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始终是教师永远的追求。教学必须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认识活动中来,积极地从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发展开拓创新的能力和个性特征。
【关键词】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认知结构
一、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1.情境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并与学生经验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如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从学生熟悉的游泳池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求游泳池底面的面积;教学统计图时,让几位学生先汇报自己的身高、体重后,出示简单的统计图表等等。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这不仅增强了学生浓烈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由兴趣而来的学习动机成为稳定、持久的探索数学知识的动机。
2.情境创设要启迪学生思维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得到提高和升华,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之中。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已有的经验被唤醒,并把所学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会发生有效的学习。
二、采用有效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情趣、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探究并发现知识的由来,才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载体。
1.精心设计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究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透视出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思维价值确切、思维指向明确、思维空间宽松、思路要求完整。不仅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思维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而且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注重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心理学也非常强调“动作”在儿童获得知识,发展思维中的作用。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能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地建构知识。
三、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开拓精神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形成儿童的行为规范。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展合作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
1.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和有开放性,以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为中心。因此,恰当地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想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应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组织合作学习:①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生分歧时;③解决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时;④遇到开放性比较强的问题时。只有选准了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较好的发挥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思维。
2.留给合作学习的空间
合作学习≠热闹,合作学习≠说话。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要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合作交流前要留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因为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它关系到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合作问题才能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3.建立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应当建立评价机制。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一是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二是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如:可设立“数学小博士”、“数学之星”、“最佳组合”等。教师除了对合作学习结果评价外,还要注意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态度、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更多地是关注、倾听、交流协作的情况。同伴之间知识和经验交流,还使儿童逐渐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爱学;创设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乐学;注重数学学法指导,让学生善学。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多功能”的桥梁,适时为学生搭好“脚手架”,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乔月江.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1-07-15.
[2]谭庆华.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J].成功(教育),2012-03-23
[3]常恒.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05-05
【关键词】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认知结构
一、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1.情境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并与学生经验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如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从学生熟悉的游泳池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求游泳池底面的面积;教学统计图时,让几位学生先汇报自己的身高、体重后,出示简单的统计图表等等。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这不仅增强了学生浓烈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由兴趣而来的学习动机成为稳定、持久的探索数学知识的动机。
2.情境创设要启迪学生思维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得到提高和升华,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之中。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已有的经验被唤醒,并把所学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会发生有效的学习。
二、采用有效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情趣、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探究并发现知识的由来,才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载体。
1.精心设计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究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透视出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思维价值确切、思维指向明确、思维空间宽松、思路要求完整。不仅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思维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而且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注重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心理学也非常强调“动作”在儿童获得知识,发展思维中的作用。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能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地建构知识。
三、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开拓精神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形成儿童的行为规范。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展合作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
1.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和有开放性,以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为中心。因此,恰当地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想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应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组织合作学习:①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生分歧时;③解决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时;④遇到开放性比较强的问题时。只有选准了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较好的发挥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思维。
2.留给合作学习的空间
合作学习≠热闹,合作学习≠说话。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要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合作交流前要留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因为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它关系到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合作问题才能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3.建立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应当建立评价机制。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一是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二是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如:可设立“数学小博士”、“数学之星”、“最佳组合”等。教师除了对合作学习结果评价外,还要注意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态度、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更多地是关注、倾听、交流协作的情况。同伴之间知识和经验交流,还使儿童逐渐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爱学;创设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乐学;注重数学学法指导,让学生善学。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多功能”的桥梁,适时为学生搭好“脚手架”,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乔月江.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1-07-15.
[2]谭庆华.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J].成功(教育),2012-03-23
[3]常恒.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