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见证历史,叙事深入共情——中国工群电影的百年历程与经验价值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始自1905年秋的丰泰照相馆,戏剧电影《定军山》的拍摄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技术、艺术相结合的创作底色,之后的百余年历程更是逐渐表现出中国电影所特有的视听审美表征。在类型丰富、题材多样、风格千变万化的中国电影作品序列中,工群电影是特别值得重视并深入分析的影像谱系,原因在于:其一,中国的工群电影全面继承了优秀传统中“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艺术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工农革命史的进程紧密联系,不仅体现了电影对于现实的积极介人,更是构成了影史互鉴的崇高价值;其二,秉持高度现实主义的
其他文献
一般认为,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是从一八艺社开始的。如果结合1931年鲁迅发表的《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一文的配图,也是展览中为数不多的木刻作品《征轮》来看,所谓的“新兴木刻”的具体形态是什么?是否反映现实、表现劳苦大众生活的木刻就是“新兴”的木刻?对于鲁迅来说,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意味着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引出我们对新兴木刻运动何以在中国发生的回顾与重思。
基于发生学方法论中的“同化”和“顺应”理念,本研究以东丰县的学区分片设置为前提,依据强度抽样原则选取当地7所小学、2所中学的12名基层美术教师作为个案的研究样本,以东丰农民画活态传承“场域”内的农民画非遗传承人、教育研究人员等访谈记录为依托,探究东丰农民画教育活态传承场域内“在场人”、外部环境因素之间发生的路径机制,以此推动东丰农民画教育活态传承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共进社与《共进》杂志是五四运动之后陕籍旅京进步学生所创办的社团及其刊物。自1922年起,《共进》所发表的文章中多次宣传马列主义,并基本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时局的主张,趋向于拥护宣传我党的政治理念。其许多观点与我党的最低纲领不谋而合,成为宣传马列主义的主要阵地,为陕西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对苏联前卫艺术与建筑的发展历程的剖释,以及对相关艺术家、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卢那察尔斯基与这些先锋作品和前卫艺术家、建筑师们之间,在思想运动、活动交往与相互推动上的联系,探究卢那察尔斯基对苏联前卫艺术和建筑设计的指导与推动。
玛莎·施瓦茨是蜚声国际的景观设计师,她的作品充满吸引力,让人们通过使用和亲身体验,与场地建立情感连接。本文探讨了她塑造空间体验场景的思路和设计手法。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作为中华民国在东北的唯一正规军,在接到蒋介石不抵抗命令后,没有进行有效抵抗,导致东三省落入日寇手中,广袤肥沃的东北从此被穷凶极
镶釦作为古代常见且长久流传的器物加工工艺,兼顾对器物进行保护、装饰、提升价值等多重功能。隋唐时期釦器的考古发现多见于高等级墓葬和佛寺遗址,数量少而品质高,镶釦工艺既有对秦汉以来传统的继承,又见变化与创新。根据文献与考古发现,唐代釦器的名称和金属釦的型态均发生了改变,本文试从相关观念、材质和工艺等方面的转变切入,梳理隋唐时期釦器的发端和发展,总结其工艺特征和使用情况,试论晚唐开始两浙地区大量加工瓷质釦器的原因,官府主导加工生产的目的与作用,以及唐代釦器工艺和文化观念对后世的影响。
1970年代末,《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海外中译本便开始在内地“流通”,引起各种追随与批判的声浪,被认为对“重写文学史”思潮产生过影响。此书对张爱玲、钱锺书、沈从文、师陀等作家的重新发现,乃至其所谓“纯文学”批评标准所产生的延续至今的冲击,都让这部英文语境下问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至今仍不容小觑。
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古老的表现方式。在众多颜料中,历史为何选择了青与绿这二色交错设色来表现山水?这二色背后的矿物质颜料提供了最为朴素的答案。而通过诸多青绿山水画面的主题和画面上的题跋诗文等指向来看,青绿山水具有一些明确的仙境或祝寿意涵,这同样和青绿颜色背后的矿物质功能有关。
本研究旨在探究图标的形状美感与用户认知之间的关系,从神经认知的角度分析设计人员追求的高美感图标的内在机制。运用ERP和特征整合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以认知负荷和认知情绪为切入点,研究发现相对于中等美感的图标,低美感与高美感图标在降低认知负荷的方面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而高美感图标相对于低美感图标能够诱发更大的情绪唤醒和正价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