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第一句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绘画的交流和互相借鉴也是如此。
  人类社会不发达时期,不仅东西方绘画区别巨大,就在中国境内,南北东西各地的绘画也是不同的。那时候,地方画派的特点很鲜明,尤其是南北的画风更是截然不同。
  先談中西画的区别。中西最早的绘画主要都是以面的形式表现,也有以线的形式表现的,但很少。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岩画、彩陶画、镶嵌图、漆绘,差不多都是以面的形式出现,有的像是线,其实是狭小的面。但是,战国的帛画《龙凤仕女图》就是以线的形式表现。尔后,凡是帛画,皆是线的表现形式。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发明丝帛的国家。丝帛,可以做衣裳穿,也可以写字画画。“绘”和“画”两个字是有区别的。“画”的本意是画直线,而“绘”才用彩色,“绘”字是丝字旁,可见是绘在丝帛上的。丝帛质地软而薄,只能用软毫笔(狼毫相对于羊毫是硬的,实际上仍是软的),勾写线条,再加淡彩。像西方那样用硬硬的鬃刷(油画笔)、蛋清或油调和厚重的颜料去绘,丝帛是无法胜任的。所以,中国画发展为以线为主,是线的艺术,形成传统后,在木板、墙、纸上作画也改为以线为主了。文人作画,更用书法线条,线的内涵更丰富,更有文化性了。
  西方没有丝帛,后来,生产出一种亚麻布,十分粗糙,完全不能用毛笔以线条形式作画,只能用鬃刷(油画笔)蘸蛋清或油画颜料半涂半堆地绘。所以,西方油画一直发展为面的表现
  形式。
  日本、韩国、越南等东方国家距中国近,他们的画学的是中国
  画,用的也是中国的材料,即使他们有材料,最早也是从中国传去的。


战国帛画《龙凤士图》

  所以,东西方绘画有根本的不同。这首先是因为物质材料的不同,其次是地域相距太远,不能交通,不能互相学习之故。这是“分”的时期。这一分,大约有两千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航海技术及其他技术的发展,东西方开始交流、接触。
  实际上,早在东汉、南北朝之梁时,西方艺术已传入中国。南京现存的南朝陵墓前的石柱(又称“罗马柱”)柱身为罗马式,实际上是希腊式。罗马人侵入天竺(古印度),把希腊的艺术带入天竺,又由天竺传入中国。但影响并不大,而且基本上限于石雕艺术。
  西方绘画传入中国且产生影响是在明末至清代,影响虽不太大,但一直传续下来。到了民国,大量的留学生带回西方艺术,并在学校里传播,于是,中国艺术家大量接受西方艺术的熏陶。


莫奈绘《睡莲》。这幅画用线条造型,再施重彩,中国画的浓墨重彩即此。莫奈的画以《睡莲》长卷最著名,可以说是学习借鉴中国画而成功的。

  西方画家也大量接受东方艺术的洗礼。先是欧洲商人带回很多东方艺术品,后来东方留学生也在欧洲传播东方艺术,大量的东方艺术品(如中国的水墨画、日本的“浮世绘”等)原作和东方艺术印刷品,也传入西方。马蒂斯、莫奈、毕加索等大画家都十分认真地学习借鉴了东方艺术,而且很多东方艺术家也定居西方,他们的成功,更是具有东方艺术的基础使然。
  中西交流,互相学习、借鉴,不同特色的艺术走向“合”,这是“分久必合”阶段的开始。从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的作品来看,中国画大都似西洋画,西洋画又大都似中国画。
  当然,中西艺术“分”了几千年,近百年只是“合”的初级阶段。估计,“合”的趋势还要继续下去,而且会深入下去。不是有人提出“艺术要全球化”吗?当然,也有人反对。但“合”的事实已存在了。
  “合久必分”,东西方艺术“合”到一定程度,东西方各自特色就失去了,只有全球特色。万一真的实现了“艺术全球化”,或者虽不完全是“艺术全球化”,但东西方各自特色已不明显了。那时候,大家到中国,到美国,到欧洲各国,到五大洲各地,看到的艺术都差不多一个面貌,那是多么乏味啊。当大家都觉得无味的时候,又会走向“分”的道路。“分”就要寻找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第一次“分”是各自根据地方所产物质材料、宗教信仰、实用条件等建立起来的,这是自然形成的特色。“合”是中西互相吸收借鉴,有的干脆是“拿来”照搬,中国绘画中的油画、西洋木刻等皆如此。第二次“分”则是寻找自己的传统,地方特色再次被人重视。那时候,艺术家们又会从自己本土艺术的传统中寻找出路,创造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继之,再寻找自己民族中那个小区域的特色。艺术会从“分久必合”中走向“合久必分”的道路。
  所以,东西方艺术的传统,各地区的艺术传统,都应该好好保护起来,“合”的时候,“分”的时候,都是必须经历的。国际性的艺术家也应该有“合”的本领和“分”的本领,更要有预知“分”和“合”的到来时间及程度的能力。
  (选自《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从莫奈到毕加索》,中华书局)
其他文献
《论语·学而》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儒家之学首先是“用心于内”的“为己之学”,即便在从事社会事业的“外王”当中,时时反省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说明,内圣与外王并非割断的两截,也不是有人说的先内圣后外王,或先外王后内圣。在求“本”上,虽有内圣在先而外王为后的逻辑顺序,但在事理中,则内圣中有外王,外王中有内圣,二者融为一体。  “三省”的修养非
期刊
《资治通鉴》选读  丙申,至马嵬驿b,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c,太子未决。会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国忠马a,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与胡虏谋反!”或射之,中鞍。国忠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曰:“汝曹何敢害宰相!”众又杀之。韦见素闻乱而出,为乱兵所挝,脑血流地。众
期刊
爱书人单调的读书生活中,时常会点缀着某些自娱性的节目。这些不足为外人道,但在当事人自己却真能品尝到一丝特异的滋味。譬如,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位读书人站在自己的书橱前,静静地浏览林林总总的藏书。这倒没什么,触动我们的是此时他的表情中的某样东西。目光在一排排书脊上逡巡往返,仿佛元帅检阅列队待发的兵士,但元帅脸上攒足了威严,爱书人却是如霭霭月光般的温情宁静,容易使人联想起挽起沉甸甸的谷穗时的农人。间或他会抽
期刊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话(十)  古人云:“文物仪章,莫备于唐。”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时期。唐代的监察制度也在前代的基础上进入了成熟期。  唐代中央的监察机构仍是御史台。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官秩从三品。唐代监察官与行政长官之间的交流是频繁的,像御史大夫这样的高官也可以改行。有人统计过,从唐朝建立之初到唐玄宗开元元年(713)的90多年间,有12位御史大
期刊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政史类资料汇编,保存了自帝尧至东周初年的一些重要史料,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礼制、官制、法制、天文、地理、音乐、舞蹈和教育诸多领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我国上古治国理政经验之总结,对研究我国上古历史,具有重大价值。一  先秦时期,《尚书》称为《书》。汉以后才称为《尚书》,意为上古之书。  《尚书》的作者是谁,已经无从考证。《尚书》中有《尧典》《舜典
期刊
儒家篇(六)  西方学者认为,儒家主要关注三件事:教育、礼仪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给双方带来的实际好处。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学习经典,每个人都可以效法古代的正人君子,在言行上无疵;礼仪的重要性在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整套美好的行为习惯继承古人,在言行上无瑕;而上下级有区分,在言行上就会无误。这中间,“教育”是排在第一位的,人从生到死,一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是终身学习,是学习型人生。  那
期刊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东坡志林·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中写道,街中小孩儿听人说三国的故事,或哭或喜。可见,早在北宋年间,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就已深入人心,诸葛亮在当时也已家喻户晓。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评价《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在老百姓眼里,诸葛亮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化身;在感怀寄寓的人心中,诸葛亮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期刊
九、以德服人的全球治理方式  “天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观念。在传统社会,中国人一向重视“天下”,而相对忽视“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或天下平是传统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天下”顾名思义就是天之所覆的普天之下,相当于今天的全世界或全球。如何治理天下?中国古人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中庸》认为治理天下国家有“九经”,即九大原则: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
期刊
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德言为太子舍人,方属时乱,恐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傥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镜,各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访于都市。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予食,
期刊
隋唐五代:盛衰治乱变奏曲(九)三、盛世的危机——问题出在哪里?  在“开元盛世”这样一幅欣欣向荣的图景背后,究竟潜藏着何种危机呢?为什么会有这种危机呢?有道是,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走向盛世的道理都是一样的,盛衰转化的隐忧各有各的不同。就唐玄宗时代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制度创新不足引起的失序问题,具体地讲,就是土地兼并之后引发的“逃户”问题、兵役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此引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