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类”作文押题导练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_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练命题一】“四心”
  【押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心”,一个人都不能算作完整的人。其实,这四种“心”也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请选择其中一“心”作文。
  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立意点拨】
  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指为人要有同情之心。就是说,对受苦受难的人,如果没有同情心,不能算是人。恻隐之心使人具有仁爱之心和悲悯情怀,构成行善的动机。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自己或者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心,不能算是人。羞恶之心,指因己身的不善而羞恶,见他人的不善而羞恶。羞恶之心使人具有浩然正气,带给人奋斗的动力。
  3.“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就是说,没有谦辞礼让的心,不能算是人。辞让之心,指的是谦逊推让。辞让,是生活中对自我的洗礼,是生活中对他人的尊重。辞让之心使人辞去虚名浮利,推让中体现对他人的关爱、尊重。
  4.“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就是说,没有是非善恶的心,就不能算是人。是非之心,指要辨别正确和谬误。是非之心,让人拒绝不良的诱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素材金库】
  素材一:心怀恻隐,“欧刚加” 史怀哲
  史怀哲在30岁生日的前几个月,看到了一篇介绍非洲严重缺乏医护人员的文章,之后他便毅然抛下事业,进入医学院学医,开始了极其忙碌的生活:他在神学院讲课,跑去医学院听课,回教堂讲道,还要努力地练习管风琴,7年后,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13年,38岁的史怀哲博士,偕同夫人海伦,带着70箱装满医疗用品的行李,来到了法属赤道非洲(现在的加蓬共和国),在奥果维河畔的兰恩巴涅设立了医院,他的医院因陋就简――最初的治疗室是由鸡舍改造成的,却救治了无数人。奥果维河畔的居民叫他“欧刚加”――在土著语言中是“巫师”的意思。
  而史怀哲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把全部奖金连带演讲、演奏所得,全都用来增盖兰恩巴涅的麻风病医院。
  【素材化用】
  面对非洲严重缺乏医护人员的现状,史怀哲博士毅然决然抛下事业,进入医学院学医,以全部的心血投入到非洲医疗事业上,并为之奋斗终生,他的心因恻隐而更加充实、更加广阔、更加纯洁。常怀恻隐之心,社会将会更加和谐,世界也将会更加美好。
  素材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东莱太守。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王密晚上便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素材化用】
  《元史·杨忍传》中提到“知羞耻成人”。 一个人不知道羞耻,就不会有自尊;有了羞耻心,人才会有尊严地生活。无羞无耻,何以为人?作为一个公民,更应该具备一点羞耻意识,如耻于违法乱纪,耻于不讲公德,耻于玩忽职守,耻于损公肥私,耻于损人利己,耻于丧失国格、人格,耻于做一切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只有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素材三:12分钟4次让座
  近日,慈溪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在293路公交车上,短短12分钟连续4次让座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了。这段“暖视频”经人民日报转发,截至记者发稿,阅读量已经高达687万。 小学生12分钟4次让座,每次让座都有他的理由。比如第一次让座,他考虑叔叔工作累了,让给叔叔坐坐;第二次让座,他考虑叔叔带的东西多,应当有个座位;第三次让座,他考虑老爷爷上车,应该孝敬老人;第四次……总之,他处处都在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把方便让给别人。
  【素材化用】
  辞让是美德,是和谐各种关系的万能钥匙。“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史上经典辞让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小学生12分钟4次让座,他这份辞让之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素材四:牛根生的雪中送炭
  蒙牛乳业老总牛根生本是伊利乳业集团旗下的一员虎将,并和原老总郑俊怀情同手足。但随着牛根生的业绩越来越卓著,他逐渐受到郑俊怀的排挤,后来牛根生不得不离开伊利集团而独自打拼。然而,后来郑俊怀因挪用公款而入狱,就当郑俊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离他远去时,只有牛根生,曾被他处处打击的兄弟来监狱探望他,还替郑俊怀支付了他女儿的留学费用。
  【素材化用】
  是非之心是做人之本,它使人了解何为对,何为错,让人在做人上不会迷失方向。是什么让牛根生没有在自己对手落难时落井下石,反而雪中送炭,伸出援助之手呢?我想正是那颗是非之心,正是那颗是非之心让他始终铭记着当年的那份兄弟之义。尽管眼前的兄弟已不是当年的兄弟了,但那份义气却永远存在。
  【范文】
  心灵花园
  江西省南康中学 陈逸如
  人的心灵是自己耕种经营的花园,这个花园中有一隅便是是非之心的天地。只有懂得如何经营是非之心这片园地,辨别正确与谬误,坚持自己的原则,心灵花园才能完整,人生才能美满。   耕耘心灵花园,种下正直敢言的兰花。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硬骨头”的马寅初,紧握双拳,言人之不敢言,铿锵有力地说出了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新中国成立前,面对四大家族的横征暴敛,他毫不讳言地让蒋介石处分宋子文一行人;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我国人口激增的国情,他不畏惧“文革”的风暴,提出我国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面对别人的非议和诘难,他敢于道出自己坚持的理念。
  马寅初坚持真理,明辨是非,用坚定书写下了自己正直敢言的人格,用勇敢打开了真理的大门。在是与非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真理。
  耕耘心灵花园,种下傲霜斗雪的梅花。
  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在太平盛世已非易事,更何况是面对国家沦陷、战火蔓延的惨景呢?他是盛放在硝烟中的一枝傲雪梅花,当身陷沦陷区,面对敌伪分子的威逼利诱时,他毅然蓄须明志,拒绝为敌人唱戏。他就是梅兰芳。面对大是大非,他从未混淆。他用不屈的脊梁证明了自我,对与错、是与非就如河的两岸,他坚定地站在了正确的一边。
  耕耘心灵花园,种下拒绝冷漠的向日葵。
  当年幼的小悦悦因行人的冷漠而丧命于车轮的碾压之下时,人们的是非之心终于被唤醒。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人们变得如此冷漠?对与错,是与非,在这一刻无比清晰,大家对这18个冷漠的行人的声讨彰显了这个社会的是非之心。我们应明白,只有明辨是非,社会才能走向康庄大道。
  心灵的花园,是非之心的园地,它需要我们精心经营——剪除心灵的杂草,种下面对是非敢言的兰花、傲霜斗雪的梅花、拒绝冷漠的向日葵,让人性之美光芒万丈!
  【点评】
  该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最大的亮点是说理的形象性。文章开篇别具一格地将人的心灵比喻为花园,把写作重心放在论述是非之心对花园之重要性,十分契合题意;接着选取了兰花、梅花、向日葵三种花,从正直敢言、傲霜斗雪、拒绝冷漠三个角度,论述如何耕耘心灵花园,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避免了一般议论文单纯的说教。此外,总分总的结构使得文章思路清晰。精心选取的马寅初、梅兰芳、小悦悦三个典型事例,让文章论据丰富。
  (指导老师:黄绍文)
  【导练命题二】回乡创业
  【押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0年前,刘康从贫穷的山村来到深圳创业。通过自身的奋斗,他拥有了自己的企业,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也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如今,他虽近花甲之年,但还想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再回到自己的故乡,干一番事业。对此,家人有不同的声音,这事也传到了身在海外读研的儿子刘根耳中。
  如果你是刘根,如何看待父亲刘康的想法?请你代刘根写封信给刘康,说说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点拨】
  1.回到山村,于个人而言,乡村资源丰富,机会多,创业成本低,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于村里人而言,有知识的人回乡干事业,不仅能带回投资,更能带回农村发展新理念、新模式和农业新业态,是乡村振兴的宝贵力量。
  2.留在城市,于个人而言,有压力也有动力,机遇多,能力提高快,更容易实现个人价值。于家中老人而言,城市医疗水平高,养老治病条件佳。于家中小孩而言,教育资源好,视野更为开阔,对孩子成长成才有利。
  3.于国家而言,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建设,能够带动农民就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农村兴旺,着力以“回创能人”唤醒乡村发展潜能,不断激发“能人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的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素材金库】
  素材一:朱吉坤的選择
  父母年事已高,摔过跤的父亲记忆力更是大不如前,身为家中独生子的朱吉坤本想把父母接到城里,但父母习惯了农村自由自在的生活,觉得住在城里像关在鸽子笼。经过再三权衡,朱吉坤决定辞去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带老婆孩子返回家乡江苏泰州,跟父亲学养螃蟹。回乡之后,因同行竞争激烈,他暴瘦23斤。但最终他顶住了压力,养螃蟹、开网店卖螃蟹、经营螃蟹饲料加工厂三线开工,成了年入百万的农民企业家。但他的大学老师却很痛心:你养螃蟹多成功,中国高等教育就有多失败!
  【素材化用】
  刘少奇同志与掏粪工人时传祥握手交谈时诚挚地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但都是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朱吉坤的养蟹与他的教育并不冲突。
  素材二:君子通大道
  秦玥飞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专业的高才生,让人们感动的是他的选择。大学毕业时,秦玥飞没有去跨国企业做白领,而是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他当时的想法是,“我必须了解我自己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了解他们生活当中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我要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改变,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2011年,秦玥飞来到湖南衡山脚下的贺家山村担任大学生村干部,为当地改善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3年时间,他为村里募集到了80多万元建设资金,而上万元的路费则是从自己的工资里挤出来的。他从村里的陌生人变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
  2014年,首个服务期满的秦玥飞,再次做出非常选择:放弃提拔机会,转至更加偏远的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干部。
  【素材化用】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一份份学历,很像一步步离开土地的台阶,但是,这位高才生把这些台阶反转成一次隆重的返回。   素材三:守護民族文化
  1988年,张雪出生于苏州镇湖的一个刺绣世家,从小便受到苏绣文化的耳濡目染。不过刺绣曾被称为女红,做这一行总有些性别标签,张雪只是偶尔帮帮身为研究员级高级美术工艺师的母亲薛金娣的忙,并没有专业学习苏绣。高中毕业,张雪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大四时还拿到了英国利兹大学的offer。但是,本该出国留学的他,选择了回到家乡拿起针线,做一名绣郎。
  原来,张雪发现家乡学苏绣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镇湖是苏绣最主要的产地之一,有八千绣娘之说,但张雪注意到,在专业从事苏绣的人当中,35岁以下的不到五十名。这样下去,正宗苏绣的传承将越来越艰难,他感到十分可惜。
  2014年,张雪的“苏绣经素描、漫画处理后的创业产品”被评为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
  【素材化用】
  “我想把苏绣,作为我一生追求的事业。”张雪这样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成了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苏绣,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发展前景来看,都是难能可贵的。张雪这种放弃城中优越工作,只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点赞。
  【导练命题三】“流失”
  【押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这个时代,水土大量流失,传统在流失,人性也在流失……许多珍贵的东西都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渐行渐远。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点拨】
  1.从“流失什么”的角度:(1)水土、空气等自然资源的流失、污染;(2)传统的流失,如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日益萎缩;(3)人性的流失,如道德、品质、良知等的异化;等等。
  2.从“为什么流失”的角度:(1)市场经济时代下,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珍贵的东西”被物质化、简单化,进而渐渐流失;(2)人们对“珍贵的东西”缺乏一种敬畏的心理;(3)社会与政府相关责任感的缺失导致“珍贵的东西”流失;(4)“珍贵的东西”本身存在某些缺陷,使之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流失;等等。
  3.从“该怎样面对流失”的角度:(1)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境的保护,不能让河流、水土、空气等被污染;(2)个人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不能片面地、极端地追求商业利益,对“珍贵的东西”要有敬畏心与保护意识;(3)政府相关部门要给“珍贵的东西”的保护与弘扬提供必要的支持;(4)赋予“珍贵的东西”新的、合理的内涵,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等。
  【素材金库】
  素材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携带者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致力于城市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特别专注于对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冯骥才曾说:“我们这一代人身处历史的迅速变化之中,从原来的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化,从原有的比较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这个过程出现了传承中断,但你不会马上感觉到。精神的事物一定是不知不觉地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这个时候谁觉悟得早,谁就会给我们多留下一点东西。我在牛津大学给中国留学生演讲时,我跟学生说,大年三十晚上如果因为有事回不到家,回不了国,你给你爸妈打电话连声音都跟平时不一样,特别亲切,为什么呢?因为你身上的中华民族DNA发作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携带者,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自觉。我们整个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对我们自己传统的淡漠,因为长时间的淡漠而产生的无知。我们的民间艺术、音乐、歌舞、戏剧,我们各式各样传统的村落在消亡,很少有人去保护它,保卫它。只有少数的人、有心的人去做。文化先觉就是应该主动地关切我们的文化现状。”
  【素材化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携带者”,在传统文化保护这一宏大话题上,学者冯骥才的话语可谓一语中的,振聋发聩。面对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遇到的新情况,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的同时应主动而积极地去引领文化的走向。
  素材二:新“24孝”的传承与创新
  2012年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审议,修订草案中新增的一条“常回家看看”,引起社会巨大关注和争论。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吴玉韶称,新“24孝”的行动标准与旧“24孝”的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新“24孝”更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素材化用】
  在一个高速老龄化和道德危机的时代,倡导孝道无疑具有现实必要性。细看新版“24孝”的行动标准,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它不是愚忠、愚孝的训教思维,不是没有内容的空洞说教,而是触及了很多现代人容易忽略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行为指向性,可以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素材三:红领巾遭商用,是失了底线的做法
  2018年9月,山东菏泽开发区丹阳路小学向小学生发放的红领巾上,印有“菏泽万达广场”的广告,除此之外,发放的学生帽上也印有该广告。这已经不是红领巾第一次被用在商业领域了。2018年8月,某企业邀请日本演员出席商业活动时,为其佩戴红领巾,这一行为引发社会轩然大波,舆论一边倒地指责、批评。   【素材化用】
  紅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这一块“小红布”的意义在于彰显爱国主义所指明的义务与美德,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统一利益、共享意识的载体。面对神圣庄严的红领巾,小学生内心迸发的是自豪与尊敬之感。将商业营销的主意打到红领巾上,暴露出一些商家在利益为先、功利至上的考量下,失去了底线。
  【导练命题四】“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押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是当代作家冰心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也成为谢家教育后代的家训。
  你对此联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点拨】
  1.知足、知不足。“足”是何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①“足”为“长处、优点”之意,“不足”即“缺点”,知足知不足,即正确认识自我。②“足”是“足够、充足”之意。知足,就是满足;知不足,就是不满足。知足知不足,就是要我们清楚、明白:何者该知足,何者该知不足。知足,即抑制自己的非分欲求,在尘世生活面前超然淡泊,可心安,可常乐,可不辱;知不足,即不甘人后,锐意进取,方可上进,表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谦虚好学的态度。
  2.有为。“为”,是“做”之意。“有为”指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有为”告诉我们要积极进取,努力争取。
  3.有不为。“有不为”指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有不为”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底线(保有道德、良知等),如刘备有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徐特立也有云“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有为有不为,即能正确处理事情。
  【素材金库】
  素材一:恬淡知足的弘一法师
  近代的弘一法师,淡泊物质,随缘生活。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烂烂的;一件衣服穿了几载,缝补再缝补。有人劝他说:“法师,该换新的了。”他却说:“还可以穿用,还可以穿用。”出外行脚,住在小旅馆里,小旅馆又脏乱、又窄小,臭虫又多,有人建议:“换一间吧!臭虫那么多。”他如如不动:“没有关系,只有几只而已。”平常吃饭佐菜的只有一碟萝卜干,他还吃得很高兴,有人不忍心地说:“法师!太咸了吧!”弘一大师恬淡知足地说:“咸有咸的味道。”
  【素材化用】
  不受物质的丰足或缺乏所系缚,贫穷不尝以为苦,富裕也不曾以为乐,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不错。不管物质好坏,境遇顺逆,精神一样愉快、轻安。就这样,知足的弘一法师超然物外,在恬淡的生活中活得潇洒自如。
  素材二:文彦博的罐子
  北宋政治家文彦博,小时候常常犯错。有一天他觉得这样下去会害了自己,于是他拿来两个罐子,一个盛红豆,一个盛黑豆。一天下来,做了几件好事就往罐子装几粒红豆,而做了坏事就往罐子里放黑豆。最初,每天罐子里黑豆总是很多。于是他就每天晚上反省自己,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犯错,然后时刻警醒自己不得重犯。日积月累,罐子里的黑豆不再增加,而红豆越来越多。他犯的错误不断减少,个人能力素养也不断提高,最终成为一位为人民做好事的清官,被世人尊称为“贤相”。
  【素材化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如果不自省,不弥补,错误越积越多,将会对我们的人生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学业、事业无成,甚至会导致人格的缺陷。文彦博知不足,不断找不足,完善自己,最终成了“贤相”。
  素材三:卖菜阿姨陈树菊
  中国台湾的卖菜阿姨陈树菊自幼家贫,父母去世得早,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便压在了她稚嫩的肩上。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卖菜,在养活了一家人的同时,她还不忘回报社会。几十年间,她累计向慈善机构捐赠了100万台币。
  【素材化用】
  卖菜阿姨陈树菊用她的行动撑起了他人人生的蓝天。她瘦弱的身躯散发着人世间最美的光辉,那庞大的捐款数额与她家中的一贫如洗之反差,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心灵。陈树菊,真正将“有为”诠释到了极致。
  素材四:法布尔的凸透镜
  有位青年非常刻苦,可事业上却收效甚微,为此他很苦恼。有一天,他对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事业上,结果收获却很少。”法布尔同情、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个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又说:“是啊,我爱文学,也爱科学,同时,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也很浓,为此,我把全部时间都用上了。”这时,法布尔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凸透镜,并做了一个“小实验”:当凸透镜将太阳光集中在纸上一个点的时候,很快就将这张纸点燃了。接着,法布尔对有些茫然的青年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试试看,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这位青年恍然大悟。
  【素材化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不为,方可有所为。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法布尔借用凸透镜将太阳光集中起来并点燃纸张的实验,说明有所不为和集中精力的重要性。其实,不仅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容易犯这种不会舍弃的毛病,有所专长的人也容易犯这个毛病。少则得,多则惑。同时追逐两只兔子的人,一只兔子也抓不住。
  【导练命题五】忍不忍
  【押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阿拉伯有句谚语:“为了玫瑰,也要给刺浇水”。英国大文豪毛姆曾说:“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意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论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请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点拨】
  1.有所忍。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积蓄能量,为了未来,可在忍中夯实力量,等待时机,凝聚爆发力,这样方可走向成功。忍是环境和机遇对人性的社会要求,对于一些小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以和为贵,社会将更加和谐。   2.有所不忍。忍是怯懦的表现,在事关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人格尊严时,我们不可忍;面对邪恶,面对污秽,面对黑暗,我们不可忍。
  3.有所忍,有所不忍。可忍处,当俯首躬耕,养精蓄锐;不可忍处,当拍案而起,敢于抗争。
  【素材金库】
  素材一:司马迁之“忍”
  史学巨作《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仕途坎坷——因与汉武帝意见相左而受宫刑之罚。于一名男子汉大丈夫而言,这是何等羞辱,但他忍了下来。他忍受世俗的眼光,忍受闲言闲语,忍受心中巨大的痛苦,为的只是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完成《史记》。最终,他完成了心愿,也在中国的文学华章上添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素材化用】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在《留侯论》中一语道破了张良之忍的真谛,揭示出张良隐藏在顺眉善目之下的那颗不甘平庸的心。无论是張良还是司马迁,一时的隐忍都是为他们远大的志向作铺垫。就如福楼拜所说:“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忍一时,退一步,他们的鸿鹄之志在暂时的退让中愈发坚定。
  素材二:张中行之“不忍”
  与季羡林、金克木并称为“未名湖畔三雅士”的张中行先生,即使到了晚年,也无法做到对文坛上的一些恶劣的现象熟视无睹。他在晚年仍然多次发文批评当今文坛某些所谓的“大家”不追求文章精进,只求浮名。
  同样,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在《野火集》一书中也勇敢地揭露了生活中人们肆意破坏自然、为了谋利而损坏环境的现状。她在书里写道:“我不愿描写那些虚假的美好,我也无法写下,因为面对这些社会中的状况,我心急如焚。”她的“不忍”促使了更多人的醒悟。
  【素材化用】
  对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不该忍时便勇敢地站出来,指点江山,激浊扬清。文坛大家张中行先生的“不忍”和龙应台的“不忍”,为文坛、为社会创造了健康向上的风气。
  素材三:上“忍”若水,因时而变
  《论语·八佾》中言:“是可忍,孰不可忍。”
  陈胜不能忍,毅然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的车轮得以前行;韩愈不能忍,倡导“古文运动”,中国文坛一改浮华的文风;仁人志士不能忍,他们愤然而起,从变法改良到武装起义,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被推翻……
  【素材化用】
  只有敢于对不好的旧事物拍案而起,勇敢出击,才能创造出新的事物,才能推动历史前进。懂得忍与不忍的人,他们的目光会放得很远,他们的道路会铺展得很宽,他们会忍但不是一味忍耐,他们有原则但不拘于原则——上“忍”若水,因时而变。
其他文献
没有声响,不足以表现寂静;没有寂静,也不足以显示声响。这种情理,居住在乡下的人们很容易悟出来。  从太阳没有了说起吧:爱吵爱叫的孩子们,都像小麻雀似的各自回家去了。所有的街巷,一齐入了睡眠状态。完全黑夜自不待言,就是有月光的日子,那路旁的树影儿,也不会把孩子们喊出来再玩玩不是?偶尔,纯乎是偶尔,有个小贩在晚餐以后会来喝一声“老豆腐开锅!”那声调又高又颤,好像一只带伤的秋雁,飞到东西,飞到南北,终于
期刊
【编者按】  他抵达过世人仰望的顶端,却在去世前8个月写信给妻子:“我的上帝,我是一个被遗忘的人。” 海明威评价:“他的才华就像蝴蝶翅膀上缤纷的图案,完全是天生的。”他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也是20世纪“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他就是美国作家F·S·菲茨杰拉德。  【一句话推荐】  海明威眼中的时代杰作,村上春树心目中的文学创作标杆,美国文学的制高点。它提醒我们,金钱带来的诱惑、堕
期刊
“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在“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现场,共和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的故事令人动容。她几十年来勤俭生活,但却将积攒下的1000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自立自强,坚韧刚毅,智慧豁达,正是以马旭为代表的新时代女性的风采写照。  “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纵观历史,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从废除旧社会一切歧视、压迫妇女的法
期刊
2016年高考前夕,我向近30所中学发出同一条微信:“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身上的共性特质为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爱民为民、勇敢坚毅、大公无私和诚信友善;2016年‘春晚’的主旋律为爱国、友善、和谐和欢乐;2016年全国‘两会’力主以民为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绿色发展等治国发展理念。以上三大方面的思想观念很可能与2016年高考作文题的立意息息相关,考生们应高度重视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
期刊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时光匆匆,转眼间高考已成为我身后的风景,可我永远无法忘记,在这拼搏的三年中,我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现在,我想把我的心得分享给你们,助力你们不负青春,实现梦想。  在高考考场上,当我完成前面部分题目,开始作文审题时,“见证”二字映入眼帘。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题目抒情性较强,可以写我自身的经历,然后我深一步思考,除自身见证之外,周围的人、物甚至风景,也都可以成为见证。在思
期刊
【导练命题一】 生活热点  【押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2016年开始,依附于科技的发展,抖音进入了千家万户。抖音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又让许多人整日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以致耽误了工作和学习。  对于这种现象,你有怎样的认识?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點拨】  这是观点类材料作文。考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  “分数至上”会导致错误的价值观  一考生  ①有两位同学:一位在拿满分后,却因下次成绩稍有退步而挨了打;另一位则在不及格挨打后,在下一次因进步到及格而受表扬。这则漫画看似简单,实则折射出教育者单一的价值评判标准
期刊
[热用立意]文化觉醒,文化回归,不忘初心  [素材现背]有人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对一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节目来说也是如此。不忘初心,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对原有理想与目标的坚守与铭记。在激流勇进中,《天天向上》更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该如何做回自己。  2016年4月29日,改版后的《天天向上》如期播出。全新的舞美、重组的主持人团队,改版后的《天天向上》自然带给观众一定的新
期刊
【导练命题一】自我超越  【押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浪子明明败家,当他回来的时候,父母还会杀牛宰羊庆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材料二:两个店员卖同样的东西,一个总是先抓一大把,再看着秤往外拿;另一个先少抓一点,再看着秤往里加,顾客会喜欢后者。  材料三:一则新闻报道说,一名学生如何进入美国名校,又如何升迁创业,成为世界闻名的危机处理专家。当初一堆同侪申请麻省理工学
期刊
【编者按】  “今年的上海作文题好,有思辨力。”北京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如是说。前两期学习怎样用中国的语言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和写好记叙文,本期我们将学习如何写出时代感与思辨性兼具的充满理性美的议论文。——陈捷  201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