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身时看绿色缓解疲劳
近日,发表于《环境科学和技术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首次证实,在绿色环境中锻炼能提高情绪、活力和愉悦感。也就是说,户外锻炼有益身心。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选取14名男大学生,要求他们在室内固定单车上骑行5分钟,并观看关于森林的纪录片。随后,研究者将绿色视频背景分别转换为黑色、白色和红色,让志愿者在观看这3种颜色视频的同时,又分别骑行5分钟。结果发现,他们在观看绿色视频时疲劳感低,情绪也能保持愉悦;而观看红色视频时,他们更容易情绪不稳。科学家分析,人们在短波长颜色(如绿色和蓝色)的环境下会产生平静的感觉,而在长波长颜色(如红色和黄色)的环境下更容易兴奋和激动。这一现象可能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因为对于原始人类来说,绿色的环境意味着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对绿色的积极感觉在进化过程中进入大脑,并保存至今。
科学家建议人们在绿树环绕的公园里锻炼,效果优于在健身房锻炼。如果无法到户外,建议健身房的工作人员在墙面贴上绿色墙纸或森林的照片。
摘自《生命时报》 张楠/文
老人锻炼一别爬二别骑
有的中老年人认为爬楼梯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其实不然。爬楼梯时膝关节所受的负荷最大,会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变,而且膝关节容易受伤。同样,爬山运动也不适合中老年人。
骑自行车对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下肢运动能力有很好的效果,但对老人来说,这种运动对腰、盆腔器官影响很大,会对前列腺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加重痔疮。
摘自《健康时报》 李庆雯/文
室内养鸟易患肺癌
荷兰健康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养鸟的人如果长期将鸟笼置于室内,进入中老年后期,患肺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7倍多。科学家分析,室内养鸟,鸟儿的羽毛、排泄物,以及身上带有的灰尘等不洁物质,都会给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大量尘埃和细微鸟毛进入肺部后,人体内的红细胞会部分失效,引起免疫功能受损。长此以往,人易患肺癌。
摘自《现代保健报》 娄国忠/文
饮茶能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
发表在《癌症流行病学期刊》上的一项最新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终生喝茶能降低晚年患卵巢癌的风险。女性年轻时养成经常喝茶的好习惯,以后患卵巢癌的概率会降低。
研究人员选取1000名平均年龄为59岁的女性,调查发现并不是偶尔喝茶就有抵御卵巢癌的功效,每天喝茶在四杯以上的女性才能从中受益。茶叶中含有的具超强抗病特性的化合物类黄酮在红茶中含量最高。
摘自《健康时报》 赵铁刚/文
滑雪时当心膝关节损伤
人在滑雪过程中,双脚固定于雪橇上,无法进行灵活转动,而当身体扭转时,巨大的旋转扭力作用于膝关节。这时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交叉韧带起作用,但是如果旋转扭力过大,超出交叉韧带的承受力,就会发生交叉韧带的损伤,严重时会使韧带断裂。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滑倒时出现膝关节跪地伤,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或者髌骨骨折。
预防膝关节损伤需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慢跑、伸展肢体等准备活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肌肉、韧带逐步得到伸展。
2.给膝关节佩戴合适的护具,防止膝关节损伤。
3.学会在摔倒时借势滚翻。滚翻动作可以缓解摔倒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减轻对身体某个部位的集中伤害。
4.运动时循序渐进及增强下肢肌力。
摘自《中国体育报》
柿豆汤预防痔疮出血
冬季,老年人的肠道容易积热而引起痔疮出血,可服用柿豆汤来预防。柿子味甘性凉,能清热生津;其内含丰富的果胶,有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及润肠通便之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宜于火燥津枯之体”。黑豆中的膳食纤维,不但能帮助肠道蠕动,还能活血消肿、促进创面愈合,对减轻便后出血、疼痛很有帮助。柿豆汤的做法:取鲜软柿子1个,去蒂去皮,黑豆30克洗净,一起放入汤罐中,加清水600毫升煮20分钟后,沥出汤汁趁热饮用。每天两次,连服3周。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关冲/文
怀旧让人感觉温暖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追忆过去会让人感到温暖。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从中国和荷兰选取了若干名志愿者进行实验。实验发现,志愿者在寒冷的屋子里会产生更多的怀旧情绪。为了证实两者的因果关系,志愿者又被要求在相同温度的寒冷房间里回忆曾经发生的事件,对照组则不被允许回忆过去,然后要求志愿者报告对温度的感受。结果发现,怀旧的志愿者感受到了更高的温度。因此,怀旧或许能成为一种便捷的取暖方法。
摘自《生命时报》曹晓培/文
健身前1小时就该喝水
美国运动营养学家南希·克拉克为人们提供了一些运动时如何合理补水的建议。
锻炼前就要喝水克拉克建议,运动前人就要喝水,尤其是进行消耗体能多的运动时,以防运动时补水不及时。一般运动前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就应该喝水。
锻炼强度大时最好喝牛奶对于一般运动,喝水就可以。若锻炼强度大,时间超过3小时,建议喝牛奶或巧克力奶,可以补充随汗液流失的钠和钙,还能提供能量,有助于J恢复体力。如果不喜欢喝牛奶,喝椰汁也可以。克拉克强调,不必喝太多补充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因为食物完全可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每15分钟喝水一次每个人运动时排汗量不同,需要补充的水分也不一样,只要保证不感到口渴就行。一般来说,易出汗的人最好每15-20分钟补充110~170毫升水。
摘自《生命时报》李方路/文
运动防意外 牢记两个公式
掌控运动强度应记住两个公式。
心率公式:知道自己心率所能负荷的最大值,避免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过大。通常,最大允许负荷心率=170-年龄,以不超过180-年龄为宜。 摘自《保健时报》杨文中/文
宽容的人心脏好
宽容通常被认为是对别人的一种施恩,其实对于原谅者来说也是一种“福利”,它对心血管功能有益。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迭戈大学心理实验室的拉瑟博士和他的助手对200多名学生做了调查,观察事件引发他们愤怒的程度,并获取了全程参数,比如心率等。同时和他们宽恕他人后的这些参数一一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当受试者被不愉快的事件所干扰时,采取宽容态度的人的血压会比那些纠结于自己愤怒情绪中的人的血压更平稳。同时,专家还发现,比宽容更有效的方法是,用积极、同情的乐观情绪代替消极的情绪和思想。拉瑟博士还表示,女人比男人更易宽恕对方,因此心脏和血压都表现得更好。
摘自《生命时报》杨静/文
蜂蜜生姜饮 祛除老年斑
老年人的细胞代谢功能减弱,容易产生脂褐素沉积,形成老年斑,可以喝蜂蜜生姜饮祛除。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快速清除自由基,防止并减少脂褐素的沉积,起到祛除老年斑的作用。蜂蜜中也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对自由基也有很强的“杀伤力”,与生姜搭配祛斑效果更显著。取新鲜生姜片10-15克,用200-300毫升开水浸泡5-10分钟,待水冷却至不烫手时,加入10-15克蜂蜜搅匀后饮用。长期坚持饮用不仅能防止老年斑的形成,还可使老年斑渐渐变浅、缩小。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任爽/文
说谎鼻尖会发热
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西班牙格拉那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说谎时,的确存在类似于“匹诺曹效应”的现象,但并不是像童话中那样鼻子变长,而是鼻尖变热。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人体某些特定区域的温度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研究者用热成像技术测试志愿者的鼻尖温度后,发现了该效应。志愿者自己也能感受到鼻尖的温度有所上升。这一温度的上升是由说谎所产生的焦虑感引起的。当志愿者尽力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并没有撒谎时,他们的鼻尖会冷却下来。
研究进一步发现,人说谎时,调节体温的大脑岛叶皮质被激活,这是鼻尖温度升高的主要机制。除了鼻尖以外,内眼角处眼眶肌的温度也会随着人的情绪变化而上升或下降。
摘自《生命时报》田山/文
掐手背治耳鸣
多数中老年人都出现过耳鸣。长期耳鸣,不仅会引起听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耳聋发生,可通过掐按手背来防治。中医认为,耳鸣是由于气血不能向上濡养耳窍所致。手背的液门穴为三焦经的重要穴位,是气血向上通行的关卡,常用来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研究发现,刺激液门穴,可改善耳部气血供应、营养听觉神经、促进听觉神经纤维再生。液门穴位于手背的第4、5指缝中,左右手各1处。掐按时左右手交替进行,每侧5分钟,用力以感到稍痛为宜。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赵永峰/文
生气时吃药会降低药效
心情的好坏会干扰药效发挥,特别是刚生完气时吃药,药效会大大降低。
这是因为生气、烦躁、郁闷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人体抗病能力,影响药效发挥,延长治疗时间。人情绪不佳的时候,免疫功能会下降,食欲也会下降,随之血压、血糖都不易控制。临床发现,有些老年患者一旦情绪改善了,按时服药后,血压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从心理角度来说,好情绪还有暗示作用,即使服用很小剂量的药物也会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吃药时保持乐观的情绪很重要。如果在家依靠自我调节情绪效果不太好,可以去医院心理精神科寻求帮助。
摘自《家庭医生报》袁勇贵 崔玉艳/文
六岁前每天运动3小时
澳英美三个国家不约而同地将6岁以下儿童每日推荐运动量定为“至少运动3小时”。
2010年,澳大利亚卫生与衰老部建议,幼儿与学龄前儿童每天从早到晚应至少运动3小时。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建议,儿童看护人员每小时应该让孩子进行至少15分钟的轻度、中度或高强度运动。这也就相当于儿童每天在清醒的12小时内应运动3小时。2011年英国官方也出台了类似的建议。
摘自《生命时报》陈希/文
常吃橘子 骨质不疏松
最近日本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3-5个橘子能预防骨质疏松。
橘子富含黄色植物色素β-隐黄素,据欧美研究,该色素具有降低患肺癌风险的作用。荷兰一项调查显示,血液中β-隐黄素浓度高的人死亡率更低。
日本果蔬研究所从2003年至今对千余名居民进行的β-隐黄素血浓度与健康关系调查显示,每天吃3~5个橘子的人,患肝功能不全及动脉硬化症的概率更低。调查中发现,β-隐黄素对抑制骨质疏松症尤其有效,与不是每天吃橘子的人相比,每天吃4个橘子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要低92%。需要提醒的是,吃橘子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喝绿豆粥或莲子汤降火。
摘自《生命时报》姚力杰/文
锻炼4分钟歇一次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斯特林大学运动医学家发现,锻炼时,隔一段时间放松一下,不仅能让肌肉得到更好的恢复,还能让身体更快地适应锻炼。
研究人员将参试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参试者进行爆发式的高强度锻炼,用力骑自行车,每骑4分钟休息2分钟,每周锻炼3次,每次5组;第二组参试者连续骑自行车1小时,但速度较为缓慢,每周3次。4周后,两组参试者互换锻炼方式。结果显示,间歇式的锻炼方案,使参试者的力量增长了两倍,锻炼成绩也更为出色。运动生理学家认为,高低强度交替进行是最明智的锻炼方法,身体不易疲劳,也容易取得进步,更适宜于初次锻炼者。
摘自《生命时报》臧恒佳/文
慢慢咀嚼助节食
英国最新研究显示,午餐时每口饭嚼上30秒不仅有助于减少当餐热量摄入,还能使之后一段时间食欲消退,达到减肥的目的。 研究报告说:人体内几种与食欲相关的激素可在吃饭后“提醒”人停止进食。但由于人体在吃饱后做出相关反应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狼吞虎咽时身体来不及反应,导致进食过量。细嚼慢咽则为激素发出吃饱信号提供了时间。使注意力集中在进食过程本身,或许让大脑对午餐的记忆延长,从而延迟发出“需要更多食物”的信号。
摘自“新华网”乔颖/文
减小啤酒肚能改善睡眠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减小啤酒肚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对77名体重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前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第一组参试者节食减肥,并参加健身训练;第二组只减少进食量。研究前后,科学家对参试者分别进行了一次睡眠质量调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失眠、睡眠辗转反侧、睡眠过量、打瞌睡以及是否服用帮助睡眠的药物等情况为他们的睡眠质量打分。
研究结束后,两组参试者的平均体重减轻6.8千克,腰围减少15%,总体睡眠质量提高20%。研究负责人凯丽·斯图尔特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显示,减肥越多,特别是腰围缩小的幅度越大,睡眠质量越高。即使考虑年龄、性别及减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依然成立。
摘自《生命时报》冯国川/文
清代医圣长寿之道
清代有位叫万全的人,一心钻研医学,成为一代名医,在康熙年间,被封为“医圣”。万全很注重养生,活到了97岁。他认为养生要坚持“四不”,即不偏食、不过动、不违时、不滥服药。
不偏食 饮食上不要有偏嗜,因为酸伤肝、苦伤心、甘伤脾、辛伤肺、咸伤肾。他认为“嗜有所偏,必生所偏之疾,初伤不觉,久则成患”。
不过动 指不要过度活动,而是要“动而中节”,他提倡“俭视养神,俭听养血,俭言养气,俭欲养精”。
不违时 指人的饮食、生活要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这样才能保证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只要体内正气充足,邪气就不会侵犯,才能实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不滥服药 人要想健康长寿,关键在于自身的调理、养护。体内正气充足,就不会受到外界病毒、邪气的侵犯。药物是不得已而求之,不可滥用,未病时就服药防病的方法更不可取。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冯平/文
中年身材好 老了少得病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如果在中年时期保持身体健壮,身材苗条,那么晚年后患各种慢性疾病的可能性就会下降。
中年时期身材较好的人,一般新陈代谢较为平稳,或者意味着他们参加了更多的体育锻炼。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疗中心的内科医学助理教授贾瑞特·伯瑞博士认为,这类人不仅活得更长,慢性疾病的发作时间也会延迟。
研究者选取了近1.9万名成年男女的数据资料,他们平均年龄为49岁。研究者根据志愿者的身体健壮程度将他们划分为五个层次,其划分依据是志愿者在跑步机上跑步时间的长短和速度。
发表在《内科学档案》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年时期身体最健壮的人在70岁时患上慢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结肠癌、肺癌、慢性肾病、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中年时期身体不健壮的人。
摘自《健康之友》钱聪铃/文
近日,发表于《环境科学和技术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首次证实,在绿色环境中锻炼能提高情绪、活力和愉悦感。也就是说,户外锻炼有益身心。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选取14名男大学生,要求他们在室内固定单车上骑行5分钟,并观看关于森林的纪录片。随后,研究者将绿色视频背景分别转换为黑色、白色和红色,让志愿者在观看这3种颜色视频的同时,又分别骑行5分钟。结果发现,他们在观看绿色视频时疲劳感低,情绪也能保持愉悦;而观看红色视频时,他们更容易情绪不稳。科学家分析,人们在短波长颜色(如绿色和蓝色)的环境下会产生平静的感觉,而在长波长颜色(如红色和黄色)的环境下更容易兴奋和激动。这一现象可能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因为对于原始人类来说,绿色的环境意味着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对绿色的积极感觉在进化过程中进入大脑,并保存至今。
科学家建议人们在绿树环绕的公园里锻炼,效果优于在健身房锻炼。如果无法到户外,建议健身房的工作人员在墙面贴上绿色墙纸或森林的照片。
摘自《生命时报》 张楠/文
老人锻炼一别爬二别骑
有的中老年人认为爬楼梯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其实不然。爬楼梯时膝关节所受的负荷最大,会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变,而且膝关节容易受伤。同样,爬山运动也不适合中老年人。
骑自行车对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下肢运动能力有很好的效果,但对老人来说,这种运动对腰、盆腔器官影响很大,会对前列腺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加重痔疮。
摘自《健康时报》 李庆雯/文
室内养鸟易患肺癌
荷兰健康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养鸟的人如果长期将鸟笼置于室内,进入中老年后期,患肺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7倍多。科学家分析,室内养鸟,鸟儿的羽毛、排泄物,以及身上带有的灰尘等不洁物质,都会给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大量尘埃和细微鸟毛进入肺部后,人体内的红细胞会部分失效,引起免疫功能受损。长此以往,人易患肺癌。
摘自《现代保健报》 娄国忠/文
饮茶能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
发表在《癌症流行病学期刊》上的一项最新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终生喝茶能降低晚年患卵巢癌的风险。女性年轻时养成经常喝茶的好习惯,以后患卵巢癌的概率会降低。
研究人员选取1000名平均年龄为59岁的女性,调查发现并不是偶尔喝茶就有抵御卵巢癌的功效,每天喝茶在四杯以上的女性才能从中受益。茶叶中含有的具超强抗病特性的化合物类黄酮在红茶中含量最高。
摘自《健康时报》 赵铁刚/文
滑雪时当心膝关节损伤
人在滑雪过程中,双脚固定于雪橇上,无法进行灵活转动,而当身体扭转时,巨大的旋转扭力作用于膝关节。这时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交叉韧带起作用,但是如果旋转扭力过大,超出交叉韧带的承受力,就会发生交叉韧带的损伤,严重时会使韧带断裂。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滑倒时出现膝关节跪地伤,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或者髌骨骨折。
预防膝关节损伤需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慢跑、伸展肢体等准备活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肌肉、韧带逐步得到伸展。
2.给膝关节佩戴合适的护具,防止膝关节损伤。
3.学会在摔倒时借势滚翻。滚翻动作可以缓解摔倒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减轻对身体某个部位的集中伤害。
4.运动时循序渐进及增强下肢肌力。
摘自《中国体育报》
柿豆汤预防痔疮出血
冬季,老年人的肠道容易积热而引起痔疮出血,可服用柿豆汤来预防。柿子味甘性凉,能清热生津;其内含丰富的果胶,有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及润肠通便之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宜于火燥津枯之体”。黑豆中的膳食纤维,不但能帮助肠道蠕动,还能活血消肿、促进创面愈合,对减轻便后出血、疼痛很有帮助。柿豆汤的做法:取鲜软柿子1个,去蒂去皮,黑豆30克洗净,一起放入汤罐中,加清水600毫升煮20分钟后,沥出汤汁趁热饮用。每天两次,连服3周。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关冲/文
怀旧让人感觉温暖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追忆过去会让人感到温暖。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从中国和荷兰选取了若干名志愿者进行实验。实验发现,志愿者在寒冷的屋子里会产生更多的怀旧情绪。为了证实两者的因果关系,志愿者又被要求在相同温度的寒冷房间里回忆曾经发生的事件,对照组则不被允许回忆过去,然后要求志愿者报告对温度的感受。结果发现,怀旧的志愿者感受到了更高的温度。因此,怀旧或许能成为一种便捷的取暖方法。
摘自《生命时报》曹晓培/文
健身前1小时就该喝水
美国运动营养学家南希·克拉克为人们提供了一些运动时如何合理补水的建议。
锻炼前就要喝水克拉克建议,运动前人就要喝水,尤其是进行消耗体能多的运动时,以防运动时补水不及时。一般运动前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就应该喝水。
锻炼强度大时最好喝牛奶对于一般运动,喝水就可以。若锻炼强度大,时间超过3小时,建议喝牛奶或巧克力奶,可以补充随汗液流失的钠和钙,还能提供能量,有助于J恢复体力。如果不喜欢喝牛奶,喝椰汁也可以。克拉克强调,不必喝太多补充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因为食物完全可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每15分钟喝水一次每个人运动时排汗量不同,需要补充的水分也不一样,只要保证不感到口渴就行。一般来说,易出汗的人最好每15-20分钟补充110~170毫升水。
摘自《生命时报》李方路/文
运动防意外 牢记两个公式
掌控运动强度应记住两个公式。
心率公式:知道自己心率所能负荷的最大值,避免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过大。通常,最大允许负荷心率=170-年龄,以不超过180-年龄为宜。 摘自《保健时报》杨文中/文
宽容的人心脏好
宽容通常被认为是对别人的一种施恩,其实对于原谅者来说也是一种“福利”,它对心血管功能有益。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迭戈大学心理实验室的拉瑟博士和他的助手对200多名学生做了调查,观察事件引发他们愤怒的程度,并获取了全程参数,比如心率等。同时和他们宽恕他人后的这些参数一一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当受试者被不愉快的事件所干扰时,采取宽容态度的人的血压会比那些纠结于自己愤怒情绪中的人的血压更平稳。同时,专家还发现,比宽容更有效的方法是,用积极、同情的乐观情绪代替消极的情绪和思想。拉瑟博士还表示,女人比男人更易宽恕对方,因此心脏和血压都表现得更好。
摘自《生命时报》杨静/文
蜂蜜生姜饮 祛除老年斑
老年人的细胞代谢功能减弱,容易产生脂褐素沉积,形成老年斑,可以喝蜂蜜生姜饮祛除。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快速清除自由基,防止并减少脂褐素的沉积,起到祛除老年斑的作用。蜂蜜中也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对自由基也有很强的“杀伤力”,与生姜搭配祛斑效果更显著。取新鲜生姜片10-15克,用200-300毫升开水浸泡5-10分钟,待水冷却至不烫手时,加入10-15克蜂蜜搅匀后饮用。长期坚持饮用不仅能防止老年斑的形成,还可使老年斑渐渐变浅、缩小。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任爽/文
说谎鼻尖会发热
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西班牙格拉那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说谎时,的确存在类似于“匹诺曹效应”的现象,但并不是像童话中那样鼻子变长,而是鼻尖变热。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人体某些特定区域的温度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研究者用热成像技术测试志愿者的鼻尖温度后,发现了该效应。志愿者自己也能感受到鼻尖的温度有所上升。这一温度的上升是由说谎所产生的焦虑感引起的。当志愿者尽力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并没有撒谎时,他们的鼻尖会冷却下来。
研究进一步发现,人说谎时,调节体温的大脑岛叶皮质被激活,这是鼻尖温度升高的主要机制。除了鼻尖以外,内眼角处眼眶肌的温度也会随着人的情绪变化而上升或下降。
摘自《生命时报》田山/文
掐手背治耳鸣
多数中老年人都出现过耳鸣。长期耳鸣,不仅会引起听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耳聋发生,可通过掐按手背来防治。中医认为,耳鸣是由于气血不能向上濡养耳窍所致。手背的液门穴为三焦经的重要穴位,是气血向上通行的关卡,常用来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研究发现,刺激液门穴,可改善耳部气血供应、营养听觉神经、促进听觉神经纤维再生。液门穴位于手背的第4、5指缝中,左右手各1处。掐按时左右手交替进行,每侧5分钟,用力以感到稍痛为宜。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赵永峰/文
生气时吃药会降低药效
心情的好坏会干扰药效发挥,特别是刚生完气时吃药,药效会大大降低。
这是因为生气、烦躁、郁闷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人体抗病能力,影响药效发挥,延长治疗时间。人情绪不佳的时候,免疫功能会下降,食欲也会下降,随之血压、血糖都不易控制。临床发现,有些老年患者一旦情绪改善了,按时服药后,血压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从心理角度来说,好情绪还有暗示作用,即使服用很小剂量的药物也会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吃药时保持乐观的情绪很重要。如果在家依靠自我调节情绪效果不太好,可以去医院心理精神科寻求帮助。
摘自《家庭医生报》袁勇贵 崔玉艳/文
六岁前每天运动3小时
澳英美三个国家不约而同地将6岁以下儿童每日推荐运动量定为“至少运动3小时”。
2010年,澳大利亚卫生与衰老部建议,幼儿与学龄前儿童每天从早到晚应至少运动3小时。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建议,儿童看护人员每小时应该让孩子进行至少15分钟的轻度、中度或高强度运动。这也就相当于儿童每天在清醒的12小时内应运动3小时。2011年英国官方也出台了类似的建议。
摘自《生命时报》陈希/文
常吃橘子 骨质不疏松
最近日本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3-5个橘子能预防骨质疏松。
橘子富含黄色植物色素β-隐黄素,据欧美研究,该色素具有降低患肺癌风险的作用。荷兰一项调查显示,血液中β-隐黄素浓度高的人死亡率更低。
日本果蔬研究所从2003年至今对千余名居民进行的β-隐黄素血浓度与健康关系调查显示,每天吃3~5个橘子的人,患肝功能不全及动脉硬化症的概率更低。调查中发现,β-隐黄素对抑制骨质疏松症尤其有效,与不是每天吃橘子的人相比,每天吃4个橘子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要低92%。需要提醒的是,吃橘子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喝绿豆粥或莲子汤降火。
摘自《生命时报》姚力杰/文
锻炼4分钟歇一次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斯特林大学运动医学家发现,锻炼时,隔一段时间放松一下,不仅能让肌肉得到更好的恢复,还能让身体更快地适应锻炼。
研究人员将参试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参试者进行爆发式的高强度锻炼,用力骑自行车,每骑4分钟休息2分钟,每周锻炼3次,每次5组;第二组参试者连续骑自行车1小时,但速度较为缓慢,每周3次。4周后,两组参试者互换锻炼方式。结果显示,间歇式的锻炼方案,使参试者的力量增长了两倍,锻炼成绩也更为出色。运动生理学家认为,高低强度交替进行是最明智的锻炼方法,身体不易疲劳,也容易取得进步,更适宜于初次锻炼者。
摘自《生命时报》臧恒佳/文
慢慢咀嚼助节食
英国最新研究显示,午餐时每口饭嚼上30秒不仅有助于减少当餐热量摄入,还能使之后一段时间食欲消退,达到减肥的目的。 研究报告说:人体内几种与食欲相关的激素可在吃饭后“提醒”人停止进食。但由于人体在吃饱后做出相关反应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狼吞虎咽时身体来不及反应,导致进食过量。细嚼慢咽则为激素发出吃饱信号提供了时间。使注意力集中在进食过程本身,或许让大脑对午餐的记忆延长,从而延迟发出“需要更多食物”的信号。
摘自“新华网”乔颖/文
减小啤酒肚能改善睡眠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减小啤酒肚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对77名体重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前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第一组参试者节食减肥,并参加健身训练;第二组只减少进食量。研究前后,科学家对参试者分别进行了一次睡眠质量调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失眠、睡眠辗转反侧、睡眠过量、打瞌睡以及是否服用帮助睡眠的药物等情况为他们的睡眠质量打分。
研究结束后,两组参试者的平均体重减轻6.8千克,腰围减少15%,总体睡眠质量提高20%。研究负责人凯丽·斯图尔特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显示,减肥越多,特别是腰围缩小的幅度越大,睡眠质量越高。即使考虑年龄、性别及减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依然成立。
摘自《生命时报》冯国川/文
清代医圣长寿之道
清代有位叫万全的人,一心钻研医学,成为一代名医,在康熙年间,被封为“医圣”。万全很注重养生,活到了97岁。他认为养生要坚持“四不”,即不偏食、不过动、不违时、不滥服药。
不偏食 饮食上不要有偏嗜,因为酸伤肝、苦伤心、甘伤脾、辛伤肺、咸伤肾。他认为“嗜有所偏,必生所偏之疾,初伤不觉,久则成患”。
不过动 指不要过度活动,而是要“动而中节”,他提倡“俭视养神,俭听养血,俭言养气,俭欲养精”。
不违时 指人的饮食、生活要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这样才能保证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只要体内正气充足,邪气就不会侵犯,才能实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不滥服药 人要想健康长寿,关键在于自身的调理、养护。体内正气充足,就不会受到外界病毒、邪气的侵犯。药物是不得已而求之,不可滥用,未病时就服药防病的方法更不可取。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冯平/文
中年身材好 老了少得病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如果在中年时期保持身体健壮,身材苗条,那么晚年后患各种慢性疾病的可能性就会下降。
中年时期身材较好的人,一般新陈代谢较为平稳,或者意味着他们参加了更多的体育锻炼。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疗中心的内科医学助理教授贾瑞特·伯瑞博士认为,这类人不仅活得更长,慢性疾病的发作时间也会延迟。
研究者选取了近1.9万名成年男女的数据资料,他们平均年龄为49岁。研究者根据志愿者的身体健壮程度将他们划分为五个层次,其划分依据是志愿者在跑步机上跑步时间的长短和速度。
发表在《内科学档案》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年时期身体最健壮的人在70岁时患上慢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结肠癌、肺癌、慢性肾病、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中年时期身体不健壮的人。
摘自《健康之友》钱聪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