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文言文阅读已成为高中生学习难点之一。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高高中生文言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因此,作者从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入手,意在探讨有效的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言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93-01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文言文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它无论是字、词语还是句式,相比现代文都较为难以理解和掌握。就学生而言,较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或者是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上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是学生学习兴趣问题。作者上文已经说到,文言文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在词语和语句的学习上相对现代文有一定困难。学生在初步对文言文基础进行学习时,难免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或学生甚至于按照教师上课时讲解的翻译直接抄写在书本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学生会感觉枯燥和无趣。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将导致恶性循环,学生便对文言文产生厌恶情绪。
其次,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错误的方式只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但是如果没有成绩的激励,再深的兴趣也会被眼前的失败所打击。如果学生能够在保持兴趣的前提下,得到相对满意的成果,那么将能持续激励他进行文言文学习。因此兴趣之外,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对晦涩难懂的词句都采取翻译和背诵为主,随着这些机械式的反复学习,造成了学生不断积累学习的负面情绪。
再次,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的方式有所偏颇。许多教师现在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多为逐字逐句的翻译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并进行记忆,或是针对个别主要词语进行记忆并在别处遇到时套上相应的意思等等。这类教学方式,将错误地引导学生走上肤浅的字面意思上去,失去了欣赏优秀文言文意境的目的。
最后,根据课程改革,部分高中文言文教学已经开始接受较为先进的理念,设计了一些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进行创新的同时,不乏有学校只是流于形式,并无真正实效。反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过分的注重和夸大个性教学,导致课堂秩序难以控制,教学质量下降等现象。所以,重视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而轻视教师的作用和课堂教学控制反而不得法。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经过上面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作者粗浅的提出下面一些有效教学实操策略:
1.我国的古代文学浩如烟海,不乏精品,非常值得欣赏、阅读。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材所挑出的选文也都是典范的美文,如果学生能从这些文章中体会到文言文的趣味性,就能提高他们学习文言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作者认为,教材编者在编选文言文课文时极为有规律,大多为一定时期的代表作品,通过研读这些文章,都可以体会到特定时期的文化和历史故事。不用作者细说,大多数老师都知道学生对故事较为感兴趣,因此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先入为主,向学生展示历史故事和背景,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讲历史故事和背景时,可以留下悬疑,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行去挖掘。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方能慢慢体会到古代文学的意蕴。
2.研究文言文学习规律,给学生提供一把开启文言文大门的钥匙。举个例子说明,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碰到最多的是实词。而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最需要实词的积累。古代文言文中实词数量较少,但是实词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词多义。对教师来说,教给学生注意总结一词多义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牢,记的多,记得有意思并不会枯燥。例如,词语“朝”,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让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和记忆:本来意思是“早晨”。究其古意,古时候臣子早晨要去拜见君王,于是也就产生了“朝拜”的意思,而朝拜君王的地方也就就叫作“朝堂”。在古代,朝堂是国家最重要的地方,象征着国家和权力,所以“朝”就有了“朝代”的意思。臣子朝见自己的君王,要面向国君,于是“朝”就有了“朝向”的意思,变成了介词。如此一联系,记忆便丰富有趣、生动了,学生也会容易接受。
3.在教学方式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上文作者提到,老师往往喜欢采取自行翻译和学生记录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效果不然。而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师生间进行讨论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究其教学实践,老师可以先针对一篇文章提出一些小论题,例如一个词,一个句式,一个文学典故等都可作为论题。学生在进行自由讨论时,只要有新意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而在此法的操作中,老师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双方地位平等,可以持保留意见。
4.对于上文说到的流于形式、过分的注重和夸大个性教学,轻视教师的作用和课堂教学控制的问题,作者认为:教师必须要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与和谐发展。
三、小结
高中的学习时光毕竟短暂,有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而高中时期阅读到的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也只是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的九牛一毛,还有更多的智慧结晶等着学生去挖掘和欣赏。在课堂上,老师教学的目标,不只是应对升学和考试,更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古代文学,如何去鉴赏美的事物。只有授之以渔,学生才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行找到成功的方法,登上成功的阶梯。就目前而言,许多学生以考试作为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考完试便不再学习文言文,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的将学习的思想和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的智慧,那么学习这条路将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学生也会在古代文学中得益。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必须要让学生知道,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只是老师把学生引导到古代文学的大门前,但这远远没有结束,而是开始。只有学生自己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学习和研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才是教育之本,也是教师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1]王立平.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8):P109-110.
[2]和顺远.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教学方法与途径[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P174.
[3]蒋晓菊.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9)P67-68.
【关键词】文言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93-01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文言文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它无论是字、词语还是句式,相比现代文都较为难以理解和掌握。就学生而言,较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或者是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上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是学生学习兴趣问题。作者上文已经说到,文言文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在词语和语句的学习上相对现代文有一定困难。学生在初步对文言文基础进行学习时,难免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或学生甚至于按照教师上课时讲解的翻译直接抄写在书本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学生会感觉枯燥和无趣。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将导致恶性循环,学生便对文言文产生厌恶情绪。
其次,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错误的方式只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但是如果没有成绩的激励,再深的兴趣也会被眼前的失败所打击。如果学生能够在保持兴趣的前提下,得到相对满意的成果,那么将能持续激励他进行文言文学习。因此兴趣之外,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对晦涩难懂的词句都采取翻译和背诵为主,随着这些机械式的反复学习,造成了学生不断积累学习的负面情绪。
再次,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的方式有所偏颇。许多教师现在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多为逐字逐句的翻译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并进行记忆,或是针对个别主要词语进行记忆并在别处遇到时套上相应的意思等等。这类教学方式,将错误地引导学生走上肤浅的字面意思上去,失去了欣赏优秀文言文意境的目的。
最后,根据课程改革,部分高中文言文教学已经开始接受较为先进的理念,设计了一些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进行创新的同时,不乏有学校只是流于形式,并无真正实效。反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过分的注重和夸大个性教学,导致课堂秩序难以控制,教学质量下降等现象。所以,重视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而轻视教师的作用和课堂教学控制反而不得法。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经过上面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作者粗浅的提出下面一些有效教学实操策略:
1.我国的古代文学浩如烟海,不乏精品,非常值得欣赏、阅读。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材所挑出的选文也都是典范的美文,如果学生能从这些文章中体会到文言文的趣味性,就能提高他们学习文言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作者认为,教材编者在编选文言文课文时极为有规律,大多为一定时期的代表作品,通过研读这些文章,都可以体会到特定时期的文化和历史故事。不用作者细说,大多数老师都知道学生对故事较为感兴趣,因此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先入为主,向学生展示历史故事和背景,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讲历史故事和背景时,可以留下悬疑,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行去挖掘。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方能慢慢体会到古代文学的意蕴。
2.研究文言文学习规律,给学生提供一把开启文言文大门的钥匙。举个例子说明,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碰到最多的是实词。而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最需要实词的积累。古代文言文中实词数量较少,但是实词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词多义。对教师来说,教给学生注意总结一词多义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牢,记的多,记得有意思并不会枯燥。例如,词语“朝”,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让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和记忆:本来意思是“早晨”。究其古意,古时候臣子早晨要去拜见君王,于是也就产生了“朝拜”的意思,而朝拜君王的地方也就就叫作“朝堂”。在古代,朝堂是国家最重要的地方,象征着国家和权力,所以“朝”就有了“朝代”的意思。臣子朝见自己的君王,要面向国君,于是“朝”就有了“朝向”的意思,变成了介词。如此一联系,记忆便丰富有趣、生动了,学生也会容易接受。
3.在教学方式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上文作者提到,老师往往喜欢采取自行翻译和学生记录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效果不然。而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师生间进行讨论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究其教学实践,老师可以先针对一篇文章提出一些小论题,例如一个词,一个句式,一个文学典故等都可作为论题。学生在进行自由讨论时,只要有新意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而在此法的操作中,老师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双方地位平等,可以持保留意见。
4.对于上文说到的流于形式、过分的注重和夸大个性教学,轻视教师的作用和课堂教学控制的问题,作者认为:教师必须要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与和谐发展。
三、小结
高中的学习时光毕竟短暂,有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而高中时期阅读到的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也只是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的九牛一毛,还有更多的智慧结晶等着学生去挖掘和欣赏。在课堂上,老师教学的目标,不只是应对升学和考试,更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古代文学,如何去鉴赏美的事物。只有授之以渔,学生才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行找到成功的方法,登上成功的阶梯。就目前而言,许多学生以考试作为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考完试便不再学习文言文,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的将学习的思想和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的智慧,那么学习这条路将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学生也会在古代文学中得益。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必须要让学生知道,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只是老师把学生引导到古代文学的大门前,但这远远没有结束,而是开始。只有学生自己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学习和研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才是教育之本,也是教师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1]王立平.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8):P109-110.
[2]和顺远.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教学方法与途径[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P174.
[3]蒋晓菊.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9)P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