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画家陈星州:北漂是一场涅槃槃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8月,初来北京的陈星州满头大汗拿着一张《租房信息报》,走大街穿小巷找房子,条件是:房租越低越好。4平方米的地下室“蜂窝房”成了他别无选择的选择。2012年8月,穿行于各大画展、媒体采访中,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下优雅微笑的陈星州,正考虑在京郊买一栋别墅,400平方米左右,能把父母接来同住。北漂6年,从一无所有到拥有相当的物质财富和名气,可以作为考证成功的一些侧面。陈星州说,其实,更大的收获远不止这些……
  北京,我来了
  2006年,像很多初出校门的大学生一样,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陈星州面临职业人生的严峻选择:在家乡谋一份安闲稳定的小职,还是到大城市去闯荡?前途未卜,人海茫茫,美好的未来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有志青年谈何容易!陈星州背上背包,独自来到北京,追寻他多年的艺术家梦想。刚下火车走出北京站,看着华灯闪烁的首都夜景,陈星州内心新奇而激动:北京,我来了!
  诗情画意不是空中楼阁,先把自己安置下来才是正经事。租下甘露园附近一间4平方米的地下室“蜂窝房”,月租300元,几乎是当时全北京最便宜的独间,预付两个月房租后,手里的盘缠所剩不足千元。陈星州决定先向生存作小妥协,握着一份《北京人才市场报》,他奔走了30多场应聘,却没有一家需要一个“没有经验的设计师”。白天出去找工作,晚上回到狭窄的蜗居画画,这是陈星州忘记寂寞、排遣伤感的唯一方法。
  两个月过去,陈星州充值完电话费后,手里还剩49元。在给父母的电话里,他说:“一切都好,争取春节回家。”挂断电话,陈星洲呆呆地看着天空,头脑里杂乱无绪。一位网友通过博客认识了陈星州,她给他留言:“我朋友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搞施工,他们想招聘一名画家画壁画。”陌生网友的话有谱吗?陈星州顾不了那么多,对他来说,任何一个信息都是机会。第二天一大早,陈星州就赶往自然博物馆,原来一切都是真的!一幅草原风格的壁画,半年必须完成,工期中管吃管住,报酬5万元!这样的艺术工程对于施工方是上百万的收益,而5万元的报酬已经让几乎山穷水尽的陈星州乐疯了!
  吃住在工地的临建工棚,跟几十个农民工拥挤一处,搪瓷脸盆盛着水煮白菜,冰冷的铁皮馒头……陈星州过的是纯民工生活。因为合作方要求作品完成之前不给一分钱报酬,陈星州买生活日用品的钱都靠刚刚工作的弟弟接济。最艰难的时候,工棚里的河南籍钢筋工小韩曾借给他20元作为短期援助。生活上的艰苦挡不住他激情满满,他心里怀着在北京挖到第一桶金的希望,没日没夜地投入到绘画工程中。穿着满是彩墨油漆污渍的“18色”工作装的陈星州,除了眼神里灼热的艺术执着未改,外形上俨然与民工无异。5个多月后,自然博物馆的二层,一整层600平方米的壁画竣工,无垠的草原胜景完美呈现!
  梦想的天空,还有多高多远
  工程告捷,陈星州领到了首批工程款1000元,他美美地请民工好友小韩吃了一顿百元大餐。然而余下的报酬对方却迟迟不兑现。没有合作经验的陈星州猛然发现,自己艰苦做下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却没有和对方签任何协议。接下来的数次催债,对方象征性又给了一点点,就消失无踪了!
  算算拿到手里的3600元,辛苦劳动半年却遭遇“打劫”,陈星州有苦难言。他到景山后街一个胡同里租下一间平房继续画画。一次偶然的机会,某明星的妈妈找到陈星州,希望跟他合作承担一个艺术项目。这位明星的妈妈非常欣赏德才兼备的艺术家,她拥有海外集团公司。对陈星州来说,这无异于一个巨大的好消息,然而临近签约之际,对方却因金融危机、身体抱恙等原因变得心灰意冷,新的项目计划只好延后。自然博物馆巨幅壁画报酬缩水、大牌公司合作遇冷,并没有挫折到陈星州,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像三月里的草根听到了头顶上春风的脚步,奋力伸展,盼望破土而出。
  2007年,业内一位资深望重的老艺术家参观自然博物馆之后,通过博物馆找到陈星州,邀请他到浙江做一幅巨幅壁画。经过7个多月的工作,陈星州和清华美院老师合作的作品在南京军区湖州军分区军史博物馆成为永久的风景。揣着7万多元的报酬回京,陈星州在北四环租下一处别墅,他用了两天时间购物,把生活用品、画画颜料买齐。生活改善了,他可以享受前所未有的奢侈了。
  第三天,陈星州急匆匆出门,他要去拜访在自然博物馆工作时的朋友、民工小韩。陈星州特意买了一沓文学著作,钢筋工小韩是个文学青年,文学书籍是他最向往的奢侈品。他也梦想着有一天能在北京扎根儿,成为北漂作家。可是建筑队搬家频繁,人员流动性强,陈星州辗转找到第三个工地时,从其他工友那儿得知:两个月前,小韩在一次施工中意外身亡!
  回到家,陈星州没吃晚饭,他对着画布一口气创作到次日午后。此后三个月他闭关在家,一幅幅作品喷薄而出:友情、生命、拼搏、呐喊、挣扎、梦想……他的笔下变得凝重、深沉,充满生命的律动。
  任何成长、事业上升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一个瓶颈,勇敢地自我否定、自我突破,才会跨越到另一层台阶。陈星州在自己以往作品中看到了潮流、俗套的影子,他用刷涂毁掉曾辛苦半年的几幅作品。画笔刷刷地涂抹在作品上的声音,似一把刀,在心上划得鲜血淋漓……
  破茧成蝶,彩霞满天
  2009年,一位杭州画商找到陈星州。杭州美景、优厚的回报承诺令他向往:北京那么拥挤,竞争那么激烈,那么多压力,为什么不去南方寻梦呢?只要有梦,在哪儿都可以找到艺术的家园。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杭州太美了,美得诗情画意,美得人流连忘返,醉心其间。每天在西子湖畔吹笛,赏湖光柳色,让人时时感叹天上人间,青年画家陈星州有生以来第一次签约画室几个月后,发现自己艺术功力衰减。若只是做一个满足温饱的画家,这无疑是最好的环境;但对于一个追求艺术极致的人来说,这是致命的危险!在美景中陶醉萎靡,丧失艺术灵感和斗志,还是回北京重整河山?
  2010年,陈星州回到了当年短暂租住的那条胡同,重新在一所四合院里建起画室。他忽然发现:北京是一座多么温情、包容的城市,你随时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亲切的情怀,厚重的文化,还有奔忙竞争的压力,这种拼搏感对于一个艺术家多么重要!北京才是他艺术成长的最佳土壤!关上门享受艺术世界里独自行走的自在辽阔,画累了就打开门,到胡同里享受邻居们聊天喝酒的简淡安闲,没有哪里比这儿更适合艺术!这年初夏,陈星州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几家时尚媒体的采访,名气空前。
  2012年是陈星州辉煌的一年,他作为年度十佳青年画家,带着作品在一个个大型的画展和社会活动优雅亮相之后,画约已排至年底。在陈星州闭关式创作时,任何邀约和应酬一概全免。而有一个手机却经常拨来,接听却没有人说话,陈星州总是微笑着接起,听一会儿之后再挂断。父亲节那天,他给远在广西老家的父亲买了一部大字幕的老年版手机。父亲还没完全弄懂怎么操作,却像个孩子似的美美地装在兜里,逢人便说一遍“画家儿子的孝心”,经常不小心把电话拨出去。
  陈星州每年都会接父母来北京居住几个月,几乎带着父母游遍了北京美景。他觉得,不管多忙,孝敬、陪伴父母是为人子的第一要务。为了更多地陪伴父母,他已在老家建了工作室,他还想在京郊买栋别墅,让父母既能感受故土温情,也能享受都市风光。
  北漂6年,在北京艺术界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画家陈星州仍旧在景山后街的胡同里创作。他有时会去自然博物馆看自己当年的巨作壁画,有时会买一大包泡面,那曾经是他来北京时最美味的食物,他要体验往昔那种艰苦、纯真的岁月。他还珍藏着一张照片:他开着拖拉机在自然博物馆的工地上,傻呵呵地忙着,满身油漆与其他民工无异。偶尔在地铁里遇到老年民工,他还会给他们让座,遇到大街上发宣传单的满脸漂泊感的外地人,他总是微笑接过来,哪怕走很远丢进垃圾箱。他经常会想起小韩,那些挣扎在城市边缘的有梦的北漂青年。他说,假如小韩还在,他愿意资助他去读书、写作,他说:北漂是一场涅槃,每個人都会得到成长,成功往往在下一次“再坚持”的努力中。很多时候,还需要一根小指的力量和温暖……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其他文献
京剧,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感,穿越时空与现代人进行对话。如何把握传统与时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何用古老的艺术手法诠释日新月异的现实?如何让沉溺于海量碎片化信息中的人们沉淀下来欣赏经典?  面临这些宏大的主题,北京京剧院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作为负责“创作”业务的管理者,刘宇宸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心中的感受。他深知,这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也正因其艰难,反而更具魅力。  挚爱与事业
期刊
北京京剧院尚掩映在熹微的晨光中,婉转的唱腔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已破空而来。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的一天便与这韵味十足的“背景音乐”一同开始了。11月的北京寒意渐浓,凛冽的风像一匹不羁的野马,透过敞开的窗子在屋内游荡。李恩杰的精神为之一振,他翻阅着手中厚厚的文件,头脑又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即将过去的2012年,对北京京剧院意义非凡,她以越来越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而对于近在眼前的2013年,
期刊
每当我来到天安门广场的的时候,总要去广场东南角的东交民巷西口看一看。虽然看不见昔日的牌楼、昔日的坡、昔日对面的棋盘街,但巷口内路南的灰墙大院,特别是大院里的演变时迁,总会勾起我串串的酸楚、兴奋和有趣的回味。  新中国诞生前的“国中之国”  新中国诞生之前,我在前门内西顺城街(今前门西大街)的中大附中读书,家住崇文门外的手帕胡同,每日往返上学不愿意走城外人多路差的打磨厂,而喜欢走城里头人稀路平的东交
期刊
北京国际音乐节是北京市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文化品牌,也是中国向世界打出的一个响亮的品牌。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走过了第15个年头。15年来,每年的秋天来自全世界最顶尖的音乐团体和音乐家齐聚北京,展现音乐无国界的魅力。  今年的音乐节主题是“音乐由你”,主打亲民牌,在北京最新潮的三里屯Village橙色大厅上演多部音乐会;邀请来罗大佑、崔健、迈克尔·波顿等流行音乐界巨星;在中国首次上演了美国先锋音乐家约翰
期刊
“慢慢养着吧”—— 祖祖辈辈对慢性病的康复治疗既无概念也无标准,对慢性病和亚健康给人造成的痛苦和危机往往缺乏富有成效的措施。据统计,目前有80%的病人在疾病急性期过后只能回家养病,得不到正确的康复指导。疾病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康复医学评定的重点是慢性疾病。慢性病是毁坏家庭、破坏社会和谐的看不见的尖刀。一个心脏安上支架的人,只能接受被迫放弃的暗淡下来的人生。如果他能通过小汤山康复医院的康复治疗,重
期刊
十年前,刘晓庆因偷漏税入狱时没有当着人哭过,十年后,这位中国获得百花奖最多的影星当着上千人的面哭了。  9月29日第31届百花奖颁奖典礼上,五次获得百花奖、已经57岁的女演员刘晓庆身穿红色旗袍,画着浓浓的舞台妆,继续延续着不老的传说,模样看起来足足年轻了20岁。聚光灯下,刘晓庆讲起自己的从影经历,也谈起了自己的老单位北影厂:“几天前,我一个人悄悄地回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我的心里非常非常地难过,因为
期刊
王大观画中话  老北京夸人,喜欢说“吃过见过”,不论谁,必是“吃得多,见得广”,博闻广识,才配得上称为高人。  王大观是我爸爸的亲娘舅,论起来,我叫他老舅爷——他就是位高人。  老舅爷前些年没了。他在时,可惜我还小,不懂问,不懂听,长大些,才知道与多么宝贵的学问擦身而过。  逛书店,看电视,老北京民俗这个话题,永远是热门的。人们热衷于从字里行间的每一个儿化音里,窥探老北京;痴迷于从胡同角落的每一条
期刊
1976年末,从因中苏友谊医院而得名的“反修路”,搬家到了“反帝路”——东交民巷7号。这条目前北京最长的胡同,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元朝,北京开凿通惠河与大运河连接,南方粮食几经周转到现在的崇文门外。元朝在这里设立收税的机构,周围相应形成市场,就有了东交民巷的前身江米巷。这里是个米市,用现在时髦话说是贸易中心。当年的元大都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游记里提到过“文明门内江米巷”。文明
期刊
常言道“无丑不成戏”,丑行在京剧行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一场戏没了丑角,好比一道珍馐大菜忘了放盐,少了画龙点睛的滋味。纵观历史,横跨东西,我们发现丑角有其存在的一般性,究其本源,来自人类对欢乐的向往。所以在艺术的舞台上,“丑”是欢笑的代表,是幽默的象征符号,它是“美”至极后的反向表现。在西方,英国的小丑文化源于英格兰的宫廷小丑制度。足智多谋和滑稽可笑的宫廷小丑,首要任务就是要给沉闷的宫廷生活创造欢愉
期刊
前门大街号称天街,处在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当年,它是皇帝去天坛时所走的专用道路。后来,又成了全中国最发达、最有名的商业街。多少家老字号,伴着前门大街兴盛发达。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前门大街之于北京,甚过现在的CBD。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它的风光不再,老字号陷入低迷,周围的小胡同里更是脏、乱、差、假并举。几年前,北京市政府下决心整葺前门大街,新的前门大街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天开街。一晃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