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国啤酒之旅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诞节刚过,我便乘机去德国考察啤酒生产设备。当时的沈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正是银装素裹的严冬时节。飞机由阿联酋的迦沙起飞不久,俯瞰欧洲大地是一片苍绿。由瑞士的苏黎士转机去德国的斯图加特,机下绿树翠野,红楼白墙,银河青路相交织,真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斯图加特是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城市不大,但干净整洁,河水潺潺流淌,水鸟波上戏游,路旁鲜花盛开,似初夏一般。其实,斯图加特地处北纬49度,与我国的海拉尔所处的纬度相同,真是二地不同天,街上到处是挂着各种招牌的酒馆,这也许就是啤酒消费王国的佐证吧。
  
  水龙头放啤酒
  
  德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啤酒消费和生产大国,人均年消费啤酒近150千克,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平均喝近500毫升啤酒,居世界第一位,是我国人均年消费啤酒的7.5倍。由于啤酒喝的多,在我们国家就传说德国人家中或酒馆里,啤酒都是管道输送,只要一打开水龙头,啤酒便会哗哗地淌出来,供你享用,然后按表收费。其实,这是以讹传讹了。在德国,人们饮酒主要是在酒馆里,无论是宴请亲朋,还是家庭就餐,酒的品种虽多,但饮量相对较少。餐后聚在酒馆里,或聊天或玩牌,饮酒时间较长,饮酒量较多,酒的品种基本都是啤酒。酒馆的墙上装有一排铜质或不锈钢的小龙头,下面有一个与水龙头相匹配的水糟,大杯子放入糟中打开龙头放酒,一次放满杯后停止数分钟,待泡沫消失后再放酒,一般放三次,酒的液面达到杯高度的五分之四左右便开始端给客人,第一次端酒时杯下要放一圆形厚纸垫,此垫有吸水功能,上面印有啤酒商标。对厂家这是宣传广告,对酒馆这是记杯数的账单。水龙头墙后面是一个小屋,里面有冰冻设备和二氧化碳加压装置给啤酒罐加压,啤酒便能从龙头中流淌出来。啤酒是不能长距离用管道输送的,它不同于自来水,因啤酒极富营养,很容易染菌变质,用管道输送必须对管道及相应设备经常清洗杀菌消毒,这是办不到的。
  
  与德国人比喝啤酒
  
  一个周末的晚上,与德国朋友汉斯在酒馆聊天。汉斯是出生在捷克的德国人,搞了一辈子啤酒,身材不高,虽近60岁,但非常健壮,声音特别洪亮,是当地有名的歌唱家。他站在啤酒厂粉碎车间的五楼上大喊一声,全厂都能听见。我们边聊边喝啤酒,用的是带上盖的一种银质大酒杯,一杯一升,端来后用拇指一压杯上的小把,盖便打开,喝后向桌上一放,盖又自己盖上。聊的是中德两国的饮食,汉斯到过中国,我问他中国的饮食如何,他连声称好,色、形、味都非常美妙(但有的菜他接受不了,如四川的辣味菜)。但他回到德国后,要大吃几顿牛排,他觉得我们的菜肴蛋白质太少。时间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开始喝第三杯(他并不知晓我在暗中同他比试),我去了一次卫生间,那晚我俩每人喝了六大杯(相当于我们的十瓶),我去了多次卫生间,汉斯一次没去,真让人佩服。回国后有一次遇到了一位搞生理代谢的教授朋友,我向他请教,他说:德国人的身体素质非常棒,这是其一;其二是我们中国人吃盐太多,渗透压高,排泄的快,其三是代代长期饮酒的锻炼。我是外行,仔细琢磨是有一定道理的。
  
  德国人喝中国白酒
  
  一个周末,我们几个中国人在吃饭时拿了一瓶从国内带去的浓香型大曲酒。本来我们每次用餐都吸引其他桌上德国人的目光,他们好奇地看着我们用两个小棍吃饭很是惊讶,这次又闻到一种独特的白酒(德国人喝的白兰地、威士忌等蒸馏酒都是金黄色)气味,不约而同地一齐看着我们。我出于友好,便倒了一大杯白酒给他们,他们非常高兴顺着桌子传递都闻了一遍,脸上是什么表情都有。我端起自己的杯子喝了一大口,给他们做个示范,他们也都呷了一点,白酒的气味和刺激使他们把舌头伸得长长的,大家看此怪样都笑了起来。询问他们对中国白酒的印象如何,他们说气味不好闻,有点臭,太辣了受不了。我告诉他们阿鲁扣鲁(酒精)是百分之六十,他们听后现出惊恐的表情。我逗他们说:这种酒能点燃,他们不信,在盘中点燃后看着蓝蓝的火苗大家鼓掌笑了起来,我告诉他们此酒喝多了,一张口能点燃喷出来的气,大家的笑声更大了。外国人喝不了中国白酒,把我们喜欢的香说成是臭,也正像我们喝不了威士忌一样,很好理解,但要想把中国传统白酒成为世界上畅通酒类,受到外国人的喜爱,白酒必须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不可。德国人喝蒸馏酒—白兰地、威士忌的酒精度只有40度左右,是喝着玩的,每次仅一小杯而已,与我们喝的白酒是截然不同的。
  
  德国的啤酒
  
  德国是世界上啤酒生产第三大国,但人均消费却是世界第一。另外,德国有世界著名的奥古斯蒂内啤酒厂生产的黑啤酒—慕尼黑啤酒,此酒是黑啤酒的代表;有世界上最大的啤酒馆—慕尼黑霍夫格(皇家啤酒馆),里面全是古老简陋笨重的棕黑色长条大厚木桌,能容纳3000人同时喝酒;还有著名的露天啤酒园,参天的大树下,茸茸草地上畅饮慕尼黑啤酒,是非常惬意的;还有闻名世界的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人们从每年的九月中旬开始,啤酒节的狂欢一直到十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真是充分体现出慕尼黑人的格言—“生活,并享受生活”。
  德国的现代啤酒工业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中,德国有啤酒厂1268家。德国不像美国的啤酒生产那么集中,一个厂就产160多万吨,而是大中小企业并存,年产万吨的小企业不少,这些小厂靠自己独特风味高质量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工厂虽小,但技术设备很好,生产效率并不低。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迟缓啤酒产量受到影响,企业数下降了三分之一。各厂均以销定产,一般产量是能力的七成左右,德国的啤酒销售秩序特别的好,各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区域和消费人群,所以没有不择手段的竞争,相似的啤酒价格也一样。因此,企业要生存,要保住自己的阵地,就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永远保证自己产品的高质量水平;要想获得效益,就必须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不像我们的企业又是抽奖又是回扣,又是降低出厂价又是白搭啤酒,搞得天昏地暗,逼得国家下文制止,真让我们啤酒业汗颜。
其他文献
在老男人肆虐的《三国》里,有酒请你去喝,那多半就是有事了,我们看”三国”,听“三国”,一有使者来请酒时,往往就紧张起来,良有以也。故老辣蛇蝎辈,是不会轻易动箸的。  透过杯影,你看那头号智者孔明,在草庐隆中对时,孔明是没有酒招待人主刘备喝的,到草船借箭的当儿,昼转昏黄,丹山水碧,舟横江中,敌营在岸,为了安抚同行的鲁肃,他才要慢慢地“酌酒取乐”起来。后来蜀相大人征讨南蛮,诈降的孟优喝多了酒、中了计,
期刊
一个雾雨迷蒙的夏日午后,定居上海的台湾酒友给我打电话,说是刚开了两瓶1979年波尔多玛歌(Margaux,玛歌名庄的特级葡萄酒,产自奇云酒庄”Kirwan“,据说每瓶售价近1000元人民币),希望我马上从家里赶过去,“你不来,酒都要哭了!”   今年美国的罗伯特·派克(Robert Parker)没去法国品酒给分,美国酒商声称没派克评分,他们不敢购买,使得法国酒倍受委屈,而伤心流泪的却是法国的酒商
期刊
男人与酒,没有能够把这两者区分开,而有着贵族气质的成熟绅士们最喜爱的莫过于威士忌。那甘醇、浓烈的酒香让无数男人为之倾心、陶醉。威士忌的魅力在于太过丰富的变化感,当你沉醉于她的香气与美味的时候,她会忽然变成另外一番模样,一样的引人入胜,但是总给人一种抓不住的感觉。满足中总让你带着一点失落—这就是让男人魂牵梦萦的威士忌。    威士忌是洋酒中的第二大类,属蒸馏酒,其酒精成分大约在40%~60%之间。世
期刊
从前,有一个开中药铺的老板,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那一年,迎来了他的花甲之庆。  三个女婿都来给泰山大人祝寿。老岳丈用山珍海味和美酒招待他们的贤婿们。酒至三巡,老丈人兴致勃发,提出行酒令助兴,三女婿齐声赞成。于是老丈人当令官。叫三个女婿各行一令:先说一物名能颠倒,再串以两味中药名,组成文理通顺的一句话。  大女婿卖灯具,不假思索便脱口出令:  龙灯、灯笼,糊了白纸,就可防风。  一物为灯笼,其中“龙
期刊
从前某地有一个轿夫,很喜欢喝酒。外号叫“酒葫芦”。他穷得没有钱买酒,便天天上街要人家的酒喝。酒店老板都讨厌他。见他走来,往往不让进店,免得顾客被他吓走。  一天,“酒葫芦”从“杏花村”酒店门前走过,看见里面有两个人对坐畅饮,桌上摆着山珍海味、各色名菜,香气四溢,令人喉痒。无奈店家把守店门进去不得,于是“酒葫芦”心生一计,走到田里抓了一只青蛙从窗口朝桌上丢进来。正喝得高兴的两个客人吓了一跳大声呼唤酒
期刊
由于撰写《吴越古村落》一书,我在浦江县郑宅镇屠店村见到一位嗜酒如命的百岁老人。2004年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已有104岁,只见她腰板笔直,比有些中青年人还精神,但还不知道她竟有如此的酒瘾。2005年再次见上她时,不但见到她依然一副笔挺的腰板,而且从她的小儿子郑定渭口中得知,她每天至少要喝半斤白酒!如果有哪一天儿孙们忘了或少了一点,她就会大声呼喊:“酒,酒,酒!”  郑老太太属牛,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
期刊
明代才子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他诗、书、画俱佳,且生性好酒,饮酒时常醉。新婚不久,他偕妻去拜谢岳母。岳母见他们夫妻相爱,十分高兴,便设了丰盛的酒宴,热情款待,并亲自劝酒。伯虎平时贪杯,此时面对美酒,即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宴罢,妻子扶他回卧室休息。他入睡后,妻子回客厅同家母叙谈别情。  恰逢妻妹从伯虎卧室旁过,闻室内有鼾声,从门缝窥视,见伯虎被子有一半掉到床下。善良的妻妹担心姐夫睡中着凉,便悄悄
期刊
在酒席上敬酒,一般都先敬长者。但以往在农历元旦这天,饮酒时却让岁数小的人先饮。这种风习,可远溯到汉代;在唐人诗句中,也不难发现。如:唐代诗人顾况,曾有诗句云: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还丹”,是道家炼丹,炼到九转还丹,吃一点,就可白日升天。屠苏,是酒名。  顾况诗句的意思说:还丹成仙是不可能的事,我对着明镜感到羞惭,自己已经老了。我手把屠苏,还是让年轻人先喝吧。  诗人刘禹锡和
期刊
45岁的马胜利是辽宁省锦州市郊的一位农民,在35岁前,没人知道他会喝酒。马胜利回忆说,“35岁那年,帮着弟弟操办婚礼,我陪弟弟的娘家人喝酒,结果也不知道是因为高兴还是咋地,就是干喝不醉,后来那娘家人全倒下了,我却还啥事没有!”   马胜利能喝酒会陪酒的消息在村子里不胫而走,从那以后,酒在马胜利的生活中就一直没有断过,村里的喜事、白事都请他,任务就是陪酒,久而久之,马胜利成了村里的一把陪酒员,人们也
期刊
读到一篇《你不来,酒都要哭了》的文章,是讲葡萄酒的,非常生动, 很有趣,作者吴书仙。她讲起葡萄酒没有耍花把势,句句话都透着专业的自信。一个女孩子把喝酒当成了她的事业,少有人能理解,她孤独、自芳。    我的舌头不用牙刷来刷,天天都是发黑的    近日,一位进口酒商的业务员高兴地拿了一份《青年报》给我看,声称又有国产酒出事了,报纸的标题是”酒楼喝干红,嘴巴舌头变黑”。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徐姓的客人和朋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