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之路该怎样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uowei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应该突破“少、慢、差、费”的思维定式,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博采众长,锐意创新,走一条新型自主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课程 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甚至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然而,一提到写作,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会产生无法言说的“无奈”。作文教学究竟该怎样开展,一时间成为教学界作文研究的热门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具体要求在作文教学上已经给我们明确指出了一条作文发展之路。可是在作文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又有多少人是切实沿着这条路踏踏实实走下去的,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现阶段作文教学的深思和顿悟。
  我利用两周时间,对全校二十五个班级的二百多名学生进行作文问卷调查,其结果令人震惊: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害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因为“袋中无米”;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是在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应付作文,原因是“心中无趣”;百分九十的学生都认为老师对作文要求过高束缚太多,原因是“胸中无法”。
  面对当前作文教学的困惑与阵痛,我认为,新时期的作文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少、慢、差、费”的思维定式,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高瞻远瞩,博采众长,锐意创新,走一条新型的自主发展之路。
  一、必须开放作文教学,解放学生的心灵,还作文教学“本色”。
  1.给作文课堂“放假”,让学生贴近“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要想“言之有物”,必须袋中先有“米”。陶行知云:“语文即生活。”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两句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也道出了作文教学的真谛。作文必须关注生活,离开了生活,作文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歇。”可见生活之于作文是何等的重要。生活原本就该是学生作文生命之“根本”,生活这根链条一旦松动或中断了,作文这棵大树就有可能叶萎根枯枝烂。我认为,“操千曲而后晓声”,“厚积方能薄发”,要想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读书和接触生活,必须让学生从封闭的学校生活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要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走进书本,读好书,读自己喜欢的书,从书本中汲取更多的写作营养。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获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写作素材。当孩子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都丰富起来的时候,当他们有话要说有思想要表达的时候,他们就会文思而泉涌。为此,我每周都要带领孩子们到生活中去找“米”,并安排两节课让孩子们自由阅读。
  2.给学生心灵“自由”,让学生回归“真情”。
  教师不仅仅要贴近学生生活,更主要的是要贴近学生心灵,让学生用心说话,说心里话,让学生从文本中、从生活中找到感点,找到共鸣点,找到心灵的对接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学,是情感的投入和再现。只有学生从心灵深处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因此,要想让孩子们说真话,书真情,还必须解放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孩子的眼光去感知孩子的世界,真正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和需求,正确地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把自然赋予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把生活中历经的酸酸甜甜、曲曲折折,把自己对社会、人生体验和感悟出来的点点滴滴、枝枝节节,都尽情地表达出来,用我手写我心,用我心抒我情,用我情表我意,用我意行我文。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在无数次的写作历练中提高水平,这种心灵的释放,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学生情感和体验的自然迸发,尽管有些东西很幼稚、很肤浅、很朴拙,但它真实自然,弥足珍贵。我经常组织学生观看给人启发、给人感动的影片和视频,每周都要给学生们朗读三到五篇感人的好文章。
  3.给作文要求“松绑”,让学生“自主”表达。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都集中于每周的两节课,教师先是蜻蜓点水似地评上次作文的优劣,然后,随意性地布置一个作文题目,提出一系列要求,让学生完成。试想,一节多一点的时间,写上六七百字的作文,还有那么多条件限制,就是一个成熟的作家也未必能信手拈来,何况正在作文天地里刚刚学会摸爬滚打的学生。他们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抄抄弄弄,不随意应付能行吗?另外,我们的命题作文是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的写作的条条框框是不是要求太多,我们是不是只注重方法的指导,而缺少对学生内心情感、生活体验的关注,我们的政治、道德、教化味道是不是太浓。结构怎样怎样,语言怎样怎样,主题思想怎样怎样,试想这样的束缚,学生能有多少自由表达的空间。你让学生写大海,有的孩子没有看过一次大海,他该怎么写;你让孩子写成功的滋味,有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处在失败的阴影里,他们又怎么体味得出来;为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的取向,你要求学生写母亲就要联想到祖国,写到老师要联想到奉献精神,写到路就要联想到人生之路……孩子们硬往这样的写作之路上奔,能有多少真话要说,能有多少真情要抒。
  要解除学生作文写法上太多的约束,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就必须走出传统作文误区,跳出命题作文的模式化,降低写作门槛,减少学生作文的统一要求,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写,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的个性体验。为使学生自由写作,创意表达,我很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在作文选题上力求个性化,激发学生“用我手写我心”。平时我提倡学生多写观察笔记、读书笔记、生活笔记、随笔随感。字数、章法、结构、语言,没有太多的要求,也不把作文仅仅限定在每周两节课上。只要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写想写,我就随时随地地鼓励他们自主去写,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
  二、必须鼓励和唤醒学生,给学生搭建成就梦想的舞台,还学生作文“快乐”。
  1.多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一开始学习写作,就有一种害怕写不好的心理,越是害怕就越是写不好。对于孩子的作文,我们不能有太多的期待,学生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大胆放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只要他们能够写出自己境由心造的文字,有时就是看起来不可思议,我们也应该给与表扬和激励。只要学生有热情,有写作的愿望,我们就应该想尽办法激发他们这种热情,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宽松和谐的情境,诱导他们爱上写作,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写作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在成长中享受作文的乐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常把作文课上成作文实践活动课,围绕学生最喜欢的话题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说自己喜欢说的话,写自己喜欢写的人、事、物、景。每到传统节日,我都带他们到大自然、到社区、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去寻找他们自己喜欢的写作素材和写作乐趣。
  2.多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要从学生的不足中去发现学生“足”。
  作“文”即是做“人”,我们要培养学生诚恳向善、积极进取的良好道德情操,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说真话,不说假话;说实话,不说空话;说心里话,不说大话套话”的良好写作习惯。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善于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不吝惜自己好的激励性评语,尝试着给学生作文打高分。再不好的文章也有它好的一方面,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只要你想鼓励他,你就一定能找到理由。而很多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不是用心去欣赏,用情去批改,只是随便说几句应付的话。学生需要关注,需要表扬。要知道,你的一句话就有可能使一位学生从此喜欢上了作文,只要学生喜欢上写作,不需要太多的方法指导,也许就将会成为一位作家。
  3.多给学生搭建成就梦想的舞台,提供展示自己习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中品尝作文快乐。
  可以把学生成功习作选进板报、贴进橱窗、编印成优秀习作集,也可以利用作文讲评课,把学生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即便是不太好的习作,也可以从中撷取一部分好的句段进行激励。另外,对于学生中较为优秀的习作,老师可鼓励他们积极投稿。如果学生每一次作文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成功体验,那么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极大的热情,有了这种热情,学生写好作文就指日可待。每一次征文或大赛,我都极力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在这样的舞台上去锻炼自己,去体验成功。我还把每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按月份、按年级编印成册,留给学生们传阅,一次次成功地把学生们引向作文快乐的殿堂。
  三、必须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真正从学生发展实际出发,正确地引导学生作文,还学生作文“信心”。
  1.范文引路,以读促写。
  现行的语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其语言、构思与章法都有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教师应该结合文本内容和写法及学生的实际,灵活多样地、创造性地指导学生写作。可在讲读过程中不失时机进行仿句、写话训练,也可以指导学生有效仿写、改写、扩写,这样不仅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更能为学生写作找到“源头活水”,可谓一举多得。另外,我们也可以经常找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欣赏,把学生中优秀的习作印发给学生读,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素材,找到写作的欲望。
  2.教师下水,榜样示范。
  教师不能只是理论上的教条主义者,只教学生应该“怎样做”,而不从实践上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做”。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篇下水作文既能拉近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又能在语言、章法等方面给学生树立一个亲身示范作用,这种作用胜过万语千言的讲解和点拨,它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我鼓励条件好的学生在网上开设自己的博客,然后师生相互传阅点评。
  3.学生自改,体验得失。
  “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给我们的写作批改指出了一条道路。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不少语文教师仍然沿袭包揽批改的做法。有的老师批改学生作文,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只看书写标点,只看篇幅长短,只看有没有错别字,更有甚者眉批、尾批不见踪影,只一个“阅”字了得。试想这样的作文批改,学生能有多大收获。教师可根据学生和作文的实际情况,选典型的精批、面批,针对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批、互批,在自批互批中让学生体验得失,求得进步。我在给学生上作文讲评课的时候,把批改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要求分条写出优点和不足,在讲评的时候依评优点为主,再让学生根据师生的批改二次作文,收到极好的效果。
  4.多措并举,“综合”治理。
  把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有时候还有必要参加到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亲身历练中去获取新知,去体验写作乐趣。另外,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多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去提高作文水平,享受作文快乐。为了激发学生们写作的热情,鼓励他们的写作欲望,我每周都要给学生们搞一次作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以“读、写、演、说”等不同形式培养孩子们对作文的信心。
  学生学写作文,仿佛孩子学走路,关键的时候大人应该扶一把、拉一下。路必须由孩子们一步一步地走,走到哪个方向,怎么走,老师还应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这种引导要有计划性、序列性、层次性、恒久性,决不能一曝十寒。如何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积累素材、观察事物,认真写作的习惯和兴趣,怎样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把写作当做不可或缺的精神食量。另外,还要教给学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方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锤炼语言的技巧,教会学生对待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等等。作文教学不是一日之功就能完善的了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坚守,只要把握了语文新课标的思想精髓,真正掌握了新课程的变革方法,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作文教学之路就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敞亮。
其他文献
摘 要: 提高语文课堂效益有赖于课堂教学外围结构的建造,而外围结构的建造正是引导学生对自由空间的创造性填充。本文就开发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资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外围结构 课程资源 外部知识资源 学生内部智力资源 综合构建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扶正消瘤颗粒的减毒作用。方法实验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化疗后免疫抑制模型。扶正消瘤颗粒与升白片灌胃后检测各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骨髓有核细胞数,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并检测扶正消瘤颗粒对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升高模型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使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增强,NK细胞活性提高,有效调整T淋巴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使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对话丰富信息,从而获得正确、全面的认识。虽然阅读对话这一观念已逐渐为大家所认同,但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有的无所适从,有的曲解对话,并且在相当多的阅读课上存在着与新课程标准背道而弛的形式主义。下面我就对话教学中出现的误区加以剖析,并就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审视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朗读有余,默读不足,尤其是公开教学,很少目睹学生的默读,即便有,也是一分钟以内的事,学生还没进入文本,教师早已叫停,接下来的便是交流与朗读。我认为,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真正的用心默读要占据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室里很安静,不热闹。殊不知,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扎
最近一个时期,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出了简化各级领导干部外出活动接待工作、制止滥派团组和人员出 In the recent period, the CPC Central Comm
摘 要: 作文的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产生优秀的佳作新人。  关键词: 创新思维 作文教学 应用    创新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扬弃旧事物、旧思想、旧方法,把新设想、新技术、新成果成功付诸实践并获得更高效益的运作过程。科技要创新,思想要创新,方法要创新。清初著名史学家赵
高三化学复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高效性,绝不是课本基础知识的简单再现,应当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即以课本为“根”,以教学大纲和考纲为“脉”,对课本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与延伸,呈现的方式也应该是一个新的情景、新的面孔,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特别应注重对学生的审题、答题综合能力的培养,达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如何进行有效复习?如何能取得复习效果的最大化?这一直是高三化学教师的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各种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育教学成效明显提升。但是,部分教师在执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实质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深入,教学方式与措施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够科学之处,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产生了一些制约影响,本文作了简要论述探究。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语文教学 误区 探究  在当前的初中语
摘 要: 农村中学生语言表达与社会需求距离甚远,在目前的条件下,学校教师应努力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开展农村中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加强农村中学教师培训,提高语言教学能力;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期改变现状。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语言现状 训练途经    曹铭海先生在他主编的《追问与发现——语文学习心理论》一书中把语文能力分解为语言能力、言语能力和语感能力。曹先生认为语感能力是以语言知识习得为基础
叶圣陶在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外,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