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控制看皇权的巩固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古代社会,普通百姓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并不知道精确的时间,往往通过“日上三竿”、“夕阳西下”等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来判断大致的时间。计算精确时间的天文历法主要是为朝廷服务,太史令、司天监等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对天象的计算使得皇帝可以掌握精确的时间。皇帝采取确立年号,颁布历法,设立更夫等机制控制时间,以显示对皇权的掌握,统一全国的农业生产,达到巩固皇权的最终目的。
  【关键字】:时间控制;巩固皇权;农业生产;明末清初
  现代社会时间钟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但古代社会的老百姓是如何知道精确时间的呢?本文将以天文历法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明清时期为例,分析皇帝统一年号,颁布历法,设立“更夫”等时间控制的机制,论证皇帝对时间的控制在显示掌握皇权,统一农业生产等方面对巩固皇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皇帝時间控制的机制
  (一)确立年号,颁布历法
  确立年号,颁布历法是古代皇帝控制时间最重要的方式。年号,发起于新皇登基,是新皇帝统治思想的体现,以区别于其他的皇帝。历法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明末清初钦天监通过历法计算时间是皇帝掌握精确时间的重要来源。
  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被认为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清朝皇帝的年号是比较稳定的,基本上一帝一号,寓意比较深刻,而且它所包含的深意能够深入浅出,令天下臣民都知道。历法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历法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设立“打更报时”制度
  打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古代是没有钟表的,老百姓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夜间听到更夫的打更声,才知晓精确的时间。人们便以此为根据安排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不允许私人研究天文历法和计时。因此,古代滴漏计时、燃香计时、日晷计时等计时方式都掌握在皇帝为代表的上层社会之中。为了使老百姓能知晓精确的时间,每天过着平静有规律的生活,皇帝设立“打更报时”制度,在一些大城镇设立“更夫”一职,由钦天监授予滴漏计时、燃香计时等计时方式。更夫需要整夜地守着滴漏或燃香,掌握精确的时间,通过敲竹梆子或锣走街串巷地提醒人们具体的时间,方便人们安排日常生活。
  (三)设置天文机构钦天监
  钦天监,即中国古代国家天文台。由于历法关系农业生产的时间,加之古人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因此钦天监在皇朝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从机构职能来看,钦天监在时间控制和皇权巩固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钦天监的职能来看,一方面,钦天监诸科分别职掌制定历法、观测天象、定点报时等事务,体现其科学职能。另一方面,钦天监又负责选定历注、占卜吉凶、诹日择地等事务,体现其社会职能。如皇家举行大事都要由钦天监的官员日观天象,翻阅黄历,确定黄道吉日,以显示上天对皇家大事的祝福。钦天监作为皇朝观测天文天象、沟通天意的特殊机构,无论是其科学职能,还是社会职能都是为皇帝巩固皇权服务。
  二、时间控制在皇权转移中的作用
  在古代社会,帝王们为了防止有不臣之人懂得天文历法,容易选准时机推翻现有的政权而改朝换代,因而不允许私人研究天文历法,可以说天文历法是被皇帝垄断的。因此对于帝王来说,掌握天文历法、控制时间就是其手握皇权的象征。因而,皇帝控制时间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其对皇权的掌控。尤其是在皇朝更替或皇位继承的特殊时期,新皇帝都会通过颁布新年号和新历法的方式宣告天下,显示其对时间的控制,对皇权的掌握。
  皇朝更替是历史上的非常特殊时期,新皇帝根据自己的统治思想,确立新的国号和年号,颁布新的历法可以说是建朝之后最为重要的大事。定年号、颁历法,不但是为了与上一个皇朝相区别,显示新皇朝的政治清明,更是通过这些措施确立对时间的控制以象征皇权至上,在建朝初期立下君威。
  皇位继承,即使天下没有改朝换代,新皇登基也需要确定新的年号,翻开关于新皇帝的历史新一页。一方面,借以新年号中的美好寓意表达新皇帝的统治思想,另一方面,寓意新皇帝对时间的控制,对皇权的掌握。如顺治帝英年早逝后,年幼的康熙皇帝继位,康熙是安居乐业的意思,既表达了康熙帝的治国思想,又寓意“康熙”新纪年的开始,以示皇帝对时间的控制,宣告新一任皇帝的君威。
  总之,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主要是为专制朝廷服务的,朝廷对天文历法的垄断使其成为皇权的象征。因此,皇帝控制天文历法和时间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显示其对皇权的掌握。如果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皇帝控制时间重要目的是为了以历法控制农业生产,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达到巩固皇权的最终目的。
  三、时间控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控制农业生产就如同掌握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皇帝控制时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百姓的日常生活,方便政令的下达,进而控制农业生产,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一)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
  掌握季节,不违农时,是农业生产最为基本的出发点。因此,皇帝控制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方式是颁布历法,规范农时,尤其是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在确立农时,指导农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二十四节气为农业生产能够准确地把握气候状况提供了时间上的尺度。二十四节气是从日地位置变化的角度,为人们提供比较准确的周期时间表,各地可以此为根据确定生产种植的时间。其次,二十四节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短期气候预测。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气,反映了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情况;雨水、白露、霜降等节气,反映的是不同季节中降水的变化情况,突出了水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反映日照变化的节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二分”时节日照时间与夜晚时间一样长,夏至日照时间最长,冬至最短,因而“二分”之间往往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时候。
  总之,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把握天时、预测气候和指导农事的重要作用。因此,皇帝以二十四节气来掌握农业生产,进而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以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
  (二)农业生产对巩固皇权的重要性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如果历法的时间定位出现偏差,势必影响农业生产中农时的把握,不适宜的气温、光照、降水等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粮食收获出现问题,甚至发生大范围的饥荒。那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皇朝的统治恐怕也将岌岌可危了。
  明末时期,政治黑暗,历法混乱而常常错失农时,加之常年水利失修,水旱灾害频发,明朝末年遭受了罕见的连续十几年的大饥荒。饥荒之极,流而为盗,明末的“流寇”正是这样起源,同隶延安府籍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先后起义的,从而撼动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可见,历法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古以来,权力都致力于对精确时间的控制。皇帝确定年号、颁布历法、设立钦天监,以实现对天文历法的垄断和精确时间的控制。皇帝控制时间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显示其手握皇权,其重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天文历法来掌握农业生产,以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最终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邸永君. 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考述 [J]. 文史知识, 2008年, (第3期).
  [2] 史玉民. 清钦天监职官制度[J].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第22卷(第4期).
  [3] 王丽、周双玲.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J].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 第18卷(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工业遗产是一座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工业遗产所具有的价值使其从“大拆大建,推倒重来”转到“有机更新,整体保护”。基于旅游开发的工业遗产改造模式是一种很有效的保护再利用的方式,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成都工业遗产旅游地——东郊记忆的发展动因。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东郊记忆;动因  一、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  工业遗产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
期刊
【摘要】:人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并不是启蒙运动之后现代社会的专属,广义来讲,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索从人类直立行走以来就已经产生,人们在自然界中生存,从猎狩到创造,从求取到建设,一步步从自然的子孙变成了万物的主宰,甚至亲手扼杀了养育自己的自然之母,并在这个弑母噩梦中痛苦不堪。人类的生态观经历了“天然共生”、“主观异化”、“复归融合”三个阶段。“自然”这一经久不衰的文学题材,不仅作为客体为人类所研
期刊
【摘要】: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不和谐民主等等因素给城市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父母要提升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把孩子放在合理的位置,全面的关心孩子;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开办家长学校等等。  【关键词】: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  
期刊
【摘要】: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论点,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知识就是力量”虽有重要意义但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在转型的当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需要进行重新把握。  【关键词】:“知识就是力量”; 思想渊源及历史背景;内涵;意义及局限性;时代思考  培根反对旧传统的迷信, 反对蒙昧主义, 大力提倡理性精神, 探讨了理性的起源和社会作用问题, 认为通向人类权力和通向人类知识的两条路径是紧相邻接,并
期刊
【摘要】: 画像石棺考古是四川汉代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石棺角度探讨石棺图像所代表的特殊含义,进而分析汉代四川人所拥有的丧葬观念和宗教信仰。  【关键词】: 汉代;石棺;考古  本文主要分析四川长江流域的画像石棺,包括长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和沱江流域 。笔者认真统计了这几个地区出土石棺的图像内容,发现它们在图像配置方面具有以下三点特色:第一,石棺上画像组合的主题较为统一;第二,石棺上不同画像出现
期刊
【摘要】: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有业务员、理单、文员、跟单员、出纳统计与会计、证员、业务助理等多个方向,笔者就绍兴中国轻纺城走访调查,对各个岗位需求加以分析,结合大学生的就业现实业,提出大毕业生要树立创业意识、要广交益友,也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就业方向;就业需求;中国轻纺城  一、调查背景  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从80年代的一条“布街”起步,19
期刊
【摘要】:《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莎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荒凉、虚空的可怕世界,而戏剧中的主要反角埃德蒙是虚无主义最早的源头形象之一。本文试图在虚无主义视域下分析埃德蒙形象,以此可看出莎士比亚的宗教观与人生观。  【关键词】:《李尔王》;虚无主义;埃德蒙  一、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在词源上是什么都没有,在诸多虚无主义的解构中,尼采有关虚无主义的论述是最引人注目。尼采用虚无主义这个名称来命名一
期刊
【摘要】:宋朝的学术由于统治阶级奉行宽容的文化政策而繁荣起来,在对前代学术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诞生了“宋学”, 宋学是儒家传统文化吸纳隋唐以来多元文化精华而转化出来的一个新的学术思想派别,它的基本特质是向义理的纵深处进行探索。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深具时代的特色。  【关键词】:宋代学术;宋学;转变;特色  在宋代,统治阶级对学术文化奉行一种宽容、优待的政策,这使得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文官武将、士
期刊
【摘要】:纵观西汉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汉武帝造就了西汉军事、文化的极盛时期。他统治的五十余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 也是封建统治下中华民族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他的文治武功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是中华民族百代之人物。但是否定者以王连升、叶幼明等为代表, 认为对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应该重新认识, 其作用基本上是反动的, 汉武帝统治时期是西汉王朝由强而弱的转折点, 汉武帝是这一转折点的主宰者, 他对当
期刊
【摘要】:社会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道路选择困境,而生命至上原则在应用过程中就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文化的影响,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衡量工作方法以服务对象的生命为第一原则。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又有许多的个人价值的介入,容易陷入伦理困境。  【关键词】:社会工作;生命至上 ;伦理困境 ;  一、序言  生命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以助人自助为目的社会工作专业,在为服务对象服务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