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让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3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温家宝同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办好人民的教育,做到教育和谐。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做到教育和谐。
  一、教育与社会和谐
  纵观20世纪人类经济发展历程,尤其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轨迹,许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证明,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是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所以教育要和社会和谐统一,教育要为社会服务。这其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教育与人的关系。人口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是我国目前人口方面的国情。所以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依靠教育資源把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教育水平提升了,人口素质提高了。这也是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战略选择。2.教育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也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能源匮乏,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改变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发展教育。通过教育去提高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通过教育创新去促进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从而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3.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教书与育人和谐
  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因此,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要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教书是指教学生知识。育人是指培养学生,所谓成人先成才。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学会担当,能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学会奉献,在奉献中去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光彩与可贵。学会做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才能感受到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这样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去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家庭的本领,将来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三、知识与技能和谐
  所谓知识,就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而技能是指人们在特定目标指引下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知识的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可以随时随地学,而技能才是获取知识,学以致用的关键。掌握一定的技能方法才能创新学习,学会创新,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服务社会的目的。否则死读书,读死书,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即使学富五车又有何用。既体现不出知识的作用,也发挥不了人的作用。因而一定要处理好培养技能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四、各学科间的和谐
  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其中一点表现就是要求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各科老师要协调好关系,文科之间,理科之间甚至是文理科之间都要加强联系。使学生能从一个宏观的高度,不同的角度掌握并分析问题,培养能力。这样也不至于造成学生偏科的现象,使学生能真正地全面发展,以便于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的理解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生存、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可持续发展。总之就一个目的,让教育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
  五、坚持教育的和谐发展
  教育自身的和谐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应该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要避免有的腿长有的腿短;区域间、区域内、城乡间教育也必须协调发展,力争缩小差距;教育不仅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也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发展局面。
其他文献
【摘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感受数学的“抽象之美”,享受学习的“成功乐趣”。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方法 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生身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教学活动的绝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综合实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该怎样“学”,以学生的需求为主线,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建构有效的学习方式。要注意教学顺序,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先单一后综合,尽量使新知与旧识高度地整合,形成新的学科知识体系。  【关键词】教学方式 学习兴趣 学习主人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期刊
【摘要】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是教师对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激励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艺术。运用好激励这一教育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主动探求新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目标。  【关键词】 激励教学 法宝 让课堂“动”起来  在本年度中,笔者教高一,在刚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中,许多老师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并试图从教学上加以改进。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课堂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问题大都出自教师之口,或出自教科书上,缺乏真正的问题的现实感、鲜活性,学生仍然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的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新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倡导“发现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原有的过分强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进行“满堂灌”,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形成单一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以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支配下,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忽略了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不注重运用积极的情感策略,从而使许多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出现了障碍,抑制了他们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个性,适时地运用情感策略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重
期刊
【摘要】学校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学,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关键词】优化过程 创新精神  《学会生存》一书在“培养创造性”一章中写道:“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教育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
期刊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普通中学采用的英语新版教材与我国《高中英语新課程标准》相辉映。其既顺应了时代变化的发展又满足了社会进步的需求。外研版英语新教材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体味、感受生活。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本文分析了在运用新教法教新教材的背景下,外
期刊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使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  一、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
期刊
教育管理部门常常提及“发展教师”,力求以多种手段来推动教师成长。但是,教师群体的现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需要发展?所谓的教师发展是不是提升教育技能?抑或是德能勤绩综合考量下的全面发展?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教师是否在发展,是否会发展?“发展教师”是急功近利还是沽名钓誉?等等,问题众多,我们不妨追问。  就发展方式而言  “发展”的对象是“教师”,语词中“教师”是发展的宾语,处于被动状态。教育管理者往往
期刊
设计理念:在众多写家乡故园的文章中,刘亮程的这篇文章独树一帜,它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对家乡无尽的思恋怀想中,更重要的是它对家乡和人之间的关系,故乡对人的意义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并用诗一般富有哲理的语言付诸文字,呈现出如流水般冲洗干净的语言思想之美。通篇文本告诉我们,物质的家园终归是会消失,但假若我们能把握住附着在物质家园之上的记忆和情感,重视生命中一丝一毫的证据,那么我们即使不能对抗时间,也能挽救心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