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道德·天地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zx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克服表层教学的局限性,实施深度教学。深度教学的实施,依赖于教师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深度引领。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笔者通过反复研读文本,发现本文的知识学习涉及花与人、我与人、人与人的关系,进而想到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于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设计出品自然境界之美、品道德境界之美、品天地境界之美三个板块,较好地体现出深度教学的理念。
  一、品自然境界之美
  在季羡林先生笔下,德国街头的花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体现出自然之美。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这种美,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抓关键词,感受花的形态之美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最能体现花的形态美。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这段话,找到这两个词,思考它们为什么能表现出花的形态美。一名学生说:“‘花团锦簇’让我看到了花开的一团团、一簇簇,‘姹紫嫣红’让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美不胜收。”另一名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花团锦簇”侧重写花的样子,“姹紫嫣红”侧重写花的颜色。教师让学生带着这种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朗读后做了如下描述:各种颜色的花簇拥在一起,像锦缎铺展开来,像云霞落到了窗台。看吧,杜鹃花红红火火,水仙花亭亭玉立,牵牛花安静婀娜……各种形状、颜色的花汇集在一起,构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2.抓重点段,感受景色的奇丽之美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段话体现出德国街头景色的奇丽之美。教师先抓住“暇”(“暇”与时间有关,所以用日字旁,是“空闲”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应接不暇”在文中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让眼睛都没有时间应付了,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这句话。
  师:走过东边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齐):家家户户的窗子前……应接不暇。
  师:走过西边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齐):家家户户的窗子前……应接不暇。
  师:走过南边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齐):家家户户的窗子前……应接不暇。
  师:走过北边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齐):家家户户的窗子前……应接不暇。
  在反复诵读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景成为一首诗,在学生心底涓涓流淌,成为一幅画,在学生眼前徐徐展开。
  3.追根溯源,导出“自然的境界”
  上文提到的“山阴道上”出自《世说新语》。原文是这样的:“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走,山川自相映發,使人应接不暇。’”意思是,从山阴道上行走,大自然中美丽的风景让人应接不暇。王子敬即王献之,这句话说的是自然景色之美。季羡林先生用其写繁华的都市景象,显然是有意为之。直白地说,就是在作者看来,置身于德国街头,让人觉得自己不是身处繁华的都市,而是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感受啊!教师追根溯源,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奇特,并顺势板书“自然的境界”,使课堂充满了文化意蕴,使教学具有了文化品格。
  二、品道德境界之美
  《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揭示了深度学习的过程。即:经历“博学”“审问”的过程,才能进入“慎思”“明辨”的阶段,最终取得“笃行”的结果。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慎思”“明辨”季羡林先生所表达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必须先为其建立感情基础,而这个基础需要通过“博学”“审问”的途径获得。因此,教学的第二板块,笔者设计了两个极有画面感、都与“人”有关的情境。
  第一个情境是让学生以季羡林先生的身份与女房东对话,了解德国人养花“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的原因,是“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除分角色朗读对话、培养语感外,教师重点扣住“莞尔一笑”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教师先让学生默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德国人是怎样养花、赏花的句子。学生画出了“家家户户都养花……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句话。对于这样的养花方式,季羡林先生不甚理解,就向女房东请教。女房东莞尔一笑,说:“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莞尔一笑”是什么意思?学生都知道是微微一笑,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微微一笑呢?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悟到用“莞尔一笑”更优雅,有像花儿绽放一样的姿态;更温柔,有像花儿一样淡淡的清香;更安静,像花儿一样给人温暖的记忆。这样的理解是真正体会出了语言的味道,而这一过程则体现了深度学习的渐进性,也就是对知识内在结构的逐层深化的学习。
  第二个情境是将教室设定为德国街头,教师化身为记者对代表着德国街头男女老少的学生进行采访。采访的话题是:“您和家里人是怎样看花的?为什么会这样?”
  师(指一生):小朋友,请问你和家里人是怎样看花的?
  生1:在屋子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为什么要这样呢?
  生1:美的花只有与人分享才更美,好的东西只有与人分享才更有价值。
  师:我明白了,这花中蕴藏着德国人的价值观。
  师(指一生):老奶奶,请问您和家里人是怎样看花的?
  生2:在屋子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为什么要这样呢?
  生2:别人看我的花,我看别人的花,别人心中有我,我心中有别人啊!
  师:多么简单的表达,多么朴实的老人啊!
  师(指一生):小伙子,请问你和家里人是怎样看花的?
  生3:在屋子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为什么要这样呢?
  生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种美德啊!   师:不必再问了,我已经明白,自己的花是讓别人看的,其实就是一种道德的境界,浓缩成八个字就是——
  生(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嘹亮些,让所有人都听得见。
  生(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内敛些,让它涵养于心间。
  生(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道德境界,难道不是颇耐人寻味的吗?(板书:道德的境界)
  被采访者的回答各不相同,但都诠释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的正是深度教学的“沉浸式学习”,即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深度参与和学习投入。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是“精神种子”发育成为个体的思想、智慧和美德的过程,也是使学生反求诸己,检视并回应自我,倾听自我内心的声音,观照自我内心世界,建立处世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过程。
  三、品天地境界之美
  教学的第三个板块,笔者真正关心的不是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而是他们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会发生什么样的精神发育。这篇文章的结尾,季羡林先生写道:“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他没有说。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说,“他所写的是感情的一种意境”。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意境?
  师:四五十年以后,当季羡林先生再次踏上德国的土地,面对迎接他的主人所提出的问题,他不禁感慨——
  生(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出示PPT):四五十年,近半个世纪,变化一定是很大的。变了的可能有……可能有……可能有……但没有变化的是……是……
  生1:变了的可能有人的容颜,可能有城市的建筑,可能有街道的宽窄……但没有变化的是花的美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丽境界。
  师:一个十年不变的美丽,也许是因为道德的约束;两个十年不变的美丽,也许是因为代代相传的力量;三个十年不变、四个十年不变,这美丽就会成为另一种自然,一种天地的境界,那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境界。那时候,就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回归——花,是看的。(板书:天地的境界;花,是看的)这怎能不耐人寻味呢?这耐人寻味的境界让季羡林先生仿佛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花香中,也沉醉在思乡中,所以在文章的结尾,他说——
  生(齐读):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师:同学们,我们从文中悟出的这三重境界,其实是源自中国的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所以这三十分钟的学习,我们是徜徉在两位大师的文字与思想之中,虽然有些匆忙,但是我相信在你们纯洁的心灵上一定已经播下了美丽的种子,我更相信这种子一定能开出最美丽的花,而且你们一定会记得——把花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因为这颗花的种子有一个美丽而奇特的名字——
  生(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老表达的这种情感,笔者也没有明说,因为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一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美好“种子”种在了学生的心中,让他们拥有一个美的却不必言说的意境不是更好吗?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组织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够合理,利用不够充分。材料投放单纯追求“琳琅满目”“别具一格”,缺乏材料投放层次性。二是区域活动教师指导随意性大,目标不够明显。教师指导停留在“维护纪律”“调节矛盾”,很少能做到有目的、有重点、持续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  那么应该如何有效组织与实施幼儿园区域活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策略:  我的空间我构建  因地制宜,尊重孩子,让幼儿
鄂教版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组文思路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开展单元整合教学。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简要谈谈用单元整合教学法开展戏剧教学的做法。  借助教材,初识戏剧。第七单元选编了剧本《皇帝的新装》《智斗》,而这个单元的《语文乐园》中除安排了一组描写京剧的四字词语外,还提出了写京剧研究报告的作文要求。这样的设计对于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戏剧很有帮助,于是笔者统筹安排教材,尽可能地让学生对戏剧有一个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根据五峰革命老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及十九大精神,经多次调研考察,学校特提出“创红色品牌,办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以红色文化为重点,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进行“红色渔小”课程建设,打造特色红色校园。  一、红色校本课程的创生价值  五峰位于鄂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中,山大人稀,是湘鄂西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国元帅贺龙曾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领域的内容,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有序探寻,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然后有效对比,发现 “重叠面积越大越节约包装纸”的规律,发展优化思想呢?  一、活用经验  一盒糖果的成功包装是后续包装多盒的基础。教学中,笔者创设问题情境:儿童节快到了,班上的玲玲同学想用一张精美的包装纸把一盒糖果(长是20厘米、宽是15厘米、
2015年1月,宜昌市教育局率先成立了湖北省首个课程工作室——“范俊明名师工作室”,同時成立了宜昌市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此后,工作室依托拖专家与团队的力量,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本土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作为研究方向,开始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并通过课程建设着力推动学校形成特色。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建设组织者要具备良好的“课程思维”。在宜昌市教科院院长、工作室主持人范俊明看来,课程思维至少包
读陈海燕老师的教育漫笔《右手粉笔左手书》,感叹陈老师教育生活那样的有滋有味,有情有意。在职业倦怠肆意吞噬教育激情的今天,从教20多年的陈老师,仍保持着蓬勃的激情。教育在她,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而是充满创造,新意迭出的美好遇见。看似平淡无奇的教育生活,陈老师过得绮丽多姿。那是因为陈老师的生活不仅有课堂教学,还有——  与学生亦师亦友的精神交流。陈老师支教时,在乡间漫步,和学生皮聪聪偶遇,边走边聊
斯潘塞M1860连珠枪纪念版  美国记忆公司成立于1994年,地址位于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市阿什兰镇。公司隶属于1976年成立的美国历史学会,以制作美国经典历史名枪纪念版为主业,宣传、传承、保护美国丰富的历史遗产。发展至今,公司已推出150多款历史名枪纪念版,向罗伯特·李和尤利西斯·格兰特两位传奇内战领袖致敬的斯潘塞M1860连珠枪纪念版即是其中之一。内战150周年特别策划  2015年,是美国内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章节后的“数学活动”部分充分体现了编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视,但由于教材对“数学活动”提供的情景或问题往往比较简略,表面上看不出具体知识技能的指向,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一些教师对“数学活动”教与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数学活动实际教学情况是:要么是一带而过,要么上成复习课,抑或是上成“手工课”。这与新课标中关于数学活动是初中数学四大领域之一“综合与实践”的重要载体的地位是
“词穷”是指作文或说话时心里涌动着某种思想,但找不到适当的词把它们表达出来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弱化了词语积累和运用方面的教学。笔者结合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草的生命》第一课时的词语教学,谈谈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初读感知,培养词感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玩“词语变变变”游戏。教师逐一出示折叠好的词卡:[落到了岩缝里]、[ 冒出了嫩
读书的三大意义:获得信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时间;锻炼自己,丰富精神。无论读书对于我们是哪一种意义,读书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  教师在推荐了一本书后,学生往往一开始兴趣浓厚,但因读书过程较长,有些学生可能会逐渐失去新鲜感,逐渐倦怠。怎样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深入自觉地阅读完整本书,这就是深读课的意义和任务。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带学生阅读两遍。第一遍基于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阅读心理,让学生快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