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jied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素质教育成为教育事业重点研究项目。本文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再从转变教学思路、增强审美意识、拓展学生视野等措施分析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路径,期待教育行业能够重视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国家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教育事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65-02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科目,其教学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所以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严格落实新课改教育政策,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为国家发展培养出栋梁之才。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分为三点:首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并且拥有自己独立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之人。其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品格。最后,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学生通过对素质教育的学习,能够拥有优秀的道德思想认知,能成为对人民、社会以及国家有利之人[1]。
  二、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思路,抓住素质教育核心
  小学教育工作之中,教师处于一言堂位置,让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社会需求的尖端人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象,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出优良人才。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具有课堂参与感,全身心融入到语文知识学习中。以古诗“绝句(杜甫)”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之时,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认识,激发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欲望,实现素质教育目的。教师可以提问“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古诗,让学生对“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等词语作出自我理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互动式交流沟通学习模式,不但会领会古诗深层含义,还能增长语言交际、合作配合以及自主探索等多方面技能,成为身心健康之人。
  (二)增强审美意识,落实素质教育政策
  学生审美意识的强弱与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学生审美意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领会素质教育的独特魅力。具体教学策略有: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发现美。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增添一些生活式教具,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语文课本中描绘的美妙景色。例如,在学习“日”、“月”、“虫”“鱼”等简单汉字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性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各个语文汉字的美好,学会发现汉字之美。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小学生受年龄、思想认知等多方面因素所限,会缺乏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其构建美丽情景,学会欣赏美,达到素质教育宗旨。例如,教师在讲解“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可以搜集相关影像,让学生能够从听觉、视觉等感官出发,在脑海中想象出庐山瀑布的盛丽景色,增长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最后,教师要让学生体会美。语文教学的课文承载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中含有忧伤的思乡之情,而有些文章中含有悔恨无助的缅怀之情……教师在语文教学之中,应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中各种思想感情,从情感体验重掌握文章的精髓,领会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例如,在学习“静夜思”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情感阅读方式,让学生体会诗人李白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中充满了诗人久而不归乡的哀愁与沧桑,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式阅读,设身处地感受诗人惆怅的纠结心理,进而增长对生活情景的理解,摘取素质教育的果实。
  (三)拓展学生视野,深化素质教育思想
  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够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享受素质教育的美好。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与学习,让学生能够不局限于課堂教学环境,养成独立自主的探索求知习惯,深化素质教育思想。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行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能够到读书馆、书城以及其他学习环境进行语文课外学习,充分锻炼语文学习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深刻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能够改善传统教学困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期待教育工作者能坚持素质教育的核心主旨,为国家教学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缪建锋,周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8(11):51.
  作者简介:
  苏金琴(1973-),女,汉族,新疆霍城人,专科,中小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利用,在以往继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也要跟随改变。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原有知识水平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将其内化为学习方法,学生在领会、感知以及记忆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同时将学法转化为教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变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一年级的学生感受力差,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都比较明显,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敏感性不强,持久性很差。因此,老师讲课感到讲不出情绪,学生也表现出厌倦,不感兴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关键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下去所依据的就是该国的传统文化,而在上下五千年中,中国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当代人要做的就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弘扬下去,可是随着各类文化冲击,我国的很多传统优秀文化被埋没。因此为了不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毁于一旦,应该提高国民意识,从小抓起,要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新生代而言,要想学习到这些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传统文化渗透
期刊
【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其中,唐宋时期的古诗词尤为引人入胜。文学名著对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承起着不可低估的纽带作用,尤其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广泛阅读中国的古诗文既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知识储备,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精华和文化底蕴,又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从而增长智慧、提升素养、陶冶性情。  【关键词】方法策略 古诗文 作品意境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初中生掌握古诗词表达手法、作者通过诗词抒发的思想感情等基本内容,而通过教师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就成为难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想内容 诗词意象 表达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63-01  语文学习无论哪一方面都是需要深厚的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网络意识不断增强,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贯穿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教育行业也受到这股热潮的影响,将互联网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中,由此带来教育模式的转变和教育体系的变革。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教育也由原来的单一刻板的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本文将以小学语文为例,研究微课教学模式下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關键词】小学语
期刊
【摘要】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如何做到培养学生的四个核心素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素养目标,不同的文本题材变换不同的教学风格,从而形成差异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核心素养 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30-02  语文到底学什么?“语文”就是指“语言和文字”,“语文”学的就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由古代时期发展到现代时期,我国在这个漫长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发展历程,还蕴含着我国历史伟人的人文精神思想,这些精神思想与语文学科都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59-0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我国
期刊
【摘要】学校管理工作是小学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整个教学活动高效稳定地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激励机制是其中的一个管理方法,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学校管理,对提高管理效果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建立的作用和具体途径,希望本次研究对相关人士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校管理 激励机制 作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当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使得初中历史的价值优势得到全面的体现。  【关键词】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