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卢梭作为启蒙运动的先驱,在社会、政治、宗教、哲学,及婚姻家庭、儿童教育等领域,均为人类的思想宝库留下了不朽的著作。其论述教育思想的哲理小说《爱弥儿》,更是人类教育思想史的宝贵财富。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国人教育中普遍凸现的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新解读卢梭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卢梭 《爱弥儿》 教育思想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不仅对西方社会,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恩格斯曾对启蒙运动所带来的影响作过这样的描述:“法国启蒙运动对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卢梭作为这场启蒙运动的先驱、伟大旗手,勇敢而果决地与腐朽恶浊的旧社会展开了耗其一生的战斗,面对法国封建社会的种种积弊和恶习───这个无比坚固的堡垒以及守护它的强大敌人,毫无惧色地拿起笔剑与之展开了殊死搏斗。无论是在社会、政治、宗教、哲学等领域,还是在婚姻家庭、儿童教育等方面,卢梭都向当时的封建势力发起了最顽强的进攻。当然,在启蒙运动的先锋队中不乏有志、有识之士,可是,无论伏尔泰、孟德斯鸠或狄德罗都没有像卢梭那样大胆地揭开旧社会的脓疮,并开出医治的良方。尤其在教育思想领域,卢梭所取得的成绩更是无人可以比肩。他的论述教育思想的哲理小说《爱弥儿》已成为文化发展史中的不朽之作,其中一些理论为其后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十九世纪西方的教育理论或多或少都与这部著作有关。此外,早在一九二三年,《爱弥儿》这本书曾由魏肇基根据英文译本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发行,对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不少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认可与共鸣。本文正是基于当前国人教育中凸现出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解读卢梭的教育思想。
单从《爱弥儿》这本著作名字来看,多数人会误认为它是一本成长小说,如同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一样,描写一个名叫“爱弥儿”的人如何由一个懵懂儿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青年,其实,它是一部论述教育思想的著作。在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引言: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卢梭为什么引用这段话作为卷首语,其用意是不得而知的。很显然,卢梭对人性的认识与当时的天主教所主张人性本恶的观点截然相反,他认为人性天生是善良的,在大自然的引导下,会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在紧随其后的原序中,卢梭一再声明他只是想提出一种新的更适合人心的普遍的教育方法,不言而喻这是在为引出他的教育观点作铺垫。
著作第一卷有这样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恰好印证了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的著名论断:人生而平等,自由是天赋人权。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孤独生活是人类的黄金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造成了不平等压迫和奴役,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虚伪,所以人由善变恶是社会造成的一种后果。在这一卷中,卢梭这位被称为拥有浪漫之魂的思想家,以形象的比喻,丰富的实例,雄辩的口才,旁征博引地论述了两岁以前的幼儿重在进行家庭教育和体育教育,以使其天性得到自然发展,身体得到茁壮的成长。而且,卢梭特别强调了母亲在此阶段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卢梭提倡的母乳喂养,新生儿学游泳,父母教育孩子的言行要一致,以及挫折训练等,这些思想正是我们大家所公认的科学育儿的方法,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科技发达的今天,卢梭在两百四十多年前所提出的观点和主张也是不过时的。
第二卷的开始,作者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在这一章节里他将要谈论人生的第二个时期——儿童时期。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是作者着笔墨最多的章节之一。卢梭以其严密的逻辑思维缜密地阐述了在人生的这一阶段不要急于向缺乏理性思维的儿童灌输他们不可理解的知识,强调感性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阐明此阶段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而非众望所归的一个神童。洋洋洒洒一百多页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至理名言。在谈论到如何在孩子学步时期勇敢地让他自己跨出人生的第一步,既便是摔倒被碰得鼻青脸肿,也要让它在无形中懂得多依靠自己的重要性时,卢梭写道:“他正该在这样的年龄开始学习勇敢的精神,在毫不畏惧地忍受轻微痛苦的过程中,他就会渐渐学到如何忍受更大的痛苦了”,“另外一种进步是孩子们觉得哭泣是没有那么必要的,这种进步就是他们的体力的增长。由于他们能更多地依靠自己,所以就不用经常地求助于人。有了体力,他们运用体力的智慧也跟着发展起来”。可是,初为父母的年轻人,又有多少已经意识到,在孩子学步时想尽办法不让他受到一丁点儿微小的伤痛,正是这样才培养了孩子胆小懦弱的个性。想想看为什么在今天,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在小小年纪时就受不得任何挫折和委屈,这就是父母把握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松紧有度的问题。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在如何教导孩子方面,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有些又过分放任,而这两种情况恰恰是要避免的两种极端。
如果你过分关心,给孩子过多的约束,孩子会因依赖心理过重,而迟迟不能独立自主,从而无法达到相应年龄阶段应有的心智水平;如果你放任孩子不管,就会使他们像野草般疯长,很容易和周围的事物产生不和谐的碰撞。对此,卢梭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早有断言:“你为了不让他们受到大自然给予他们的一些痛苦,结果反而给他们制造了许多它不让他们遭遇的灾难。”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针对过度约束孩子成长的问题,卢梭批驳了洛克理性教育观点并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年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至此卢梭的教育观点已日渐明晰地摆在读者面前,他所崇尚的教育是自然教育,即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显然,卢梭的教育论既有其光辉的一面,也有其局限的方面。但是,卢梭的一席话不由使人想到近年来在中国曾受到媒体关注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科技班”现象以及“神童被退学”现象。当然,培养神童的少年科技班是否在教育模式上存在问题,是否仅仅因某些昔日神童 “坎坷”的命运,我们就要叫停少年科技班,这些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
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现象而否定全局;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略问题的存在,而不进行深入地反思。无论如何,神童魏永康的故事是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在成长过程中,他在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影响下,被隔离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成为一个看似体健心智,实则体弱心钝的人。尽管他天资聪颖,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就是卢梭笔下那颗早熟的果实,长得既不甜美也不丰满。值得欣慰的是这颗果实还未腐烂,他及时地得到了营养的补充,正逐步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今的魏永康正在家中为博士入学考试而备战;同时,也在不断地锻炼自力更生的生活能力。虽然在普通人眼中他在即将踏上的康庄大道的转弯处,被迫退了回来,笔者却认为这是一剂及时地强心针,让他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病症”,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勇敢地面对自己,拥抱未来。通过神童魏永康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成长教育的典范应具有卢梭笔下的爱弥儿的特质——“他机警、灵敏、神采奕奕,他的活动充满了他那个年龄的活力……尽管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但他绝不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他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他过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牺牲了快乐的时光才达到他这种完满成熟的境地的,恰恰相反,他们是齐头并进的。在获得他那样年纪的理智的同时,也获得了他的体质许可他享有的快乐和自由。”
在第三、四卷中,卢梭分别讨论了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尽管作者这种把体育、智育和德育在不同阶段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但是作为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卢梭在这两个章节中娓娓道来的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教师的艺术,直到今天仍然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发人深省。对于卢梭在第三卷开篇所指出的观点“少年阶段是生命中最为珍贵的时期,……这个时期特别短促,尤其是想到怎样善于利用这段时间对他是极关重要的时候,就更觉得它是非常短促了”,已得到不少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处于体力和精力旺盛的成长发育阶段,也正是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并进一步诱导他们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培养他们主动地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是父母亲和教育工作者努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向。
而且一直以来,为各界关注的如何区别对待进步快慢程度不同的孩子这一问题上,卢梭提倡的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大师以平实的言语道出了这种最有远见的教育方式:“无论教什么,我都不能不特别强调老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能力举他的例子,因为,我再说一次,糟糕的不是他不懂,而是他以为他已懂了”;“一到他开始懂得道理的时候,就绝不能使他把自己同其他的孩子相比较,即使在赛跑的时候,也不能使他有敌手或竞争者:我宁肯让他一点东西都不学,也不愿意他只因出于妒忌或虚荣而学到很多的东西。我只是把他每一年的进步都记下来,以便同他下一年取得的进步相比较。”在此基础上,卢梭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这短促的智慧平静的年岁,企图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是一种妄想;重要的是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并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时,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一观点恰好与我们中国古训中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互照映。
在论述青年时期的智育教育时,卢梭指出这一阶段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是为了存在和做人,而这第二次则是为了生活和作一个男人或女人。按照自然的规律,他在这个规定的时候脱离儿童状态,进入了我们现代人常说的青春萌动期和叛逆期。如何细心地体察孩子格外敏感的心思,有效地引导他们能明智而冷静地运用种种欲念,以把他们培养成为既爱别人,又值得被别人爱的慷慨善良的人为目标,这是做导师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门教育艺术。卢梭从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类种种欲念从根本上来源于原始的内在欲念——自爱,因此,所有由此衍生的欲念都是自然的。由于天性的冲动,孩子在青春期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希望得到异性的想法,而这种欲望是很自然的,也是很正常的,是由原始的欲念自爱演变而来的。所以,试图以愚蠢的方式阻止这种欲念的产生不仅是有背自然规律的,而且是极不明智的。这样只会导致孩子朝着自私、偏执、虚荣和虚伪的方向发展,受到自己好奇心的危害而堕落。聪慧的导师会合理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以真诚和坦率的态度和方式,在慎重地且有所选择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有效地转移欲念之火并使之受到节制。而这一切是建立在孩子极其信任导师并把导师当作知心朋友的基础之上的。导师怎样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这样高的威信呢?不是通过高压强迫的手段,更不是通过夸夸其谈一些大道理或絮絮叨叨地说些空洞无味的话语。那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引起他的愤怒和仇恨,回过头来反抗这个被它看成是存心折磨他的人。可是,导师仅仅使自己平易近人,得到的不过是受人爱戴的表面威信。高明的导师会在日常生活中,不动声色地对孩子进行爱护和照料;在他还不能理解导师的苦心之前,不会告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他好以致让他误解为导师是依附于他的仆人;既然他已经开始懂得什么叫爱了,他将把导师无间断地为他着想的热诚不理解为奴隶的依附,而理解为朋友的爱护。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经过深刻认识的友谊的声音对人的良心更有重大的影响了。结果,不仅在他的心灵中能培养一种高贵的感人之恩的情操,同时导师在他心中亦建立起了一种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威信。威信极高的导师更会善于选择地点、时间和人物,以实例教育孩子。无需长篇大论,只需让孩子亲眼看到放纵的危害,他就会凭着儿童时期已养成的美德对他所看见的事情做出判断而更加珍惜自己。而导师会及时地利用他的热情去提高他的思想和学习能力。经过如此这番的疏导教育,孩子将会养成清晰的判断能力和正确的理性。这就是一种教育的艺术:以行动而不是言词去教育青年,换句话说,就是让经验去教训他。因此,不论导师是孩子的父母双亲,还是他的老师,掌握了这样一种艺术的教育方式,定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和独立自主的决断能力的。而这种艺术的教育方式的结果恰好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
在第四卷的后半部分,作者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宗教教育的问题上,并且以《信仰自白——一个萨瓦省的牧师述》为题目,用自己在宗教信仰上所经历的坎坷和起伏作为主线,借一个曾经帮助过他的诚实的基督教牧师之口,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了他的自然宗教观。这一部分的内容中处处闪耀着哲理的火花,实则体现了卢梭的哲学思想。而在这里,它不是本文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同样,第五卷的内容也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就不再赘述。不过,作父母亲的朋友们应当细读第五卷的内容,因为它是关于女子教育和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的。虽说,卢梭认为女子的培养依赖于她们依附男子的天职,这一观点在现代人看来未免有些可笑。可是,他的理论注重妇女的身体健康和治家能力,提醒妇女正视教育子女的任务,对矫正当时的淫侈风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其中,作者以细腻而丰富的笔触描写了做父母的如何教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婚姻观,以及如何让孩子在爱情面前保持一颗自尊自爱之心,可谓鞭辟入里。时至今日,亦不失为经典之论。
从这部著作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卢梭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十八世纪的一切先驱者一样,并未能超出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一方面,他的著作和言论表现出其深邃而正确的洞察力,同时亦不时地流露出其思想的偏激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在表现出其革命性和进步性的同时也残留着保守性和落后性的烙印。可是,这一切都不会影响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人,伴着时代脉搏的强音,重新解读大师的教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毕竟,《爱弥儿》这部著作承载着卢梭毕生的教育思想之精华。卢梭以自然哲学观为指导,倡导教育要按照人自身发展的自然规律,以使人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换言之,他崇尚“回归自然”的教育思想,不提倡实施超前教育,主张以天性为师,通过因材施教、授之以渔、以身为训的方式进行德智体全面而均衡的素质教育。这些思想,即便是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2]吴岳添著.《法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
[4]腾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评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赵林.《浪漫之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卢梭 《爱弥儿》 教育思想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不仅对西方社会,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恩格斯曾对启蒙运动所带来的影响作过这样的描述:“法国启蒙运动对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卢梭作为这场启蒙运动的先驱、伟大旗手,勇敢而果决地与腐朽恶浊的旧社会展开了耗其一生的战斗,面对法国封建社会的种种积弊和恶习───这个无比坚固的堡垒以及守护它的强大敌人,毫无惧色地拿起笔剑与之展开了殊死搏斗。无论是在社会、政治、宗教、哲学等领域,还是在婚姻家庭、儿童教育等方面,卢梭都向当时的封建势力发起了最顽强的进攻。当然,在启蒙运动的先锋队中不乏有志、有识之士,可是,无论伏尔泰、孟德斯鸠或狄德罗都没有像卢梭那样大胆地揭开旧社会的脓疮,并开出医治的良方。尤其在教育思想领域,卢梭所取得的成绩更是无人可以比肩。他的论述教育思想的哲理小说《爱弥儿》已成为文化发展史中的不朽之作,其中一些理论为其后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十九世纪西方的教育理论或多或少都与这部著作有关。此外,早在一九二三年,《爱弥儿》这本书曾由魏肇基根据英文译本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发行,对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不少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认可与共鸣。本文正是基于当前国人教育中凸现出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解读卢梭的教育思想。
单从《爱弥儿》这本著作名字来看,多数人会误认为它是一本成长小说,如同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一样,描写一个名叫“爱弥儿”的人如何由一个懵懂儿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青年,其实,它是一部论述教育思想的著作。在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引言: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卢梭为什么引用这段话作为卷首语,其用意是不得而知的。很显然,卢梭对人性的认识与当时的天主教所主张人性本恶的观点截然相反,他认为人性天生是善良的,在大自然的引导下,会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在紧随其后的原序中,卢梭一再声明他只是想提出一种新的更适合人心的普遍的教育方法,不言而喻这是在为引出他的教育观点作铺垫。
著作第一卷有这样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恰好印证了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的著名论断:人生而平等,自由是天赋人权。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孤独生活是人类的黄金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造成了不平等压迫和奴役,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虚伪,所以人由善变恶是社会造成的一种后果。在这一卷中,卢梭这位被称为拥有浪漫之魂的思想家,以形象的比喻,丰富的实例,雄辩的口才,旁征博引地论述了两岁以前的幼儿重在进行家庭教育和体育教育,以使其天性得到自然发展,身体得到茁壮的成长。而且,卢梭特别强调了母亲在此阶段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卢梭提倡的母乳喂养,新生儿学游泳,父母教育孩子的言行要一致,以及挫折训练等,这些思想正是我们大家所公认的科学育儿的方法,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科技发达的今天,卢梭在两百四十多年前所提出的观点和主张也是不过时的。
第二卷的开始,作者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在这一章节里他将要谈论人生的第二个时期——儿童时期。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是作者着笔墨最多的章节之一。卢梭以其严密的逻辑思维缜密地阐述了在人生的这一阶段不要急于向缺乏理性思维的儿童灌输他们不可理解的知识,强调感性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阐明此阶段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而非众望所归的一个神童。洋洋洒洒一百多页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至理名言。在谈论到如何在孩子学步时期勇敢地让他自己跨出人生的第一步,既便是摔倒被碰得鼻青脸肿,也要让它在无形中懂得多依靠自己的重要性时,卢梭写道:“他正该在这样的年龄开始学习勇敢的精神,在毫不畏惧地忍受轻微痛苦的过程中,他就会渐渐学到如何忍受更大的痛苦了”,“另外一种进步是孩子们觉得哭泣是没有那么必要的,这种进步就是他们的体力的增长。由于他们能更多地依靠自己,所以就不用经常地求助于人。有了体力,他们运用体力的智慧也跟着发展起来”。可是,初为父母的年轻人,又有多少已经意识到,在孩子学步时想尽办法不让他受到一丁点儿微小的伤痛,正是这样才培养了孩子胆小懦弱的个性。想想看为什么在今天,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在小小年纪时就受不得任何挫折和委屈,这就是父母把握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松紧有度的问题。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在如何教导孩子方面,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有些又过分放任,而这两种情况恰恰是要避免的两种极端。
如果你过分关心,给孩子过多的约束,孩子会因依赖心理过重,而迟迟不能独立自主,从而无法达到相应年龄阶段应有的心智水平;如果你放任孩子不管,就会使他们像野草般疯长,很容易和周围的事物产生不和谐的碰撞。对此,卢梭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早有断言:“你为了不让他们受到大自然给予他们的一些痛苦,结果反而给他们制造了许多它不让他们遭遇的灾难。”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针对过度约束孩子成长的问题,卢梭批驳了洛克理性教育观点并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年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至此卢梭的教育观点已日渐明晰地摆在读者面前,他所崇尚的教育是自然教育,即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显然,卢梭的教育论既有其光辉的一面,也有其局限的方面。但是,卢梭的一席话不由使人想到近年来在中国曾受到媒体关注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科技班”现象以及“神童被退学”现象。当然,培养神童的少年科技班是否在教育模式上存在问题,是否仅仅因某些昔日神童 “坎坷”的命运,我们就要叫停少年科技班,这些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
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现象而否定全局;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略问题的存在,而不进行深入地反思。无论如何,神童魏永康的故事是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在成长过程中,他在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影响下,被隔离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成为一个看似体健心智,实则体弱心钝的人。尽管他天资聪颖,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就是卢梭笔下那颗早熟的果实,长得既不甜美也不丰满。值得欣慰的是这颗果实还未腐烂,他及时地得到了营养的补充,正逐步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今的魏永康正在家中为博士入学考试而备战;同时,也在不断地锻炼自力更生的生活能力。虽然在普通人眼中他在即将踏上的康庄大道的转弯处,被迫退了回来,笔者却认为这是一剂及时地强心针,让他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病症”,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勇敢地面对自己,拥抱未来。通过神童魏永康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成长教育的典范应具有卢梭笔下的爱弥儿的特质——“他机警、灵敏、神采奕奕,他的活动充满了他那个年龄的活力……尽管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但他绝不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他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他过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牺牲了快乐的时光才达到他这种完满成熟的境地的,恰恰相反,他们是齐头并进的。在获得他那样年纪的理智的同时,也获得了他的体质许可他享有的快乐和自由。”
在第三、四卷中,卢梭分别讨论了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尽管作者这种把体育、智育和德育在不同阶段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但是作为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卢梭在这两个章节中娓娓道来的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教师的艺术,直到今天仍然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发人深省。对于卢梭在第三卷开篇所指出的观点“少年阶段是生命中最为珍贵的时期,……这个时期特别短促,尤其是想到怎样善于利用这段时间对他是极关重要的时候,就更觉得它是非常短促了”,已得到不少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处于体力和精力旺盛的成长发育阶段,也正是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并进一步诱导他们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培养他们主动地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是父母亲和教育工作者努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向。
而且一直以来,为各界关注的如何区别对待进步快慢程度不同的孩子这一问题上,卢梭提倡的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大师以平实的言语道出了这种最有远见的教育方式:“无论教什么,我都不能不特别强调老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能力举他的例子,因为,我再说一次,糟糕的不是他不懂,而是他以为他已懂了”;“一到他开始懂得道理的时候,就绝不能使他把自己同其他的孩子相比较,即使在赛跑的时候,也不能使他有敌手或竞争者:我宁肯让他一点东西都不学,也不愿意他只因出于妒忌或虚荣而学到很多的东西。我只是把他每一年的进步都记下来,以便同他下一年取得的进步相比较。”在此基础上,卢梭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这短促的智慧平静的年岁,企图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是一种妄想;重要的是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并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时,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一观点恰好与我们中国古训中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互照映。
在论述青年时期的智育教育时,卢梭指出这一阶段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是为了存在和做人,而这第二次则是为了生活和作一个男人或女人。按照自然的规律,他在这个规定的时候脱离儿童状态,进入了我们现代人常说的青春萌动期和叛逆期。如何细心地体察孩子格外敏感的心思,有效地引导他们能明智而冷静地运用种种欲念,以把他们培养成为既爱别人,又值得被别人爱的慷慨善良的人为目标,这是做导师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门教育艺术。卢梭从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类种种欲念从根本上来源于原始的内在欲念——自爱,因此,所有由此衍生的欲念都是自然的。由于天性的冲动,孩子在青春期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希望得到异性的想法,而这种欲望是很自然的,也是很正常的,是由原始的欲念自爱演变而来的。所以,试图以愚蠢的方式阻止这种欲念的产生不仅是有背自然规律的,而且是极不明智的。这样只会导致孩子朝着自私、偏执、虚荣和虚伪的方向发展,受到自己好奇心的危害而堕落。聪慧的导师会合理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以真诚和坦率的态度和方式,在慎重地且有所选择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有效地转移欲念之火并使之受到节制。而这一切是建立在孩子极其信任导师并把导师当作知心朋友的基础之上的。导师怎样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这样高的威信呢?不是通过高压强迫的手段,更不是通过夸夸其谈一些大道理或絮絮叨叨地说些空洞无味的话语。那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引起他的愤怒和仇恨,回过头来反抗这个被它看成是存心折磨他的人。可是,导师仅仅使自己平易近人,得到的不过是受人爱戴的表面威信。高明的导师会在日常生活中,不动声色地对孩子进行爱护和照料;在他还不能理解导师的苦心之前,不会告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他好以致让他误解为导师是依附于他的仆人;既然他已经开始懂得什么叫爱了,他将把导师无间断地为他着想的热诚不理解为奴隶的依附,而理解为朋友的爱护。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经过深刻认识的友谊的声音对人的良心更有重大的影响了。结果,不仅在他的心灵中能培养一种高贵的感人之恩的情操,同时导师在他心中亦建立起了一种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威信。威信极高的导师更会善于选择地点、时间和人物,以实例教育孩子。无需长篇大论,只需让孩子亲眼看到放纵的危害,他就会凭着儿童时期已养成的美德对他所看见的事情做出判断而更加珍惜自己。而导师会及时地利用他的热情去提高他的思想和学习能力。经过如此这番的疏导教育,孩子将会养成清晰的判断能力和正确的理性。这就是一种教育的艺术:以行动而不是言词去教育青年,换句话说,就是让经验去教训他。因此,不论导师是孩子的父母双亲,还是他的老师,掌握了这样一种艺术的教育方式,定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和独立自主的决断能力的。而这种艺术的教育方式的结果恰好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
在第四卷的后半部分,作者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宗教教育的问题上,并且以《信仰自白——一个萨瓦省的牧师述》为题目,用自己在宗教信仰上所经历的坎坷和起伏作为主线,借一个曾经帮助过他的诚实的基督教牧师之口,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了他的自然宗教观。这一部分的内容中处处闪耀着哲理的火花,实则体现了卢梭的哲学思想。而在这里,它不是本文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同样,第五卷的内容也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就不再赘述。不过,作父母亲的朋友们应当细读第五卷的内容,因为它是关于女子教育和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的。虽说,卢梭认为女子的培养依赖于她们依附男子的天职,这一观点在现代人看来未免有些可笑。可是,他的理论注重妇女的身体健康和治家能力,提醒妇女正视教育子女的任务,对矫正当时的淫侈风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其中,作者以细腻而丰富的笔触描写了做父母的如何教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婚姻观,以及如何让孩子在爱情面前保持一颗自尊自爱之心,可谓鞭辟入里。时至今日,亦不失为经典之论。
从这部著作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卢梭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十八世纪的一切先驱者一样,并未能超出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一方面,他的著作和言论表现出其深邃而正确的洞察力,同时亦不时地流露出其思想的偏激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在表现出其革命性和进步性的同时也残留着保守性和落后性的烙印。可是,这一切都不会影响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人,伴着时代脉搏的强音,重新解读大师的教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毕竟,《爱弥儿》这部著作承载着卢梭毕生的教育思想之精华。卢梭以自然哲学观为指导,倡导教育要按照人自身发展的自然规律,以使人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换言之,他崇尚“回归自然”的教育思想,不提倡实施超前教育,主张以天性为师,通过因材施教、授之以渔、以身为训的方式进行德智体全面而均衡的素质教育。这些思想,即便是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2]吴岳添著.《法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
[4]腾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评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赵林.《浪漫之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