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和:一个人到底可以有多少兴趣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che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永和+非常建筑:唯物主义”展览正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行,人们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格局考究又令人匪夷所思的建筑工地:混凝土、石膏和夯土堆叠的裸露展台,木材与玻璃等建材搭建的模板,装置、模型、图纸以及多媒体等内容都着意呈现了近二十年来张永和与他带领的“非常建筑”事务所在建筑实践中的探索与努力。“可以说这是个回顾展,但也不完全是回顾,”张永和说,“展出的内容是我们一直以来,并且今天依然在进行的建筑实践研究。”
  展览名“唯物主义/Materialism”是张永和的一个文字游戏。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到充斥当今中国社会的“物质主义”,再到作为建筑师最为关注的“材料主义”都隐含在这个指涉暧昧的标题中。从“形而上”的哲学到 “形而下”的材料,张永和用布满展厅的建造片段强调了材料的重要性,他说:“建筑师的工作更像工匠,每天要和材料打交道,还要创造性地与材料打交道。”
  尤伦斯的门厅中央摆放着张永和曾在英国V&A博物馆展出过的 “塑与茶” 装置,它由中国停车场里人们司空见惯的植草格构建而成,构成一个供人们喝茶聊天的功能性空间。“这个材料对我来说,其实特别难看,但是它改变了我们对塑料的粗浅认识。这种材料很轻,受力平衡很好,还能百分之百回收,所以我愿意用它搭个东西。”张永和说,“这和建筑师遇到的很多处境相似,我们不会为了孤立的原因做一个设计,比如单纯因为它好看或难看。”
  “没有物质的唯物主义是荒谬的,但是我想说,我们的努力除了物质,背后还有大文化计划。”从摸得着的材料开始,利用不同建材、各式模具,张永和呈现了“单车公寓”、“不理想城”、“无间造”、“无尽院”、“后窗”和 “圣人书房”6个不同主题,从建造的技术实验出发,延伸至建筑的各个面向:居住方式、城市化、建筑传统等等。
  其中“无尽院”是张永和对中国建造传统的阐释。从小在北京的四合院长大,他对庭院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在二分宅项目中,张永和用现代建筑语言回溯了有庭院的中国式居住,在建筑技法上采用先进的处理方式,理念上保留着对过往建筑传统的珍视。“小时候看自己家和别家的四合院,有大有小,高高低低的,我从来没觉得千篇一律是问题啊,为什么每个房子看起来都要不同?现代人有欲望表达自己的独立个性与存在感,但一定要用建筑来表达吗?我不理解这个必要性。”
  “不理想城”的单元饱含了作为建筑师,张永和对现今中国城市规划的更多批判以及合理性建议。新旧北京的更替、冲突是他在各个场合都不免谈起的话题。“对城市的错误认识才导致了对城市格局极端的破坏。”他提出中国以往对文物与遗产的极端处理:要么直接拆掉,不存在便没有保护的问题;要么将其当作瓷器似的不让摸不让碰。“其实珍惜地小心地使用,才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他说,“你看南锣鼓巷,不破坏旧环境,我们还是可以在其中享受现代的物质文明,老城完全可以容纳新生活。”
  整场展览入口是一扇组合式大门,由中国三种开合方式的门组成,张永和将其称为“推拉折叠平开门”——建筑师自得其乐的游戏。他常常自称是“最不务正业”的建筑师,在这个以建筑为主要话题的展览上,餐具、首饰、艺术品等他在建筑之外的创作也不一而足。“通过这个展览,我想讲的不是一个建筑师该关注些什么,而是一个人可能具备的各种兴趣。我自己的兴趣,从来都离日常生活不远,做衣服、做茶具,我很想设计玩具,一定很有意思。”
  聊到五花八门的兴趣,张永和说自己最近对中国清末的绘本很着迷。他期望更多中国建筑师对唾手可得的传统文化不要忽视。“中国建筑师对中国文化不是缺乏了解,而是缺乏自信,不愿意把中国的传统与历史作为工作参考的一部分,这使得他们的中国文化背景不能发挥作用。”张永和说,假如北京的建筑师组织一个京剧戏社,亲自排演京剧,他一定报名参加。
其他文献
克罗地亚艺术家Dragana Sapanjos用蛋糕塔的形象创作,暗示当下社会自我狂欢的场景。  “这就像一段悠长的旅行”,Dragana Sapanjos这样形容她的设计之路。这位来自克罗地亚的艺术家曾就读于米兰布雷拉艺术学院(The Academy of Fine Arts of Brera),学习表演和雕塑,对于这两者的关系,她如此说:“你停下来喝杯咖啡,稍作休息,当你回到同一辆车上时,一切
期刊
一水的旅行,似乎只与一物有关:荷。这位著名摄影家,按了30年快门,所拍之人之物包罗万象,却只有荷,成为他永恒的缪斯。“初见莲花,还少不更事,但它亭亭净植的模样,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从此,不论春、夏、秋、冬,莲的孕育、盛放和衰败,他都心领神会地用相机记录着。某日,一水无意中将一张《一笔禅心》放在微博与微友共享,不料竟引来转发无数,更有甚者为其颂词赋诗。  “我会围着莲花池一圈一圈地转,和每一朵莲花对
期刊
“原始的风车持续转了262年,我们希望这座新的能持续转350年。”  年轻的羊锯木风车( Houtzaagmolen Het Jonge Schaap)是在去荷兰旅行的途中无意间遇到的。在河边,矗立的风车优雅地转着;在风车里,风能带动的机械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这里尽可能地还原出几百年前荷兰人的工作方式,记录着对传统机械的留恋和对绿色能源的敬意,抑或是对当年荷兰称霸海上帝国的一种缅怀。  S= sur
期刊
你的黑发,是黑夜里的光亮。你的目光,来自最遥远的那处泉眼。你的不安,总是击中我的脆弱。你是一尊沉默的女神,从不肯告诉我,我的命运。
期刊
新年,把自己扮成一件炫目的礼物,送给越来越好的自己。  网状圆盘头饰 Elisabeth Koch by Hatters' Hub  手工长袖白色礼服 Barbara Bui  骷髅头金属腰带 Nuit N°12 From 法新Fashion Inlife  花纹半身裙 Etro
期刊
大衣 Calvin Klein  西装 Jil Sander  内搭衬衫 Prada  领带 Vintage
期刊
刚从伦敦AA建筑学院毕业,Ron Arad就发现自己不是打工的料。“我也去建筑事务所工作过,我发现我不适合为别人工作——尤其是午饭过后!有一天吃过午饭我就没回办公室,我去垃圾场捡了两个Rover 2000的车座,拿回来做了两把椅子。”2012年设计营商周期间,Ron Arad在香港设计中心翻出他伦敦工作室的旧照片,给我们讲述了自己歪打正着闯入设计世界的故事。  年过花甲的Ron Arad,只要在公
期刊
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往往具备无限可能性。法国艺术家Dominique Blais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视频、陶瓷、雕塑、装置来具象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他通过影像和声音的相互作用,将可见与不可见,可听与不可听的事物进行有机组合,表达了他所认为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这次在北京Joyce Gallery展出的作品,每一件都被Dominique精心布局,并放在特定一致的水平线上。
期刊
黎薇特别起范儿,有股劲儿,可以说是他身上最明显的特质。看他的展览得悠着点,否则很容易被“吓住”。从首次个展 “空心人” 到第二个个展“英雄”,还有 《一栋蛋糕》 等作品,都暗藏着令人多少会感到不安的“创造因子”。看着那些貌似漠然、残酷、激烈的作品呈现方式,黎薇做出提示:你要了解,就像现实世界一样,到处都是伤害,但当你真正能够直面伤害,你也就得到解脱或找到了勇气。  黎薇身上最不缺乏的应当就是勇气,
期刊
安东·阿尔瓦雷斯(Anton Alvarez)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天生叛逆的人,尽管他的艺术生涯是从家乡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 Sweden)的街头涂鸦开始的。从瑞典家居设计学校到瑞典工艺美术与设计大学取得本科学位,再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产品设计硕士学位,安东的艺术生涯迄今为止只有一个主题——竭尽所能地离经叛道。当别的涂鸦艺术家还在忙着画好边框,赶在被洗掉之前涂好颜色完成涂鸦作品的时候,他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