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与地方政府责任探讨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在实践过程中,政策的宣传表面化、政策执行不力等因素阻滞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文章从政策方面入手,结合存在的问题,针对地方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应承担政策宣传、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的责任提出意见。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政府责任;农村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22-0016-03
  
   一、相关概念
  1.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教育大辞典》对基础教育的解释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样,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不可能有优秀的高等教育。本文所提的基础教育是指各级政府所属的公办、全日制的普通中小学教育。
  2.教育信息化
  关于教育信息化,目前有许多学者对其做出定义。黎加厚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2] 李克东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3] 祝智庭教授在《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一文中对教育信息化做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界定,他把教育信息化界定为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认为在技术上,教育信息化具有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征;而作为教育信息化目的的信息化教育则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的特征。[4] 从以上学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通应用与推广。”
  3.政府责任
  关于政府责任的内涵,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美国行政管理学者斯塔利(Grover Starling)认为:政府责任是指政府能够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需求做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地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5]根据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C·莫舍(Frederick Mosher)的研究:政府责任意味着政府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履行其在整个社会中的职能和义务,即法律和社会所规定的义务。这种社会职能和义务不仅仅要求政府正确地做事,即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而且不做有损于社会的事情。就此而言,当一个政府组织在履行了自己的社会义务时,我们可以说政府是有责任的。本文的政府责任指的政府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履行其在整个社会中的职能和义务。
  
  二、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必要性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人才承担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新时期,科技、经济、文化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提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是对教育发展战略的一个全新模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因此在农村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有必要。
  1.带来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和变革
  在过去近20年的信息化建设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学与教的方式改变甚微,因而创新和变革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蒋国珍教授认为,信息化创新的目的是教育创新,而教育创新称为教改。那么,教学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结合会带来什么样的创新和变革呢?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实行“农远工程”之前,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主要靠教师,而学生非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外界接触和学习机会。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应用新教育手段,将交互、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同传统的“粉笔、黑板”相结合,来营造一个开放、丰富的课堂情境,可以带来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使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单一感官刺激到多感官(全身心/多元智能)刺激,从独立工作到协作互动,从信息传递到信息交换,从被动接受式听记到主动探究、个性发展,从知识、原理到批判思维—分析—决策,从刺激—反馈到主动参与,从封闭的单一情境到开放的丰富情境,从苦学到乐学。
  2.丰富农村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
  为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工作,适应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按照“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采购和整合资源,大大丰富了农村教育资源。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以图书馆为拓展学习资源环境的手段转变为传统和现代化的结合,教育资源被拓宽、丰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更宽的信息渠道。例如,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优质课教师资源,示范课资源光盘以及名校课堂实录,教室里配备了投影机,师生可以根据需要,浏览资料,丰富知识。
  过去,我们国家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一直处于非公平和均衡状态,“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使农村的基础教育远远落后城市教育,致使城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越来越大。温总理也曾说:“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 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同时,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而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让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一样,能共享最先进的素材和最优秀的教师,弥补了农村教师师资不足或结构失调,有效解决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3.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关于素质教育,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做出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而在我国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单一、陈旧,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相对于城市学校难度大,而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则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传播效率和教育效能。例如可以因材施教,实施远程多媒体教学互动、在线学习和在线讨论等,另一方面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搜索、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实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从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等方面为深化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途径和可能。
  
  三、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责任和对策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是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为了保证最优化的公共产品的供应量,就只能由政府来供应公共产品,教育资源作为国家公共资源,无疑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在“两会”中政府专门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在外部要素的提供方面,具有为国民谋福利和履行义务的责任,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设备简陋、资源匮乏、应用粗浅、服务信息陈旧、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因此,政府应该承担加强政策宣传与执行、硬件设施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的培训等方面的责任。
  1.政策宣传与执行
  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部分学校甚至教育部门在决策时存在误区,认为发展信息化,投资大、受益少,是学校或者地方教育对外展示的一个包装品,因而只对硬件设施投入而没有理解国家农村远程教育的真正内涵,决策的误区致使信息化的氛围没有形成。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还有少数县只建微机教室,不按标准、不按规定任务接入教育网,教育的投入是长期、可持续的,因此地方政府不仅要宣传执行国家政策,更要深入学习、执行国家长期推进信息化教育的战略意义。地方教育部门要抓住发展的契机,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全面理解信息化的内涵,用全新思维选择适合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设备以及维护资金的投入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不发达国家为4.1%;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还不到我国GDP的2%。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偏远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信息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或非常落后,网络设施不健全,因此需要地方政府承担资金来源的责任。无论是地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还是经济不发达、贫穷、落后、偏远的地区,地方政府在资金投入方面起到主导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专款专用制度,加大对于贫困地区的投资额度,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避免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另外根据现实情况,教育是个投资大、周期长的事业,在资金前期投入或者后期设备的维护方面,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完全承担责任存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政府的优势展开校企合作模式,整合社会资源,争取社会或者企业捐助,还可以利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行业进行免费义务的扶持。
  3.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力量壮大
  皮亚杰说过:“假若没有质量合格而又数量足够的教师,最好的改革方案也只能在实践中夭折。”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教育除了和城市教师一样,培养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之外,还要培养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这些培训要依靠地方政府部门来完成。另外,地方政府要制定一套培训的标准和要求,使信息技术师资队伍规范化发展。地方政府要建立统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资质标准、技术标准和相应的考核机制。由于信息技术知识更新换代快,因此地方政府要相应提高师资待遇,让信息技术师资队伍稳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黎加厚.谈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2.
  [3]李克东.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改革[J].天津电教,1999.
  [4]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
  [5]Graver Straling.Mangaging the public sector[M].New York:The Dorsey Press.1986.
  [6]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键盘操作及其汉字输入”的学习内容设计为动作类的Flash游戏,让小学生在游戏中认识键盘、熟悉键盘,并探讨了该教学游戏对小学生智能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多元智能;教学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22-0033-04    一、多
2008年天津市正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电子学籍管理。适龄儿童从报名入学开始就有了一个专属的学籍号,建立电子档案。这个学籍号和电子档案将伴随学生的学习历程。  今年天津市小学统一招生工作的第一天,全市各区县公办小学、民办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在昨天统一接受适龄儿童报名。今年起,天津市小学招生取消了报考费,同时严禁学校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和变相考试。  天津市公办小学招生实行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免试入学
樊智涛,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苏派作文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盐城市“樊智涛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发表文章300余篇,主编《名著解码》《单元随文写作教程》等专著10多部,主持或参与6项省级教育科学
【摘 要】对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成长与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得出教育家的成长路径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遍访名师,广泛接受良好扎实的教育;教书育人,深入开展教育实践与创新;潜心研究,致力破解社会、教育突出问题;笔耕不辍,持续跟进经验物化与著书立说;成果推介,努力推广教育思想与改革主张。通过总结提炼教育家成长路径,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教育家;成长路径;国内外  【中图分类号
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扎根乡村大地的教育研究:乡村班主任研究者的自述》(后简称《扎根乡村大地的教育研究》)一书于2020年3月正式出版。2020年7月中旬,我拿到了李家成教授的赠书,便马上开始了阅读,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非常吸引人。读完一遍,似乎有些不过瘾,又开始了第二遍阅读。这本书不同于其他教育专著,没有深奥的理论阐述,只有真实的教育自述;没有俗套的说教,只有朴实无华的动人故事。  《扎根
北京,是众所周知的美食圣地。这个暑假,我来到了这个文化与美食都让人垂涎三尺的地方。因为在高铁上没吃什么,所以,我早已饿得腹中空空。刚到北京,我像一匹饿狼,胡吃海塞,烤鸭、驴打滚、麻花、酸梅汤……只要是能吃的,我都吃了,肚子不是一般的饱。  结果,当天晚上就出事了。我刚准备睡觉,肚子就翻江倒海地痛起来,好像孙悟空钻到了我的肚子里,正在挥舞着他的金箍棒。突然,“嗝——噗——”我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同时
摘 要:通过对赣南地区22个县的农村教学点教师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农村教学点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资源缺乏、组织形式缺失、激励机制空缺等问题。基于“农远工程”模式二构建农村教学点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策略之一。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教师专业化;农远工程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2-0081-04    在农村基础教育中除去农村中心
【摘 要】 农村孩子往往双生子的颇多,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自我实现感较好的孩子很少,他们对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特别是兄弟姐妹不懂得尊重和爱护,甚至把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归根于不喜欢自己而与之产生误解。通过学校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借助学科间的目标互通、家校互动中的亲情作业和社会舆论等方式来改善农村孩子与兄弟姐妹及父母间的亲情关系,让孩子们懂得:只有家庭成员间彼
·主持人语·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是中共中央在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智力资源是国家、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 
【摘要】教学主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成熟标志,也是推动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理念与有效切入口。基于教师个人教学思想学科化、个性化的教学主张,在今天应对其价值功能、实践规律、发展境界有新的认知,“教学之眼”“生长之树”两个隐喻,分别从灵魂的塑造、视野的拓宽、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及生长的自然性、规律性和积极健康心态做了阐释,最终落实在学科育人的宗旨上。  【关键词】教学主张;教学之眼;生长之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