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班级是学生生活和学习时间最长的场所。班级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直接、最密切、最深刻。班级环境包括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探讨班级积极环境的作用和创造策略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 积极环境;学生成长;沃土;建构策略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荀子·劝学》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先哲们都强调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班级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时间最长的场所,班级环境自然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创造积极的班级环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积极环境的内涵
积极环境是指能够对学生的智育、德育、美育等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外部环境。班级环境包括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显性环境即可视环境,如黑板、课桌、字画、绿植等物质环境。隐性环境与显性环境相对,它虽然不被学生看到,但可以被学生感知,能够影响学生。班风学风、学习情绪、师生关系等,都属于隐性环境。
二、积极环境的分类
1.积极的显性环境及作用
显性环境是班级的物质环境,它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保证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卫生环境是班级最直观、最基础的环境。《弟子规》教诲我们:“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干净整洁的环境容易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跟我们在烦恼忧虑时相反,愉悦情绪扩展了我们的心智视野,增加了我们的包容性和创造力,我们在心情好时,较能接受新的想法和新的经验。此外,卫生环境的创造过程,需要学生付出辛勤的劳动,发挥分工合作的智慧,发扬团结协作的作风,这本身对学生就是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创造色彩斑斓的美化环境。教室是一个与自然相对隔离的空间。相对于自然的多姿多彩而言,教室的色彩显得单调了许多。我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第一项工作是整理班级卫生,第二项就是美化布置班级。首先发动学生从家里带些绿植到教室,然后把绿植合理布置。布置后的教室变成了春意盎然的花的世界、树的海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也放松了心情,缓解了疲劳。
布置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教室是育人的场所,文化环境的布置也很讲究技巧。教室的黑板、墙壁、课桌等空间都可以变成育人的阵地。中华文化、名人事迹、名言警句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把它们巧妙地展示在墙壁上,或催人奋进,或洗涤心灵,或提示警醒,耳濡目染中对学生的成长潜移默化。例如,我班的墙壁上就贴了一幅“积极情绪树”,上边悬挂着乐观、认真、坚持、团结、尊重、友善等积极的词汇卡片,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积极的隐性环境及作用
隐性环境是师生共同创建的非物质环境,它包括教风学风、班级公约、人际关系等方面。隐性环境,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班级的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资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了上课时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积极的师生关系中,感情上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达到师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融洽。当积极的师生关系形成后,教师上课不是带着对学生的抱怨和指责,而是怀着对学生的关心和欣赏,更全面、更激情、更智慧、更愉悦地讲授知识。学生上课不是带着对老师的怀疑和抵触,而是怀着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以更配合、更积极、更投入、更亢奋的状态思考问题。在一节课中,师生体会的是相互激发、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在这种积极师生关系的氛围下,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师生的生命达到了共鸣。
构建积极的同学关系。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重要他人。在幼儿园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是父母;小学阶段,重要他人主要是老师;中学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可能是同学或朋友。根据这一理论,构建积极的同学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同学关系包括相互欣赏、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当学生们都能够从同学那里感觉到温暖和关心,他们就会被积极的情绪包围,就会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就会得到积极的人生体验,更加积极开心地学习,更加珍爱美好的生命。
三、积极环境的构建策略
1.思想引导是前提
积极的班级环境需要师生共建。不同的学生对班级重要性的认识是不统一的。有的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环境与学习的关系,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在班级环境上下功夫是画蛇添足。有的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比较积极,有的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发动学生在环境创建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老师多引导,利用班会等途径向学生解释环境的重要性,达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2.学生参与是重点
教师是班级环境创造的主導,学生应该是主体。班级环境的创建要多咨询学生的看法,多听学生的建议,多让学生动脑动手。比如,绿植花卉的选择、布置、照料都可以交给学生。班级文化墙也要交给学生,自己选材,自己设计,最好是用学生自己书写的字、画等。班级墙上的励志标语、名言等也鼓励学生自创。写得好的可以上墙,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学生就很有自豪感。这些活动交给学生,不但节省了老师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使学生更有存在感、价值感,更热爱班级,更热爱学习。
3.挖掘价值是目的
班级环境建设不是目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教育契机。如何用它来促进我们的教育,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教师要以班级环境建设为契机,挖掘有利的教育因素,促进对学生的教育。以班级绿植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来挖掘教育价值。首先,绿植能够美化班级环境,缓解学习疲劳,使人心情愉悦,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这是其一。教师还可以挖掘出其他的教育因素。比如,据调查,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倍,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起着巨大作用。另外,空气中60%以上的氧气都来自陆地上的树木和绿色植物。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爱护树木、敬畏自然的世界观。
教室中的每一项环境建设,教师都要以发现的眼光、科学的眼光、创新的眼光来挖掘它的独特价值,赋予它们教育的能量。
[参考文献]
[1](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洪兰译,万卷出版公司,2010.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迟毓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 积极环境;学生成长;沃土;建构策略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荀子·劝学》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先哲们都强调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班级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时间最长的场所,班级环境自然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创造积极的班级环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积极环境的内涵
积极环境是指能够对学生的智育、德育、美育等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外部环境。班级环境包括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显性环境即可视环境,如黑板、课桌、字画、绿植等物质环境。隐性环境与显性环境相对,它虽然不被学生看到,但可以被学生感知,能够影响学生。班风学风、学习情绪、师生关系等,都属于隐性环境。
二、积极环境的分类
1.积极的显性环境及作用
显性环境是班级的物质环境,它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保证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卫生环境是班级最直观、最基础的环境。《弟子规》教诲我们:“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干净整洁的环境容易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跟我们在烦恼忧虑时相反,愉悦情绪扩展了我们的心智视野,增加了我们的包容性和创造力,我们在心情好时,较能接受新的想法和新的经验。此外,卫生环境的创造过程,需要学生付出辛勤的劳动,发挥分工合作的智慧,发扬团结协作的作风,这本身对学生就是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创造色彩斑斓的美化环境。教室是一个与自然相对隔离的空间。相对于自然的多姿多彩而言,教室的色彩显得单调了许多。我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第一项工作是整理班级卫生,第二项就是美化布置班级。首先发动学生从家里带些绿植到教室,然后把绿植合理布置。布置后的教室变成了春意盎然的花的世界、树的海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也放松了心情,缓解了疲劳。
布置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教室是育人的场所,文化环境的布置也很讲究技巧。教室的黑板、墙壁、课桌等空间都可以变成育人的阵地。中华文化、名人事迹、名言警句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把它们巧妙地展示在墙壁上,或催人奋进,或洗涤心灵,或提示警醒,耳濡目染中对学生的成长潜移默化。例如,我班的墙壁上就贴了一幅“积极情绪树”,上边悬挂着乐观、认真、坚持、团结、尊重、友善等积极的词汇卡片,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积极的隐性环境及作用
隐性环境是师生共同创建的非物质环境,它包括教风学风、班级公约、人际关系等方面。隐性环境,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班级的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资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了上课时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积极的师生关系中,感情上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达到师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融洽。当积极的师生关系形成后,教师上课不是带着对学生的抱怨和指责,而是怀着对学生的关心和欣赏,更全面、更激情、更智慧、更愉悦地讲授知识。学生上课不是带着对老师的怀疑和抵触,而是怀着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以更配合、更积极、更投入、更亢奋的状态思考问题。在一节课中,师生体会的是相互激发、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在这种积极师生关系的氛围下,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师生的生命达到了共鸣。
构建积极的同学关系。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重要他人。在幼儿园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是父母;小学阶段,重要他人主要是老师;中学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可能是同学或朋友。根据这一理论,构建积极的同学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同学关系包括相互欣赏、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当学生们都能够从同学那里感觉到温暖和关心,他们就会被积极的情绪包围,就会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就会得到积极的人生体验,更加积极开心地学习,更加珍爱美好的生命。
三、积极环境的构建策略
1.思想引导是前提
积极的班级环境需要师生共建。不同的学生对班级重要性的认识是不统一的。有的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环境与学习的关系,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在班级环境上下功夫是画蛇添足。有的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比较积极,有的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发动学生在环境创建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老师多引导,利用班会等途径向学生解释环境的重要性,达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2.学生参与是重点
教师是班级环境创造的主導,学生应该是主体。班级环境的创建要多咨询学生的看法,多听学生的建议,多让学生动脑动手。比如,绿植花卉的选择、布置、照料都可以交给学生。班级文化墙也要交给学生,自己选材,自己设计,最好是用学生自己书写的字、画等。班级墙上的励志标语、名言等也鼓励学生自创。写得好的可以上墙,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学生就很有自豪感。这些活动交给学生,不但节省了老师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使学生更有存在感、价值感,更热爱班级,更热爱学习。
3.挖掘价值是目的
班级环境建设不是目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教育契机。如何用它来促进我们的教育,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教师要以班级环境建设为契机,挖掘有利的教育因素,促进对学生的教育。以班级绿植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来挖掘教育价值。首先,绿植能够美化班级环境,缓解学习疲劳,使人心情愉悦,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这是其一。教师还可以挖掘出其他的教育因素。比如,据调查,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倍,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起着巨大作用。另外,空气中60%以上的氧气都来自陆地上的树木和绿色植物。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爱护树木、敬畏自然的世界观。
教室中的每一项环境建设,教师都要以发现的眼光、科学的眼光、创新的眼光来挖掘它的独特价值,赋予它们教育的能量。
[参考文献]
[1](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洪兰译,万卷出版公司,2010.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迟毓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