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复重庆市沙坪坝区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根据《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基本要求(试行)》,重庆市沙坪坝区扎实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工作。
一、试验基础
沙坪坝区是全市首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现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0所,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6所,参与足球活动学生人数占比由4年前的12%提高到现在的62%,参加市级以上足球比赛获得冠军次数位于全市前列。
(一)落实教学体系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严格落实每周一节足球课,涌现了获评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2018年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重庆市第七中学《中学校园足球课程“五三”结构及其运用》、南开小学“兴趣足球课程教学”等一大批特色课程。
(二)完善训练体系
在学校自主训练的基础上,建有2个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男足、女足训练营)和5个训练营基地,建成校级课余训练队、区域内就近的学校组成片区课余训练队、遴选全区优秀运动员组成区级训练队的三级训练体系。
(三)创新竞赛体系
建立了“普及+提高”的学校、片区、区级三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其中包括学校原始校班级联赛和年级联赛;各学校联赛的冠军队伍参加片区主客场循环赛;片区冠军队伍参加区级联赛。2016—2019年,连续举行4届原始班级联赛(原始班级联赛是指一个普通班级参加的联赛,普通班级先参加校内班级比赛,获得年级冠军的队伍才能参加区级班级联赛),2019年,近2000个原始班级3万余名学生参与了4000余场比赛;2018—2019年,连续举行2届技能比赛,2019年,1200余名注册运动员参与比赛。
(四)建设人才培养体系
努力打通“小学—初中—高中”人才成长通道,按照每年区级班级联赛数据评定一级、二级运动员,向上一级学校推荐,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人才成长通道。重庆市树人小学、重庆南开小学、重庆市高滩岩小学、重庆市莲光小学、重庆市山洞小学等36所小学,重庆市第一中学、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市第七中学、重庆市凤鸣山中学等14所中学纳入这一通道体系。近4年,向重点本科高校输送足球特长生152人(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9人),12名运动员入选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
(五)健全保障体系
加强资金投入、安全防控等保障机制建设,建立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网站,对全区所有参与足球训练的运动員进行注册,统一购买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对参加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的运动员免费训练、免费提供运动装备、免费提供营养餐;对获得国家等级的运动员、“最佳阵容”运动员、优秀运动员所在学校进行奖励。在校方责任险、意外伤害险和单项体育运动意外伤害险的基础上,2018年,沙坪坝区利用7.8万元给1548名注册运动员购买体育运动意外伤害险。
(六)坚持教体融合发展
教育、体育部门在师资培训、场地保障、训练比赛等方面深度合作,建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足球基地学校,其中包括与市体育局共建足球基地学校20所。一是解决优秀运动员学籍,二是共同建设场地设施,三是合力配备专业教练,打造沙区特色(普及加提高的联赛体系和教体结合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的足球青训体系,已连续多届市运会取得青少年组团体总分、金牌、奖牌三个第一的好成绩。
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意见》。一是有序推进基地建设,努力解决优秀运动员学籍、共同建设场地设施、合力配备专业教练员等问题。二是体教合作办赛参赛,共同举办区级赛事、共同参加市级以上比赛。三是合力提升队伍水平,区教委、区体育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成立教练员、裁判员委员会,全年培训篮球、足球、田径等项目裁判员、教练员共计200余人次。近几年,依托教育部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项目,争取专项资金417万元,引进高水平外籍教练员共5名。
二、试验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足球运动规律,尊重足球人才培养规律,着力加强青少年学生足球技术能力与意志品质培养,切实提高校园足球的普及程度,打通人才成长通道,努力培养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普及为主。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发挥足球运动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政府为主导,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以学校为主体,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发展合力。
3.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切实发挥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普及+提升+竞技+精英”沙区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4.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积极发挥特色学校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所有学校、幼儿园开展足球活动,提升全区校园足球发展整体水平。
(三)目标任务
建设“四大体系”,落实校园足球的重点内容。
1.教学体系。遵循教育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确保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1节足球课,探索引进巴西阿根廷的足球课程体系,到2020年,全区经常性参加足球运动学生数量超过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 2.训练体系。小学阶段训练以兴趣为主、比赛为辅,中学以专项训练为主、大量比赛为辅,同时校园足球试点工作向幼儿园阶段延伸;保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专兼职足球教师、教练员,探索引进巴西阿根廷高水平教练员来区执教和培训教练员。
3.竞赛体系。深入开展现行的班内比赛、校内班级联赛、片区校际比赛、区级决赛,做到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努力参加市级校园足球总决赛,全国校园足球总决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冬令营比赛,到2020年,全区创建56所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30所。
4.保障体系。做好包括资金投入、场地规划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使用、安全风险防控以及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激励机制等保障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区各级各类中小学均有满足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标准运动场地,新建学校全部配备符合正式足球比赛标准的足球运动场地。
三、试验内容
(一)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
深化教学改革,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积极推进符合教学规律、足球运动规律的多样化足球教学模式;优化师资队伍,采取招录选聘、购买服务等方式配齐足球专业教师,加大培养力度,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考核办法,对学校的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量化评分,分别给予获得一等奖的单位5万元工作经费奖励,获得二等奖的学校2万元工作经费奖励。
(二)建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指标体系》,组建专家组每年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通过现场复核和资料复核2种方式开展区级复核。对复核中发现问题的学校,进行限期整改,跟踪督办,不断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杜绝出现“重创建、轻建设”的现象,复核结果将和校园足球专项奖励经费挂钩。加强对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全程管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硬件的投入,二是经费的倾斜,三是加大足球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学习机会,从而实现学校间的均衡发展。
(三)创新足球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沙坪坝区校园足球网站,完善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和《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员注册定级管理办法(试行)》,开展运动员注册、定级工作;完善小学、初中、高中足球运动员升学办法,如,被定级为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一、二级运动员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升入上一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立以足球为特色的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以此培养足球特长生参加高水平考试和单招考试升入高校。
(四)改善校园足球场地设施
建立完善教育与体育、学校与社会共享场地设施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推动校园足球场地资源共享。一是融合体育资源,与区体育局、区足协合作,聘请含亚足联A级高水平教练员。二是融合高校资源,主动与重庆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沟通联系,在师资、培训以及高水平运动员升学、场地设施共享等方面合作。三是融合俱乐部资源,如,重庆市第一中学、重庆市第七中学与力帆俱乐部签署青训合作协议,为高水平人才输送到职业俱乐部探索道路。四是融合专家资源,邀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成员邓世俊,并依托重庆市足协开展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培训,24名教师通过培训拿到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证书。
(五)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健全贯通小学、初中、高中3个层级的校园足球联赛机制[设小学男子甲组、小学女子甲组、小学男子乙组、小学女子乙组、小学混合组、初中男子甲组、初中男子乙组,高中组(含中职)共八个组别;小学采用五人制比赛方式,初中采用8人制比赛方式,高中采用十一人制比赛方式],举办原始班级联赛、校级联赛和技能比赛(技能比赛包括体能和技能比赛。体能:20m跑、位移、障碍跑共3个项目。技能:颠球、传球共2个项目),从中发现、选拔、培养青少年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六)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区内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摄影、绘画、征文、啦啦操等文化活动,大力发展足球社团,培养校园足球小裁判员、小评论员、小记者和小球星。2019年,全区56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参加了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摄影、绘画、征文、啦啦操系列比赛,参与学生10万余人。
四、预期效果
(一)形成的经验
1.“普及+提高”的竞赛体系。建立学校、片区、区级三级联赛体系,在学校开展原始班级联赛的基础上,选拔冠军班级参加区级总决赛,突出原始班级和普及面广两大特点;根据年龄层次、学校水平分组别,分层级开展校级联赛和技能比赛,在普及的基础上促进提高。
2.“教体融合”的“满天星”训练营。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基础上,结合区体育局足球人才菁英计划,主动联系对接重慶斯威、贵州人和等俱乐部,多渠道出资,选拔沙坪坝区最高水平的9~15岁青少年,建设全市第一个沙坪坝区青少年足球俱乐部。
3.多元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依托教育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鼓励学校打造校园足球文化,开发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创新开展足球教学和大课间活动,建设具有区域特色、校本特色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
1.资金不足。沙坪坝区每年预算300余万元作为校园足球工作经费,对2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33所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按考核等级下拨奖补工作经费,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2.场地紧缺。沙坪坝区学校塑胶运动场全覆盖,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少有一块五人制以上足球场,但按照小学八人制、中学十一人制的比赛要求,还有部分学校未达到标准。
3.专业教练员匮乏。沙坪坝区的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少有1名专兼职足球教师,但专职足球教师、教练员、裁判员数量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区域的高水平发展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依据“政府主导、教育主管、体教结合”的原则,区政府成立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区教委设立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协会,负责指导教学、训练、竞赛和保障;区教委、区体育局、区足协等组成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协会,由区教委进行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开展、课余训练、足球队建设、竞赛体系、运动员学习、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等工作;区体育局和区足协进行专业教练员的配备、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竞赛组织等工作。
(二)强化制度保障
完善《沙坪坝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行动计划》《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员注册定级管理办法(试行)》,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完善《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考核及工作经费补助办法(试行)》,鼓励教师长期从事足球教学,按照评估标准定期考评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将结果纳入学校内涵发展年度考核。
(三)强化经费保障
将校园足球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校园足球活动经费落实到位,专项用于校园足球设施维护、设备配备、足球教练员培训、购买足球运动校方责任险、足球教学及校内比赛和足球教师配备等。
(四)强化安全保障
强化赛前、赛中和赛后安全责任机制,在校方责任险和意外伤害险的基础上,探索购买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险,建立学生运动意外伤害和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
一、试验基础
沙坪坝区是全市首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现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0所,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6所,参与足球活动学生人数占比由4年前的12%提高到现在的62%,参加市级以上足球比赛获得冠军次数位于全市前列。
(一)落实教学体系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严格落实每周一节足球课,涌现了获评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2018年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重庆市第七中学《中学校园足球课程“五三”结构及其运用》、南开小学“兴趣足球课程教学”等一大批特色课程。
(二)完善训练体系
在学校自主训练的基础上,建有2个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男足、女足训练营)和5个训练营基地,建成校级课余训练队、区域内就近的学校组成片区课余训练队、遴选全区优秀运动员组成区级训练队的三级训练体系。
(三)创新竞赛体系
建立了“普及+提高”的学校、片区、区级三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其中包括学校原始校班级联赛和年级联赛;各学校联赛的冠军队伍参加片区主客场循环赛;片区冠军队伍参加区级联赛。2016—2019年,连续举行4届原始班级联赛(原始班级联赛是指一个普通班级参加的联赛,普通班级先参加校内班级比赛,获得年级冠军的队伍才能参加区级班级联赛),2019年,近2000个原始班级3万余名学生参与了4000余场比赛;2018—2019年,连续举行2届技能比赛,2019年,1200余名注册运动员参与比赛。
(四)建设人才培养体系
努力打通“小学—初中—高中”人才成长通道,按照每年区级班级联赛数据评定一级、二级运动员,向上一级学校推荐,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人才成长通道。重庆市树人小学、重庆南开小学、重庆市高滩岩小学、重庆市莲光小学、重庆市山洞小学等36所小学,重庆市第一中学、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市第七中学、重庆市凤鸣山中学等14所中学纳入这一通道体系。近4年,向重点本科高校输送足球特长生152人(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9人),12名运动员入选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
(五)健全保障体系
加强资金投入、安全防控等保障机制建设,建立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网站,对全区所有参与足球训练的运动員进行注册,统一购买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对参加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的运动员免费训练、免费提供运动装备、免费提供营养餐;对获得国家等级的运动员、“最佳阵容”运动员、优秀运动员所在学校进行奖励。在校方责任险、意外伤害险和单项体育运动意外伤害险的基础上,2018年,沙坪坝区利用7.8万元给1548名注册运动员购买体育运动意外伤害险。
(六)坚持教体融合发展
教育、体育部门在师资培训、场地保障、训练比赛等方面深度合作,建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足球基地学校,其中包括与市体育局共建足球基地学校20所。一是解决优秀运动员学籍,二是共同建设场地设施,三是合力配备专业教练,打造沙区特色(普及加提高的联赛体系和教体结合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的足球青训体系,已连续多届市运会取得青少年组团体总分、金牌、奖牌三个第一的好成绩。
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意见》。一是有序推进基地建设,努力解决优秀运动员学籍、共同建设场地设施、合力配备专业教练员等问题。二是体教合作办赛参赛,共同举办区级赛事、共同参加市级以上比赛。三是合力提升队伍水平,区教委、区体育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成立教练员、裁判员委员会,全年培训篮球、足球、田径等项目裁判员、教练员共计200余人次。近几年,依托教育部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项目,争取专项资金417万元,引进高水平外籍教练员共5名。
二、试验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足球运动规律,尊重足球人才培养规律,着力加强青少年学生足球技术能力与意志品质培养,切实提高校园足球的普及程度,打通人才成长通道,努力培养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普及为主。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发挥足球运动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政府为主导,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以学校为主体,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发展合力。
3.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切实发挥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普及+提升+竞技+精英”沙区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4.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积极发挥特色学校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所有学校、幼儿园开展足球活动,提升全区校园足球发展整体水平。
(三)目标任务
建设“四大体系”,落实校园足球的重点内容。
1.教学体系。遵循教育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确保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1节足球课,探索引进巴西阿根廷的足球课程体系,到2020年,全区经常性参加足球运动学生数量超过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 2.训练体系。小学阶段训练以兴趣为主、比赛为辅,中学以专项训练为主、大量比赛为辅,同时校园足球试点工作向幼儿园阶段延伸;保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专兼职足球教师、教练员,探索引进巴西阿根廷高水平教练员来区执教和培训教练员。
3.竞赛体系。深入开展现行的班内比赛、校内班级联赛、片区校际比赛、区级决赛,做到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努力参加市级校园足球总决赛,全国校园足球总决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冬令营比赛,到2020年,全区创建56所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30所。
4.保障体系。做好包括资金投入、场地规划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使用、安全风险防控以及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激励机制等保障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区各级各类中小学均有满足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标准运动场地,新建学校全部配备符合正式足球比赛标准的足球运动场地。
三、试验内容
(一)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
深化教学改革,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积极推进符合教学规律、足球运动规律的多样化足球教学模式;优化师资队伍,采取招录选聘、购买服务等方式配齐足球专业教师,加大培养力度,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考核办法,对学校的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量化评分,分别给予获得一等奖的单位5万元工作经费奖励,获得二等奖的学校2万元工作经费奖励。
(二)建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指标体系》,组建专家组每年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通过现场复核和资料复核2种方式开展区级复核。对复核中发现问题的学校,进行限期整改,跟踪督办,不断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杜绝出现“重创建、轻建设”的现象,复核结果将和校园足球专项奖励经费挂钩。加强对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全程管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硬件的投入,二是经费的倾斜,三是加大足球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学习机会,从而实现学校间的均衡发展。
(三)创新足球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沙坪坝区校园足球网站,完善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和《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员注册定级管理办法(试行)》,开展运动员注册、定级工作;完善小学、初中、高中足球运动员升学办法,如,被定级为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一、二级运动员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升入上一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立以足球为特色的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以此培养足球特长生参加高水平考试和单招考试升入高校。
(四)改善校园足球场地设施
建立完善教育与体育、学校与社会共享场地设施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推动校园足球场地资源共享。一是融合体育资源,与区体育局、区足协合作,聘请含亚足联A级高水平教练员。二是融合高校资源,主动与重庆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沟通联系,在师资、培训以及高水平运动员升学、场地设施共享等方面合作。三是融合俱乐部资源,如,重庆市第一中学、重庆市第七中学与力帆俱乐部签署青训合作协议,为高水平人才输送到职业俱乐部探索道路。四是融合专家资源,邀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成员邓世俊,并依托重庆市足协开展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培训,24名教师通过培训拿到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证书。
(五)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健全贯通小学、初中、高中3个层级的校园足球联赛机制[设小学男子甲组、小学女子甲组、小学男子乙组、小学女子乙组、小学混合组、初中男子甲组、初中男子乙组,高中组(含中职)共八个组别;小学采用五人制比赛方式,初中采用8人制比赛方式,高中采用十一人制比赛方式],举办原始班级联赛、校级联赛和技能比赛(技能比赛包括体能和技能比赛。体能:20m跑、位移、障碍跑共3个项目。技能:颠球、传球共2个项目),从中发现、选拔、培养青少年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六)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区内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摄影、绘画、征文、啦啦操等文化活动,大力发展足球社团,培养校园足球小裁判员、小评论员、小记者和小球星。2019年,全区56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参加了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摄影、绘画、征文、啦啦操系列比赛,参与学生10万余人。
四、预期效果
(一)形成的经验
1.“普及+提高”的竞赛体系。建立学校、片区、区级三级联赛体系,在学校开展原始班级联赛的基础上,选拔冠军班级参加区级总决赛,突出原始班级和普及面广两大特点;根据年龄层次、学校水平分组别,分层级开展校级联赛和技能比赛,在普及的基础上促进提高。
2.“教体融合”的“满天星”训练营。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基础上,结合区体育局足球人才菁英计划,主动联系对接重慶斯威、贵州人和等俱乐部,多渠道出资,选拔沙坪坝区最高水平的9~15岁青少年,建设全市第一个沙坪坝区青少年足球俱乐部。
3.多元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依托教育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鼓励学校打造校园足球文化,开发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创新开展足球教学和大课间活动,建设具有区域特色、校本特色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
1.资金不足。沙坪坝区每年预算300余万元作为校园足球工作经费,对2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33所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按考核等级下拨奖补工作经费,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2.场地紧缺。沙坪坝区学校塑胶运动场全覆盖,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少有一块五人制以上足球场,但按照小学八人制、中学十一人制的比赛要求,还有部分学校未达到标准。
3.专业教练员匮乏。沙坪坝区的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少有1名专兼职足球教师,但专职足球教师、教练员、裁判员数量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区域的高水平发展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依据“政府主导、教育主管、体教结合”的原则,区政府成立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区教委设立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协会,负责指导教学、训练、竞赛和保障;区教委、区体育局、区足协等组成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协会,由区教委进行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开展、课余训练、足球队建设、竞赛体系、运动员学习、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等工作;区体育局和区足协进行专业教练员的配备、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竞赛组织等工作。
(二)强化制度保障
完善《沙坪坝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行动计划》《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员注册定级管理办法(试行)》,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完善《沙坪坝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考核及工作经费补助办法(试行)》,鼓励教师长期从事足球教学,按照评估标准定期考评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将结果纳入学校内涵发展年度考核。
(三)强化经费保障
将校园足球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校园足球活动经费落实到位,专项用于校园足球设施维护、设备配备、足球教练员培训、购买足球运动校方责任险、足球教学及校内比赛和足球教师配备等。
(四)强化安全保障
强化赛前、赛中和赛后安全责任机制,在校方责任险和意外伤害险的基础上,探索购买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险,建立学生运动意外伤害和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