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六年了,目前语文课还存在着教师问、学生答,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语文基本功训练没有落到实处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这就告诉我们把语文课文所提供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通过感悟、理解、积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着力于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来实现上述转化,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训练要明确目标
  
  要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必须明确练什么,对不同类型的教材和不同年龄的学生应有所区别,教师必须从教材所显示的语文特色,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明确的目标。如《詹天佑》一课第二自然段指出帝国主义国家阻挠、要挟清政府修筑京张铁路。教学时抓住关键词“阻挡”、“要挟”,要求学生思考“阻挡”、“要挟”是什么意思?再结合“争夺”、“控制”等词来理解帝国主义阻挠、要挟清政府的目的,通过读“他们最后指出一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注意这句话中“如果”一词说明清政府当时的无能,抓住了训练的目标,就能更深一步领悟詹天佑的爱国之心。
  确立了训练要求,教学目标就会具体、确切、集中,教学过程就不会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就会改变那种单纯的情节上串讲分析的做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训练要重视过程
  
  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是指通过学习课文所提供的语言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过程。教师必须强化预习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的质量,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个体读书活动。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做到“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朗朗上口,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组织、导读、反馈的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难于理解的词句只作适当的点拨,以增加学生多多练习的机会。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我引导学生训练时,要达到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思考练习,课文写出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抓住重点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三会动笔,在读过的课文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交流、反馈,并在美读课文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培养思维品质,在质疑讨论中,拓展文本。有位学生提出:假如你是一只鸟儿,在这美丽的大榕树上活动有什么感受?我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把阅读中感悟、理解、积累的语言展现出来。最后,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表达,有的学生写一段话(小诗、顺口溜……)读一读;有的学生编写歌词,唱一唱;有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景物,画一画。这样的训练过程,我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正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训练要突出重点
  
  一篇文章包含着诸多的训练要素,但我们教学时决不能忘记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语言,训练应突出学习语言这个重点。教师应根据教材的训练序列和课文的语言特点,恰当设计训练重点,做到每节课都有所侧重,集中精力进行某种项目的训练,这样日积月累,细水长流,学习语言的任务就能逐步得到落实。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要突出“我”焦灼不安的内心以及邱少云的危险处境和体会他的内心活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语言优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这一重点自读自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领悟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四、训练要拓宽渠道
  
  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最终落脚点在积累和运用上。通过从语言文字到内容,再从内容到语言文字两个环节的训练过程,学生对读写基本技能有所了解,但尚未熟练掌握。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通过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广泛迁移而实现的。为促进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形成,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实现、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例如,学过一篇课文,文章里的好词佳句需要积累,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训练复述,通过书面向口头的迁移训练,促进学生把“消极语言”内化为“积极语言”。文章的表达顺序需要揣摩,我引导学生学会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进行读写迁移训练,或新颖的开头,或巧妙的结尾,或有代表性的段落,从中取一项,设计仿写。最好能配合本训练组的习作教学任务,做到小练笔为大习作搭桥铺路。
  而阅读方法的运用要与课外读本紧密结合起来,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学生大量阅读提供方法和指导。比如学了《两小儿辩日》以后,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所以在基本技能训练课后可布置自学,加以巩固,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以学生身边的实例为背景,选用为学生喜闻乐见的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一堂起始课.该课的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第一,教材是通过情境中的三个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大
<正>文本解读:《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
一、引形象,激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点击:三毛像)生(开心地喊起来):“三毛,三毛。”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位朋友非常熟悉。是的,他就是著名画家张乐平爷
《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
The traditional teacher-centered ESL class has been prevalent in China for years.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eachers tend to adopt a spoon-fed teaching method, a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了考试教学到应用教学的转变,各项辅助性教学设施迅速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计算机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猜测、验证、思考、讨论、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去解决问题、发现规律、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的探究教学应关注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是否精心设计练习,及时内化、反思、提升,积累活动经验,建立清晰的数学模型,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实施有效的探究教学,
生态化教学的目的是建立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然而当前的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英语文化的地位,忽视对学生进行母语文化的教授,从而造成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缺乏,最终难
要让学生的习作富有童真童趣,首先要在他们心中“贮藏”一颗童心,而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充分体验,就是“铸就”这颗童心的最有效方式。  我们把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融于作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既能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又能增强“我能作文”的自信。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校园内组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体育超市、吹鸡毛、夹弹子、缝沙包、缝钮扣、拔河、跳长绳、书市、新童谣传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