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歌者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王善良挺着肚子,腰带扎得高高的,头略朝后仰,有些皱的黑西装敞开着,像一个煞有介事的老将军。他的老伴穿着大红的外衣、玫红的鞋子,喜气洋洋地站在他身旁。
  我走过去的时候,这对老夫妻正站在廉租房一楼的空地上,笑吟吟地看着我,像看着一个节日降临于新的一天。
  这的确是堪称愉悦的一天,一顿心满意足的早餐刚刚结束。在兴国县城郊,廉租房小区的天空显得开阔清朗。已是冬天,南方的风却依旧温温地撩人,房屋边上的绿化树也精神抖擞地摇晃着枝叶。因为事先约好,他们显然没有安排别的事情,单为等我的到来。或者,即便有事情也毫不犹豫地往后延了。
  然而头一天,别人都劝我,还是不要去的好。因为王善良已经七十八岁了,耳朵有些背,听不清话,普通话也说不好,一个外地人和他交流起来甚是困难。但是我有我的执拗,徐盛久去世之后,一九四一年六月出生的王善良,成为唯一一个在世的兴国山歌国家级传承人。当然,我也为之付出了“代价”,由于电话交流不畅,跑了好几栋楼,才准确地锁定目标。
  眼下,王善良握住我的手,哈哈地朗笑着,自顾自地讲着他认为必不可少的欢迎词。直觉告诉我,这是个经历过许多人和事的可爱老头儿。
  廉租房只有一间,厨房、餐厅、卧室、卫生间,密密地拢在一个长方块里。成堆成堆的杂物将屋子塞得满满的,一张上下铺的床上歪坐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握着遥控器将电视开得震天响。声音进入物体,又覆盖物体,将仅有的一点儿剩余空间全都填满了。而他们,似乎并未觉出逼仄,只是如此欢天喜地地活着。
  王善良的老家,在兴国县城岗乡大获村高岭下组。那里有山有水有田地,有猪有牛有鸡鸭,有听他唱山歌的无数的万物生灵。他曾经怎样在广阔的天地里亮开喉咙啊,放牛的时候唱给老牛和绿莹莹的青草听,割柴禾的时候唱给山岭和软绵绵的白云听,插秧的时候唱给秧苗和亮晃晃的水田听。
  那时候唱山歌哪里需要专门的传承人呢?八九十岁的老爷爷会唱,刚过门的新媳妇会唱,才学会说话的两三岁小娃娃也会唱,村里的每个人都会唱。高兴了唱,难过了也唱;热闹时唱,寂寞时也唱。
  山民们在田野山林的相互唱和,原是兴国山歌最初的状貌。兴国的山歌手,历来尊崇木客为祖师,渊源可往上远溯两千多年。
  自古山歌始于劳动,而伐木者尤其善歌。他们的劳作之处密林幽深,各种或凶险或敦厚或畏怯的动物随处隐伏,他们需要在斧头的铿锵声中亮开歌喉,让歌声像鸟儿一样飞越丛林,冲向蓝天。有时是自我的宽慰,解除疲乏和对危险的恐惧;有时是讲和的信号,提醒各路野生动物各走各道;有时是讯息的传递,与分散各处的同伴遥相呼应。
  正如《诗经·小雅·伐木》所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传说这其中的“伐木丁丁”,便起源于木客的号子。
  二
  在兴国,我听到了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伐木客的故事。
  相传秦末年间,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一群以六国遗民为主的伐木工为逃避采木的劳役,溯赣江而上,遁入兴国县上洛山,隐居下来。
  赣南,自古便有“五岭之要冲”的显重地理位置,在逶迤的崇山峻岭间,水源丰沛,气候温暖,经年生长着繁茂多样的林木,也垂挂着不计其数的果物。赣南的物产之丰饶,为木客的到来提供了隐遁和生存的极佳条件。
  翻看兴国县志,同治县志重印本第五百一十二页则清楚地记载了他们的踪迹:“上洛山,有木客。形似人,语亦似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食木实得不死。能砍杉枋,与人交市,易人刀斧。交关者,置物枋下,却走避之。木客寻来取物,下枋与人,随物多少,甚信直不欺。有死者,亦哭泣殡葬。尝有山人行,遇其葬日,出酒食啖人。山有石墨可书。”
  直到今天,兴国县西南的永丰乡、隆坪乡一带,还有不少村民自称为“木客人家”。
  无论如何,这一批伐木客最终留在了兴国,与更多中原南迁的客家人融为一体。他们将唱和回响于林间的山歌流传了下来,直到形成了我们后來所熟知的一个独特分支——兴国山歌。
  据说,兴国山歌的发端语起兴词“哎呀嘞——”就是伐木工人在劳动中或劳动后伸腰舒气的感叹声。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伐木客的歌声与中原客家的民谣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并与当地方言不断磨合,不断改造演化,最终在兴国山区这片沃土中扎下根来,开出一朵奇丽之花。
  王善良是不是木客的后人,我们无从查考,只知道他和木客一样爱唱山歌。他唱了一辈子山歌,唱着唱着,就将自己从一个普通的山里娃唱成了职业山歌手;唱着唱着,又从山林村野中一路走来,唱到了城市和校园;唱着唱着,他恍然发觉,不知从何时开始,山歌成了越来越小众的技艺,直到变成需要人为保护和发展的非遗。
  2009年,王善良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这意味着,他将不仅仅为表达个人的情绪,或作为谋生的手段去歌唱,而是带着传承的使命,为着一种单靠自然传递无法再流传于后世的艺术而歌唱,为着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河水不至于断流而歌唱。
  三
  现在,王善良是促使兴国山歌进校园的一个重量级人物。
  在兴国县第四小学,他教了一年的山歌。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他挎着小锣,迈着年老却依然昂扬的步子,风雨无阻地来到校园,对着一群稚童亮开他已不再清脆圆润的歌喉。
  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老人,有嘻嘻发笑的,有自顾玩闹的,也有和他打趣捣乱的。他没有生气,也不会气馁。他一直记得儿时开口学唱第一句山歌的情形,就像学说第一句话那样自然。山歌从来都是一种传染,一种吸引。山歌不是撬开人的口唱,而是等待人张开口唱。于是,他敲响了小锣,铿锵的调子越过黑压压的小脑袋,越过那间充满了自由和欢乐的教室。
  我笑着问他:“孩子们学得好吗?”王善良抬起眼睛,几根特别长的睫毛得意地立了起来:“学得可以,虽然不敢打包票,但学生们真心喜欢学。”   一年,会唱和爱唱山歌的孩子越来越多,山歌几乎已经成为他们课余问答的一种娱乐。然而孩子毕竟是调皮的,一下课还没等他收拾好东西,人就跑光了。如果不是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他也许会在这里一直教下去。
  因为身上牵系着太多和山歌相关的事务,王善良带着老伴,把家搬到了城里。没有房子,就申请了一间廉租房。开会、表演、比赛、带徒、教学,乃至接受采访,都是他需要应对的日常。
  年轻人纷纷奔向城市,山村说空就空了下来。田间地头、河坝水圳,即兴对歌的大姑娘小伙子再也不会见到了。林间的小路渐渐湮没,砍柴伐木的人亦不见了影踪。曾经久久飘荡在蓝天下的山歌,终于从室外唱进了室内。
  王善良就这样从乡村唱到了城市,他想着,自己这一辈子唱山歌的历程,不正和时代朝前行走的历程一个样么?与其说他是跟随着山歌移动自己的家,不如说时代的潮流一程程将他送到了这样的现实里。
  正如他兜兜转转与山歌结缘的一生,似乎每一步都是宿命的必然。
  四
  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善良应该是一个技术不错的园艺师。
  他上过初中,读过跃进班,又上了两年农业学校,在那个文盲众多的年月,王善良无疑算是个学有所成的知识青年。1959年下半年,王善良毕业,被分配到兴国县埠头草坪园艺场工作,担任助理技术员。然而三年困难时期像一阵龙卷风,疾速地改变了生活的面貌。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袭击了城市,也袭击了乡村。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发展生产,多种粮食才是生存的当务之急。那些为着美化环境躬耕于草木的园艺师,自然成了最无用的人。
  1961年,一纸文件宣告了王善良园艺师职业生涯的结束。回家种田,是唯一的选择。“一刀切”,王善良用了三个字来形容那一场命运的转折。
  时间是一往无前的大江,人只是裹挟其中的无数微小水滴。一朵水花将流向何处,搁浅于何处,能由自己把握的部分其实不多。
  幸而,王善良还有从小酷爱的山歌。他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去烧窑烧瓦,他跟着去看新奇,窑瓦工人劳动的号子和歌声吸引着他。村里经常有人来跳觋,整夜整夜地唱山歌,他总是最积极围观的那一个。
  山歌,是他认识世界最初的启蒙,也是他用以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不是诗人的王善良,不经意说出了诗一样的语言:“我们喜欢边走边唱,唱给自己听,唱给大自然听。”
  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八岁时就被选到乡里唱山歌庆祝解放。在本村念私塾时,他跟着当地著名的山歌手余忠禄、谢文棱、刘承达等人,学唱了许多山歌。从苏区时期开始,兴国山歌已经从乡民的自我娱乐转变为宣传的重要媒介。
  宣传活动多,王善良登台唱山歌的机会便多。小小年纪,他就成了乡里有名的娃娃山歌手。他参加山歌擂台赛,也参加慰问演出,十五岁开始,就进入了歌师的行列。
  直到现在,王善良仍时常将宣传二字挂在嘴边。他说:“我们做宣传的人,要谦虚谨慎,态度要好。”这话,他从前是说给他的徒弟听的。
  从园艺场返乡务农的王善良,并没有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而是在全县各地四处奔忙着唱山歌。没有编制的职业山歌手,在兴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活跃在村民小组,田间地头,唱《忆苦思甜》,唱《表彰好人好事》,唱《反对买卖婚姻》……或宣传政策,或批评落后懒散,或鼓励农民搞好生产。
  在饥饿与贫困交加、娱乐方式极其匮乏的年代,山歌成为了人们的重要精神支柱,陪伴他们度过劳苦的日子,为他们的内心注入了一缕阳光。
  山歌手也乐于以较为轻松的方式,挣得一份口粮。那时候,唱一天山歌能挣一块七毛五,而在生产队做工只有两到三毛钱。王善良是越唱越有甜头。他的家里人口多,夫妻二人育有五个子女,加上父母和奶奶,共十口人吃饭,能挣钱养家的就他一个人。“要不是我能唱歌,全家就得挨饿。”他说。
  1976年,公社成立山歌组,县文化馆专门组建了山歌手培训班。王善良被招进了培训班,只不过,他是去当师傅的。
  四十多年过去了,他对自己亲手带过的徒弟,仍旧如数家珍:郭德京、谢观莲、张继贵、李正香……他们后来都成了县里有名的山歌手。尤其是郭德京,王善良说起他来,特别动感情:“那时候他才十六七岁,毛毛躁躁,什么都不懂,是我带着他一组,去村里唱山歌。唱歌、生活、做人,都是我教他。”现在,郭德京是省级传承人,踩着王善良的步履,走在和他一样的人生路上。
  日子像一条链子,一环扣着一环往长里拉。后辈们一个个地长大了,甚至也变老了。王善良在七十多年从幼稚到成熟,从精力旺盛到力不从心的歌唱生涯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老。
  五
  一本手抄的歌本,摆在小餐桌上,封面上一只小狗天真地望着人。厚厚的内页里,密密麻麻地抄写着山歌歌词。第一页,赫然是《砍柴歌》:“唱支山歌过横排,一头芦芨一头柴……”他哼着樵夫的调子,仿佛伐木歌起,山鸣谷应,仿佛木客的过往又一次在山歌中复活。
  王善良总是随身带着它,时不时翻开来温习。纸页揉得很旧,有一部分已经脱页了。歌本,是兩三年前置下的。在那以前,他的歌都是装在肚子里,或者即兴编唱,根本不用抄记下来。他说:“人就不能老,老了就不行,一是嗓子变得不行了,二是记忆力不行了。”
  慨叹间,王善良又自豪地说起文化部派人下来拍摄他唱山歌的事情。那时候,他一个人唱了六七天,没有一首重复的,愣是没有把肚子里装的山歌唱完。
  谁能够阻截时间前行的方向呢?雪白的稀疏的头发,残损的焦黑的牙齿,哪一样不是在提醒着一个人已经老去的事实。
  王善良咳咳地清了清嗓子,从包里掏出已经磨得锃亮的小锣,要为我现编现唱一段山歌。作为山歌演唱必备的乐器,这面小锣,他总是随身带着。他说,唱山歌,不打锣不文明。被摸得滑溜溜的小锣,和兴国山歌一样,都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我屏气凝神,好奇他要唱什么。“叮叮当——”,小锣敲起,我看见他瞬间扬起了眉毛,目光中流露出奕奕神采,似有一股精气神自身体里涌流而出。他从一声悠长的“哎呀嘞”起兴,开启了长达六分钟的说唱。
  我静静地注视着他,试图将每一句歌词都捕捉下来。我发现,如果撇除个人的谦虚之词和对客人的欢迎与祝福语,他更多的是歌唱时间的流逝,歌唱一个人对于老去的无力和无奈:
  “哎呀嘞,你看高山流水跌落窝,流来流去下大河。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同织布梭。当前标致的细妹子,不觉变成老太婆。几多精神的小伙子,不觉之间变老头。”
  他耐心地叙述着一个山歌手从二三十岁到七八十岁,每个阶段身体和心灵的变化,诉说着肉身的日愈沉重,物质和精神负担的日愈沉重,他如同调侃他人一样调侃着自己:“年纪到了七八十,想唱山歌背又驼。你看牙齿漏风声音哑,同志格,活像打一面烂铜锣。”如此风趣,又如此沧桑。
  唱完最后一句,他离开凳子站起身,将手中的小锣“咣当当、咣当当”欢快地敲了许久,同时爆发出无比豪放的呵呵大笑声。
  笑着笑着,他的眼角竟漾出了泪光。像山间的落木,风一起,秋叶簌簌而下。
  作者简介:朝颜,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在 《人民文学》 《青年文学》 《散文》 《美文》 《散文选刊》 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万余字。获 《民族文学》 年度散文奖、三毛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等奖项,作品入选 《21世纪散文年选》 《中国随笔精选》《中国年度散文》 等选本。出版散文集 《天空下的麦菜岭》 《陪审员手记》。
其他文献
现 状  长时间闭门不出  我知道外面已是秋天  一种专属大自然的情感  很多人都想占有  我也想占有,一种  深沉的渴望在血管里起伏  我面对书桌,长时间坐着  我面对无数本诗集——  那些伟大的匠人  已完成他们的书写。我感到  一种悲伤爬到窗口,外面  没有哪片落叶会掉入一首詩中  黄昏的天桥  每天黄昏,我总在天桥上看见  有个人面对桥下的大街  面对大街上密集的车流  旁若无人,疯狂地唱
期刊
依水而居  浮在飞翔中的鸟雀,穿过流水的纸墙  它们栓牢鹿群和云朵的阵仗  它们与甜蜜的母亲一起沉默和期许  此时,窗扉圆满如月  镜片和花朵随意洒进草莽  马蹄莲暂时高过蔷薇,它的落英  已经翻过了斑斓的山冈  春风中细雨的和声是暧昧的  爱情的谣曲,让成群的白羊在草地上  闪闪发光。孩子们都沾满了露珠  和云水之气,个个天真,耽于幻想  他们的欢笑,唤醒了我们曾经  阅历过的世界,没有人会忘记
期刊
作者简介:万花,本名郑丽花,海南儋州出生,现居海口。诗歌作品发表在 《洋浦港》 《海南诗文学》 《今日儋州》 《文学百花苑》 《海南农垦报》 《湖州晚报》 等报刊,总计555行。在 《中国诗歌网》 《海诗刊》 《海之南方》 《一梓一木》 等全国主要原创文学网站发表诗歌百余首。  芒果随想曲  小女孩站在牛背上  慌扯乱拉,折断你的紫红嫩芽  她的双眼亮闪你的光芒  牛咀嚼你身上抖落的色光音符  这
期刊
在江南的大钟声里起身远眺  悠扬的大钟声缭绕在江南  那么熟悉又奇妙  彩霞中的青鸟从远方飞来  仿佛传达遥远故乡的歌谣  所有的一切那么亲切  南风送爽,海棠花开  我从繁华的南宋御街走来  在美丽的江南里遥想着故乡的变化  当归宿里的海棠绽放  四处飘逸着花的香味  香香花瓣轻轻围绕着我  如同一带一路上华丽的丝绸  在这里是我的青春  聆听晨读夜谈岁月  在江南的大钟声里起身远眺  终将在这
期刊
崖湾上的唢呐  穿红棉袄的小女孩,双手捧一束纸花  她会是第一次化装吗  她不笑,真好看  她是被提问或表扬的孩子  双唇紧闭,笔直站立  看见她的眼睛,看见了珍珠泉  唢呐穿过红毡  她想哭,也想笑  笑得最疯的那个人,笑什么  不发一言的那个人,想什么  这一切晃在她眼里,什么都看不见  今天,她似在等待,似在接受  ——一个人,在崖湾的那一边  易俗社  渭水边这一女子  轻声慢语,一板,一
期刊
惊蛰时分  惊蛰时分  父亲指给我  一条春天的大河  我曾经看到过这条大河  我看到过机帆船  在河岸激起的阵阵排浪  而此刻,我看到  穿梭的小船  在河面撒下的渔网  “杨柳已经绿了!”  父亲激动地说  仿佛沉浸在旧时代的爱情  惊蛰时分  大河蜿蜒东去  像匆匆逝去的光阴  整整十年  斑驳的白发  已覆盖了父亲明净的前额  春天的大河波浪宽阔  一艘机帆船从河面驶过  船尾站着一个叼着
期刊
作者简介:赵晓梦,重庆合川人,现居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作品见于 《人民文学》 《诗刊》 《十月》 《解放军文艺》等上百种报刊,入选30多种选本,荣获中国新闻奖、中国长诗奖、杨万里诗歌奖、海燕诗歌奖、郭小川诗歌奖等奖项60多个,出版诗文集8部,代表作有长诗《钓鱼城》。  1  赵碘走出冬天低矮的房屋,恍若从漫长而杂乱的梦中醒来,他没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伸了个夸张的懒腰,然后就走进小说中明
期刊
临近晌午,天突然黑下来,接着,像有无数枚雷管在天空爆炸了,咣啷咣啷,一声紧追一声。接着,雨水从上面直接倾倒下来。爸抓顶斗笠跑出院子。他得去刨开田坝的拦水口。雨水在田里聚集,桀骜不训,左冲右突,常常会冲垮田坎。还得去地角给茅坑扎道围堰,不让沤下的肥水逃逸。妈也着急急忙忙地去院后清理水沟。平常水沟里有了树叶子、瓦渣子、草节子,妈看见就都清理了。可还是不放心。她把沟里的老泥挖起来筑到沟沿上,让沟更阔一些
期刊
这篇小说一开始写于一年前,当时只有四千字。灵感来源于老家小区不远处确实存在一个垃圾场,半夜倾倒玻璃的声音只听过一次便久久不能忘,“像一整面玻璃墙碎掉一样。”当时几乎没有深思碎玻璃的内涵便拿来搭建了故事背景,填入了简单的主要人物阿令、化鹏,对青春期特殊的女性心理做了回望。  刚开始的写作只注重感觉和结构,小心翼翼地拿捏着叙述的语调,我希望它是轻轻的、摇晃的、哀伤的,试图用直白的短句贴近那个初一女孩的
期刊
作者简介:阿探,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作品》杂志特约评论家。文学评论作品见于 《文艺报》 《文学报》 《文学自由谈》 《长篇小说选刊》 等多种报刊。曾获 《人民文学》2015上半年“近作短评”佳作奖;2017年《小说选刊》“读选刊,得大奖,邀您写稿签”活动第二季铜奖;2019年《作品》优秀评刊员金奖;2020年《作品》十佳评刊员银奖等,目前任职于西安某高校。  毫无疑问,我们遭遇了一个原本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