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的十年中,课堂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始终在围绕课程建设进行破题。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者在关注学生“学习性质量”的同时,也在重视学生的“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在矫正自身教学行为的同时,开始捍卫教育常识,践行教育常识,“给力”课程建设,使课堂教学在不同的区域和学校呈现出整体性的繁荣。
回顾课程改革之初,我们所提倡的校本化多是基于学校、基于教师的。但是,教师是学校不变的元素,而学生却是经常流动和变化的。如今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这种角色的转换,使得只讲校本化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提出了走生本化建设之路,进行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造。
所谓课程生本化,就是以生为本,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使生活和整个世界都成为课程资源。事实上,我们只有把课程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才能体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主要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也只有真正生本化的课程,才能体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或人格。这应该是广文中学提出并付诸实践的课程生本化的意义及价值所在。
课程建设:一个调研引发的思考
广文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2007年,在第一届初中生毕业之际,面对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校长赵桂霞对全校1980名毕业生进行了对各学科难度认同值的调研。
握着男女生对英语102个知识点的难度认同值数据图,赵桂霞眉头紧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数据图清晰地显示,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上,男生对102个知识点的平均难度认同值都高于女生。
随后的调研中,赵桂霞还发现,这不是广文中学一所学校的个别现象,而是全国多数学校的共性问题。
“这是初中教育带来的不良结果,还是小学本身存在的隐患呢?”为了求证问题的答案,赵桂霞又对当年的新生进行调研,她发现1428名新生中,英语成绩处于高分段的依旧是女生居多,男生很少。
这么看来,男生和女生在初中入校之初,英语水平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差距。不把问题搞清楚,调研就显得毫无意义。于是赵桂霞和全校英语老师们一起走进课堂,寻找英语学习背后的问题。
一段时间的调研、观察、记录后,赵桂霞发现,男生英语学习的最大困扰是发音障碍,另外,男生的语言思维习惯及生理、心理特点,也是导致男生英语学习差的原因所在。
那么,以攻克音标为突破口,纠正男生发音的问题,培养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就可以帮助他们渡过英语学习难关。大部分老师认为,调研到此为止,便已显得意义非凡。但是,赵桂霞不这么想,她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国家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属于必修范围。这样可以保证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但是,教师在把国家课程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时,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作为,使之适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的,即对国家课程进行生本化的改造。这个改造,不改变内容,不改变标准,而是在内容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方式上进行改变,使之变得更易于学生接受。
英语学科的国家课程没有考虑男生和女生群体个性的差异,而是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实现共同的培养目标,这对学习基础不同、掌握难易程度不同的男女生来说,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
的确,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重要;能感知世界,有向善向上的能力,比拥有高分的学科知识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的。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增强教材对地方、对学校、对学生的适应性,让教材变得更人性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接受。课程建设探索的背后,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只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调研,却引发了一连串对课程建设的思考。比如,如何增加国家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走出一条生本化之路?比如,教材版本多,且各有优劣,该怎么整合才能把所有的优点汇集在一起?比如,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活动课程的探索,该如何让活动课程化,才能真正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与探索中寻求答案。
生本化:课程建设的最优路径
课改前,课程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于是教育、课程便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不再符合时代的需求。
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重新定义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上课不再是被迫接受的活动,而是充满乐趣的探寻和经历。
针对男生的英语学习障碍,赵桂霞跟英语老师们一起研讨,独立开发了一门课程——“学前引桥课程”,决定在初中英语教学之前引入。该课程完全基于弥补男女生在小学英语基础学习的差异性,不仅弥补单词和发音的“硬性缺失”,而且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弥补“软性缺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英语教材有专门的小学和初中衔接的部分,并对部分训练进行了汇总和梳理,给初中英语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但广文中学的英语老师没有拿来就用,而是根据“学前引桥课程”的宗旨,添加了音标教学,采用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的教学法,让学生看到字母就会发音,读了音标就能写出单词。或许学生并不一定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但是他已经能很轻松地实现这样一个转换。
通过仔细调查和分析,赵桂霞总结出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一个基本规律,即接受知识之前,通常在大脑中先有一个知识的“停靠点”,一般被称为已知,它一方面来自旧知,另外一方面来自日常生活。若“停靠点”使新知和已知结合起来,学生学起来才会轻松自如。于是赵桂霞和教师们针对一些难点问题,建立生活中的引桥,带学生到野外、大自然中去探寻学习的内容,寻找与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先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进而让他们轻松接受知识。这就是“难点引桥课程”。而“发展引桥课程”主要针对初高中学习的断层,及时在初中课程中进行渗透,让初高中的知识得以很好地衔接。
之后,赵桂霞和教师们将此课程进一步拓展,涉及各个学科,包括英语、数学、化学、物理等,形成生本化训练之一——“学前引桥课程”。该课程的搭建,可以检测前置缺陷,帮助学生梳理和学习学科的相关知识,增加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面对教材版本多,且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赵桂霞又和老师们进行了生本化训练之二——教材整合,给每个老师都配备了三到五种教材,让他们大胆地对教材进行调整,整合不同的版本,把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糅合在一起,为其课堂教学所用。同时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老师们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分别删除了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综合运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创新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成长,即生本化训练之三——梯式训练。
“我们不仅把国家课程变成学生喜欢的、适合学生的课程,而且还要开发活动课程,把所有的活动纳入日常管理,把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和学生的成长经历结合起来,真正以生为本,拓展一个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新课程体系的学习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赵桂霞如是说。
课程“超市”:让教育无处不在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课程建设,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头等大事。一个学校的课程建设好了,就可以说这个学校的教育成功了一半。
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而形成的。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必须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上来。
有人认为,国家教育课程呈现一种“中间”状态,所谓“中间”,是说它既不够“大”又不够“小”。“大”,是指经典;“小”,是说适用。不够大,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可以视为课程;不够小,是因为没有真正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编写。当前,一些学校的导学案,算是这样一个适用的内容。不过,目前的导学案还稍显单薄。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对于学生而言,处处是课程,时时有课程。因为教育无处不在,课程也应该无处不在。但是,很多学校只是关注课堂里的课程,而忽略了课堂以外的诸多隐性课程。只有有了正确的课程观和课程意识,教师才会从教育的视角、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视角,来开发、建设课程。
“学校开发课程,应同时满足两个需求:一是学生发展的特色,二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发展的特色,同时体现着学校的特色;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体现着个性需求。”正是在赵桂霞的这种理念的引领下,广文中学从问题着手,依据真实的调研结果,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新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完善的课程目标、完备的课程内容,推出十大课程,包括入校和离校课程等,并设置特色课程,真正做到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为本,为学生搭建宽阔的成长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其实,近几年,一些地方或学校的探索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长张欣曾于2007年初提出全课程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活动中所有可操作、可控制的教育内容都是课程,学科以外的活动也要课程化,要像学科课程那样去对待。该区开设最成熟的是“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此课程不但服务于体育运动,还服务于其他学科教学,远远超出了原本只为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各项指标而设置的意义,有着更广阔、更深远、更多教育功能的内涵。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校长徐翔告诉记者,新的课程观应该是把学生带到“超市”,让他自己选择所需的知识,而不是代替他买一两样。这里的“超市”,是典籍,是文明史,是整个世界。国家要提供《四库全书》式的读本作为课程“超市”。学校在教学活动中,要使之有序和精粹,为具体年级、班级和学生提供适合的文本,同时尽力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目前教材版本多,且不权威,给学生和教师的坏印象就是没有什么是“必学”的。所以,要有处于两极的课程,大的一端,必须由国家设置;小的一端,则由学校开发。
赵桂霞认为,理想的课程应该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有必修的,也有选修的。所有的校园生活应全部设计为课程,包括每天的入校、离校,每学期开学的入校、离校,以及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很多课程并不是对教师理论水平、学科素养的要求,而是对生活、做人的要求。只要教师是在做教育,不是只关注教学,那么,他就能随时发现适合学生的课程。
归根结底,课程建设,必须要与教育的本质结合起来。教育不是控制,不是奴役,不是塑造,而是顺应人性和自然的引导。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如果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不了解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把学习回归到学生本身,就不能保证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真实、自然地呈现自我。同样,没有了解,也就没有课程建设。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结合学生的个性特质,发现学生身边的、潜在的教育资源,使其成为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如果每个教师都有课程意识,有正确的教育观,那么,就可以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实施课程建设,并开发出属于自己学生的课程来。
(责 编 涵 冰)
回顾课程改革之初,我们所提倡的校本化多是基于学校、基于教师的。但是,教师是学校不变的元素,而学生却是经常流动和变化的。如今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这种角色的转换,使得只讲校本化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提出了走生本化建设之路,进行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造。
所谓课程生本化,就是以生为本,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使生活和整个世界都成为课程资源。事实上,我们只有把课程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才能体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主要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也只有真正生本化的课程,才能体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或人格。这应该是广文中学提出并付诸实践的课程生本化的意义及价值所在。
课程建设:一个调研引发的思考
广文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2007年,在第一届初中生毕业之际,面对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校长赵桂霞对全校1980名毕业生进行了对各学科难度认同值的调研。
握着男女生对英语102个知识点的难度认同值数据图,赵桂霞眉头紧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数据图清晰地显示,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上,男生对102个知识点的平均难度认同值都高于女生。
随后的调研中,赵桂霞还发现,这不是广文中学一所学校的个别现象,而是全国多数学校的共性问题。
“这是初中教育带来的不良结果,还是小学本身存在的隐患呢?”为了求证问题的答案,赵桂霞又对当年的新生进行调研,她发现1428名新生中,英语成绩处于高分段的依旧是女生居多,男生很少。
这么看来,男生和女生在初中入校之初,英语水平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差距。不把问题搞清楚,调研就显得毫无意义。于是赵桂霞和全校英语老师们一起走进课堂,寻找英语学习背后的问题。
一段时间的调研、观察、记录后,赵桂霞发现,男生英语学习的最大困扰是发音障碍,另外,男生的语言思维习惯及生理、心理特点,也是导致男生英语学习差的原因所在。
那么,以攻克音标为突破口,纠正男生发音的问题,培养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就可以帮助他们渡过英语学习难关。大部分老师认为,调研到此为止,便已显得意义非凡。但是,赵桂霞不这么想,她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国家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属于必修范围。这样可以保证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但是,教师在把国家课程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时,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作为,使之适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的,即对国家课程进行生本化的改造。这个改造,不改变内容,不改变标准,而是在内容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方式上进行改变,使之变得更易于学生接受。
英语学科的国家课程没有考虑男生和女生群体个性的差异,而是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实现共同的培养目标,这对学习基础不同、掌握难易程度不同的男女生来说,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
的确,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重要;能感知世界,有向善向上的能力,比拥有高分的学科知识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的。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增强教材对地方、对学校、对学生的适应性,让教材变得更人性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接受。课程建设探索的背后,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只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调研,却引发了一连串对课程建设的思考。比如,如何增加国家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走出一条生本化之路?比如,教材版本多,且各有优劣,该怎么整合才能把所有的优点汇集在一起?比如,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活动课程的探索,该如何让活动课程化,才能真正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与探索中寻求答案。
生本化:课程建设的最优路径
课改前,课程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于是教育、课程便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不再符合时代的需求。
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重新定义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上课不再是被迫接受的活动,而是充满乐趣的探寻和经历。
针对男生的英语学习障碍,赵桂霞跟英语老师们一起研讨,独立开发了一门课程——“学前引桥课程”,决定在初中英语教学之前引入。该课程完全基于弥补男女生在小学英语基础学习的差异性,不仅弥补单词和发音的“硬性缺失”,而且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弥补“软性缺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英语教材有专门的小学和初中衔接的部分,并对部分训练进行了汇总和梳理,给初中英语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但广文中学的英语老师没有拿来就用,而是根据“学前引桥课程”的宗旨,添加了音标教学,采用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的教学法,让学生看到字母就会发音,读了音标就能写出单词。或许学生并不一定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但是他已经能很轻松地实现这样一个转换。
通过仔细调查和分析,赵桂霞总结出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一个基本规律,即接受知识之前,通常在大脑中先有一个知识的“停靠点”,一般被称为已知,它一方面来自旧知,另外一方面来自日常生活。若“停靠点”使新知和已知结合起来,学生学起来才会轻松自如。于是赵桂霞和教师们针对一些难点问题,建立生活中的引桥,带学生到野外、大自然中去探寻学习的内容,寻找与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先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进而让他们轻松接受知识。这就是“难点引桥课程”。而“发展引桥课程”主要针对初高中学习的断层,及时在初中课程中进行渗透,让初高中的知识得以很好地衔接。
之后,赵桂霞和教师们将此课程进一步拓展,涉及各个学科,包括英语、数学、化学、物理等,形成生本化训练之一——“学前引桥课程”。该课程的搭建,可以检测前置缺陷,帮助学生梳理和学习学科的相关知识,增加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面对教材版本多,且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赵桂霞又和老师们进行了生本化训练之二——教材整合,给每个老师都配备了三到五种教材,让他们大胆地对教材进行调整,整合不同的版本,把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糅合在一起,为其课堂教学所用。同时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老师们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分别删除了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综合运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创新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成长,即生本化训练之三——梯式训练。
“我们不仅把国家课程变成学生喜欢的、适合学生的课程,而且还要开发活动课程,把所有的活动纳入日常管理,把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和学生的成长经历结合起来,真正以生为本,拓展一个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新课程体系的学习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赵桂霞如是说。
课程“超市”:让教育无处不在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课程建设,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头等大事。一个学校的课程建设好了,就可以说这个学校的教育成功了一半。
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而形成的。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必须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上来。
有人认为,国家教育课程呈现一种“中间”状态,所谓“中间”,是说它既不够“大”又不够“小”。“大”,是指经典;“小”,是说适用。不够大,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可以视为课程;不够小,是因为没有真正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编写。当前,一些学校的导学案,算是这样一个适用的内容。不过,目前的导学案还稍显单薄。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对于学生而言,处处是课程,时时有课程。因为教育无处不在,课程也应该无处不在。但是,很多学校只是关注课堂里的课程,而忽略了课堂以外的诸多隐性课程。只有有了正确的课程观和课程意识,教师才会从教育的视角、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视角,来开发、建设课程。
“学校开发课程,应同时满足两个需求:一是学生发展的特色,二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发展的特色,同时体现着学校的特色;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体现着个性需求。”正是在赵桂霞的这种理念的引领下,广文中学从问题着手,依据真实的调研结果,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新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完善的课程目标、完备的课程内容,推出十大课程,包括入校和离校课程等,并设置特色课程,真正做到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为本,为学生搭建宽阔的成长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其实,近几年,一些地方或学校的探索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长张欣曾于2007年初提出全课程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活动中所有可操作、可控制的教育内容都是课程,学科以外的活动也要课程化,要像学科课程那样去对待。该区开设最成熟的是“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此课程不但服务于体育运动,还服务于其他学科教学,远远超出了原本只为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各项指标而设置的意义,有着更广阔、更深远、更多教育功能的内涵。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校长徐翔告诉记者,新的课程观应该是把学生带到“超市”,让他自己选择所需的知识,而不是代替他买一两样。这里的“超市”,是典籍,是文明史,是整个世界。国家要提供《四库全书》式的读本作为课程“超市”。学校在教学活动中,要使之有序和精粹,为具体年级、班级和学生提供适合的文本,同时尽力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目前教材版本多,且不权威,给学生和教师的坏印象就是没有什么是“必学”的。所以,要有处于两极的课程,大的一端,必须由国家设置;小的一端,则由学校开发。
赵桂霞认为,理想的课程应该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有必修的,也有选修的。所有的校园生活应全部设计为课程,包括每天的入校、离校,每学期开学的入校、离校,以及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很多课程并不是对教师理论水平、学科素养的要求,而是对生活、做人的要求。只要教师是在做教育,不是只关注教学,那么,他就能随时发现适合学生的课程。
归根结底,课程建设,必须要与教育的本质结合起来。教育不是控制,不是奴役,不是塑造,而是顺应人性和自然的引导。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如果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不了解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把学习回归到学生本身,就不能保证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真实、自然地呈现自我。同样,没有了解,也就没有课程建设。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结合学生的个性特质,发现学生身边的、潜在的教育资源,使其成为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如果每个教师都有课程意识,有正确的教育观,那么,就可以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实施课程建设,并开发出属于自己学生的课程来。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