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明确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和吡蚜酮等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毒力和防治效果,采用浸渍法进行了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都有较高的毒力,以啶虫脒对大豆蚜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7.026 μg/g,其余3种杀虫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吡虫啉、烯啶虫胺、吡蚜酮,LC50分别为9.484、15.247和43.734 μg/g,对大豆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杀虫剂;大豆蚜虫;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S482.3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100-02
  大豆蚜虫(Aphis glycines Matsumura)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通常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大豆嫩叶和嫩茎等处吸食大豆汁液为害,导致叶片卷曲变形,植株生长迟缓、早期落叶、分枝及结荚减少,最终造成大豆严重减产。中等发生年份减产20%~30%, 严重年份可达50%以上[1]。为了评价不同杀虫剂防治大豆蚜虫的效果,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和吡蚜酮等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毒力效果,以期为大豆蚜虫的田间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虫源
  供试大豆蚜虫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温室内以大豆品种齐黄34幼苗饲养的种群,选择个体一致的无翅成蚜作为试虫。
  1.2 供试药剂
  4种杀虫剂分别为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山东新农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和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山东嘉诚农药化工有限公司)。1.3 试验药剂的配制
  用微量取液枪量取药液, 每种杀虫剂设5个稀释倍数。啶虫脒设2 000、4 000、8 000、16 000、32 000倍; 吡虫啉设4 000、8 000、16 000、32 000、64 000倍; 吡蚜酮设1 000、2 000、4 000、8 000、16 000倍;烯啶虫胺设600、1 200、2 400、4 800、9 600倍。
  1.4 毒力测定方法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供试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毒力效果。以清水为对照,每种药剂设5个浓度,每一浓度重复3次。把豆苗上的有翅蚜和小若蚜去除,仅保留无翅成蚜和个体较大的无翅若蚜,然后浸于已配好的不同浓度的药液中,浸渍时间10 s,用吸水性较好的脱脂棉球包住豆苗叶柄后,再用保鲜膜包住,记录蚜虫数量,处理后置于恒温箱内正常饲养,24 h后检查死亡率。检查时用毛笔轻轻拨动虫体,如果倒下不能站起即视为死亡。试验条件:温度 (25±1)℃,相对湿度75%左右,光周期 L∶D= 16∶8。
  1.5 数据分析
  使用SPSS13.0生物统计软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LC50、LC90值和95%置信区间。
  2 结果与分析
其他文献
摘要:从羽毛加工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YHYJ-1,对羽毛、羊毛和毛发底物均具有降解作用。菌株YHYJ-1对不同底物的降解能力存在差异,培养36 h羽毛完全降解,羊毛降解时间是72 h,毛发则在84 h有部分降解作用。分别以可溶性羽毛角蛋白、羽毛粉和偶氮角蛋白为底物进行酶活测定,以最高酶活值设定为100%,3种底物的相对酶活
期刊
摘要:通过对日光温室内温度环境特点及变化规律、日光温室控温措施的分析研究,得出确保郁金香生长期、开花期内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及控温措施,对提高郁金香日光温室盆栽规模化、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光温室;温度变化;控温措施;郁金香;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624.4+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068-03  在郁金香日光温室生产中,温度是影响郁金香
期刊
摘 要:大豆新品种齐黄34夏播生育期105天,单产在2 759.7~4 473.0 kg/hm2之间,蛋白质含量42.77%,脂肪含量21.26%,豆腐得率257.17%,抗大豆花叶病毒SC3、SC7株系群,耐涝性强,是一个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豆新品种。齐黄34的育成说明选择适宜的亲本和采用有效的选育方法对大豆育种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豆;齐黄34;选育  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号:
期刊
摘要:以华北地区主推的济麦22号为试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三种耕作方式配施三个氮肥水平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氮肥施用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深耕(DT)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穗数和分蘖数增加,产量最高;免耕(NT)使光合速率加快,成穗率增加,产量在三种耕作方式中居中;旋耕(RT)光合速率最小,成穗率最低,产量最
期刊
摘要:从糖蒜中筛选分离到的一株具有降胆固醇和抗氧化能力的产乳酸菌株PG-7,该菌对胆固醇的去除率为581%,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7%和162%。克隆了PG-7的16S rDNA序列,并以其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相关属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16S rDNA序列全长1 638 bp,BLAST显示该菌株与乳杆菌属同源;PG-7菌株在进化关系上与布氏乳杆菌属(Lactoba
期刊
摘要:对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对花生栽培模式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做了分类介绍。分析了不同阶段中清棵蹲苗、地膜覆盖、单粒精播、麦套种等关键增产栽培技术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花生栽培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我国花生未来栽培模式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花生;栽培模式;演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S565.204.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
期刊
摘 要: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5K10组合可显著提高济薯21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83%和9.95%,其余组合均比对照减产,减产幅度最大的为N6P5K10组合。在生育后期,N6P5和N6P5K10组合不利于薯块干物质的积累,而P5K10和N6K10组合有利于养分向块根中运输,最终导致薯块干物质含量的提高。氮磷钾不同配比均可促进
期刊
摘 要:在小麦高肥水地块,确定秸秆还田与不还田2种还田条件,免耕、深耕和两年旋耕一年深耕3种耕作方式,666.7m2施纯氮15、11、20 kg 3个水平,通过区组优化,设计建立不还田免耕(BM)、还田免耕(HM)、还田深耕(HS)和还田综合(HZ)4种耕作模式,在每种耕作模式上进行纯氮3个水平的裂区试验。经过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和AHP层次比较,得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实行深耕的耕作模式,666.7
期刊
摘 要:以糖度及其它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6个高粱株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7天和14天后高粱幼苗的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及干重的变化以及对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大,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和干重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50、100 mmol/L NaCl浓度下,处理7天和14天的苗高差异显著;当NaCl浓度大于150 mmo
期刊
摘 要:为了解诸城烟区土壤养分状况,2012 年在诸城 5个基地单元共采集土壤样品 230 个,并进行分析化验。结果表明:全市土壤 pH 均小于7.5,大多属适宜范围,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硼含量较低。为此,提出增施有机肥和“控氮、稳磷、增钾、补硼”的施肥策略;各基地单元不同土壤养分因子丰缺情况差异较大,施肥应注意因地制宜。  关键词:土壤养分;基地单元;诸城烟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