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浅析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今,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因为它与教学成绩一样,都是学校生存的命脉,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学校教育组织必须依靠它来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一所质量高的学校绝不是只靠着有几位著名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者教育经费充足,而是由于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是刻不容缓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首要尺度。重视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优化行政管理、常规管理,科研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创新管理形式,落实“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制
1.优化教学教育行政管理队伍
我校选拔领导干部从三个方面的要求:能者,谋士,干将。能者是教育教学的行家能手;谋士是善于观察、思考、善提点子的人;干将是伏枥耕耘的老黄牛。按这样的要求选贤任能,学校的优秀教师就会脱颖而出。
2.优化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机制
校长是一所学校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总设计师;校级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负责各项制度的审议出台;中层领导是学校的执行者,负责实施制度规章。各级领导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同部门不仅根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至通有无,加强联系,增进合作,落实好“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制。
学校管理难度加大。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倡导并实施了“年级组长负责制”,将各项工作分解、细化到年级组,年级组长相当于学校的分校长,负责有关项目的管理、考核。
二、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严把“质量关”
1.优化教学计划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固本强基”
学校各部门、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在开学初制定好相关计划,上报教导处,教科室等部门,便于检查与督促落实。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好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在课程管理层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基础。
2.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复习、考核等均有明确要求。除了开学期中、期末的集中检查,还坚持做到“月检”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把握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检查中践行“闪光”原则:一是闪光点原则,点明教师工作中的优点,促使其形成特色;二是扩大“闪光点”发展教师的特色;三是提升“闪光点”为经验和成功融入富于理性的思考与思想。
3.优化教学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架桥”
结合区晋级达标活动和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推门听课”,针对教育教学问题“对症下药”做教师的诸葛亮,敢于在点上剌刀见红,切忌面面俱到,突出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分析提出问题症结,出主意,出点子,为此学校已实施“特色之师工程”“首席教师制”“青蓝工程”等对青年教师加强了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期中、期未考试后,教导处认真做好教学统计工作,及时找问题,查原因,落实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4.优化教学质量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对各学科的成绩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具体衡量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在期中期未考试之后,任课教师、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都要做出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我校始终认为“教育教学质量永远都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我校仍会不断努力。
三、重视校本教研,以科研促发展
1.拓宽教师学习培训渠道,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校本研训思路,引导教师向专家、书本、同行、前辈、同事学习;将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学习由学校领导作专题讲座,分散学习由学校推荐学习内容;组织检查的形式有检查读书,笔记,研究成果等。
2.加强教研活动,在课堂中发展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分年级备课组开展“七同教研课“引导教师对比教学活动,反思自我教学行为。春期期中举行学科赛课活动,由备课组集体研课,提高协同作战能力;秋期期中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此外,学校还积极举办各种课题研究课,班队会课等赛课活动,一大批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
近来,我们进修校开始积极探索一种新的教研活动-----“主题式教研“这个主题可以是学科教学,也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某个环节,还可以是教育教学的某个对象,这种灵活集中的方式能有效跟进并解决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3.总结提升教研成果,促进教师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总结提升课题研究成果,重视运用推广,如我校在全区推广的“语艺结合”、“目标双集备课法”科研成果等;二是总结,提升教学研究成果,如“古诗教学五步法”教学模式的构建;三是总结提升教师的教学特色,如我校的“特色之师”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特色发展。
四、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操作这台发动机的正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关键。
2.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
目前学校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上开展创新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尚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烈。教育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是教育管理者独自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必须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一种整体性、目的性行为。它依赖于全体教职工的真诚投入,依赖于不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撞击。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宽容的创新氛围,创造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校园人文环境,给教师以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给教师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教师的相互沟通、相互刺激、相互诱导中,提高工作乐趣,激发创新潜能。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生命在于创新。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和进步。
【关键词】浅析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今,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因为它与教学成绩一样,都是学校生存的命脉,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学校教育组织必须依靠它来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一所质量高的学校绝不是只靠着有几位著名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者教育经费充足,而是由于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是刻不容缓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首要尺度。重视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优化行政管理、常规管理,科研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创新管理形式,落实“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制
1.优化教学教育行政管理队伍
我校选拔领导干部从三个方面的要求:能者,谋士,干将。能者是教育教学的行家能手;谋士是善于观察、思考、善提点子的人;干将是伏枥耕耘的老黄牛。按这样的要求选贤任能,学校的优秀教师就会脱颖而出。
2.优化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机制
校长是一所学校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总设计师;校级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负责各项制度的审议出台;中层领导是学校的执行者,负责实施制度规章。各级领导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同部门不仅根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至通有无,加强联系,增进合作,落实好“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制。
学校管理难度加大。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倡导并实施了“年级组长负责制”,将各项工作分解、细化到年级组,年级组长相当于学校的分校长,负责有关项目的管理、考核。
二、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严把“质量关”
1.优化教学计划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固本强基”
学校各部门、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在开学初制定好相关计划,上报教导处,教科室等部门,便于检查与督促落实。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好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在课程管理层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基础。
2.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复习、考核等均有明确要求。除了开学期中、期末的集中检查,还坚持做到“月检”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把握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检查中践行“闪光”原则:一是闪光点原则,点明教师工作中的优点,促使其形成特色;二是扩大“闪光点”发展教师的特色;三是提升“闪光点”为经验和成功融入富于理性的思考与思想。
3.优化教学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架桥”
结合区晋级达标活动和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推门听课”,针对教育教学问题“对症下药”做教师的诸葛亮,敢于在点上剌刀见红,切忌面面俱到,突出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分析提出问题症结,出主意,出点子,为此学校已实施“特色之师工程”“首席教师制”“青蓝工程”等对青年教师加强了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期中、期未考试后,教导处认真做好教学统计工作,及时找问题,查原因,落实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4.优化教学质量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对各学科的成绩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具体衡量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在期中期未考试之后,任课教师、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都要做出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我校始终认为“教育教学质量永远都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我校仍会不断努力。
三、重视校本教研,以科研促发展
1.拓宽教师学习培训渠道,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校本研训思路,引导教师向专家、书本、同行、前辈、同事学习;将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学习由学校领导作专题讲座,分散学习由学校推荐学习内容;组织检查的形式有检查读书,笔记,研究成果等。
2.加强教研活动,在课堂中发展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分年级备课组开展“七同教研课“引导教师对比教学活动,反思自我教学行为。春期期中举行学科赛课活动,由备课组集体研课,提高协同作战能力;秋期期中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此外,学校还积极举办各种课题研究课,班队会课等赛课活动,一大批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
近来,我们进修校开始积极探索一种新的教研活动-----“主题式教研“这个主题可以是学科教学,也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某个环节,还可以是教育教学的某个对象,这种灵活集中的方式能有效跟进并解决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3.总结提升教研成果,促进教师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总结提升课题研究成果,重视运用推广,如我校在全区推广的“语艺结合”、“目标双集备课法”科研成果等;二是总结,提升教学研究成果,如“古诗教学五步法”教学模式的构建;三是总结提升教师的教学特色,如我校的“特色之师”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特色发展。
四、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操作这台发动机的正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关键。
2.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
目前学校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上开展创新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尚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烈。教育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是教育管理者独自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必须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一种整体性、目的性行为。它依赖于全体教职工的真诚投入,依赖于不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撞击。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宽容的创新氛围,创造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校园人文环境,给教师以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给教师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教师的相互沟通、相互刺激、相互诱导中,提高工作乐趣,激发创新潜能。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生命在于创新。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