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抽象与僵化,看见活泼中国文化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文化作系统的讨论和研究,应该是“西学东渐”后才开始的。不是说中国人此前对自己的文化没有讲法,而是与西方及世界其他文化体系相对,讲述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则一定是近代才有的事。以前,文化是只此一家的中原文化,除此以外就是化外之民的蛮夷。那是有文化和没有文化的分别,而不是不同的文化体系。当然自西方文明挟船坚炮利,叩我中华大门始,中国人就渐渐明白中国文化原来只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由此,一系列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烈讨论也相继而起。回首此段历史,就知道中国文化的研究是起于民族危机底下的。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他要“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应该是当时很多讨论中国文化的人的想法。
  然而一般人都承认文化不容易研究,毕竟太过虚无飘纱。我们当然可以讲风俗、习惯、历史、社会制度,但这些就足够吗?特别是那些要告诉我们中国文化核心是什么的人,他们是不愿意埋首于这些深入考察的。看看讨论文化的书籍,往往只见高度概括的讲法,例如重感情、泛道德主义、家庭本位,以至服从权威、怕事、封闭、愚昧等等。先不论是褒是贬,这些讲法都有两大预设,分别是本质主义和化约主义。
  因为本质主义,所以一两个历史事件就足以让人下极重的判断。在作者而言,中国人就必然是某个样子,很难有什么改变。对制造文明冲突论或有关文明的电玩的人而言,那的确十分方便,一切都简洁分明。又因为化约主义,所以可以靠一两个核心的概念去把握整个文化。以孝为先是因为家庭本位,服从权威又是因为家庭本位。难不成没有现代科学、资本主义和自由思想又是因为家庭本位?
  以一两个概念把握一个文化自然是直接了当,但却不能使我们见到事情的复杂面貌。要消解本质主义和化约主义,最简单莫如读历史。读历史可以知古今之变,知道世界并非从来如此,也知道眼前的不会永恒。只要看看中国历史,就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从来一个样子,难言本质。读历史又可以知万事万物各有其理,没有单一的原因。不过读史也会读坏,就是抱着已有的信念,往历史里找证据,而不是让历史自己呈现。那所谓历史只变成今日信念的附庸。
  余英时是当代重要史家,一方面对传统学问浸淫甚深,同时受现代史学训练,对方法学非常认真。他认为历史的研究一定要有事实的基础,而且有一分说一分,绝不作过份的推测,更不可胡乱比附。《中国文化史通释》虽然只是作者近年的文章结集,但也绝对符合史学的严格要求。从史家的立场出发,所有高度概括的讲法都是站不住脚的。相反,我们只能从可征的历史资料中分析,就各个文化的面向作讨论。本书收录了十二篇文章,分别探讨了思想、政治、商业、宗教、民间文化、文学、医学、科学、艺术、科举、侠各个方面。这种分门别类的文化史研究,与之前那些捕捉要义和概略的研究可谓大异其趣。作者十分强调不同文化领域皆有自主性,因此认为对文化的研究一定要有足够的广度,对应文化中的不同部分。但这并不表示不同领域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不同领域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共存,所以一定会互为影响。至于有多少自主,有多少相互影响,则要在研究中显示。
  例如讨论明清商业发展时,我们发现当时的儒学思想也与之互动。一方面士商的界线开始模糊,有商人读书考功名,也有文人做生意;另一方面,儒家学者也开始尊重商人的社会地位,于是有“四民异业而同道”之说,与以往士人抑商的心态迥异。同时民间文化也受影响。因为更多士人从商,让社会上的阅读人口增加,为小说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宗教上佛教与道教的改革鼓励信徒入世修行,则为商人谋利提供道德根据。
  正因为不作简单的化约,不以一两个概念把握整个文化,所以余英时的研究可以深入考察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看出不同领域的互动关系。就此,中国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或僵化的典范,而是一个各部分互相激荡,活泼流动,生生不息的有机体。明夫此,我们才真正认识老中国。又因为文化是活的,所以我们才能开创新中国。
  
  
其他文献
范用先生病逝,享年八十七岁。  我几年前去范用家的时候,他老人家的身体就非常之不好了,客厅里放着个一人高的氧气瓶。那时范用的老伴已去世,听说这对范用的打击非常之大。  2003年,我出了《创刊号风景》,比较受欢迎,这本小书甚至惊动了范用先生。范用给我来了封信,说他对创刊号也非常之有兴趣,也想写一本他收藏的创刊号,并附了两篇叫我看看。查2004年3月31日日记,“中午意外接到范用信,老人家也想出本创
期刊
考察一所高校的“校格”,最便易的一个做法就是审看入校新生受到的校史教育。北大的光荣教育和清华的屈辱教育(屈辱与光荣并存),颇有意思:北大学子入校伊始,听的是执“五四”之牛耳,蔡元培对中国现代大学的贡献等辉煌历史;清华学子入校第一堂受的就是清华始于“庚子赔款”的“挫折”教育,勿忘国耻具象化到勿忘“校耻”。清华流行一个段子:美国承诺拿出来办清华以使中国精英美国化的银子还有一半留在美国国库,或者说,美国
期刊
小时候,经常拿家里其他小孩买的漫画看,其中有一本没有前集没有后续的长方形小册,那一集的内容是一个小机器人和一个大机器人一起战斗,虽然最终取胜,但大机器人只剩下一只钳子手,小机器人打开自己胸前的盖子,里面燃料已经所剩无几,在不久的将来他也会死去。小机器人将那只钳子手投入海中,飞向未知的远方,画面定在天空中他渐渐消失的背影。  漫画的名字叫《铁臂阿童木》。在看惯了以王子公主幸福在一起结尾的真善美漫画后
期刊
我以理性的左脑,作为受过专业养成训练的心理治疗师的身份;以感性的右脑,作为一个看见儿子健康成长的母亲的身份,谦卑地述说我的教养理念。由此诚挚地希望,因为我的分享,而为许许多多的孩子,带来更宽松而美好的成长经验。  ——金韵蓉    时常听闻父母对孩子进行“放养”,对儿女的事从不过问,孩子只能自己探索成长的道路,其中有诸多不慎误入歧途的事例。从这些案例中,也可以清晰发现两点:一是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的社长曾经说:“学术出版是以最高的成本,提供给最少的人阅读。”这好比说,在出版商业时代,学术出版不是一块肥肉,走进这个“象牙塔”,就要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就等于自讨苦吃。那么,是否意味着学术出版只能靠政府补助,抑或几个大学教授的坚持,才能维持生存呢?  2010年9月,我有幸跟随“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大陆参访团来到台北,于《国文天地》杂志看到一篇关于花木兰文化出版社(以下简
期刊
香港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虽是一名资深工程师,但热心传播公共文化与弘扬传统文化,写起心灵文章、感悟随笔,能让许多执笔从文歌吟闲情逸致的作家诗人,甚为惊叹、歆慕。其《轻安自在》分为智慧、自在与慈悲三篇,八十五则生活故事和心灵随笔,记录了李焯芬参透禅理、感受生活的真切观察及细微体验。不论是讲说故事,还是诠释精思细语,李氏都富有浓郁的人文精神,为我们尽情地传递其对社会人心的终极关怀。对于置身目
期刊
大雄  作者:鲸向海  出版社:麦田  出版日期:2009年5月    几乎忘了这件事,刚刚重翻之前写的文章才警觉发现(而不是想起):鲸向海是当年中文界第一份网络原生报“明日报”第一届个人新闻台比赛的第一名。而这个比赛是经过读者票选和评审共同选出的,竟然选出了一个写现代诗的新闻台,真是不可思议的传说,而我是在那时才知道鲸向海的。不久后鲸向海出了第一本诗集《通缉犯》,从此我堕入有鲸之海。  《通缉犯
期刊
认识一本书?从小拿起一本书来看,好像没有老师特别要大家好好认识一本书,买书也就左翻翻、右翻翻,看出什么吗?认识一本书好似多余或老生常谈,但这个认识对于购书、阅读的开始大有帮助。购书者可以循此认识,选购到最切合自己需要的书籍;从事出版工作的人若能以此作为基本,便可为采购和选题上基本的出版知识服务。  美国《出版周刊》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读者决定购买一本书有四要素:作者、书名,封面和出版社。这已经很具
期刊
鲁迅的艺术世界  作者:周令飞 主编  出版社:江苏文艺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文坛出现过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文化的走向,鲁迅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鲁迅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独树一帜。  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斗士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在他快意恩仇的背后也有柔情一面,《鲁迅的艺术世界
期刊
在收藏西洋藏书票之前,我买了很多参考书。其中有一套是1990年为在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Monchengladbach )举行国际藏书票大会而出版的三本展览图录,其中有一册是《德国现代藏书票》。每当从书上欣赏德国藏书票设计大家的作品时,都让我为之惊叹不已,特别是其中威利·盖格尔(Will Geiger,1878~1971)的一段话,令我感到非常的震撼:  “藏书票交易仿佛瘟疫一般在我们四周蔓延,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