉在最近发生了变化,主要是我将香港牛津版与内地广西师范大学版的同名文集做了一次校阅对照,发现比如同名《记忆的注脚》中,内地版的书要比港版薄了不少,除了将其中的名家书画作品插图拿掉外,还删除了港版中的数篇文章。于是我从此懂得了董桥先生不仅是一位生活精致情趣高古的精神贵族,同时还是一位太值得敬重的关注世界民生、社会历史进步,并坚持自己价值观的深刻的思想者。
  最近读原三联书店总经理、《读书》主编沈昌文先生撰写的《任时光匆匆流去》中的一篇文章《罪孽之一》。文中讲到,他过去一直为自己在大陆改革开放后首先引进房龙作品,特别是风行一时发行量达到几十万册的《宽容》一书有功于世而自豪。知道此书新译本近来又比较畅销,就买了两种新译本《宽容》,想对照旧时译本看看孰优孰劣,谁知一对照竟在一处惊呆,虽然起先感觉那译笔不过袭用自己的老版,却竟比自己的老版本多出一个段落数百个字的内容,大惊之余心里明白,那正是被自己删掉的文字。
  删掉的内容是什么呢?我还是照抄为好吧:
  俄国大革命爆发了。
  在过去的七十五年里,俄国的革命者大声疾呼,说自己是贫穷的、遭受迫害的人,根本没有自由。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指出,当时所有的报纸,都受到了严格检查,但在1918年,形势颠倒过来了。革命者当了权。又发生了些什么变化吗?这些胜利的、热爱自由的革命者,是不是废除了书报检查制度呢?根本没有!他们查封了一切对现在的新主人的行为不做正面报道的报纸和杂志。他们把大批可怜的编辑流放到西伯利亚或阿尔汉革尔斯克。毫不过分地说,他们比被称为“白衣小神父”的那位沙皇手下遭到唾骂的大臣和警察们,要不宽容一百倍。
  那一段正是沈老当年删掉并在过去一直以为“把关”有功的文字。他甚至还对当时同样畅销的第一版《情爱论》大动手脚,并为仍然畅销而得意。他回忆到删节遭到反击的是出版《第三次浪潮》。一位教授强烈抗议该书中译本的删节,并向上面反映,理由很正当:这样一来,美化了原作者。作者原来对马克思主义是颇为不敬的,你细心地一一删去不敬的话,于是这位作者就被你打扮为马克思主义者了。这不完全是在弄虚作假吗?他记得,当时上面有的人还颇为支持这位教授的见解。
  这样的理由和观点现在看来是很正确和深刻的。你把所有的非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都打成马克思主义者,大约对马克思也是很不敬的,当然对那些知识分子就更是歪曲了。
  文章最后说,编书50余年,经常自己称道和被人称道的种种“功绩”,这类胆大妄为的删节,现在反思起来,大概需要忏悔的地方更多。他要对现在这位译者先生肃然起敬,因为他恢复了那些原有的文字,帮助自己减轻了自己的罪孽之一的恶果。
  同样,我在最近由海豚出版社出版的几本董桥同名文集中,如《清白家风》和《橄榄香》等,对照香港牛津原版,不仅在版式设计和装帧风格上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内容也完全没有删节。这样,读者就会读到一个完整的董桥了。因此,我想到这是一种进步,不仅是出版社的进步,而且应该更是社会历史的进步。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祝兆平)
其他文献
每当春运到来,一票难求的困境都会催生对铁路部门的抱怨。客观而言,中国的铁路事业在这些年取得了很大发展,一票难求的局面多多少少得到缓解,但民众的抱怨似乎一年比一年炙热。这一方面是因为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使民众热切期待更高效的铁路系统;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媒体的发展,使他们的呼声变得更加强力。  但最重要的却是,铁路事业在硬件上的新发展反而更加反衬出老旧管理体系的种种积重难返。  购票实名制的出现,使以转
期刊
“三公经费”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并饱受社会诟病。在2013年浙江“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三公经费”将保持“零增长”,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但这一目标遭到了省人大代表的“拍砖”,不少代表认为,“三公经费”“零增长”还不够,需要做到“负增长”。  这些人大代表的意见,可谓说到了民众的心坎上。对于引起民怨沸腾的“三公消费”问题,早些年的提法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增长”;近年来,随着
期刊
曾经在上海的弄堂里生存了十几年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当年策划和组织实施过一些惊人的计划,引起整个国际社会起震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马当路普庆里4号,至今保存完好。  韩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  1919年3月中旬,朝鲜独立运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鲜于赫、金澈、玄楯、崔昌植等人从朝鲜来到上海。与此同时,吕运亨等人也相继从日本、俄罗斯和美洲来到上海。3月17日,他们在法租界宝昌路(今淮海中路)3
期刊
河南省驻马店一段投资6720万元的省级公路,建成不到1年就破了相,5年多时间还未竣工验收。司机称,该路自2008年修好后,不到1年就出现大坑小坑。有村民称,由于拉生猪的车剧烈摇晃,不少猪拉不到地方就颠死了。  一段只有25公里的省道,投资6720万元,平均1公里造价高达268.8万元!如此昂贵的公路,何以建成不到1年就破了相?巨额的修路资金都花在了哪里?建成已经5年何以还未能按正常程序完成竣工验收
期刊
在中国近现代情报斗争史上,袁殊是一位十分奇特的人物,他在抗战前后,周旋于国共两党及日伪势力之间,以多重身份,做过“三面间谍”,在国民党中统、军统,日本与汪伪以及中共几方面的秘密关系中,纵横捭阖,应用自如。他先后坐过国民党、汪精卫的大牢,解放后又曾被错误关押,历经生死磨难。但究其根底,他还是一名中共党员,曾为中共的情报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圻春县。少年时代随母到上海谋
期刊
丑女的谏言  有一段时间,齐宣王整天在宫里与宫娥彩女嬉戏作乐,歌舞助兴,不问国政,致使奸佞小人当道,忠臣义士遭贬,人人不敢谏言,国势一天天衰败下去。  一天,侍臣传报有一个长得很丑的女子声称请求入后宫侍候齐王。齐宣王出于好奇传命丑女进见。  丑女进来,宣王不禁目瞪口呆,天下竟有此丑女!齐宣王觉得十分可笑,以嘲弄的口吻说:“我宫中粉黛三千,美女如云,你这粗陋丑女,却敢到万乘之尊身边争宠,莫非你有什么
期刊
无论是户籍部门避重就轻的回应,还是当事人的自我辩解,都没有阻止舆论逼近真相:1月22日消息,陕西省神木县“房姐”的户口增至4个,除之前曝出的2个外,还有2个户名为“龚爱爱”的户口分别落在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派出所和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派出所。  作为中国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支撑,作为医疗、养老、住房福利的分配依据,甚至作为治安管理、抓捕通缉的重要手段,户籍制度多少年来在改革的声浪中岿然不动,并显示出了巨大
期刊
2012年11月30日的中纪委座谈会结束后,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向与会专家推荐了一本书——《旧制度与大革命》。该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  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年)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经冯棠翻译,桂裕芳教授校阅,最后由我审订,终于同读者见
期刊
退下来的老领导担任协会、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的情况,眼见着是越来越普遍了。据披露,中部某省会城市省一级的协会、研究会共有1000多家,比政府部门还多得多。每家协会、研究会里,都有一至几名退下来的老领导当会长或名誉会长。  鉴于权力在影响资源配置上的巨大作用,即便已经卸任,国内的退休官员也往往愿意继续在外做事。比如动员与整合社会资源,沟通与协调社会关系,等等。特别是,由于长期在政府工作,退休官员往往
期刊
1920年2月下旬,陈望道回到老家分水塘过春节。他家那“工”字形的房子,中间的客厅人来人往,他却躲进僻静的柴屋。那间屋子半间堆着柴禾,墙壁积灰一寸多厚,墙角布满蜘蛛网。他端来两条长板凳,横放一块铺板,就算书桌,在泥地上铺几捆稻草,算是凳子。  入夜,点上一盏昏黄的油灯。  他不时翻阅着《日汉词典》、《英汉词典》,字斟句酌着。他聚精会神,正在翻译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唯其重要,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要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